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鄖陽古人類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2020-12-16 十堰身邊事

11月27日,中國鄖陽古人類研究中心在十堰市鄖陽區掛牌成立,中國考古學會舊石器專業委員會主任、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和鄖陽區委書記孫道軍,為中國鄖陽古人類研究中心揭牌。

該中心掛牌成立,標誌著「鄖縣人」遺址的考古發掘和科研科普工作進入了新階段,對推動遺址保護利用、項目建設和古人類相關領域學術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989年5月18日和1990年6月15日,鄖陽區(原鄖縣)青曲鎮彌陀寺村學堂梁子,分別發現和出土了兩具距今約100萬年、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一度轟動了古人類學界,被著名的古人類學家、中科院院士賈蘭坡先生稱為「國寶」,並依據古人類命名的規則,命名為「鄖縣人」。「鄖縣人」的發現動搖了人類起源學說,填補了人類歷史發展鏈條中100萬年的缺環,「鄖縣人」頭骨化石是目前在國家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十堰市博物館、鄖陽博物館,四級博物館同時展出的文物之一。

專家學者建議,應加大對「鄖縣人」遺址周邊的系統考古調查和發掘,拓展「鄖縣人」及其後繼者活動所留下的遺物、遺蹟的分布範圍,並將目前已知的周邊其他遺址及其材料納入綜合、比較研究的框架,在更大的時空下研究當時古人類的遷徙、擴散、生存能力與方式和技術、文化特點,增強該地區遠古的歷史信度,豐富其歷史內涵。

鄖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文物資源豐富,境內有距今約6500~13500萬年的恐龍蛋化石群,100萬年前的「鄖縣人」,50~100萬年前的「梅鋪猿人」,4000年文明不斷代的遼瓦店子考古遺址。尤其1990年 「鄖縣人」頭骨化石的發現轟動世界,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和「全國科技考古重大發現」,引起世界古人類學界的廣泛關注,填補了亞洲古人類發展缺環,證明了中國是早期人類的發祥地之一。鄖陽被譽為恐龍的故鄉、人類的發祥地、漢文化的搖籃、楚文化的源頭。

近年來,鄖陽堅定文化自信,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著力提高文化軟實力,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將頭骨化石發現地——學堂梁子「鄖縣人」遺址,申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統性加強鄖陽文化遺產品牌的保護、研究與利用,「人類老家」已經成為鄖陽文化響亮的名片。

此外,為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鄖縣人」遺址科考、科普價值,推進「遺址經濟」與「文化民生」良性互動,鄖陽將加快學堂梁子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完善提升科研合作、學術交流、科普教育平臺,全面提高鄖陽文物保護利用水平,促進文化遺產保護與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等有機結合,打造具有鄖陽特色的歷史文化旅遊勝地。

相關焦點

  • 漢江流域的這個地方,「古人類遺址富集現象世界罕見,堪稱人類進化...
    學術研討前,專家、學者們還參觀了學堂梁子「鄖縣人」遺址,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遺蹟館,參觀鄖陽博物館,觀察「鄖縣人」化石、石製品和動物化石等。研討會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宣布在鄖陽區成立「中國鄖陽古人類研究中心」並揭牌。
  • 太原市學前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掛牌成立
    12月15日,太原市學前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在太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掛牌成立。太原市學前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是對全市學前教育工作進行研究、諮詢、指導、培訓和服務的行業組織。依託太原幼專,太原市學前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將發揮其行業智囊作用,在全市學前教育教學和科研工作、搭建專業學術交流平臺、師資隊伍建設上發揮積極作用,促進我市各級各類學前教育機構整體提升教育質量。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掛牌成立
    4月10日上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在太原文廟大成殿廣場掛牌成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整合了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民俗博物館兩家單位和相關職責,今後將負責全省地下文物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保護和研究工作,承擔中華五千年文明實證、黃河文化、「一帶一路」考古重點課題研究等。
  •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掛牌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掛牌   新華社電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11月30日在京正式掛牌成立。該中心在原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基礎上更名組建,將逐步建成我國考古領域具有國際影響的專業研究機構。
  • 新邵縣委縣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紅網時刻1月24日訊(新邵站通訊員 李菁)1月23日,中共新邵縣委縣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掛牌成立。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陳學先出席儀式,並為該中心揭牌。揭牌儀式現場。中共新邵縣委縣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為縣委縣政府直屬正科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 青海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在省團校掛牌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為全面加強全省青少年發展研究和青年運動史研究工作,不斷提升《青海青少年研究》期刊的專業水平,全面落實《青海省團校改革方案》,經中共青海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6月18日,「青海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在青海省團校掛牌成立。
  • 十堰鄖陽師專更名漢江師範學院 今年4個本科專業招生
    鄖陽師專前身可追溯到創立於1904年的鄖陽府師範學堂。1954年鄖陽師範學校重建、1975年開始設立大專班、1977年為華中師範學院鄖陽分院、1978年12月成立鄖陽師範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今天,國內考古專家學者齊聚鄖陽,再次聚焦百萬年前「鄖縣人」
    有一句宣傳標語叫做「人類老家 中國鄖陽」,之所以稱為人類老家,是因為在1989年和1990年,先後在鄖陽區青曲鎮發現了兩具人類頭骨化石,被學術界稱為「鄖縣人」,今年是「鄖縣人」頭骨化石發現30周年,全國各地的學者再次來到鄖陽區參觀「鄖縣人」遺址。
  • 「早期中國研究中心」在河南洛陽成立
    中新社洛陽6月13日電 (記者 董飛)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依託河南洛陽境內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於13日正式成立了「早期中國研究中心」。當日系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河南省主會場——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與洛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飛共同為「早期中國研究中心」揭牌。「早期中國研究中心」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共同組建成立。
  • 撫州市癌症中心在市第一人民醫院掛牌成立!
    12月8日上午,撫州市癌症中心掛牌暨腫瘤篩查義診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江西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何曉軍、三級調研員何亦斌,省癌症中心名譽主任、省腫瘤醫院名譽院長毛偉敏,省癌症中心主任、省腫瘤醫院院長鈄方芳,撫州市衛健委副主任程細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熊英、慢病所副所長顏瑋,阿斯利康(中國)腫瘤領域市場部副總監林玫如,省腫瘤醫院腫瘤篩查團隊,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連佩忠及醫務人員代表參加。省癌症中心副主任、省腫瘤醫院副院長李金高主持。
  • 貴州地方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12月18日,「貴州地方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在貴州師範學院掛牌。著名學者錢理群、戴明賢、顧久被聘為中心榮譽主任委員,著名學者張新民被聘為主任委員。據了解,2020年6月23日,貴州省文史研究館與貴州師範學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館校雙方在打造「一個示範」,建好「一個機制」,搭建「一批平臺」,產出「一批精品」的合作綱領下,積極探索合作新模式,成立「貴州地方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旨在帶領省文史館館員、特約研究員,貴州師範學院師生,以及省內外學者,共同致力於方興未艾的貴州地方文化、鄉土文化建設,讓更多的人了解貴州,
  • 清華大學體育部「中國足球發展研究中心」成立
    清華大學體育部「中國足球發展研究中心」成立  清華新聞網12月10日電 12月8日,清華大學體育部「中國足球發展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清華大學西體育館舉行。作為我國非體育專業高校中首個針對專項運動項目成立的綜合型研究中心的成立,標誌著清華大學體育部將參與足球這項世界第一運動的科學研究。
  • 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成立
    「健康中國」打造又添新力量。5月17日,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正式成立。北京大學希望藉助自身在健康領域的學術科研力量,將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打造成健康發展領域具有重要政策影響力的智庫。
  • 他是名揚天下的文壇領袖,400年前,曾擔任鄖陽「一把手」!修建了首座...
    饒斌、楊獻珍、施洋、孟少農、王世貞、尹喜、尹吉甫、張三丰、原傑、張振武被評為首批十堰歷史名人;而武當文化、漢水文化、汽車文化、紅色革命文化、詩經文化、古人類文化獲得首批十堰歷史文化稱號。往事越千年,每一位歷史人物、每一段歷史文化,都有他們的故事、魅力和價值。十堰晚報秦楚網將以系列報導的方式,為您一一講述首批十堰歷史名人和歷史文化背後的故事。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暨中國北朝碑刻書法研究中心成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暨中國北朝碑刻書法研究中心成立 2020-12-21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近百萬年的四顆牙齒 中國學者發現直立人演化中間狀態
    1月15日消息,中國古人類學家近期研究成果持續湧現,最新對湖北鄖縣梅鋪龍骨洞出土的4顆古人類牙齒化石進行研究發現,該古人類生活年代距今近百萬年,演化上位於歐亞大陸早期直立人和晚期典型直立人從早期向晚期過渡的中間狀態。圖為距今近百萬年的4顆梅鋪直立人牙齒化石標本研究模型。
  • 中大孫逸仙紀念醫院粵東醫療中心掛牌成立
    南方網訊 12月2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與汕頭市中心醫院舉行合作籤約儀式,掛牌成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粵東醫療中心」。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將與汕頭開展為期5年的合作,致力於把汕頭市中心醫院合作學科打造成粵東臨床研究和高水平診療中心。
  • 桃源九中學生生涯規劃指導中心掛牌成立
    7月3日上午,桃源九中學生生涯規劃指導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學校班子成員、政教處工作人員、部分班主任和學生代表參加了揭牌儀式。 他對指導中心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同時提出兩點希望和要求:一是高度重視。2018年湖南省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自主選科選課、分層分類走班制教學將成為高中教育新常態。學校如何科學規劃學生個性發展,做好學生選課的實踐探索,提高教師適應新高考的實踐能力,特別是生涯規劃教育能力成為重中之重。目前,學校出現很多新情況,學生學習內驅力不足,如何破解這個問題,學生發展指導工作迫在眉睫。二是真抓實幹。
  • 新疆師範大學新疆伊斯蘭教中國化研究中心成立
    新疆師範大學新疆伊斯蘭教中國化研究中心成立發布日期:2020-12-27    信息來源:中國民族報 張鳳麗 記者吳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