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1年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7.2%,新能源汽車未來5年複合...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1 預測2021年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7.2%

我們在汽車2021年度策略《強品牌、贏未來》中判斷:乘用車已低迷三年,預測2021年乘用車同比增長7.2%,增幅較2020年提升13.5個百分點。汽車2021銷量同比增3.5%至2609萬臺,新能源車同比增50%達180萬臺,預測2020-202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複合增速約36%。

按照路線圖2.0預測,汽車整體產銷規模為2025/2030/2035年達3200萬輛/3800萬輛/4000萬輛,對應五年複合增速依次為5%/3.5%/1%。2025/2030/2035年新能源車滲透率20%/40%/50%,對應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為640/1520/2000萬臺,對應五年複合增速為36%/19%/5.6%。

隨電池成本下降和插混技術成熟,2021-2022年自主品牌和日系大量插電混動車將上市,相比燃油車有更強的動力、虧電油耗比同級燃油車更低,成本也有望逼近同級燃油車。插電混動車型滲透率預計將迎來上升拐點。

2 乘聯會:狹義乘用車零售+7%,汽車+4%

乘聯會崔東樹預計2021年國內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增速為9%,零售增速為7%,車市整體增速為4%。國內新能源乘用車2020/2021年銷量113/150萬輛。2020年的新能源車新動能已經體現,高端的特斯拉和微型電動車的宏光MINI成為拉動市場增長的核心主力。其核心都是加速降低成本,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這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推動因素。隨著雙積分政策的深入推進,2021年的新能源車在高低兩端仍有巨大的增量空間,各自有望增長15萬輛。新勢力造車企業也進入穩定發展期,由於走高端化線路,目測銷量以小幅穩步增長可能性較大。傳統車企是新能源發展的核心關鍵,自主的比亞迪、五菱、上汽等將持續走強,而合資企業如大眾等企業全新產品潛力也是巨大。

流通協會郎學紅認為2020年前6個月汽車市場處於負增長狀態,進入7、8、9月份汽車回暖,開始兩位數快速增長。豪華車份額上升明顯說明汽車行業周期調整還沒有結束,如果低收入階層開始購車,則表明這一輪周期探底開始復甦了。她認為2020三季度市場的需求雖然逐步回暖,但銷量提振主要靠以價換量。她認為2020三季度公安部數據與中汽協數據差異較大,上牌數據顯示2020三季度乘用車只有2%左右的增長,說明真實終端需求並未明顯復甦。郎秘書長認為乘用車市場未來將會呈現出首購和換購、新車和二手車兩個雙驅動的特點。預測2020年全年汽車零售量將達到2450萬輛(-5%),乘用車預計實現終端零售1950萬輛(-10%);2021年大概率是0增長上下,汽車行業產銷規模仍處於平臺期,至2025年汽車銷量有望達到3000萬輛,到2035年有可能達到4000萬臺。

3 中汽協:2021年汽車總銷量2630萬輛,同比+4%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認為:2020年我國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500萬輛,同比降幅可能收窄到2%以內。2021年預測汽車總銷量2630萬輛,同比增長4%。其中乘用車同比增長7.5%,達2170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40%,達180萬輛。

「十四五」期間汽車行業將經歷一輪轉型升級的爬坡過坎期。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機遇。具體來看體現在三方面:第一,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正加速推進汽車產業走向高質量發展,汽車正逐步從交通工具轉變為大型移動智能終端。第二、中國汽車市場總體來看潛力依然巨大,大城市出行剛需與低線城市消費潛力釋放促進市場增長。第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拉動汽車市場消費升級。汽車消費升級主要體現在換購、增購中,15萬元以上的中高端汽車銷量佔比逐年增長。

2021年汽車市場將呈現緩慢增長態勢,未來五年汽車市場也將會保持穩定,2025年有望達到3000萬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認為汽車市場增長處在中高速向中低速轉變過程中。

他估計2021年汽車市場將保持大概0—2%區間的增速,前提是「衛生事件、宏觀經濟和消費政策三方面沒有太大波動」。王青指出不考慮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條件下,2028年按照潛在增長率的增速去預測國內汽車保有量將達到4.1億輛,千人汽車擁有量大概為288輛,新車年產銷規模會保持在3200萬輛。

4 1-11月汽車產銷降幅收窄至3%以下

據中汽協,2020年11月,汽車產銷延續了增長勢頭,產銷量均創年內新高。乘用車銷量229.7萬輛,同比增長11.6%。1-11月,汽車產銷降幅收窄至3%以下。

11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回升,上升2.1個百分點。年度累計1-11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670.3萬輛,同比下降10.7%,市場份額下降1.3個百分點至37.7%。

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0萬(+105%),1-11累計111萬輛(+3.9%)。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售18.6萬臺(+137%),累計銷售101萬臺(+5.4%)。

據中汽協,重點企業1-10月營業收入增長率回升至3.4%,利稅總額增幅恢復至-0.4%。1-9月中汽協匯總重點企業虧損擴大,達到131家,同比增長率達44%。重點企業研發費用持續上漲,1-9月同比增長23%。

5 11月新能源汽車增幅高

11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17萬輛,同比增長136.5%;其中插電混動零售銷量2.6萬輛,同比增長98.1%;純電動的零售銷量14.2萬輛,同比增長145.4%。伴隨著北京增加放號和上海限外牌後恐慌搶購新能源勢頭較猛,加之企業對新能源產銷目標追求,預計年末最後一個月的國內新能源車市將環比持續高增長。

11月電動車高低兩端強勢增長趨勢明顯,其中A00級銷量4.8萬,份額提升到純電動的32%,主要受五菱宏光MINI和歐拉R1銷售帶動,二三線城市基於購買與能源經濟性需求對於小、微型新能源汽車需求不容小覷。B級佔比23%,同比增長較強。

特斯拉銷量環比增加78%,同時11月上海工廠向歐洲市場出口7000輛國產Model 3,標誌著上海工廠產能進一步提升,特斯拉交付能力增強。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Model Y即將批量交付,新能源高端車市場競爭壓力將進一步加強。隨比亞迪DM-i系列產品投放,憑藉其持平燃油車型的落地價、較好動力性能表現、極佳的燃油經濟性,插電混動銷量迎來進一步提升。

6 混動車滲透率將提升,自主品牌混動技術換代

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版)》2025年乘用車節能車新車平均油耗將降至5.6L/100km(WLTP),純燃油車型很難進一步提升熱效率,混動車型佔比不斷提升成必然趨勢。

混動技術水平現狀:自主品牌技術面臨換代、日系品牌技術積澱深厚、德系企業專注純電布局較少。

作為較早布局混動車型的比亞迪發布DM-i混動產品,通過專用發動機、E-CVT實現混動。旗下搭載DM-i系統的秦Plus、宋Pro、宋MAX已上工信部公告,覆蓋轎車、SUV、MPV車型。

車型主要優勢:1)享受免除購置稅補貼後,DM-i車型幾乎與燃油車型同價:全系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發動機針對性設計優化,從而降低成本。同時車輛單價提高有利於提高毛利。2)高配車型百公裡續航裡程長於市面上競品車型。3)節能表現好:轎車、SUV車型綜合油耗分別低於4L/100km、4.5L/100km,優於目前市場上插混車型5-6L油耗表現 ;

針對目前市面上混動產品主要分為並聯式、串聯式、動力分流三種方案,並聯式方案技術路線多樣,但基本呈現多電機協同實現混動的方案,預計2021年P0+P4或P0+P2.5/3方案將不斷浮現。串聯式主要為增程式車型,動力分流方案豐田一家獨大有技術壁壘,但除部分地區外無法享受新能源牌照。

7 行業效益:盈利持續復甦

汽車製造業工業增加值:11月中國汽車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1%。11月汽車類零售額達到4017億元,同比增長11.8%,年度累計零售額達34531億元,同比下降2.8%。

2020年1-10月,汽車製造業完成營業收入63949億元,同比增長2.1%,增速較2020年1-9月提升1.6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的7.6%。

2020年1-10月,汽車製造業利潤穩定恢復,汽車製造業累計實現利潤4211.5億元,同比增長6.6%,增速比1-9月提升3.6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的8.4%。

汽車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額:2020年1-10月汽車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降幅繼續呈小幅收窄,但仍然明顯低於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水平,2020前三季累計下滑15.4%,降幅比1-9月收窄1.3個百分點。。

8 庫存與折扣:年度目標承壓、折扣幅度加大

進入11月,廠家完成年度目標壓力加大,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係數同比大幅上漲15.4%,環比上升9.6%達1.72。經銷商裸車毛利大幅下滑,合資品牌折扣幅度尤其突出。雖受衛生事件影響,但多數廠家並沒有下調任務目標,經銷商仍為達成全年任務目標拿到年終返利,降價促銷以價換量,庫存增加盈利能力下降。11月庫存深度最高的品牌有:沃爾沃、東風悅達起亞、東風英菲尼迪。豪華、合資品牌延續前期增長態勢,加上年末衝刺補庫,庫存係數較上月有所上升。自主品牌處於傳統衝刺旺季,庫存壓力相對較大。進入Q4以來,經銷商GP1(裸車毛利)持續下探,合資品牌價格倒掛尤為嚴重,裸車毛利滑至-13% 。

合資品牌庫存與折扣:11月樣本經銷商庫存均值1.13,環比下降,折扣力度持續加大。日系合資豐田、馬自達、本田、日產折扣與庫存表現俱佳。上汽集團旗下別克、雪佛蘭庫存及折扣均差於合資品牌均值,大眾、斯柯達折扣情況有所好轉,別克庫存較高,折扣幅度較大。

自主品牌折扣與庫存:11月樣本經銷商庫存均值1.32,環比繼續降低,折扣均值-5.8%,折扣力度進一步加大。其中紅旗、長安自主在庫存及折扣幅度上表現更佳。

9 主要企業銷量表現:長城累計銷量轉正,上汽依然承壓

11月長城汽車銷量14.5萬臺(+26%),1-11月累計銷售96.1萬臺,同比轉正。11月哈弗品牌銷售10.2萬輛(+22%),哈弗H6車售5.5萬輛,其中第三代哈弗H6佔哈弗H6總銷量佔比例達41.5%。長城皮卡同比增長53%,11月銷售2.2萬輛市佔率接近50%。長城炮11月銷售1.2萬輛。

11月吉利汽車銷量達15萬臺,同比增5%。1-11月累計銷量116萬輛,同比減少5%。已完成年度銷量目標88%,2020年度目標完成承壓。吉利星瑞上市首月銷售7017輛,12月有望衝擊萬輛銷售。新能源領域銷售6,829輛。領克11月銷量為2.28萬輛同比增長約61%,再度刷新領克品牌歷史最高月銷量紀錄。

11月廣汽集團銷售汽車21.8萬臺,同比增21.5%。累計銷量183.5萬輛,同比-2.2%。廣汽本田11月銷售8.6萬臺(+22.0%),累計同比轉正+0.6%;廣汽豐田11月銷售7.7萬(+13.8%),累計同比+11.0%。廣汽傳祺11月銷售3.3萬輛,同比+2.5%。廣汽埃安11月銷售7,216輛,同比增長20%,環比下滑。

11月上汽集團銷售64.4萬輛,同比增長10.6%,1-11月累計銷售485.4萬臺,同比-12.39%。上汽大眾依然承壓,銷量16.2萬輛,同比下跌21.89%,降幅較10月進一步擴大,上汽集團旗下其他品牌均實現同比增長。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車11月銷量為16.6/19.5/8.8萬輛,同比增39.2%/21.7%/28.4%。

長安集團11月銷量21.95萬輛(+24.5%),累計銷售180.3萬輛,同比+15.3%。長安系中國品牌乘用車11月銷量11.4萬臺(+36.4%)。

10 主機廠新品牌運動風起雲湧

11月上汽集團聯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智己汽車」,廣汽集團將埃安獨立運營與傳祺形成自主品牌「雙子星」。目前已有多家整車集團宣布成立高端新品牌,嵐圖、智己首款產品發布在即,仍以SUV產品為主。埃安已有銷售基礎,廣州車展新產品埃安Y推出,其穩紮穩打更接近傳統品牌調性。同時,阿里、華為、騰訊等科技公司成合作方為高端品牌運營注入新活力。各新品牌高管多以汽車集團內部調任為主,但在組織架構、融資結構、期權激勵、用戶運維等方面已有大幅創新。

11.1 乘用車企迎融資潮—新勢力領先、傳統車企跟隨

2020年特斯拉、蔚來等新勢力股價表現突出,市值連創新高,高光時刻融資頻度額度均創新高。

新勢力標杆特斯拉2020年內通過增發融資120億美金。造車新勢力三強中蔚來汽車近期年內第三次增發,或可募集27億美元,前兩次共募集22億美金,加上年初合肥市政府70億,蔚來2020年內募集資金總額近400億元。2020年初以來理想汽車已募資三次,累計金額達212億元;小鵬汽車募資三次,募資總金額達272億元

比亞迪擬發行不超過1.83億H股,按目前股價可融資約270億。長城汽車擬發行可轉債方式募資80億以投資新車型研發項目與汽車數位化研發項目。東風集團、吉利汽車回A股擬募集資金200億元以上。此前,吉利汽車配售6億股,淨籌資64.46億港元。

2020年我國汽車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降15%以上(國家統計局口徑),但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0%以上(中汽協重點企業口徑),顯示在電動智能轉型大拐點期,車企軍備賽從硬實力走向軟實力比拼。糧草儲備充分程度、速度將是車企在重要窗口期發展快滿的關鍵因素之一。

11.2 資金投向以新產品研發為主,新勢力增加渠道投入支出

造車新勢力新產品與自動駕駛技術仍是資金用途主線,渠道與網絡建設被蔚來和小鵬汽車看重均計劃投入約30%,理想汽車受制於融資規模與產品技術路線切換,在純電動車型以及電動技術投入合計佔比達50%。

投資建議

預測2021年乘用車同比增長7.2%,增幅較2020年提升13.5個百分點,2021年新能源車銷售180萬臺。2020新能源車有望達130萬臺,高低兩端放量,隨著大眾MEB上市,未來高品質電動車型供給進一步豐富,新能源車產品吸引力將明顯上升。預測新能源汽車未來5年複合增速36%,插電混車型滲透率快速提升。自主車企進入新一代混動技術換代期,混動新車型有望上量。

資本市場表現搶眼,新勢力在高光時刻融資頻度、額度均較高。它們獲得企業快速發展的寶貴資金,新勢力募資投向自動駕駛技術、新車型、渠道建設等,傳統車企巨頭跟隨,如東風、吉利等投向新品牌、新平臺研發等。

主機廠新品牌運動風起雲湧。多採用獨立運營模式、多元化的融資結構、管理層股權激勵、直達用戶的品牌運維方式、全新架構及全新定位的品牌等。目前老樹發新芽多箭齊發,2021年將進入新品牌獨立運動發展觀察期,我們認為轉型動作跨度較大、真正具備全新組織架構的新品牌獨立運營成功概率更高。推薦長城汽車(02333)、上汽集團、廣汽集團(02238),建議關注吉利汽車(00175)。

風險提示

1、自主品牌普遍加大研發投入,但後續產品是否成功極大影響平臺規模效應的發揮,從而影響企業盈利能力。

2、經濟型車潛在消費群體消費信心未能恢復,從而影響經濟型車復甦進程。

3、衛生事件反覆導致物流、出行受限,影響到店購車消費。

4、新品上市未能有效提振價格中樞,導致主要車企盈利能力未能向上修復。

5、市場份額加速向頭部企業集中,弱勢品牌生存困難,現金流堪憂,或給產業鏈帶來風險。

(編輯:張金亮)

相關焦點

  • 乘聯會:11月乘用車銷量同比增8%,預計明年零售增7%
    12月8日,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發布月度乘用車銷量數據。11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208.1萬輛,同比(較上年同期)增長8.0%,實現了連續5個月8%左右的近兩年最高增速。乘聯會表示,今年全國乘用車市場7-11月增速保持強勢態勢。這首先是宏觀經濟和出口市場超預期的回暖。
  • 11月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8% 乘聯會:2021年車市增長勢頭較強
    12月8日,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下稱「乘聯會「)發布了11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數據,1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208.1萬輛,同比8.0%,實現了連續5個月8%左右的近兩年最高增速。對於2021年全國乘用車市場的發展趨勢,乘聯會廠商預測團隊11月初的預測是狹義乘用車批發增長9%、零售增長7%、汽車產量增長4%。
  • 同比增8%!11月國內狹義乘用車售208.1萬輛,乘聯會預計2021年車市...
    12月8日,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國內狹義乘用車11月銷量為208.1萬輛,同比增長8%,連續5個月增速保持在8%左右。1~11月,國內狹義乘用車累計零售1700.2萬輛,同比增速為-8.3%,較1~10月累計-10.2%增速提升了2個百分點,體現出汽車行業穩步回暖的趨勢。
  • 乘聯會:2019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106萬臺同比增速5.1%
    1月15日消息,根據乘聯會廠家批發數據,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13.7萬臺,同比下降15%,環比11月增長74%。12月新能源銷量環比拉升主要是由於車企抓住年末時機增量。12月純電動乘用車批發11.9萬臺,增速同比增長-8%,環比增長76%;其中A級電動車同比增長60%,A00級同比下降70%;近期限購城市新能源需求放緩且低線級市場新車需求相對低迷。12月插混車型批發銷量1.5萬臺,同比下降50%,環比增長30%。2019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106.0萬臺,同比增速5.1%。
  • 乘聯會:初步推算本月狹義乘用車零售231.5萬輛左右 同比增長約7.9%
    原標題:【乘聯會論壇】年底平穩收官,12月零售預計231.5萬輛 摘要 【乘聯會:初步推算本月狹義乘用車零售231.5萬輛左右 同比增長約7.9%】主要廠商零售第一
  • 2020年乘用車銷量2017.8萬 同比下降6%
    [愛卡汽車 行業資訊 原創]2020年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了乘用車最新的銷量數據,12月份銷售237.5萬輛,環比增長3.3%,同比增長7.2%,其中轎車銷售104.7萬輛,環比增長0.4%,同比增長2.3%;SUV車型銷售113.8萬輛,環比增長4.4%,同比增長14.2%
  • 汽車行業 2021 年投資報告:電動起航、智控未來
    參考美、日、韓 發展歷程,我們預計至 2030 年,國內汽車保有量有望接近 350 輛/ 千人,9 年 CAGR 有望達到 7%;2021 乘用車銷量預計同比增加 12.7% 我們預計 2021 全年走勢將 出現「前高后低」形態。「新冠」導致 20Q1 基數較低,21Q1 銷量 同比數據將大幅增長,後三季度環比數據逐漸下降。
  • 小康股份: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23.07%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曦)小康股份1月7日晚披露2020年12月份產銷快報,2020年12月,公司新能源汽車產量為2383輛,同比下降0.58%;銷量為3259輛,同比增長5.81%。2020年全年,公司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94萬輛,同比增長95.62%;銷量為2.03萬輛,同比增長123.07%。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汽車產銷同比大幅增長,新能源汽車單月銷量創歷史新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汽車產業延續了較好的發展態勢。從市場情況來看,總體需求保持穩定,同時由於上年春節在1月份,基數較低,本月汽車銷量呈現大幅增長。其中乘用車銷量增長貢獻度保持在合理區間,商用車銷量受貨車的拉動,月度銷量連續10個月刷新當月歷史記錄。新能源汽車繼續延續2020年下半年的發展態勢,本月銷量同比增長接近2.5倍,且銷量連續7個月刷新當月歷史記錄。
  • 1季度乘用車銷量287.7萬 同比下降45.4%
    [愛卡汽車 行業資訊 原創]2020年4月10日下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了3月份以及一季度的乘用車銷量數據。今年一季度,乘用車共銷售287.7萬輛,同比下降45.4%,其中轎車銷售132.5萬輛,同比下降47.6%,SUV車型銷售137.2萬輛,同比下降39.6%,MPV車型銷售13.6萬輛,同比下降63.3%。
  • 2020年11月乘用車產量有增有減 僅一合資品牌產量突破200萬
    日前,2020年11月乘用車產銷數據出爐。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中國狹義乘用車(即乘用車,分轎車、SUV、MPV)產量為227.8萬輛,環比增長11.6%,同比增長8.0%。 具體數據如下:轎車11月產量104.5萬輛,環比增長10.3%,同比增長8.9%。MPV11月產量為13.3萬輛,環比增長6.4%,同比下滑8.9%。
  • 乘聯會:中國9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191.0萬輛 同比增長7.3%
    9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同比增長約7%,且環比8月增長約12%;其中日系品牌零售份額24.5%,低於德系的26%份額;美系品牌份額走強達到10.0%,同比份額增加1.4個百分點。  1-9月的全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1292.5萬輛,零售同比累計下降12.5%,今年累計銷量同比下降184.7萬輛,約佔去年零售總量9個百分點。
  • EV晨報 | 6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降35%;深圳將對39家電動物流車...
    1、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8.56萬輛,環比增長20.1% 7月8日,乘聯會發布2020年6月份全國乘用車產銷數據。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8.56萬輛,同比下降34.9%,環比增長20.1%。其中插電混動銷量1.77萬輛,同比下降11%。純電動的批發銷量6.7萬輛,同比下降40%。6月電動車高端化趨勢明顯,A級及以下電動車同比下降56%,B級及以上電動車同比增長8倍。6月獨資與合資新能源表現較強,成為新能源車市重要力量。
  • 對話中汽協許海東: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增長40%以上
    1月6日,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統計的重點企業旬報情況預估,預計2020年12月,汽車行業銷量將完成280.2萬輛,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5.4%;預計2020年全年汽車行業累計銷量完成2527.2萬輛,同比下降1.9%。
  • 未來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預測分析
    》數據,2019年12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售27.9萬輛,同比降低4%,但依然是有史以來第三好成績,這種年末翹尾的市場表現也促成了全年銷量實現了同比10%的增長,達到近221萬輛。2019年的全球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是在增長之中,只不過增長的幅度並沒有達到之前的預期。圖表 2015-2019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及增速
  • 乘聯會:中國9月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增長7.4%;中國9月份廣義乘用車...
    乘聯會:中國9月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增長7.4%;中國9月份廣義乘用車零售銷量194萬輛。9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2.5萬輛,同比增長99.6%,環比8月增長24.1%;特斯拉公司9月份銷售了11329輛中國產的MODEL 3汽車,高於8月份的11800輛。
  • 最前線|5月中國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8%,新能源車市場略弱於...
    後疫情時代,我國乘用車市場有了明顯恢復。6月8日下午,乘聯會發布了2020年5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5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60.9萬輛,同比增長1.8%,是自2018年6月以來同比增速首次恢復正增長的月度之一(19年6月的國五甩貨因素除外)。此外,數據顯示,疫情以來車市1到5月增速為-20%、-78%、-40%、-3%,2%,整體呈現谷底V型回升的態勢。
  • 乘聯會:6月乘用車銷量165.4萬輛 呈現恢復性增長
    昨日,乘聯會公布了我國汽車市場2020年6月份銷量數據,根據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為165.4萬輛,環比增長2.9%,同比下滑6.2%。整體銷量走勢:呈現出了恢復性增長 自主品牌壓力較大從整體市場銷量情況來看,6月份我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165.4萬輛,環比5月的零售增長了2.9%,由此實現了3-6月的持續4個月零售環比增長。此外,6月份的零售同比下滑了6.2%。
  • 2020年汽車產銷下滑2% 新能源車扶搖直上
    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公布2020年銷量數據顯示,我國汽車生產與銷售分別完成2522.5萬輛和2531.1萬輛,較2019年同比下降2%和1.9%。其中,乘用車產銷 1999.4萬輛和2017.8萬輛,同比下降6.5%和6.0%。
  • 新能源汽車現爆發式增長 前三甲佔據市場半壁江山
    自7月份迎來今年銷量首次轉正後,新能源汽車已連續多月呈現爆發式增長。乘聯會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18.0萬輛,同比增長128.6%,環比10月增長24.8%。其中,純電動的批發銷量15.0萬輛,同比增長122.3%。插電混動銷量3.0萬輛,同比增長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