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起!水產科學家又聯合為蛙發聲:本土蛙與牛蛙同屬兩棲類,是安全馴養品種,不應被禁!

2021-02-22 農財寶典水產版

3月4日,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的通知》,明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也就是說,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品種可以不被禁食。隨後,3月5日,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也表示,陸生和水生之間的兩棲爬行動物,如龜鱉類和蛙類,根據協商,明確由農業部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龜鱉,以及蛙類中的牛蛙和美國青蛙可以養殖食用。這給產業從業者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然而,不少養殖蛙類如黑斑蛙、泰國虎紋蛙、棘胸蛙等卻仍「待判決」。對此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向建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二級研究員曾令兵、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教授林蠡聯合為蛙類發聲,本土蛙與牛蛙同屬兩棲類,是安全馴養品種,不應被禁!

文 | 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向建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 曾令兵、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教授 林蠡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正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流行,有研究認為此次疫情可能與銷售和食用野生動物有關。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3月5日,農業農村部根據《決定》提出了六項具體的措施,並發布了「農漁發[2020]3號」文件(以下簡稱「3號文件」),明確了野生魚類以及中華鱉、烏龜、牛蛙、美國青蛙等兩棲爬行類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按照漁業法的規定進行管理。《決定》和「3號文件」的發布立刻成為廣大水產從業人員最為關心和熱議的話題,由於管理權歸屬單位不同,與牛蛙、美國青蛙同屬兩棲類的土著黑斑蛙、棘胸蛙、棘腹蛙等蛙類的去留尚不明確,產業前景撲簌迷離,這使得許多蛙類相關從業人員對產業與生活前景十分擔憂。為此,本人從學術角度,客觀闡明個人對棘胸蛙產業的認識,以期為職能部門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一、加強人畜流行病學研究,優選馴養物種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襲擾期間,我們舉全國之力,團結一心抗擊疫情,已初見成效,其中一個重要舉措是對新型冠狀病毒病原的跟蹤研究,初步判斷與陸生野生動物關聯,但尚不能明確具體物種。在這種形勢下,建議醫療領域與養殖領域的學者全面聯動,全面篩查現有馴養品種,逐一排查病原攜帶物種,並形成長效聯動機制,掌握馴養動物病原演變動態,為今後有效預防類似疫病爭取主動,為當下優選馴養品種提供科學依據,確保在選擇馴養品種時不錯選、不漏選,減少主觀判斷,避免決策失誤,減少農業經濟損失。

二、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完善監督體系

研究與實踐證明非典和新型冠狀病毒均與食用野生動物有關,且兩次疫情均從人口密集的城市先發,這不能不引人深思。由於陸生野生動物大多為恆溫動物,容易攜帶多種人畜共患病原,直接食用陸生野生動物給人類帶來很多安全隱患。《決定》此次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不僅及時,也很必要。縱觀人類發展史,馴養野生動物歷史悠久,給人類提供了豐富的動物蛋白源,如豬牛羊,雞鴨鵝,青草鰱鱅等,這證明野生動物在條件可控、防疫到位、食物把關等人工條件下馴養能生產出安全的動物產品。因此,我們要學習古人馴養豬牛羊的經驗,傳承馴養歷史悠久、技術成熟的陸生物種,不斷規範馴養技術,引導民眾食用安全的馴養產品,不再食用非人工馴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對馴養技術不成熟的陸生物種,要加強馴養管控並交由專門部門馴養研究,不斷總結馴養技術,為後人積累馴養經驗,在技術未成熟前,不準推廣養殖和上市交易,堅決禁止食用。

三、適度拓寬水生動物馴養,規範馴養技術

健康發展野生動物的馴養利用,可有效保護野生資源。我們在全面禁養陸生野生動物時,要適度拓寬相對安全的水生動物馴養品種。蛙類作為特色水產養殖品種,具有極高的科研、營養、藥用、生態及經濟價值,並有半個世紀的養殖歷史。蛙類雖屬兩棲類,但絕大多數終生離不開水,是安全的馴養物種,此次農業農村部率先將蛙類中牛蛙、美國青蛙列入養殖名錄就有力證明了這一點。

由林草部門分管的棘胸蛙,雖非瀕危物種,但屬「三有動物」,野生自然種群資源不斷減少,理應受到重點保護。棘胸蛙是我國南方土著冷水蛙類,藥食同源,是蛙中極品,被譽為「百蛙之王」。棘胸蛙適宜水溫18℃-28℃,水溫超過30℃則會出現夏眠,水溫超過36℃則活動異常甚至出現死亡。該蛙雖屬兩棲類,但90%時間生活在冷水洞穴中,終生離不開水,其活動空間小,棘胸蛙生活習性與大鯢十分相似,在動物分類上屬兩棲水生動物。

水生動物大多屬變溫動物,目前還沒有發現人魚共患的重大疫情,是公認相對安全的食用物種,但是,我們在馴養過程中,更應該重視安全生產,諸如人魚共患的寄生蟲病以及過度用藥、禁藥違禁使用、水環境汙染等帶來的水產品安全隱患,我們同樣不能小覷,防患於未然。因此其管理可借鑑大鯢管理辦法,野生資源由林草部門管理,禁止捕食,人工馴養由農業部門管理,規範馴養技術。

四、深入調研棘胸蛙養殖業,助推扶貧大計

棘胸蛙主要分布在我國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份的廣袤山區。半個世紀來,產地山區民眾聯合科研院所,依託當地豐富的冷水資源,自發組織開展棘胸蛙馴養實踐,數十年中,地方政府、企業及廣大群眾投入力度大,大力培育、發展棘胸蛙養殖這一特色產業,使得棘胸蛙養殖技術已十分成熟。棘胸蛙對生存環境特別是對水質的要求很高,採用仿生態養殖汙染少,效益高,食用安全。棘胸蛙適宜在貧窮落後地區推廣發展,現已具規模。以江西省為例,棘胸蛙養殖總戶數563戶現存欄成蛙210.4萬隻;半成蛙481.5萬隻;幼蛙835.6萬隻;蝌蚪7705萬尾;總投資2.25億元;年產棘胸蛙10260噸;總產值20.52億;從業人員3378人,帶動貧困戶2452人。目前,我國年產棘胸蛙60260噸;總產值90-120億元;從業人員35378人,帶動貧困戶20452人。棘胸蛙養殖業在產地省份均得以長足發展,並在精準扶貧、產業扶貧偉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此,在全面抗擊疫情時,我們建議上級主管部門給予棘胸蛙養殖業同等支持,並呼籲全社會在馴養過程中優選馴養物種、規範養殖技術、完善監督體系、規範市場管理、正確引導消費、改善人居環境、切斷傳播途徑等方面全面使力,為類似疫病做好預防性工作。同時,我們也呼籲棘胸蛙養殖從業者遵紀守法、尊重自然、遵循規律、依託科技,促進棘胸蛙產業健康發展,為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農財寶典約稿,作者: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向建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 曾令兵、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教授 林蠡。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本期編輯:Ivyzeng116(新聞爆料、轉載授權請加微信)

相關焦點

  • 黑斑蛙徹底沒戲?虎紋蛙還有一線生機?牛蛙鱘魚大鯢和部分龜鱉、鱷魚不會被禁食!解讀農業農村部的最新通知!
    說是解讀,但我們水產養殖網來解讀的話,其實就是部分解讀吧,主要就是看一下關於跟我們平時理解的水產養殖品種相關的品種,尤其是最近經常成為熱點話題的品種,比如說蛙類、龜鱉類、大鯢、鱘魚、鱷魚等等。第二、農業農村部從1996年開始到現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裡,我們看到了牛蛙和美國青蛙,二者是1996年公布的第一批水產新品種;2004年公布的水產新品種裡有鱷龜;2005年公布的水產新品種裡有小體鱘;2008年公布的水產新品種裡有清溪烏鱉和匙吻鱘;2016年公布的水產新品種裡有雜交鱘「鱘龍1號」。
  • 牛蛙差評報告:蛙來噠產品與口味槽點多,蛙小俠服務較遜色
    牛蛙和酸菜魚一樣,也是從一道典型的菜品逐漸衍生成一個餐飲品類。2016—2018這三年,全國牛蛙餐廳數量增長率均在10%以上,2018年最高峰時達到近3萬家,湧現出了蛙來噠、蛙小俠、精悅蓉、哥老官、蛙小寶、蛙喔、蛙星座、淘蛙鐵鍋牛蛙等多個品牌。品牌之間「互相借鑑,互相致敬」,工業風大行其道,裝修風格非常相似,同質化非常嚴重。
  • 這兩種蛙不該被禁售
    這兩種蛙不該被禁售2020-02-07 10:5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熱點        瀏覽量: 10720 次 我要評論 可以見到的是虎紋蛙,林蛙這兩個品種,國家2003年出臺的《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中赫然在列。
  • 萬噸養殖蛙壓塘待「判決」:是否禁食將被明確,有蛙農說還抱希望
    據悉,從2000年開始,臺山市的蛙農就開始專業養殖泰國虎紋蛙子二代品種。 南都記者留意到,在廣東連州、重慶等地,養殖兩棲爬行動物基地已經成了脫貧項目。 據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報導,2019年1月,重慶隘口鎮建立了虎紋蛙養殖示範基地,基地平均每天可發售成品蛙3至4千斤,以當時市場價,基地每日收入可達5萬元左右。
  • 700餘萬斤泰國虎紋蛙壓塘 臺山百餘養殖戶盼解禁
    其中,江門臺山市的泰國虎紋蛙產量約佔廣東1/2,目前存欄成品蛙700餘萬斤,給養殖戶帶來很大的負擔,他們盼望泰國虎紋蛙能夠像牛蛙,被納入水產新品種名錄,從而真正解禁。3月22日,南都記者實地走訪了解臺山市的泰國虎紋蛙養殖場現狀。南都記者了解到,目前,針對泰國虎紋蛙壓塘情況,臺山市和江門市兩級政府部門已經積極向上級反映蛙農訴求,尋求解決辦法。
  • 戰疫評論127|最嚴「禁野令」,如何不走樣不誤傷
    零號病人,可能不出於市場,但後續暴發卻與野味攤位多少有關,也有數據可證。最嚴「禁野令」在萬眾期待中緊急上架。「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物陋習」。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形式,專門立法,可見問題嚴峻程度。
  • 加盟測評|蛙小俠:首創「沸騰石鍋牛蛙」,5年開店180+
    很長時間以來,牛蛙的供應鏈具有分散且不穩定的特點,這給很多餐飲企業造成了不少困擾。因牛蛙養殖門檻低、利潤高,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養殖戶採用了比較高密度的養殖方式,為保證成活率大劑量使用抗生素,對食品安全造成了一定隱患。「蛙來噠」因為牛蛙被檢出農殘超標,在今年4月兩次登上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黑榜」。此外,「哥老官」也曾被檢測出牛蛙不合格。
  • 吃貨們愛吃的「蛙小俠」開門了 好友共享節後餐聚第一頓
    野生動物「禁食令」出臺後,「牛蛙能不能吃?」成了吃貨們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3月4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的通知》,通知明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
  • 探訪野生動物養殖場:因為隔離,一個「養蛙聯盟」1700噸存欄蛙不能賣
    王仕全出生在西昌農村,從小就在田間地頭看到青蛙,兩年前和幾個朋友成立合作社,開始養殖黑斑蛙,「幾個基地養殖有30多畝,目前有黑斑蛙幾十萬隻,豐產期產值能達到五六十萬元。」黑斑蛙,屬於兩棲類蛙科動物,俗稱青蛙、田雞。王仕全說,他去年賣了1萬多斤黑斑蛙,收入10多萬元。「每年春節前後,黑斑蛙的價格最高,每斤可賣到20多元,比平時高出七八元每斤。」
  • 蛙來噠憑什麼坐上頭牌牛蛙寶座?
    對於蛙來噠,我想不管是愛不愛吃牛蛙的朋友應該都聽說過頭牌牛蛙蛙來噠的故事,有人會問,這是為什麼呢?在這裡小編來為大家解答。先不說誰能抵擋牛蛙美食的誘惑,就說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欄目曾兩次邀請蛙來噠參加錄製我們就知道,蛙來噠的名氣是何等的巨大。疫情後,蛙來噠不懼餐飲低迷,毅然扛起餐飲復甦浪潮,讓全國觀眾再一次刷新了對頭牌牛蛙蛙來噠的認識,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天天兄弟們以心願美食菜單為蛙來噠助力。
  • 睞品蛙:教你如何識好蛙?
    中國是在解放初期才引入牛蛙這一物種,以滿足人民逐步對美味蛙肉的喜愛。牛蛙,又名美國牛蛙和菜蛙,不是因為它長得像牛,而是因為其叫聲像牛,而且味道「超牛」,如果會說話肯定能「吹牛」。牛蛙可是正宗的外國人,1950年左右來中國神州大地,並在中國取得了長期居留證。
  • 首創沸騰石鍋牛蛙的蛙小俠,品牌再升級!
    石鍋美蛙美魚頭近年來,肉質鮮美的牛蛙在美食圈的熱度高居不下,烹飪方法花樣百出。其中,以沸騰石鍋牛蛙為主打產品的「蛙小俠」異軍突起,通過成功的品牌升級,掀起牛蛙品類革命。從牛蛙餐飲市場來看,「蛙小俠」沸騰石鍋模式的出現,不僅打破了目前品類同質化的格局,還在品類差異化創新上有所創造。
  • 重塑牛蛙品類,開店150+的蛙小俠用這招成功佔位!
    近期,蛙小俠更是通過成功的品牌升級,為牛蛙品類打開了新的發展之門。餐飲老闆內參 王菁/文每個品類都值得「重塑」一遍牛蛙擺脫同質化陷阱的關鍵點是什麼?內參君和多位專注牛蛙品類的餐飲人聊了聊,發現大家的共識是,牛蛙品類的紅利期遠沒有結束,但是品牌想在今後的市場競爭中立住腳,僅靠一隻牛蛙是不行的。在單品戰略盛行的時代,品牌熱衷於「做減法」,把吸引流量的希望全都拴在某款爆品或者某個食材上。想擺脫隨之而來的同質化競爭,品牌必須為自己找到新的「佔位」。
  • 牛蛙愛好者必去,長沙的蛙來噠!
    長沙的蛙來噠一直很有名,每次去吃都排很長的隊。蛙來噠是長沙味之翼湘餐飲有限公司,旗下的餐飲店。成立於2010年,用新思維的湘菜方式,專注於製作牛蛙美食。我原本就很喜歡吃牛蛙,蛙來噠的味道更是讓我難以忘懷。
  • 首創石鍋牛蛙、4年拓店150+,蛙小俠再掀品類革命!
    這幾年牛蛙餐飲迅速崛起,甚至有人認為它將成為繼小龍蝦之後的第二個國民爆品。然而前進之路極難,市場出現嚴重同質化。而「蛙小俠」卻以不斷革新而從中脫穎而出,目前在全國50多個城市開出150多家門店。
  • 牛蛙、中華鱉、烏龜還能吃嗎?官方明確了!
    很多網友紛紛發帖詢問以後不能吃牛蛙了嗎?權威答案來了!▼3月4日,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通知,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列入兩個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按水生物種管理,這也意味著,它們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
  • 蛙來噠——炭燒牛蛙的引領者,憑什麼火到「天天向上」?
    作為炭燒牛蛙的開創者——蛙來噠,無疑是牛蛙品類的引領者。其憑藉受眾廣、新品類、單品爆與好口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網紅美食」。面對眾多牛蛙愛好者不斷提升的需求,蛙來噠銳意創新,不斷升級配方,開創全新餐飲品類,引領炭燒牛蛙美食新潮流。
  • 牛蛙牛市來了?老佛爺、蛙來噠、蛙小俠等開放堂...
    文 | 農財寶典-新漁網記者 陳宏霖「這兩天牛蛙現金價暴漲1元。」4月4日,廣東收蛙商林老闆告訴《農財寶典》記者,這兩天養殖戶不賣,市場缺貨,現金價從兩天前的2.5-2.6元/斤直接飆升至3.5-3.6元/斤。就算是漲到了3.5-3.6元/斤,他還是很擔心下午訂蛙的養戶會變褂不賣了。
  • 逃竄的「盤中餐」:牛蛙和小龍蝦 | 物種入侵13
    牛蛙是從1959年被引入中國,1980 年以後, 由於野外放養和人工馴養地區的迅速擴大, 野化種群的數量增加很快, 對土著蛙類和農田生態系統的穩定形成了嚴重威脅。(小編:難道50多年前,泡椒牛蛙這道菜竟然還沒有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