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當亞運來到紹興
當棒球進入生活
第十九屆亞運會將於2022年在杭州舉行,屆時紹興將承擔棒球、籃球、排球三個項目賽事主辦工作。亞運會的舉辦,將紹興推向世界的同時,也將國際運動元素植入到這片古老的江南水城。
我院受紹興市未來社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委託,進行棒壘球場館周邊2.9平方公裡區域未來社區的城市設計工作。力爭以亞運賽事為契機,打造具有紹興特色的未來社區,引導健康向上的生活風尚,為亞運時代注入紹興元素。
02
踐行「未來社區」
樹立「紹興標杆」
浙江省正大力推進的「未來社區」建設,人本化,生態化,數位化是未來社區的特徵,和睦共治,綠色集約,智慧共享是未來社區的目標。
怎樣塑造「未來社區」的
「紹興標杆」?
我們將「棒球運動主題」與「紹興水鄉韻味」融入未來社區的建設中,以棒球運動為核心延展出多元的社區健康主題,以水岸生活為線索串聯高品質的濱水體驗。將運動融入生活,讓健康走向水岸,打造「以運動、健康為主題的未來社區」。
03
將運動融入生活
讓健康走向水岸
我們將運動健身與鄰裡中心相結合,在社區的中心公共區域,建設360度全景運動館。設置健身、康復、社交、親子等功能,打造會所式的「鄰裡健身中心」,使之成為社區生活的焦點。
景觀設計師在組團綠地內利用多餘土方堆積微地形,形成豐富的坡、臺、梯、坪等可自由發揮的健身空間。其間布置果嶺球道的微丘、童趣滑梯的臺地、自由滑板的坡道、散步休憩的草坪,以多樣綠地空間容納多種運動需求。
藉由居住建築空間的運動化設計,靈活布局日常運動元素。
通過規劃設計,賦予不同空間以運動元素,將運動融入生活,真正實現「下樓就運動,出門即健身」的全方位運動體驗。
水岸是紹興最具代表性的空間元素,水邊是紹興人最熟悉的生活場景。
我們在未來社區中部,利用現狀主河道打造貫通南北的「文體活力絲帶」,以水綠開敞空間為載體,以建康運動為主題,將公共活動引向水岸邊。將水上運動、濱水碼頭、健身步道、服務驛站、步行廊橋等整合成為一套有趣而實用的公共空間網絡。
複合型的水岸空間將亞運賽場與生活社區融為一體,既能讓市民出門即可健體強身,又能讓賽場與城市之間形成長久期的良性互動。
通過水上交通連接起未來社區內部出行系統。碼頭及其周邊公共區域的作用尤為重要,它既是交通轉換的節點,又是文化展示的窗口,更是居民交際的場所。
我們利用水的不同形態塑造富有趣味性的場所環境,並融入水岸茶舍、瑜伽草坪、靜心棧道等健康休閒內容。讓健康走向水岸,找回老紹興的水鄉生活記憶。
04
後疫情時代的我們
需要怎樣的社區
2019年底,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全社會產生了巨大衝擊與深刻的影響。疫情期間,社區內城門緊鎖、封閉管理,疫情讓所有人都變身為宅男宅女,工作和學習都要在小小的社區內完成,社區成為最重要的一條疫情防控戰線。疫情也暴露出傳統模式的社區存在多方面的功能缺失,遠遠不能實現人民群眾對更高層次的安全、健康、交際甚至工作辦公的需求。
未來的我們、未來的生活需要怎樣的未來社區?
從人的自我需求升級出發,我們覺得未來社區規劃設計需要補齊安全、健康、便捷、智能這四個短板。
引入「數位化安防」系統
利用基於5G和物聯技術的電子圍牆功能,既能實現無感、貼身的安全防控監管,又能打開原有的磚石圍牆,實現空間的開敞通透。
構建「全場景健康」系統
通過全齡段運動設施的布置,營造樓下休閒、樓間活動、中心健身,不同功能、不同時段的健康場景,滿足長期封閉生活中運動健康的全覆蓋。
升級「多流線交通」系統
利用地下空間和二層連廊,實現入戶生活、物流貨運、應急處置三類交通流線的立體組織、自成系統,既保障社區車流、物流的獨立運轉,又能應對各種突發事件。
建設「智慧型物業」系統
打造未來社區的智能化運營形態。提供一對一的智慧管家服務;聯網到戶的智慧安保服務;流程自動的智慧物流服務;可視高效的智慧停車服務。利用科技為我們提供更全面,更便捷,更人性化的物管服務。
對後疫情時代的居住環境建設,我們當下還不能給出完整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的社區將不僅僅滿足於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它將為每一位住戶提供更舒適、更健康、更體面的生活,真正成為我們嚮往的美好家園。
項目檔案
Project Archives
項目名稱:《紹興市棒球未來社區城市設計》
編制單位: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委託方:紹興市未來社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項目成員:張光遠、顏韜、吳丹、劉松巖、王敏婕、徐婧、黃賽君、陳巧雲、張皓樂、肖瑤、甘雨。
項目概述:《紹興市棒球未來社區城市設計》為我院近期編制的城市設計項目。本次設計工作圍繞紹興市棒壘球場館周邊2.9平方公裡區域展開,力爭以亞運賽事為契機,打造具有紹興特色的未來社區,引導健康向上的生活風尚,為亞運時代注入紹興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