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雅楠12月1日-12月10日,海南省發改委起草的《海南省「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社會各界人士意見。
徵求意見稿中提及,要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中心。依託中國(海口)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中國(三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政策優勢,以備貨模式(1210)為重點,大力發展生鮮冷鏈跨境電子商務備貨倉儲物流(BBC)。鼓勵本地企業藉助國內外大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跨境電子商務線上線下平臺,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9610),採用「清單核放、匯總申報」模式,創新發展B2B、B2C、C2C等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
所謂跨境電商,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電子支付結算,並通過跨境電商物流及異地倉儲送達商品,從而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適用跨境電商綜合稅。
跨境電商的關稅稅率暫設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徵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徵收;超過限額的,按照貨物稅率全額徵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天貓國際、蘇寧雲商海外購、網易考拉海購等皆為跨境電商企業。
今年1月17日,海南全島被納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範圍,可開展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從往年數據看,海南省跨境電商交易量出現了爆發式增長。2019年,海口綜保區跨境電商出區15.78萬票(含直郵),比上年增長15倍,貨值6163萬元,比上年增長26倍。
2020年,隨著海南全島被納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跨境電商交易量在2019年高速增長基礎上再創新高。
海口海關數據顯示,1-10月海口海關所屬馬村港海關共監管放行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申報清單72.2萬單、總貨值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2倍、12.4倍,單量已達2019年全年監管放行總量的4.6倍。
海南日報報導,海南省將以海口、三亞、洋浦為重點,進一步探索海南跨境電商多模式發展、差異化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路子,以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為契機,加大招商力度吸引知名電商企業入駐海南,引進知名品牌在海南設立區域總部,同時扶持本土跨境電商企業,引導企業做大做強。
上述目標並非停留在願景層面,相應的政策已經落在各園區內。
以位於三亞市的跨境電商物流產業園區天豪·萬琉會為例,該項目位於三亞市吉陽大道三亞高新技術產業園內,總建築面積7.6萬平方米,計劃承載商務辦公、商品展示、倉儲物流、跨境金融等相關功能。
該項目負責人趙振中介紹,對入駐園區並正常運行的公司來說,海南給出的政策力度非常大,首先在稅收方面,企業可以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企業納稅地方留存部分可以享受返還60%-90%不等,高級管理人才個人收入所得稅按15%徵收,工作人員個人收入所得稅按5%-10%徵收;其次,企業設立區域總部可獲得50萬-2000萬元不等的獎勵;第三,住房方面的政策包括租房補貼、人才公寓;第四,對跨境電商企業來說,倉儲、貨櫃甚至每單交易的運費,政府都有相應補貼標準。
據了解,不同產業園區的優惠政策可能略有不同,不過,為了推動跨境電商業務的發展,海南給出的是真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