26家地方銀行中期業績掃描:16家出現淨利潤負增長

2020-12-17 財經網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吳限

隨著半年報披露季拉開帷幕,銀行業能夠交出一份怎樣的「成績單」備受關注。雖然上市銀行半年報還未正式披露,但已有多家非上市銀行率先登場。7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已有至少26家地方銀行披露了上半年度業績數據,銀行盈利能力承壓,16家出現淨利潤負增長。在分析人士看來,淨利潤下滑在市場預期之內,疫情對企業及個人信貸需求、償債能力造成影響,疊加監管引導金融系統讓利的影響,銀行業未來仍面臨著利潤增長壓力。

16家淨利潤負增長

疫情影響之下,地方性中小銀行的經營業績承壓。截至7月23日15時,據中國貨幣網披露,已有26家地方中小銀行公布了上半年業績數據。除東莞銀行和湖州銀行2家擬上市銀行以及湖北銀行外,其餘23家均為農商行。在這26家銀行中,青海大通農商行僅公布了撥備前利潤,湖北十堰農商行和江蘇泰州農商行暫無可對比數據,故將23家銀行進行分析。

從盈利能力來看,23家銀行中,僅有7家銀行的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實現了增長,且只有佛山農商行1家實現了兩位數增幅,其他6家均為個位數增長。此外16家銀行出現淨利潤負增長,其中6家降幅超過30%,包括山西盂縣農商行山東萊州農商行、肇慶農商行、湖北隨州農商行、湖北銀行和吉林環城農商行等。就淨利潤出現負增長的原因及後續改善措施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嘗試聯繫多家銀行,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對於淨利潤的下滑,一位農商行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一季度以來,受疫情影響,銀行業經營都較為困難,而地方性銀行面對的經營壓力更大,所以淨利潤出現下降,這也是行業的現狀。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認為,一方面,受疫情影響更大的是中小微企業和零售客戶,而中小銀行作為參與普惠金融業務的重要力量,受到的業務和風險等方面的影響相對更明顯。另一方面,疫情也使得銀行加強風險管控,面對積累的風險,部分中小銀行業務拓展減慢,因此拖累了盈利增長。

警惕資產質量暴露「時差」

分析人士預計,淨利潤除了與減費讓利、業務擴張受限有關,也可能與銀行為抵禦資產質量下滑而大幅計提撥備有關。根據利潤表,安徽利辛農商行上半年資產減值損失7700萬元,同比增長24%;肇慶農商行計提資產減值損失1.526億元,同比增長了5.8倍。

目前來看,26家銀行中只有6家披露了不良貸款率數據。6家銀行中,2家銀行不良率較年初下降,分別為江蘇溧水農商行和吉林環城農商行。不良率上升的4家銀行包括湖北銀行、湖州銀行、阜陽潁東農商行和青海大通農商行。其中,湖北銀行的升幅最大,截至2020年6月末,該行不良率為2.7%,較年初上升了0.71個百分點。

資產質量下滑是整個銀行業的一大現狀。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近日表示,截至6月末,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3.6萬億元,比年初增加4004億元;不良貸款率2.1%,比年初上升0.08個百分點。

由於資產質量暴露有「時差」,因此,商業銀行未來風險化解的壓力依然很大。上述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由於經濟下行在金融領域反應有一定時滯,加之宏觀政策短期對衝效應等,違約風險暫時被延緩暴露,預計在今後一段時期不良貸款會陸續呈現和上升。銀行要及時填補撥備缺口,全面覆蓋風險損失。

業績「過冬」恐成大趨勢

事實上,銀行淨利潤增速放緩或者出現負增長已在預期之內。央行研究局課題組此前撰文指出,隨著實體經濟困難向金融領域傳導的滯後效應逐漸顯現,以及一些政策因素的影響,銀行後期不良貸款處置和資本消耗壓力明顯加大,銀行利潤增速可能下滑,不排除年內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可能。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上文中的部分淨利潤仍然正增長的銀行,也面臨著增速放緩的局面。比如,東莞銀行2019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增速為19.7%,今年上半年已放緩至2.8%;湖州銀行的淨利潤增速也由去年上半年的約31%下降至個位數。

今年以來,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監管部門指導商業銀行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此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將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等一系列政策,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這一讓利規模相當於商業銀行2019年淨利潤的75%,如此力度的讓利或會對銀行盈利帶來較大影響。

郵儲銀行戰略發展部研究員婁飛鵬表示,受讓利實體經濟以及不良貸款承壓等因素影響,預計銀行業淨利潤難以維持高增長。其實,銀行業淨利潤維持適宜的增速是常態,面對這種情況銀行需要按照服務實體經濟的要求,做好自身的各項金融服務,結合經濟發展和客戶需求變化做好轉型發展。

在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看來,從整個銀行業來說,不管是規模還是盈利方面,上半年穩定增長的態勢還是可期的。不過,中小銀行未來面臨著較大的壓力。

(編輯:許楠楠)

關鍵字:

相關焦點

  • 13家城商行11家淨利正增長:北京銀行淨利潤同比下降超10%
    澎湃新聞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寧波銀行的淨利潤增速最快為14.60%;截至今年6月末,鄭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最高為2.16%。營業收入方面,今年上半年,13家城商行中只有西安銀行的營業收入同比下跌,其它12家城商行營業收入實現增長,其中青島銀行營業收入增幅最高為34.23%。
  • 6家新上市銀行年報出彩 淨利均兩位數增長
    證券時報記者 胡飛軍  2019年可謂銀行上市的大年,上市銀行數量達到8家,創三年來新高。這些新上市銀行業績如何?  隨著西安銀行披露年報,截至4月22日,去年8家新上市銀行已經有7家披露了2019年業績。除了渝農商行,其餘6家銀行的淨利潤增速都達到了兩位數;資產質量方面,超過一半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整體不良率低於行業均值。
  • 2020年中報披露時間表 本周112家公司披露中期業績報告
    根據計劃,本周(7月27日-8月1日)將有包括貴州茅臺(600519.SH)、恆瑞醫藥(600276.SH)在內的11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
  • 89家公司中期業績有望超預期 半導體、消費電子個股佔比高
    富祥藥業28日披露中報預告,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中期業績將創歷史同期新高。受到業績超預期的消息影響,28日富祥藥業股價開盤直接封死漲停板。統計顯示,今年已有539家公司披露中期業績預告,其中89家公司中報業績有望超出預期。
  • 36家上市銀行前三季度業績大降超千億,近六成銀行淨息差...
    在2020年第二季度,36家銀行第二季度淨利潤情況出現了大面積的滑坡,僅有6家銀行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長,30家銀行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滑。其中,有15家銀行下滑幅度在20%以上,分別是中國銀行、華夏銀行、工商銀行、民生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浦發銀行、北京銀行、中信銀行、浙商銀行、興業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和平安銀行。
  • 第19家民營銀行來了,錫商銀行正式開業,6家銀行已賺得盆滿缽滿
    民營銀行到底多賺錢,吸引如此多的民營資本參與?此前開業的18家民營銀行中,已有6家民營銀行披露業績,均賺得「盆滿缽滿」,暫未出現一家虧損,三湘銀行和富民銀行淨利潤均實現翻倍增長,營業收入更是突破10億元大關。
  • 詳解3973份A股半年報:25家「雙增」公司市值合計比年初增長逾3824...
    數據顯示,1714家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佔比43.14%。,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幅均在40倍以上,分別為14687.20%、11430.42%、7244.01%、7026.08%、5025.16%、4422.96%。
  • 2020年度業績搶先看!59家醫藥企業公布業績預告 超4成業績不佳
    來源:新康界作者: MU 截至11月26日,A股共有604家企業披露了2020年業績預告。其中,有158家預增(包括預增及略增),116家預減(包括預減及略減),122家虧損(包括增虧、減虧、首虧及續虧),70家扭虧,11家續盈,127家不確定。總的來看,業績向好的企業佔近40%。
  • 43家期貨公司2019年業績披露 淨利潤合計佔同期全行業逾七成
    來源:期貨日報據期貨日報5月6日報導,近日,期貨日報記者梳理A股和港股上市期貨公司年報、新三板掛牌期貨公司年報以及期貨公司控股股東年報,從已披露的43家期貨公司2019年業績情況看,雖然2019年國內期貨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但期貨行業發展形勢依然嚴峻,超七成公司經紀業務收入出現下滑。
  • 89家融資租賃企業2019年業績合輯(含金租公司)|25家資產規模同比縮減
    1、36家金租2019年業績:8家總資產負增長,7家淨利超十億據零壹租賃智庫統計,目前已有36家金融租賃公司披露2019年業務數據。截至2019年底,16家企業的資產總額介於300億到千億元之間;其中除中國外貿金租、信達金租、太平石化金租3家公司資產總額同比變化為負增長,其他13家均為正增長。 截至2019年底,12家金租公司資產總額不足百億元;其中除皖江金租、天銀金租、廣融達金租外,其他9家金租公司資產總額同比變化均為正增長。
  • 2020上半年國內36家服飾品牌業績匯總|上市公司股東|營收|非經常性...
    網上店舖所產生的零售收益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2.44億元增加約16.4%至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2.84億元。4.海瀾之家海瀾之家披露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海瀾之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為81.02億元,同比下降24.43%;當期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9.47億元,同比下降55.42%。
  • A股2019:上市農商銀行,業績增長如何?
    【野叔觀察】3月28日,無錫農村商業銀行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及審計報告。此前,3月25日和27日,紫金農商銀行和重慶農商銀行分別發布了年度報告。至3月28日,另5家在A股上市農商銀行雖未公布年報,但均發布了上年經營業績快報,公布了主要指標情況。
  • 281份中報近六成公司業績增長 45家公司淨利潤同比翻番
    本報記者 張穎《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截至8月7日,滬深兩市共有28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其中,165家公司實現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佔比達58.7%。具體來看,在上述中報業績增長的165家公司中,有45家公司實現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超100%。其中,牧原股份、歐菲光、好想你和惠倫晶體等4家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幅均超10倍,分別為7026.08%、2290.3%、1680.02%和1426.8%。緊隨其後的是宏達新材、*ST奮達、唐人神等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800%。
  • A股2020年中報業績掃描:八成公司盈利 中國石油成「虧損王」
    剔除金融後,上半年A股淨利潤為7940.05億元,同比下降25.07%;剔除金融石油石化後,A股淨利潤為8468.73億元,同比下降15.21%。八成公司盈利金融業最賺錢Wind數據顯示,A股已經發布中報業績的3972家上市公司中有3184家在上半年實現盈利,佔比達八成。
  • 18家跨國醫藥企業財報盤點丨16家業績持續增長,僅輝瑞、安進營收下滑
    其2019年度財報顯示,其全年歸屬於普通股東淨利潤為151.19億美元,同比下降1.16%;實現營業收入為820.59億美元,同比增長0.59%。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民事訴訟法庭於2019年10月8日當庭宣判,裁定美國強生公司向一男子支付80億美元的懲罰性賠償。
  • 聚焦半年報|中國農業銀行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
    8月30日,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SH:601288;HK:1288)發布了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  業務經營總體平穩  截至6月末,農業銀行總資產規模達26.4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末增長6.4%;吸收存款餘額達20.3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0%;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達14.5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9%。
  • 49家科創板公司披露全年業績預告 23家預喜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楊潔截至12月23日,科創板209家上市公司中,有49家披露2020年業績預告信息,其中5家表示不確定;其餘44家公司中,23家預喜(包括預增、略增、續盈、扭虧),預喜企業行業主要分布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和醫藥製造業。
  • 45家光伏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深度盤點和分析
    步入第三季度,行業居然出現了漲價潮,在給行業下遊企業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可見整個市場的需求之旺盛!一片繁榮之下,光伏企業的日子究竟如何?數據之下,又隱藏著怎樣的趨勢?為此,特別篩選了45家以光伏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對其半年業績做深度盤點和分析。光伏平價前夜,數據昭示著機會!
  • 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 中信銀行:資產質量比以前壓力要大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又一家股份制銀行淨利潤同比下降。根據中信銀行2020年中期業績顯示,實現營業收入1020.13億元,同比增長9.51%;實現歸屬於銀行股東的淨利潤255.41億元,同比下降9.77%。這是銀行業近年來首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 58家信託公司2019年淨利潤排名全公開!(附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信託公司每年的淨利潤排名是市場最關注的。截至2019年1月17日,在銀行間市場披露了2019年業績的信託公司已有58家。據統計,這58家信託公司實現總營收1039.347億元,同比增13.47%;總利潤698.746億元,同比增6.46%;淨利潤為539.759億元,同比增5.55%。(需要說明,銀行間市場披露的財務數據未經審計,可能與年報數據有些許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