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繭房不斷約束了自己的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心智模型?

2020-12-17 日可讀書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影響我們如何了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甚至圖像、印象。我們提出不易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對行為的影響。《第五項修煉》

為什麼說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為什麼每一個人讀《紅樓夢》,從裡面看到的都不一樣?

在作者高德的《智商稅》裡寫到每一個人不同的心智模式會帶來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視角又帶來不同的看法。所以心智模式就是我們看待世界的一面窗戶,它決定我們如何看這個世界。

很多時候你可能認為理所當然的時候,那只不過是自己習慣依據自己的「窗戶」選擇性的世界,然後通過不斷去主動或被動地去證明自己是對的。但是你終究會發現,那些主宰你生活,原以為毫無疑問的看法,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可靠。

就像今年高考江蘇卷語文作文標題一樣「你未來的樣子,也許就開始於當下一次從心所欲的瀏覽,一串惺惺相惜的點讚,一次情不自禁地分享,一場突如其來的感動」。

智能網際網路的時代給我們每一個人都帶來了信息的繭房。你以為你自己看到了世界,其實你看到的是自己的窗戶。所以說心智模式,決定了我們生活的方式,也決定了我們頭腦中的智慧,甚至決定了你在金字塔中的位置。

那麼如何改善心智模式?在書中,作者為我們講述了6種方法:

自省與反省

自省是改善心智模型的核心原則。吾日三省吾身,通過自省,我們得以發現自己內心深處隱藏的成見、假設、邏輯、規則,並對其進行檢視。自省也可以讓自己以更加開闊的心態接納不同的意見,同時反思自己。

獲取並審視新的信息

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時每刻都有新的信息在更新。通過獲取新的信息,可以修正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導向,不斷優化自己的心智模型。

但是現在大數據技術使每一個人給自己創造了一個繭房,每一個瀏覽,每一個點讚都給自己包了越來越厚重的繭,越來越影響自己去了解全面的世界。所以要想不被自己的繭房束縛住,就要擴大獲取信息的途徑。

積極向與自己看法不同的人學習,再來進行「自我判斷」,不要全盤接收,也不要封閉自己的思想,要對信息進行歸類,吸收對自己有益的東西。

不迴避和隱藏問題

當老辦法行不通時,要敢於做出調整,不要迴避和隱藏問題,而是積極地面對問題,認真分析原因。只有將原因分析透徹,那麼自己的成長無疑是很大的。

破除「路勁依賴」

更換和適應新的環境,讓更加豐富、新穎的體驗和感受不斷衝擊自己的原有印象。就像很多人去香港,就會覺得自己更加努力奮鬥;很多人去重慶,從而給自己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煙火氣。

所以自己要有意識地給自己創造條件,讓自己在不同環境、不同生活中學習新的知識,領悟到新的道理。

選擇性觀察

當我們心中有了新的想法之後,通過選擇性觀察來印證自己的想法,從而堅定或否定自己的判斷。當有了新的信息,我們就可以產生新的思考和新的判斷來優化自己的心智模型。

持續性修煉

外在的條件只能是促進或者是激發自己產生變化,但是其最關鍵的還是自己的修煉。如果要想對當下的邏輯、環境和形式的變化產生敏銳的察覺,那麼你就要不斷地深度學習,要持續性的自我修煉。

相關焦點

  • 大調研 | 信息繭房,如何破除?
    「信息繭房」這一概念,最初是在桑斯坦的《信息烏託邦——眾人如何生產知識》一書中提出的,意指在信息傳播中,因公眾自身的信息需求並非全方位的,公眾只注意自己選擇的和使自己愉悅的領域,久而久之,會將自身像蠶繭一般桎梏於「繭房」中。信息繭房既包括算法推薦造成的繭房,也包括用戶的自身選擇將自我陷入繭房之中。
  • 信息繭房時代:偏見、撕裂與群氓
    網際網路曾給我們製造了一個信息海洋,但如今的算法卻編織了一個個信息繭房。在自己的信息繭房中,每個人看自己想看的,聽自己想聽的,宛如回音壁一樣不斷地重複那些悅耳的聲音。然而,這種舒適終將付出沉重的代價:偏見、撕裂與群氓。本文探討信息繭房、人類認知與自由市場的關係。
  • 信息繭房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信息繭房名詞解釋先睹為快
    信息繭房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信息繭房名詞解釋先睹為快時間:2020-07-07 17:20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信息繭房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信息繭房名詞解釋先睹為快 信息繭房是什麼意思?
  • 警惕在線教育鑽入信息繭房
    警惕在線教育鑽入信息繭房半月談教育不強,大國不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停課不停學」,百萬人同時在線學習場景頻現,我國教育走向「線下線上融合」的新常態。信息技術在改變教育的同時,也帶來一些亟待關注的問題。如何破解算法給教育實踐帶來的風險,是值得各方思考的問題。
  • 走出「同溫層」才能打破「信息繭房」
    如何在社交網絡中打破「信息繭房」?與社會學理層面的討論不同,這個問題指向的,既不是「信息繭房」的成因,也不是「信息繭房」的性質,而是一種直白、強烈的「信息焦慮」。對於那些不甘於在信息攝取上任人擺布的人而言,他們對「信息繭房」了解得越多,就越擔憂自己是否已經身陷其中,進而為此感到焦慮。由於當代人最常使用的信息獲取平臺就是各種社交媒體,人們很關心如何在社交媒體中打破信息隔離。遺憾的是,在社交網絡上,我們很可能無法打破「信息繭房」。
  • 新時代的信息繭房——「馬保國狂歡」是誰的狂歡
    當事情發展到現在時,「馬保國」是誰,做了什麼,已經完全不重要了,一個新的信息繭房早已慢慢被織起。十年前的「馬保國」們熟悉早期網際網路的朋友們不會忘記「芙蓉姐姐」「鳳姐」兩尊大神。信息繭房是我們自己編織的嗎法學和政治學者桑斯坦在其著作《網絡共和國》中提到了「個人日報(dailyme)」這個概念:「在網際網路時代,伴隨網絡技術的發達和網絡信息的劇增,我們能夠在海量的信息中隨意選擇我們關注的話題,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定製報紙和雜誌,每個人都擁有為自己量身定製一份個人日報
  • 專訪施展:在信息繭房時代,如何《破繭》躍遷?
    近年來的全球社會撕裂與信息繭房有什麼關係?如何突破信息繭房,看清世界真相?如何在大洗牌的時代構想未來?施展給出了他的解釋。您在《破繭》一書的第一部分仔細分析了信息繭房的問題,並認為近年來社會的嚴重撕裂與信息繭房有關,在您看來,各種「測不準」與信息繭房是否也有關係呢?施展:「測不準」和觀念撕裂,同樣都是量子躍遷時期的常見特徵。
  • 專訪|施展《破繭》:破除信息繭房的束縛,理性平和看世界
    要想更有效地理解、把握這些問題,理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當下社會太多人都困在信息繭房裡的情況下,社會觀念嚴重撕裂,理性的思考與討論正在變得越來越難。我寫《破繭》的初衷,是想分析中國,重回理性的前提,是搞清楚當下導致人們難以理性思考的原因,因此我在書中首先分析信息繭房的產生和突破的可能。
  • 學生心智訓練法則——學會約束自己情緒,塑造冷靜理智性格和意志
    我們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心智成熟訓練」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強和提高學生們的心智綜合素養和潛能,為他們的健康快樂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和保障。他們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能夠約束自己的情緒,都具備冷靜理智的性格和頑強的意志力。而我們的學生的日常生活卻總是充滿著情緒,他們有時欣喜若狂、有時又焦慮不安、有時候就會孤獨恐懼,有時候會滿腔怒火、有時就悲痛欲絕、有時也會舒適愉快等等。他們的這一切都使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時而陽光燦爛,時而陰霾密布。他們為什麼總是處於這些狀態之中而不能自拔?
  • 雲之家:高考作文中「信息繭房」概念對於移動辦公的意義
    當然,學霸的你可能立馬就從中聯繫到了一個著名的傳播學理論——「信息繭房」,那麼,何為「信息繭房」?   從字面意思來看 ,比喻的是信息被蟲繭一般封鎖住。「信息繭房」,是指傳播體系中的個性化推薦的普及所導致的信息封閉的後果。
  • 如何培養自己的心智
    我說:「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自己做!」其實,當時我覺得心裡有些不舒服。思考了一會,我是覺得自己沒有受到尊重。後來,我跟他說:「你知道為什麼我沒有幫你倒水嗎?是因為當我聽到你那麼說的時候,我覺得沒有受到尊重。我更希望聽到「媽媽,我在上課,你能幫我倒杯水嗎?」這樣的話。如果是這樣,我覺得我會願意的。」
  • 在緊張激烈的氛圍中,學會用心智模型來保持冷靜
    在經過激烈的討論過後,你可能還會留意到更多的現象,比如: 當你在參加會議時,如果聽到與會者出現以上任何一種情況時,你都應該意識到,如果能採用一些心智模型來協助思考與分析的話,可能會對當下局面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第一個心智模式是漢隆的剃刀(Hanlon's Razor)。簡言之,能解釋為能力不夠的,就不要解釋為惡意。
  • 《樞紐》作者施展新作《破繭》:破除信息繭房,看清世界真相
    繼《樞紐:3000年的中國》《溢出:中國製造未來史》兩部暢銷社科作品之後,在這「黑天鵝」頻頻起飛的一年,在深切感觸與責任感的召喚之下,施展基於其在國際政治、歷史、中國製造業、信息產業等領域多年深耕的心得與創見,寫出了這本格外具有意義的《破繭:隔離、信任與未來》。
  • 改變自己、打破自己,直面自己的恐懼,就是一場《心智突圍》
    圖片來源於網絡此時看到一本書的作者5年前也經歷了同樣的困惑,他通過繪畫、旅遊、讀書、寫作,重新找到了自己位置,找回了自己的信心,並將自己深刻的體驗和細緻的經驗整理出了一本書《心智突圍》。作者Windy Liu在本書中提到「成長的過程,就是重構心智的過程。……這種心智的進化,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人生探索,在『定位』、『認知』和『心境』這三大主題上下功夫,因為只有定位上的清晰、認知上的優化和心境上的篤定,才能真正的構建心智系統的成長力。」
  • 如何提高產品轉化率?
    三、提高轉化率的方法由於需求層我們難以強行加塞用戶需求,因此本文關於提升轉化率的思考中我們可以從提高感知、強化理解、提起興趣來思考如何提升功能轉化率,具體討論涉及環節如圖所示:1.提高感知在產品設計中,產品經理往往需要定義功能和功能展示信息元素,因此提高感知通常是在功能定義後對於展示信息的選取和展示樣式上的設計,也就是提高功能易發現性過程。首先關於展示信息選取,我們可以遵守「信息為功能服務,可有可無的堅決不要」原則,思考每個信息提供的目的及目標,避免信息冗雜。
  • 練多多場館增收論壇深度解析,剖開信息繭房下「老」場館的真正機會
    在其他行業充分享受信息平權帶來的好處時,為何健身行業卻被困在時代的信息繭房,又如何能讓行業走出信息割裂的迷霧?大家最關心的,「老」場館的機會究竟在那?自己折騰的健身房包括老闆在內絕大多數工作人員壓根不懂經營,也不重視體驗感,一味重視現金流,將銷量視為第一要務不計成本的達成、還有就是選址不懂選擇的場地不合適、團隊不穩定、不懂如何做活動,定盲目學習新模式失敗等。2.
  • 思維模型是什麼?理清事物的本質,如何培養自己的底層思維模型
    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模型計算出來的。更具體地說,一個模型不僅能解釋一個結果是如何產生的,還能告訴你,為什麼是這個結果?比如心理學中的社會認同傾向:在不確定自己要做什麼的情況下,大部分人會選擇從眾,特別是在壓力的作用下,社會認同傾向會更加強烈。
  • 稻盛和夫:唯有良知能夠檢驗自己的心智,提升自己才有詩和遠方
    在一個人的生活中,夢想對於個人影響的意義是重大的,前幾年有一句話很流行,說人們總是要追求詩和遠方,不然覺得自己和鹹魚沒有什麼區別。但追求詩和遠方的過程真的容易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勇氣,亦需要不斷磨練自己的心智,就像稻盛和夫說的那樣。
  • 厲害的人是如何思考問題的?6個方法有效提高你的分析能力
    本期,唐歌為你分享的主題是:怎樣提高分析能力?厲害的人是如何思考問題的?6個技巧有效提高你的分析能力。 PS: 本文乾貨較多,建議耐心地完整看完,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穫。
  • 還不懂這7個心智模型?小心來自AI的暴擊
    今天,和你聊點AI 做不到、人類獨一份的本事:高效營銷的心智模型,以及最重要的——在實戰中的應用方法。畢竟,不給方法,只給你一堆名詞解釋:xx 效應、xx原理、xx模型,那你不如去看百度百科!很多朋友可能沒聽說過心智模型,或者聽說過但有點懵,不知道具體怎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