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一公一眾一號【大學答案幫手】
上面的有完整版的,因為權限限制,僅保留部分答案,題目是全部的
以下是題目
1、下列現象中不屬於心理過程的是( )
A、感覺
B、知覺
C、情緒
D、性格
答案:D
2、下列屬於心理過程的是( )
A、意志
B、性格
C、氣質
D、動機
答案:A
3、下列屬於個性心理特徵的是( )
A、能力
B、價值觀
C、需要
D、興趣
答案:A
4、下列現象屬於心理過程的是( )
A、記憶
B、思維
C、注意
D、感知覺
答案:ABCD
5、職業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主要包括( )
A、學習過程
B、教學過程
C、學習與教學過程中的諸要素
D、評價和反思過程
答案:ABCD
6、學與教的要素主要包括( )
A、學生
B、教師
C、教學內容
D、教學媒體與環境
答案:ABCD
7、校園文化、社團活動、學習氛圍和教學氛圍等屬於( )
A、心理環境
B、物理環境
C、硬環境
D、軟環境
答案:AD
8、教育心理學和職業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原則包括( )
A、客觀原則
B、系統原則
C、理論聯繫實際原則
D、教育(倫理)原則
答案:ABCD
9、1903年由美國心理學家( )出版的《教育心理學》是西方歷史上第一本科學的教育心理學著作。
A、華生
B、斯金納
C、詹姆斯
D、桑代克
答案:D
10、1908年由我國學者房東嶽翻譯,日本人小原又一撰寫的( )是在我國出現的第一本科學教育心理學著作。
A、教育實用心理學
B、實用教育心理學
C、教育心理學
D、教育心理學綱要
答案:A
11、( )氣質類型的人精力旺盛、脾氣急躁、容易衝動、心情變換劇烈。
A、多血質
B、膽汁質
C、黏液質
D、抑鬱質
答案:B
12、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與在成人的指導下可能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維果斯基稱之為( )。
A、教學支架
B、最近發展區
C、先行組織者
D、互動協作
答案:B
13、趙毅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己的觀點,當他發現自己的意見和同學不一致時,往往不能堅持己見。這說明他的認知方式屬於( )。
A、整體型
B、序列型
C、場獨立型
D、場依存型
答案:D
14、根據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論,中職生的主要發展任務是( )。
A、獲得勤奮感
B、克服內疚感
C、避免孤獨感
D、建立同一性
答案:D
15、人們常說「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個月喊爸爸」一說法所體現的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是( )。
A、穩定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個體差異性
答案:B
16、認識到搶奪他人的財物時不道德的行為,就算餓死也不能違背道德的原則,這是弗洛伊德人格結構中的( )。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他我
答案:C
17、在下列因素中,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主要因素有()。
A、遺傳
B、家庭環境
C、大眾傳媒
D、兒童自身的個性心理特徵
答案:ABCD
18、皮亞傑通過「三山試驗」證明前運算階段的兒童思維具有( )。
A、象徵性
B、守恆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性
答案:C
19、下列描述屬於青少年期心理發展特點的是()。
A、過渡性
B、動蕩性
C、社會性
D、閉鎖性
答案:ABCD
20、小強認為通常往下扔擲某物時它會下落,因而對氮氣球往上升感到吃驚,這反映了皮亞傑所說的( )。
A、組織
B、同化
C、順應
D、失衡
答案:D
21、某人安靜沉穩、寡言少語、反應緩慢、情緒不外露、注意穩定不易轉移,他是屬於( )。
A、膽汁質
B、多血質
C、粘液質
D、抑鬱質
答案:C
22、某學生智商為100,表示該生的智力水平( )。
A、較優秀
B、優秀
C、一般
D、極優秀
答案:C
23、勤奮、善良或馬虎、奸詐等都是關於個體( )特徵的描述。
A、氣質
B、性格
C、能力
D、品德
答案:B
24、個體與生俱來的心理活動動力方面的特徵是( )。
A、氣質
B、性格
C、能力
D、個性
答案:A
25、具有感染性的,比較平穩而相對持久的情緒狀態是( )。
A、熱情
B、心境
C、激情
D、應激
答案:B
26、對職業學校學生人格特點說法正確的是( )
A、自卑嚴重,渴求關注
B、缺乏目標與規劃
C、意志力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
D、就業觀功利化
答案:ABCD
27、根據學習的定義,下列現象中屬於學習的是()
A、蜜蜂採蜜
B、猴子練習攀爬
C、病症導致的行為改變
D、兒童模仿別人的行為
答案:D
28、根據加涅對學習結果的分類,下列屬於智慧技能的是()。
A、把小數換算成分數
B、認識時鐘
C、跑步
D、寫字
答案:A
29、如果學生要學習的知識內容比較複雜、結構化程度很高,又必須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他們最適宜採用的學習形式是( )。
A、發現學習
B、接受學習
C、合作學習
D、互動學習
答案:B
30、桑代克的學習理論被稱為( )
A、嘗試-錯誤說
B、認知-發現理論
C、聯結-認知理論
D、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
答案:A
31、桑代克的準備律與現代學習心理學中的( )相一致。
A、動機原理
B、強化原理
C、學習的發展準備原理
D、成熟概念
答案:B
32、提出學習過程應始終以人為本,必須重視學習者的意願、情感、需要等的學習觀是( )。
A、羅傑斯
B、布魯納
C、班杜拉
D、斯金納
答案:A
33、小明看到自己的同學因成績優異而受到老師的獎勵,也開始加倍努力學習,力求爭取優異的成績。這種強化屬於( )。
A、直接強化
B、替代強化
C、自我強化
D、內部強化
答案:B
34、當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包括()
A、知識觀
B、學習觀
C、學生觀
D、教師觀
答案:ABC
35、支架式教學的教學環節
A、搭建支架
B、進入情境
C、獨立探索決這一問題
D、協作學習
答案:ABCD
36、羅傑斯人本治療三大基本原則是( )。
A、共情
B、無條件積極接納
C、真誠一致
D、熱情
答案:ABC
37、記憶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處的位置對記憶效果發生的影響叫( )。
A、系列位置效應
B、抑制效應
C、前攝抑制
D、倒攝抑制
答案:A
38、記憶的遺忘進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具有( )的原則。
A、先快後慢
B、先慢後快
C、一會快一會慢
D、不確定
答案:A
39、記憶的遺忘規律提示我們,學習過程中要把握好適度的原則,適當過度學習效果比較好。
答案:對
40、學習策略即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
答案:錯
41、輔助學生管理可用環境和資源的策略為元認知策略。
答案:錯
42、位置記憶法是一種傳統的記憶術。這種記憶術在古代不用講稿的講演中曾被廣泛使用,而且沿用至今。
答案:對
43、記憶的三存儲模型認為記憶加工的階段有( )
A、感覺記憶
B、短時記憶
C、長時記憶
D、陳述性記憶
E、程序性記憶
答案:ABC
44、學習策略的認知策略有( )
A、元認知策略
B、複述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組織策略
E、資源管理策略
答案:BCD
45、下面屬於記憶術方法的精加工策略有( )
A、位置記憶法
B、諧音聯想法
C、縮簡口訣法
D、關鍵詞法
E、視覺想像
答案:ABCDE
46、完整的記憶過程包括 ( )
A、識記
B、保持
C、再認
D、回憶
E、遺忘
47、動作練習過程中的高原現象通常出現在( )
A、初始階段
B、中間階段
C、結束階段
D、全過程
48、已經獲得的知識、動作技能、情感和態度等對新的學習的影響稱為學習的()。
A、遷移
B、動機
C、策略
D、技巧
49、與心智技能相比,操作技能的特點為( )
A、客觀性
B、外顯性
C、內隱性
D、延展性
E、展開性
50、心智技能的形成包含下列哪些階段( )
A、原型定向階段
B、原型強化階段
C、原型模仿階段
D、原型內化階段
51、操作技能的形成包含下列哪些階段( )
A、認知階段
B、分解練習階段
C、聯結階段
D、自動化階段
52、創造性具有下列哪些特徵()
A、獨創性
B、流暢性
C、敏捷性
D、靈活性
53、向明在解決物理習題時,能夠把各種解法逐一列出並加以嘗試,最終找到一個最佳解法,銷量的這種解題方法屬於啟發式。
54、在思維訓練課中,老師讓大家列舉報紙的用途,小紅只想到看新聞,卻想不到報紙可以用來做包裝紙做桌墊等用途,這種現象屬於功能遷移。
55、按照技能本身的性質和特點分類,技能可以分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56、操作技能的特徵包含動作的準確性、穩定性、敏捷性、靈活性、自動化。
57、「舉一反三」「聞一知十」體現的是( )。
A、創造性
B、學會學習
C、學習遷移
D、學習動機
58、在學習了三角形和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屬於( )。
A、學習動機
B、橫向遷移
C、負遷移
D、縱向遷移
59、根據相同要素的觀點,多讀與真實生活情境比較相似的歷史故事,才能更好地做到「讀史使人明智」。
60、以下表述,符合相同要素說對教學的啟發的是:( )
A、學校的學習應力求與現實生活情境相同
B、學校教育要避免與現實生活脫離
C、教學內容的安排應儘量與將來的實際應用相結合
D、課程方面應注重應用學科
61、根據經驗類化理論,要想做到「讀史使人明智」, 應該善於概括提煉出故事反映的一般原理。
62、經驗類化理論認為相同要素與遷移無關。
63、小雞覓食」的實驗研究證實了學習遷移的( )。
A、經驗類化理論
B、關係轉換理論
C、形式訓練說
D、相同要素說
64、苛勒(Kohler)否定了共同要素說與經驗類化理論,提出遷移是由於學習者突然發現兩個學習經驗之間存在的共同關係的結果。
65、如何促進學生學習遷移( )。
A、精選和改革教材內容,促進學習遷移
B、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C、改進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
D、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的意識性
66、小丁以前會打桌球,學習打羽毛球時感覺和打桌球有相似的地方,學得比較快。這屬於( )
A、正遷移
B、順向遷移
C、橫向遷移
D、積極遷移
67、在歸因訓練中,老師要求學生儘量嘗試「努力歸因」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因為在韋納的成敗歸因理論中,努力屬於( )。
A、內部的、不穩定的、可控的因素
B、內部的、不穩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C、內部的、穩定的、可控的因素
D、內部的、穩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68、小強愛好廣泛,恰逢周六晚上既有足球賽又有演唱會,他都想去看,但兩者時間上有衝突,他很矛盾,他面臨的衝突是( )。
A、雙趨式衝突
B、雙避式衝突
C、趨避式衝突
D、多重趨避式衝突
69、( )認為個體的成就動機可以分為:追求成功的動機和避免失敗的動機兩類。
A、馬斯洛
B、韋納
C、阿特金森
D、海德
70、個體由自己的學業成就而獲得相應的地位和聲望的需要是( )。
A、認知內驅力
B、附屬內驅力
C、欲望內驅力
D、自我提高內驅力
71、動機強度與學習效率之間的關係是( )
A、成正比關係
B、成反比關係
C、沒有關係
D、倒U型曲線關係
72、有關學生動機的培養,說法正確的是()。
A、為學生選擇的榜樣越優秀越好
B、給學生的建議不應太具體,越抽象越好
C、可以幫助學生把對某一學科的興趣遷移到另一學科上
D、告訴學生失敗都是由於外部因素導致的
73、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個體要求通過學習是自己的價值、潛能、個性得到發揮,這屬於安全的需要。
74、根據韋納的成敗歸因理論,把失敗的責任歸因於能力,這屬於不穩定的不可控的歸因。
75、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使活動朝向一定的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
76、生理需要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是拖動人們行動最首要的動力。
77、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向
D、道德行為
78、人們在具有道德認識與道德情感的條件下,是否會產生相應的道德行為,主要取決於其( )。
A、道德信念
B、道德動機
C、道德意志
D、道德知識
79、兒童對道德行為的判斷主要是依據他人設定的外在標準,稱為( )。
A、自律道德
B、無道德規則
C、他律道德
D、依存性道德
80、根據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的兒童對行為的判斷主要是根據客觀結果,而不是考慮主觀動機。
A、自我中心階段
B、權威階段
C、可逆性階段
D、公正階段
81、根據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去判斷是非善惡,超越現實規範的約束的道德發展階段是( )。
A、普遍倫理取向階段
B、社會契約取向階段
C、相對功利取向階段
D、尋求認可取向階段
82、( )是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化表現。
A、職業
B、職業道德
C、職業道德習慣
D、職業化
83、品德的內容是社會生活的總體要求。
84、遵守法規取向屬於後習俗道德水平。
85、道德情感會引發和支持道德行為。
86、道德的心理成分包括( )
A、道德認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87、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的途徑與方法有( )。
A、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
B、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體驗
C、加強學生道德意志的鍛鍊
D、注重學生道德行為訓練
88、廣義的職業指導包括:職業諮詢、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
89、職業指導包括:
A、學校的職業指導
B、社會的職業指導
C、機構的職業指導
D、家庭的職業指導
90、職業學校職業指導的內容不包括( )
A、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的測評
B、為學生做心理健康篩查工作
C、提供相關職業信息,組織校園招聘會
D、提供職業諮詢
91、霍蘭德的人格六邊形不包括一下哪個人格類型:( )
A、現實型
B、管理型
C、調查型
D、藝術性
E、社會型
F、創造型
G、常規型
92、生涯彩虹理論的提出者是薩帕。
93、畢業生需要做的求職文書準備包括:
A、求職信
B、求職簡歷
C、求職介紹信
D、求職能力清單
94、應屆畢業生可通過什麼途徑獲得求職信息?
A、校園招聘會
B、網絡求職
C、熟人推薦
D、街上小廣告
95、檢視個人能力時,需要考慮到哪些能力呢?
A、可檢視個人的基本能力
B、表達能力
C、邏輯思維能力
D、實踐能力
E、創新能力
F、應變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96、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有:
A、自我評估
B、環境評估
C、理想職業目標的選擇
D、職業生涯路線選擇
E、實施
F、評估與反饋
97、職業指導就是指學校的職業指導。
98、下列哪個職業適合用人員導向的工作分析系統( )。
A、製衣廠技術工人
B、農場開拖拉機的駕駛員
C、家電維修工
D、銷售顧問
99、「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這屬於教學目標中的( )。
A、認知目標
B、態度目標
C、情感目標
D、課程目標
100、下列哪種情況屬於公共實訓基地?( )
A、汽車學院的工程實訓中心
B、機械學院的模擬仿真實驗室
C、信息技術學院與模具公司合作的實訓基地
D、津南區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
101、通過機器運轉的聲音,知道機器運轉的毛病,這屬於教學目標中的( )。
A、知識目標
B、情感目標
C、動作-技能目標
D、認知目標
102、職業技術教學中工作分析的方法是從人員素質測評的方法中借鑑過來的。
103、動作技能目標包括知覺、定勢、指導下的反應、機制、複雜的外顯反應、適應和創作7個水平。
104、工作分析小組的成員可以是企業專家、企業管理人員、該領域技術專家或該工作崗位的專兼職人員。
105、實訓教學環境應跟真實的工作環境一模一樣。
106、在設置實訓教學基地時,滿足課程要求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107、下列哪些屬於工作分析要收集的信息( )
A、工作環境
B、任職者教育經歷
C、工作中要操作的設備
D、工作具體任務
108、採用性格量表對學生進行測量,他們在一個月後的結果與一年前和六個月前的得分大致相等,這表明測驗的( )較高。
A、效度
B、信度
C、區分度
D、相關度
109、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稱為( )。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分度
110、教師自編測驗是由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和測驗目的,自己編制的測驗,是為( )。
A、教育目的服務的
B、教師和學生服務的
C、特定的教學服務的
D、當前工作服務的
111、主觀經驗性考試的弊端是( )。
A、命題的主觀性
B、評分的誤差較大
C、分數解釋的片面性
D、可以看到學生五花八門的錯誤
112、標準化考試的優點在於( )。
A、試卷編制的科學性
B、試題取樣的代表性
C、評分的客觀性
D、試題答案的機械性
113、以學生所在團體的平均成績為參照標準,根據其在團體中的相對位置來報告評價結果的評價方式稱為()。
A、常模參照標準
B、正式評價
C、標準參照評價
D、非正式評價
114、評價的重點在於「過程」的評價,是( )。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整體性評價
115、常用的非測驗的評價技術有案卷分析、觀察和( )。
A、情感評價
B、軼事記錄
C、等級評價量表
D、行為檢查單
116、教學評價的目的是對課程、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培養方案( )。
A、做出分析
B、做出判斷
C、進行評估
D、做出決策
117、( )不是標準化成就測驗的優越性。
A、客觀性
B、計劃性
C、可比性
D、公平性
118、某大學生曉明,經常感覺自己的自行車沒有上鎖,經常跑到停車地點察看,該生患有什麼症狀:
A、焦慮症
B、強迫症
C、偏執狂
D、疑病症
119、以下哪種心理療法是由艾利斯提出,他認為個體對事物的看法導致了事物的結果,從而使個體產生相應的情緒行為反應:
A、情緒疏洩法
B、藝術療法
C、理性情緒療法
D、森田療法
120、我發現,有一個室友每次午餐或晚餐的時候,都吃下大量的食物。並且吃完就跑進廁所,聽起來好像是在嘔吐,室友屬於哪種進食障礙:
A、神經性厭食症
B、神經性貪食症
C、神經性暴食症
D、其他三項都不對
121、關於神經性厭食症敘述正確的是:
A、即使十分消瘦卻仍然認為自己很胖
B、因為食慾減退而減少進食
C、知道自己體重過低,進食過少是病態,因此主動就醫
D、同時並發抑鬱症
122、關於社會人群的心理活動,下列描述正確的有:
A、有正常與異常兩個活動方面
B、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就屬於異常
C、精神障礙者的心理活動是完全異常的
D、正常和異常心理活動間無法轉換
123、小明在學校沒有朋友,在午飯和自由活動的時間,他總是躲在男廁所,屬於哪種恐怖症:
A、流血—注射—外傷
B、廣場恐怖症
C、社交
D、自然環境
124、判斷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簡單的根據一時一事下結論。一個人偶爾出現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並非意味著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
125、去學校心理諮詢中心諮詢的人,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
126、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是相對的概念,二者相比較而存在,其中沒有絕對的界線。
127、沒有疾病就是健康。
128、有人說學生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子是教師或家長期望的結果,能夠解釋這句話的原理是( )
A、暈輪效應
B、羅森塔爾效應
C、同化理論
D、關係轉換理論
129、課程開發的能力主要是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能力、對課程的解讀和對教材的變通能力、( )和研究能力。
A、課程總結
B、課程實施
C、教學評價
D、課程評價
130、教師的人格特點中的意志特徵包括:( )
A、目的明確,執著追求
B、明辨是非,堅定果斷
C、處事沉穩,自制力強
D、充沛的精力和頑強的毅力
131、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 )培養新教師作為教師隊伍的補充,另一方面是通過實踐訓練提高在職教師的水平。
A、師範教育
B、教學競賽
C、教學基本功訓練
D、師範訓練
132、根據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可以把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分為:( )
A、一般教育效能感
B、個人教學效能感
C、榜樣觀察效能感
D、模仿學習效能感
133、教師的教育能力所包括的範圍非常廣泛,主要包括( )。
A、一般教學能力
B、教學監控能力
C、教學策略運用
D、教學魅力
134、教師教學監控能力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A、計劃與準備
B、課堂的組織與管理
C、反省與評價
D、教材的呈現
E、言語和非言語的溝通
F、評估學生的進步
135、福勒和布朗根據教師的需要和不同時期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把教師的成長劃分為( )三個階段。
A、關注生存
B、關注情境
C、關注學生
D、關注教學
136、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方式主要有( )
A、明確 「雙師型」教師的認定標準
B、採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模式和教學方法
C、提升 「雙師型」教師的實踐能力
D、拓寬雙師型教師隊伍來源
E、減輕教師工作量,加強科研實踐
137、雙師型教師只要理論掌握的很通透,給學生講課能夠把知識講清楚就可以,操作方面弱一點也沒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