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溪特大橋位於泰順縣南浦溪鎮嶺頭村附近,跨越珊溪水庫庫區。 劉偉 攝
溫州網訊 「泰順通高速了!」今天下午,在溫州西南大山深處,泰順迎來了高速通車的大事要事喜事。這標誌著這片鍾靈毓秀的神奇土地,從此進入「高速時代」,融入溫州「一小時交通圈」,同時也標誌著浙江省實現陸域「縣縣通高速」目標。曾幾何時,通上高速公路對泰順人民而言,是滿心期待的一個「夢」,走出大山,從來都是泰順人民期望期盼。而在不久的將來,「大幹交通、幹大交通」串聯起的溫州西南綜合交通樞紐,也必將為這裡打造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提供有力支撐。
出山有路,當地群眾從縣城或南浦溪、筱村上高速後,只需經文泰高速至文成樞紐,轉龍麗溫高速公路文瑞段至瑞安江溪樞紐,再過溫州繞城高速公路西南線便可抵達溫州市區,所用時間比以往節省1個小時以上。這意味著未來從泰順到市區,只需1個多小時。
「文泰速度」 創造多個紀錄
文泰高速位於浙西南群山之中,是典型的山區高速公路,也是浙江省內橋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文泰高速起點位於文成樟臺樞紐,止於泰順友誼橋,接福建福壽高速。該項目全長56公裡,總投資109億元,全線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全線設珊溪、南浦溪、筱村和泰順4處互通式立交及1處服務區(南浦溪服務區)。項目於2018年1月全面施工,直到今天建成通車,省內陸域最後一個未通高速的泰順縣將聯入高速公路網,為浙江實現陸域縣縣通高速目標畫上句號。
文泰高速有「橋隧俱樂部」之稱,擁有各類橋型7種之多,其中,波型鋼腹板橋等是浙江山區高速項目中首次運用的橋梁類型。飛雲江大橋採用波形鋼腹板工字組合梁橋;珊溪大橋、葛溪大橋、南山大橋採用波紋鋼腹板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鋼構;南浦溪特大橋為主跨258米上承式鋼管拱橋,為浙江省高速公路同類型橋梁中跨徑最大的;洪溪特大橋為主跨265米預應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橋,是亞洲最大跨徑矮塔斜拉橋。
「文泰項目於2017年4月1日初步設計獲交通運輸部批覆,建設工期為4年,根據省政府建設目標,要求2020年底建成,實際施工期就三年時間,工程比批覆壓縮一年。」泰順縣高速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要在三年時間內完成土建、房建、路面、交安、綠化、機電施工等任務,時間非常緊張,任務十分繁重。項目線路地質條件複雜,差異性大,存在崩塌、斷裂破碎帶、軟弱土等特殊地質,沿線重巒疊嶂、河谷深切,地勢起伏高度大,相對高差一般為200-500m,平均海拔500米,是目前省內地形條件最差,海拔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
面對政策處理時間由兩年壓縮為一年,泰順把高速公路工程定位為「四個第一」「兩個一切」,即第一工程、第一任務、第一保障、第一平臺,一切為了高速、一切讓位高速。泰順段建設指揮部和各鄉鎮工作班子,發揚「五加二」「白加黑」「雨加晴」的精神,攻堅克難,創下高速項目政策處理的全省之最——全省用時最短且未開工即完成紅線徵遷任務的公路項目。
為按時按質完成項目,省交通集團文泰指揮部立足「早」字,做到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搶抓項目施工前期時間:邀請外部8家專業機構,重點對標段劃分、控制性節點施工場地布置、施工安全及環境保護等施工建設方案提出合理意見,為施工建設計劃安排提供充分依據。文泰項目設計有便道150餘公裡,是主線長度(56公裡)的2倍多,為縮短建設周期,在省交通廳的協調和泰順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提前近一年時間建設45公裡的9條施工便道,為主線施工整整節約了10個月時間。
本著「徵遷先行,能快則快」的原則,泰順當地政府提前啟動土地徵收、墳墓遷移、房屋徵遷、杆線遷改等前期工作,在施工單位進場時已經基本完成徵遷政策處理各項工作,提供了「無障礙」施工條件。文泰項目從招標完成僅用短短4個月時間就實現項目全面施工,創造了「文泰速度」,為如今可以準時建成通車打下堅實基礎。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文泰高速共建設橋梁33座、隧道20座,橋隧總長達40.4公裡,佔全線總裡程的72%以上。在洪溪特大橋、南山大橋、章後隧道等控制性工程建設過程中,建設者用智慧和汗水闖過了一道道難關,將浙南群山的天塹變成了通途。
內通外聯 開啟旅遊新路
「我們家民宿就是文泰高速開工時開始營業的,當時就瞄準了高速通車後的前景。現在高速通了,我打算這幾天將店裡裝修一下,做好準備迎接更多的遊客。」12月17日上午,記者在泰順縣南浦溪鎮庫村的露雨舍民宿遇到民宿經營者周冬英。她告訴記者,從文泰高速動工那天起,自己的夢想就一步步接近現實,那就是通過民宿產業帶動周邊村民致富。對於通車後的展望,周冬英也是信心滿滿。她琢磨起如何在細節上更完善、服務上更貼心,比如增加導遊、提升軟裝等,好讓露雨舍民宿能吸引更多遊客。
據了解,南浦溪全鎮現有26家民宿,最近又有4家正在籌備開業。「已經在鎮上開了兩家客棧,知道高速要通車了,我打算再將客棧的規模擴大。」南浦溪鎮庫村新藝客棧經營者夏進華也非常看好高速通車後泰順旅遊行業的前景。前幾年,隨著高速項目的動工,當地的客流量逐漸增大,夏進華的第一家客棧生意火爆,於是他毅然開了分店。現在,他又有了繼續新增店面的想法。
文泰高速不僅僅是一條高速公路,同時也是希望之路、民生之路、致富之路,是泰順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 」戰略和開啟「全域旅遊」經濟發展的紐帶。它不僅連接起山區與市區,更全面打通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大通道。
旅遊是泰順致力培育的支柱性產業,也是進入「高速時代」後,當地將迎來新變化的最重要領域之一。泰順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森林王國烏巖嶺,碧波瀲灩飛雲湖,神奇罕見氡溫泉,勢若長虹古廊橋,集「山、水、泉、橋」之大成,素以「中國最佳生態·世界最美廊橋」而聞名遐邇。長期以來,「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泰順被大山所阻隔,「時間都花在路上」是無數遊客心底的無奈,而文泰高速的通車敞開了泰順通往外界的大門,泰順旅遊業的發展空間將得到全面拓展,遊客們也不再因為交通原因而望「泰」興嘆。
銷售農產品、開發旅遊業、振興鄉村,為了對接高速時代帶來的產業發展黃金期,泰順旅遊、交通等規劃正逐步實現「多規合一」,沿交通線路謀劃布局產業,以交通大建設帶動產業大發展。去年,該縣鄉村旅遊共接待遊客266.9萬人次,同比增長63.7%;綜合營業收入4.9億元,同比增長66.6%。目前,泰順縣不少旅遊項目正在加緊建設,為當地旅遊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不斷帶動經濟發展、百姓富裕。
當下的泰順,正借著文泰高速通車的東風一路向前。令人期待的還有,2022年建成通車的龍麗溫景文段將連點成線,將泰順、文成、景寧、瑞安等地緊緊地串聯在一起,為山區民眾開闢出一條加快發展的康莊大道。「從今以後,旅遊資源和特色山貨將依託高速公路讓所有人知曉,到時候我們也都能夠奔上綠富美的致富高速路了。」南浦溪鎮的人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交通一體化 繪發展新藍圖
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也是「重要窗口」建設的先行領域。從建設第一條公路、第一條省道順利通車,到235國道一期建成徹底結束「無一級公路」歷史,再到逐夢「通高建航建鐵」,泰順的出山路越走越順暢。隨著大通道、大動脈的逐步打通,泰順的秀美山川激發更強吸引力,先後迎來單筆投資達200多億元的華東大峽谷氡泉旅遊度假區項目以及中農德勝物流園、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落地實施、加速推進。
大投入、大建設,縣域交通網絡脈絡清晰地躍於泰順山區的版圖上。借力時代浪潮,「十三五」期間,泰順完成綜合交通基礎投資約96.7億元,為歷史之最,是「十二五」綜合交通投資的三倍之多。截至2019年底,該縣公路裡程達到2208.5公裡,居溫州全市第二位;目前,泰順已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投資16.8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716公裡,18個鄉鎮通達3級以上等級公路,289個建制村實現「客運村村通」國有化運營,客運票價下降達三分之一以上。
「十四五」期間,泰順將推進通鐵路、通航空工程,實施交通投資倍增計劃,完成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超200億元,重點推進空鐵通達工程、高速加密工程、幹線升級工程、「四好農村路」創優工程、樞紐強化工程、水運復航工程、運輸提效工程、服務提質工程等八大工程。
到2035年,基本形成「三縱三橫三支」的綜合交通大通道,實現「211」交通時空圈,建成功能完善、便捷高效、技術先進、安全綠色的鐵路網、公路網和覆蓋廣泛、布局合理的通用航空機場體系,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更加完善,綜合交通科技創新能力和智慧化水平顯著提升,建成高水平溫州西南綜合交通樞紐。至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各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溫州西南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得到極大提升,浙南閩東北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基本確立。
踏平溝壑成大道,「外通內暢」築坦途。2018年,文泰高速吹響開工號角,泰順人民翹首以盼的文泰高速全速推進,到今天實現全線通車,泰順全面進入了高速時代,全省陸域「縣縣通高速」迎來圓滿收官。在新時代的發展浪潮中,泰順正以大交通接軌長三角、融入海西經濟區,以更加昂揚姿態融入全省大通道建設,奮力打造溫州西南綜合交通樞紐,努力推進當地交通「三年強攻堅、五年大變樣、十年成樞紐」,為浙江建設 「重要窗口」貢獻泰順力量。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 項武龍
通訊員 賴淼蓮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