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前電影推薦:《使徒保羅》

2020-12-15 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2020年4月12日是復活節,這一天基督徒一同記念為我們這些罪人釘死十字架、三天後復活的主耶穌基督!在此推薦由Andrew Hyatt(中文譯為安德魯·海特)執導的電影《使徒保羅》。這部電影上映於2018年3月28日復活節當天。在今年復活節前夕,再次推薦這部108分鐘震撼大片,提醒我們常常去思想耶穌為我們受難而復活,對於我們基督徒的真正意義,效仿先知保羅堅定跟隨耶穌走十字架的路。正如保羅所說的:「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後4:6-8)

一、電影《使徒保羅》故事梗概

該影片取材於聖經中使徒保羅的真實事件,在羅馬尼祿皇帝統治最黑暗的時期,編劇用了保羅殉道前生命最後的時光,被投入監獄中這一段經歷,採用倒敘和插敘等方式,講述他如何從對教會和基督徒的迫害者,變為最強大、最有地位的擁護者,他在面對大逼迫時,依然順服神,傳講福音,傳播神的愛,刻畫出不僅僅是一個愛主、忠心服侍主的基督徒,更是始終跟從耶穌、勇敢護教、直到最後殉道的使徒形象。人物個性鮮活、真摯的靈魂躍然於熒幕上。

整個故事背景是尼祿在羅馬放了一場大火併嫁禍基督徒,意圖將當時的基督徒斬盡殺絕,而此時的使徒保羅作為當局所指定的「罪魁」,獨自在羅馬監獄裡受折磨,等待著處決。編劇獨闢新徑,讓觀眾從監獄長Mauritius這個視角,Mauritius看不破基督信仰,看不破保羅曾是Saul of Tarsus(中文譯為:大數的掃羅)逼迫基督徒的高級又野蠻的殺手,如何變成愛主、護道、殉道聖徒的?影片還從另外一個視角,醫師Luke(中文譯為:路加)冒著極大風險前去探望保羅,安慰、照料他,將保羅的信件轉錄、偷偷帶出去,交與日益增長的信徒們。在尼祿慘無人道的迫害下,這些人將極力傳播基督教福音,影響並改變這個世界。

二、電影《使徒保羅》觀後感

1、撼動人心的影視效果把當時環境呈現得非常逼真。

尼祿對於基督徒殘害到了極致,保羅當時成立了基督教社區,人們被逼迫得無家可歸,沒有吃的生命隨時受到威脅,因為很多基督徒都被投進羅馬鬥獸場餵獅子,被掛在羅馬城的街道兩旁的柱子上,作為火炬點燃還有被當街殺死,就連去報信的小孩也難以倖免……場面血腥殺戮,到處喊叫聲,鞭傷血肉模糊,讓人感受毛骨悚然的恐懼,電影的視聽效果把充滿無比黑暗的逼迫,儘量真實地展示給觀眾,而且表現得淋漓盡致!

2、面臨不義的逼迫基督徒怎麼面對?

當基督徒面對著不公義的逼迫時,或許可以有兩種應對的手段:要麼「以牙還牙,以暴治暴」;要麼,則是有另外一種選擇,正如耶穌基督在經歷不公義的審判並被釘上十字架時所反映出來的態度:「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賽53:7)耶穌教導我們如馬太福音10章16節說描述「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

(1)保羅大逼迫中依然順服神:

影片中,當一群不安的基督信徒選擇暴力對抗跑到羅馬監獄殺掉獄卒,試圖打開監獄大門救出保羅的時候,保羅拒絕了。保羅對前來救他出獄的基督徒說的話,讓我非常感動和扎心:難道我們的主耶穌告訴我們用暴力解決嗎?主耶穌告訴我們唯一的方式是愛,主耶穌永不喜歡邪惡的愛,總是用無私的愛,長久受苦的愛,不易發怒的愛,保護的愛,信的希望……保羅在這個時刻效仿耶穌愛的樣式,正如經文所寫「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11:1)向世界彰顯神的榮耀,向世人表明福音的真相,基督徒從神那裡得來生命的真正形象。面臨牢獄之災馬上受死保羅做到因著基督甘心樂意仍然順服神的旨意!這一點深深觸動我,反覆觀看再次深刻理解聖經裡愛的真諦「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參林前13:4-8,13)

(2)保羅和路加在監獄中用生命傳福音,傳播神的愛

當監獄長Mauritius多次與保羅對話,探索基督信仰,還是看不明白?卻在自己女兒身患重病即將死亡,夫妻求他們的偶像眾神醫治無果的情況下,保羅和路加向他們傳福音,只說:您的女兒唯一缺少神的愛……監獄長聽取保羅的推薦,讓路加醫治他們的女兒,女兒被救,向保羅表達感激之情說:我知道你們完全可以不用這樣做,來醫治我們的女兒我非常感謝你們……他雖然沒有看明白保羅和路加等一行人的信仰,卻在基督徒生命裡體驗,在這件事情上經歷神的愛。因為保羅和路加給監獄長傳福音並救治他的女兒,就是在用生命傳福音,傳播神的愛——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3、保羅如何從迫害基督徒到蒙召成為聖徒的?

印象最為深刻的,當使徒保羅名字還叫掃羅的時候,曾經是一個熱心逼迫基督徒的猶太教法利賽人,在進大馬士革城捉拿基督徒的路上,遇到耶穌基督親自向他顯現,以至於他從此徹底悔改,改名保羅,這位在聖經中以「罪人中的罪魁」自稱,正是經歷了這樣的心路歷程,認識了這位為救贖罪人死而復活的主耶穌的愛,最後成為一名聖徒的。因為基督救贖的不是義人,而是罪人——

「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前1:15-16)

三、觀《使徒保羅》給基督徒帶來的現實意義和哪些生命的改變?

默想耶穌受難後復活的真意義,在生命中各樣的艱難處境、環境逼迫、苦難中,效仿耶穌學習先知保羅,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順服神的旨意,按照聖經話語,行在真理的光中,悔改老我,活出耶穌「舍己愛人」的新生命來——

(1)對於神不變的信心和倚靠:生命中始終飽含對於神的信心,完全交託,每一個處境,每一件事情,每一個決定,都帶到神的面前,禱告求神的旨意;

(2)完全的順服,無條件的順服;

(3)按照《愛的真諦》行出來:愛的真理踐行生活中方方面面,比如婚姻、家庭、親子關係、職場同事之間、陌生人、鄰舍之間、甚至仇敵…….

(4)把剛硬和驕傲的心埋葬,把老我情慾常常釘死十字架,常常靠著主更新自己,每一天進步一點點,不斷成長屬靈的品格;

電影《使徒保羅》還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值得推薦,由於影片時間和展現篇幅有限,所以,只是展現了保羅在生命最後呈現出一位基督徒如何做鹽和光,一位使徒的忠誠。但是,神是無限的,聖經新約話語裡保羅擬寫的十三卷書信,不但鼓勵了當時初代教會和基督徒們,並且至今 2000多年來繼續激勵著教會和信徒們,我們當稱頌神的愛綿長久遠,亙古不變!

這部電影中的保羅已然為我們做了榜樣!帶領我們來到神的面前,認識至高的神,認識我們都是罪人,蒙神憐恤,神一直在忍耐等候我們悔改,只要我們信耶穌,與祂一同釘死十字架一同復活,才有蒙恩得救的機會。我們當切實隨刻的警醒,記念祂受難和復活的日子,起來,跟從祂走十字架的道路——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

註:本文為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四川一名基督徒。文中觀點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福音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各位讀者留言評論交流!

2020年4月12日是復活節,這一天基督徒一同記念為我們這些罪人釘死十字架、三天後復活的主耶穌基督!在此推薦由Andrew Hyatt(中文譯為安德魯·海特)執導的電影《使徒保羅》。這部電影上映於2018年3月28日復活節當天。在今年復活節前夕,再次推薦這部108分鐘震撼大片,提醒我們常常去思想耶穌為我們受難而復活,對於我們基督徒的真正意義,效仿先知保羅堅定跟隨耶穌走十字架的路。正如保羅所說的:「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後4:6-8)

一、電影《使徒保羅》故事梗概

該影片取材於聖經中使徒保羅的真實事件,在羅馬尼祿皇帝統治最黑暗的時期,編劇用了保羅殉道前生命最後的時光,被投入監獄中這一段經歷,採用倒敘和插敘等方式,講述他如何從對教會和基督徒的迫害者,變為最強大、最有地位的擁護者,他在面對大逼迫時,依然順服神,傳講福音,傳播神的愛,刻畫出不僅僅是一個愛主、忠心服侍主的基督徒,更是始終跟從耶穌、勇敢護教、直到最後殉道的使徒形象。人物個性鮮活、真摯的靈魂躍然於熒幕上。

整個故事背景是尼祿在羅馬放了一場大火併嫁禍基督徒,意圖將當時的基督徒斬盡殺絕,而此時的使徒保羅作為當局所指定的「罪魁」,獨自在羅馬監獄裡受折磨,等待著處決。編劇獨闢新徑,讓觀眾從監獄長Mauritius這個視角,Mauritius看不破基督信仰,看不破保羅曾是Saul of Tarsus(中文譯為:大數的掃羅)逼迫基督徒的高級又野蠻的殺手,如何變成愛主、護道、殉道聖徒的?影片還從另外一個視角,醫師Luke(中文譯為:路加)冒著極大風險前去探望保羅,安慰、照料他,將保羅的信件轉錄、偷偷帶出去,交與日益增長的信徒們。在尼祿慘無人道的迫害下,這些人將極力傳播基督教福音,影響並改變這個世界。

二、電影《使徒保羅》觀後感

1、撼動人心的影視效果把當時環境呈現得非常逼真。

尼祿對於基督徒殘害到了極致,保羅當時成立了基督教社區,人們被逼迫得無家可歸,沒有吃的生命隨時受到威脅,因為很多基督徒都被投進羅馬鬥獸場餵獅子,被掛在羅馬城的街道兩旁的柱子上,作為火炬點燃還有被當街殺死,就連去報信的小孩也難以倖免……場面血腥殺戮,到處喊叫聲,鞭傷血肉模糊,讓人感受毛骨悚然的恐懼,電影的視聽效果把充滿無比黑暗的逼迫,儘量真實地展示給觀眾,而且表現得淋漓盡致!

2、面臨不義的逼迫基督徒怎麼面對?

當基督徒面對著不公義的逼迫時,或許可以有兩種應對的手段:要麼「以牙還牙,以暴治暴」;要麼,則是有另外一種選擇,正如耶穌基督在經歷不公義的審判並被釘上十字架時所反映出來的態度:「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賽53:7)耶穌教導我們如馬太福音10章16節說描述「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

(1)保羅大逼迫中依然順服神:

影片中,當一群不安的基督信徒選擇暴力對抗跑到羅馬監獄殺掉獄卒,試圖打開監獄大門救出保羅的時候,保羅拒絕了。保羅對前來救他出獄的基督徒說的話,讓我非常感動和扎心:難道我們的主耶穌告訴我們用暴力解決嗎?主耶穌告訴我們唯一的方式是愛,主耶穌永不喜歡邪惡的愛,總是用無私的愛,長久受苦的愛,不易發怒的愛,保護的愛,信的希望……保羅在這個時刻效仿耶穌愛的樣式,正如經文所寫「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11:1)向世界彰顯神的榮耀,向世人表明福音的真相,基督徒從神那裡得來生命的真正形象。面臨牢獄之災馬上受死保羅做到因著基督甘心樂意仍然順服神的旨意!這一點深深觸動我,反覆觀看再次深刻理解聖經裡愛的真諦「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參林前13:4-8,13)

(2)保羅和路加在監獄中用生命傳福音,傳播神的愛

當監獄長Mauritius多次與保羅對話,探索基督信仰,還是看不明白?卻在自己女兒身患重病即將死亡,夫妻求他們的偶像眾神醫治無果的情況下,保羅和路加向他們傳福音,只說:您的女兒唯一缺少神的愛……監獄長聽取保羅的推薦,讓路加醫治他們的女兒,女兒被救,向保羅表達感激之情說:我知道你們完全可以不用這樣做,來醫治我們的女兒我非常感謝你們……他雖然沒有看明白保羅和路加等一行人的信仰,卻在基督徒生命裡體驗,在這件事情上經歷神的愛。因為保羅和路加給監獄長傳福音並救治他的女兒,就是在用生命傳福音,傳播神的愛——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3、保羅如何從迫害基督徒到蒙召成為聖徒的?

印象最為深刻的,當使徒保羅名字還叫掃羅的時候,曾經是一個熱心逼迫基督徒的猶太教法利賽人,在進大馬士革城捉拿基督徒的路上,遇到耶穌基督親自向他顯現,以至於他從此徹底悔改,改名保羅,這位在聖經中以「罪人中的罪魁」自稱,正是經歷了這樣的心路歷程,認識了這位為救贖罪人死而復活的主耶穌的愛,最後成為一名聖徒的。因為基督救贖的不是義人,而是罪人——

「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前1:15-16)

三、觀《使徒保羅》給基督徒帶來的現實意義和哪些生命的改變?

默想耶穌受難後復活的真意義,在生命中各樣的艱難處境、環境逼迫、苦難中,效仿耶穌學習先知保羅,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順服神的旨意,按照聖經話語,行在真理的光中,悔改老我,活出耶穌「舍己愛人」的新生命來——

(1)對於神不變的信心和倚靠:生命中始終飽含對於神的信心,完全交託,每一個處境,每一件事情,每一個決定,都帶到神的面前,禱告求神的旨意;

(2)完全的順服,無條件的順服;

(3)按照《愛的真諦》行出來:愛的真理踐行生活中方方面面,比如婚姻、家庭、親子關係、職場同事之間、陌生人、鄰舍之間、甚至仇敵…….

(4)把剛硬和驕傲的心埋葬,把老我情慾常常釘死十字架,常常靠著主更新自己,每一天進步一點點,不斷成長屬靈的品格;

電影《使徒保羅》還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值得推薦,由於影片時間和展現篇幅有限,所以,只是展現了保羅在生命最後呈現出一位基督徒如何做鹽和光,一位使徒的忠誠。但是,神是無限的,聖經新約話語裡保羅擬寫的十三卷書信,不但鼓勵了當時初代教會和基督徒們,並且至今 2000多年來繼續激勵著教會和信徒們,我們當稱頌神的愛綿長久遠,亙古不變!

這部電影中的保羅已然為我們做了榜樣!帶領我們來到神的面前,認識至高的神,認識我們都是罪人,蒙神憐恤,神一直在忍耐等候我們悔改,只要我們信耶穌,與祂一同釘死十字架一同復活,才有蒙恩得救的機會。我們當切實隨刻的警醒,記念祂受難和復活的日子,起來,跟從祂走十字架的道路——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

註:本文為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四川一名基督徒。文中觀點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福音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各位讀者留言評論交流!

相關焦點

  • 《使徒行傳》電影剪輯:雅典的偶像
    在使徒行傳第17章,這裡的亞略巴古指的是一群來自雅典受人尊敬的領袖,他們想要研究屬靈和哲學的觀點,以捍衛他們的信仰。保羅給亞略巴古的信息是最著名的福音信息之一。  使徒行傳:雅典的偶像  ▼視頻來源:www.Jesusfilm.org點擊這裡進入觀看《使徒行傳》電影完整版  使徒行傳背景:
  • 《使徒行傳》電影剪輯:猶推古在特羅亞起死回生
    保羅可能一直在教導人們關於耶穌的真理。有些講員(牧師)開玩笑說,他們不會像保羅一樣講那麼久,以至於有聽眾死了,但是我們可以從這段經文中看出保羅是多麼愛信徒,而信徒們又是多麼愛他。他想和他們在一起度過每一分鐘。
  • 錯了,並不是「逼迫教會的掃羅」變成了「使徒保羅」
    可是,這裡並沒有任何聖經證據支持掃羅/保羅的改名。以下我們列出六條聖經證據來證明這一流行的觀點其實是錯誤的:第一,耶穌復活顯現後,稱呼他「掃羅,掃羅」(徒9:4)。在整個敘事中沒有一處提到耶穌更改了掃羅的名字。加拉太書1:15-17中,保羅提到神將他從母腹中分別出來,召他向外邦人傳福音,卻從沒有提到自己名字的更改。
  • 使徒保羅講道的特色|西方文化19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該仔細研究一下保羅在《使徒行傳》中所記載的許多講道錄。        保羅在《使徒行傳》中的講道記錄        記載在《使徒行傳》中保羅的講道有以下這些經文:        1、  保羅在安提阿會堂安息日的講道詞。 徒13:16-41        2、  保羅在安提阿會堂安息日的講話。
  • 錯了,並不是「逼迫教會的掃羅」變成了「使徒保羅」
    以下我們列出六條聖經證據來證明這一流行的觀點其實是錯誤的:第一,耶穌復活顯現後,稱呼他「掃羅,掃羅」(徒9:4)。在整個敘事中沒有一處提到耶穌更改了掃羅的名字。《加拉太書》1:15-17中,保羅提到神將他從母腹中分別出來,召他向外邦人傳福音,卻從沒有提到自己名字的更改。
  •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使徒行傳13保羅第一次旅行宣教A在賽普勒斯
    管會堂的主持聚會儀程,在第四個儀程後,他們請保羅講話,也許在這以前,他們已與保羅接洽了。有人說,賽普勒斯的總督士求·保羅可能建議使徒,在小亞細亞探訪彼西底的安提阿,因為這地方有他的家族成員。他若寫有推薦信,這會堂管事的請他講道就很自然了。這次使命是由聖靈開始和引導的。
  • 使徒保羅的人生兩個階段
    保羅使徒保羅被稱為外邦人的使徒。從人的角度來看,他的一生很失敗。沒有婚姻,沒有兒女,最後被砍頭而死。保羅保羅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羅馬人。這是在使徒行轉中所記載的。另外我們也間接得知,為何保羅是被砍頭,而不是被釘十字架!因為羅馬人只將羅馬國籍以外的人釘十字架!受教程度:聖經記載了保羅是受教於迦瑪列的名下。迦瑪列是當時非常有名的教法師。在使徒行轉中記載了當時因迦瑪列的言辭,以色列民才停止了對使徒的迫害。徒:5:34-40。可見,迦瑪列在百姓心中的分量是非常重的。也就是保羅所受教的程度相當於今天的清華北大!
  • 基督教|從使徒保羅看基督徒生命的改變與持守
    今天和大家思想一下使徒保羅得救、蒙恩以後的改變。使徒保羅蒙恩以後具有很清楚和決定性的改變,正因他徹底、完全的改變,所以上帝也非常完全的得著他、充滿他。完全的改變,就帶來完全的充滿、基督完全的使用。使徒保羅的改變,在腓立比書3章中提到了七個方面,都是最根本的改變。
  • 「聖經」使徒保羅的自我辯護
    當使徒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眾人談論到自己的時候,他說:⒈自己對待他們(哥林多教會的眾人)的時候,是謙卑的;⒉自己對待那些傳遞虛假教訓和虛假真理的假師傅與假使徒,是勇敢的。使徒保羅還警戒和勸勉哥林多教會的眾人,不要隨從那些虛假的教訓,讓他(保羅)到他們那裡(哥林多教會)的時候,如同對待假師傅和假使徒一樣對待他們。
  • 現今基督教會中還有使徒嗎?
    例如《使徒行傳》14:13-14,稱巴拿巴與保羅「二使徒」;但單獨記載巴拿巴的時候,則並沒有稱他為使徒(如徒9:27)。第三,在涉及行使使徒的權柄時,明顯指的是狹義的使徒團體。其次,新約書卷完備之後,教會不再接納其他作品為聖經正典;即初代教會的使徒團體離世之後,不再承認任何人有使徒那樣領受真理啟示的權柄。再次,成為使徒的一個必要條件是親眼見證了復活的基督。
  • 十二使徒的下落
    你們要彼此相愛」,最後一次的講道,也是這兩句話,講完之後,就在講臺上安然離世。三、彼得(Peter)西門巴約拿,後被耶穌改名磯法-即彼得。十二使徒中,彼得是最先被呼召者,原為加利利漁夫。主耶穌釘死復活之後,彼得曾帶領門徒回去打魚,後在提比哩亞海邊,遇見主向他顯現。
  • 《使徒保羅在第三層天》—— 保羅的啟示(上)
    (音頻在最下方)這是使徒保羅被提到三層天時,所得到的啟示
  • 「聖經」使徒保羅對於帖撒羅尼迦基督徒的牽掛
    在這一章中,使徒保羅所講述的是他對於帖撒羅尼迦教會和帖撒羅尼迦基督徒的牽掛和擔憂。使徒保羅的擔憂在帖撒羅尼迦前書第3章1/5節中,使徒保羅說他因為擔心帖撒羅尼迦神的教會和基督徒就選擇了獨自在雅典等候,打發在神的家中有忠心的提摩太前去堅固帖撒羅尼迦教會裡面基督徒的信心,免得他們在所信仰的真道之上因患難有所動搖。
  • 保羅書信丨教會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
    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使徒保羅警誡歷代信徒「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10: 12]。主耶穌的心意是要教會的每一個肢體配搭事奉,切忌個人出風頭,不要求個人的榮耀,否則就極容易跌倒。保羅強調「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
  • 【活水嗎哪】20210104|得這使徒的位分
    【總第287期】【徒1:21】所以主耶穌在我們中間始終出入的時候,【徒1:22】就是從約翰施洗起,直到主離開我們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必須從那常與我們作伴的人中,立一位與我們同作耶穌復活的見證當時十二使徒之名已形成眾人的共識,缺少了一位,眾人似乎覺得抱有憾意。如彼得所說:「必須有另外一個人加入我們的行列,一起作主耶穌復活的見證人。」(現代中文譯本)大家彼此被聖言所感動,「願別人得他的職分」。誰有資格配得這職分呢?
  • 使徒行傳
    一、本書名稱使徒行傳原名「行傳」,希臘原文譯為「眾使徒的行傳」。本傳記以記載使徒們傳道的行蹤而得名,書中充滿了聖靈的作為。神的道由耶路撒冷和安提阿為兩個拓展起點,傳遍了猶太和外邦人之地——羅馬。三、寫作時間約主後63-64年間,因本書內容沒有提及主後64年羅馬大城被焚燒和教會全面大遭逼迫之事,只說到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住了兩年(28:30)。而保羅首次被囚是在主後61年春到63年春,所以本書應在主後63-64年間完成。
  • 耶穌十二使徒的身世
    十二使徒——基督教最早的傳道人主耶穌開始傳道後,就從跟隨者中揀選了十二個門徒作為使徒,為自己的助手。這12個人被稱為「十二門徒」,後來也稱「十二使徒」。十二使徒,原意「受差遣者」。耶穌受難時十二使徒只有他一個人守在十字架下,耶穌就把母親馬利亞託付給他照看。以後和彼得搭伴積極進行傳道活動,被保羅稱為「教會的柱石」。約翰曾因傳道被羅馬z /-府放逐到小亞細亞以西的拔摩海島在那裡見了異象,寫成《啟示錄》。5、腓力腓力:伯賽大人,與彼得。安得烈是小同鄉。耶穌最早親自選召的門徒之一。跟隨耶穌後又把自己的朋友拿但業介紹耶穌作門徒。
  • 耶穌真的復活了!
    祂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當記念祂還在加利利的時候怎樣告訴你們,說:『人子必須被交在罪人手裡,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她們就想起耶穌的話來,便從墳墓那裡回去,把這一切的事告訴十一個使徒和其餘的人。但他們根本沒有把主的話放在心上,就是有人把耶穌復活的喜訊告訴他們,他們也不信,即使是復活的主親自站在他們中間,他們還驚慌害怕,以為是耶穌的魂。直到親手摸耶穌的手和腳,親眼看耶穌吃東西,他們這才相信耶穌基督真的復活了。從此,他們就成為耶穌復活的見證人。
  • 「聖經」使徒保羅所依靠的,是聖靈和神的大能
    不可用口自誇,要等待別人的稱讚貳 闡述⒈使徒保羅的依靠使徒保羅所依靠的是聖靈和神的大能在這一章的開始,使徒保羅就接著上一章的話題說,他傳道給哥林多教會的眾人,不是靠著自己的聰明與智慧,也沒有使用巧妙的言語,而是依靠的聖靈與神的大能,為要叫哥林多教會的眾人對於神的相信不是出於人的智慧
  • 「聖經」使徒保羅對於帖撒羅尼迦教會裡面基督徒的肯定
    在這一章中,使徒保羅所講述的是對於帖撒羅尼迦教會裡面基督徒的肯定與稱讚。帖撒羅尼迦教會裡面基督徒的選擇當初使徒保羅向帖撒羅尼迦人傳講福音的時候,帖撒羅尼迦教會裡面的基督徒選擇了丟棄他們曾經所跪拜的偶像,來跟從了主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