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沒讀過啥書憑啥教育我?家長聽到孩子這樣的話,先別急著傷心

2020-12-14 教師生活雜談

很多人在成為父母之前,他是意識不到小孩子是很可愛的生物。很多人初為父母之後,才知道,人類幼崽居然可以成為自己的命根子,千好萬好的東西都恨不得一股腦給他。

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你會發現孩子開始變了。他開始不再依賴你,不會一天到晚圍著你打轉,甚至不會睜著大眼睛看你,感嘆到:爸爸媽媽你們好厲害。你會感覺他們越來越遠。

還有,可能越來越不招人喜歡,越來越沒規矩。

直到你可能因為一些事說了他們幾句,他們卻特別生氣地說:你們都沒讀啥書憑啥教育我,你們啥也不懂!

這時候,家長在憤怒的同時,肯定內心也是極具傷感的——我努力將你拉扯大,在你眼裡我卻成了這樣沒用的人,是不是我太沒用了。

但其實,家長們,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很多孩子好像沒說過這種話,但是不代表,一些孩子心裡不是這樣想的。

人類的本質是慕強

你會發現孩子從小就是這樣,他們嘴裡經常會說道:我要跟哥哥姐姐玩,不要跟弟弟妹妹玩。是呀,孩子他小時候就需要有追隨的對象,很少會有孩子會願意帶著弱小的弟弟妹妹玩耍開心的。

這一時期,當然孩子們也是非常崇拜爸爸媽媽的,只是後來年少無知的時候,一切都變了。

首先這個時期的孩子比較叛逆,而且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總是會認為世界就在我腳下,什麼我都能掌控。以後我會有很好的前途,所有的事情於我而言都非常輕而易舉。往往別人告訴他們道理,他們也聽不進去,總得等進入了社會被打磨一番之後,才明白父母們生養他們的不容易。

所以,家長們要是聽到這樣的話千萬不要太難過傷心。總有一天他們會明白你們的付出的,只是會稍微晚一點。

孩子的教育

但是除了以上所說的,家長還是得從小注意孩子的教育問題。

一方面是在孩子的言行舉止上,要在很早的時候要他們注意禮貌,不能總是說些不尊重人的話。有的家長可能會覺得小孩子說些話很有趣,所以在小時候就沒有及時制止,小時候對你呼來喝去的會覺得小小年紀很可愛,但是長大了之後就糾正不過來了。

所以家長們務必要注意,畢竟雖然很多孩子青春期都會這樣想,但真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會在父母面前這樣直言不諱地講出來的。這些話,面對面地說也確實太不尊重人了。

另一方面,其實作為父母也要以身作則。不光是要嚴格要求孩子的舉止,也得要求自己。孩子學習,那你其實也應該在自己的職業上與時俱進,終身學習。不然你這樣說孩子是沒有什麼信服力的,你永遠嚴格要求他,你覺得是為他好,但他也只會在內心覺得你生活糟糕,卻把期望都放到他身上。時間長了,你們之間的矛盾可想而知。

所以家長們,養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望每個孩子都知道父母的辛苦!

相關焦點

  • 幽默一笑:你憑啥說我的壁虎醜
    嫂子嫌噁心,委託我去處理,我笑眯眯的跟娃商量:「你看,這麼醜的四腳爬爬,又不可愛,養它幹嘛?」小侄子不高興的衝我發脾氣:「你憑啥說我的壁虎醜?!它都沒嫌你胖!」2、考科目三還沒上車,緊張的心撲通撲通亂跳,想起教練說緊張就想辦法安定一下,我只能摸摸肚子上的脂肪小聲說:「加油!你是最胖的!」沒想到剛才還一臉嚴肅的考官竟然和顏悅色的說:「懷孕了呀?
  • 「幹啥啥不行,玩耍第一名」?關於孩子的上癮機制,很多家長沒懂
    02案例分析家長們也別急著怪孩子,這可能是外界的誘惑通過觸發、行動、可變獎勵和投入激發了孩子的上癮機制,讓孩子沉迷其中了。多帶孩子去圖書館和書店走走,觸發孩子的興趣體驗。比如想鼓勵孩子去學習跳舞,就帶孩子路過舞蹈班多看看,多去看看跳舞的視頻。想要孩子學習,就給孩子打造一個合適學習的氛圍,一個專門的書桌,裝著閱讀的課外書的小書櫃,都是必要的。家裡有一個學習氛圍好一點的角落,孩子同樣也會受影響。
  • 「憑啥嫌我不是處女?」女友怒氣質問,男孩一句話讓對方啞口無言
    「你憑啥嫌棄我不是處女?」被女友怒氣質問,男孩一句話神反轉本來計劃結婚是件很開心的事情,但無意之中男友知道了小王以前的事情,便和小王大吵一架。小王不明白這個年代居然還有介意婚前性行為的人,實在是不可理喻。而男友覺得小王一點也不潔身自愛,不是個好女孩兒。
  • 你聽到了孩子的話,可你真的聽懂了麼?聽不懂談不上有效教育
    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覺察孩子語言背後的真正含義,才能進行有效溝通。孩子的話你真聽懂了嗎?父母們可能覺得這個說法有些可笑:孩子說的又不是外國話,有什麼聽不懂的呢?但是您有過這樣的體會嗎,買回了某種家用電器,照著說明書操作,還是搞不懂如何使用,尤其是對一些比較複雜的功能,這可是中文說明書呀。同理,聽到了孩子說的話並不意味著就聽懂了。
  • 外人誇孩子時,你是啥反應?做不好會傷了娃,家長要注意措辭
    這是在給別人留面子,也是保持一個和平的交往狀態,畢竟沒人不喜歡聽好話,被表揚。在孩子的事情上更是這樣,如果家長領著孩子出門,聽到別人誇孩子,比聽見誇自己還要開心。並且面對孩子,大人之間肯定都是以誇讚為主,表揚了孩子就等於是表揚了家長的教育。誇別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當面孩子被人誇,要做出什麼反應才最合適,這倒是需要思考的。當外人誇孩子時,你是啥反應?
  • 家長吐槽老師的時候,都應該重新定義:對於孩子的教育初心是什麼
    但是最近卻總是聽到她的吐槽。有一次,她怒氣衝衝的給我打電話說:「一年級的老師教育方式真的不如幼兒園。」我感到詫異連忙詢問清楚原因。她說,因為迪迪一直都比較好動,而就因為迪迪在課上多動了一下,老師就讓迪迪一個人單獨負責一個禮拜的教室衛生,這未免也太苛刻了吧!孩子好動這不是孩子的天性嗎?
  • 為什麼有些爹媽沒啥文化,卻能教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教育本身是如何思考的藝術,而不是獲取和使用知識的藝術。大多數時候,只有那些看不見的創傷,才會傷透我們!比如——「我還不都是為了你好!」「給你說了這麼多遍,你怎麼不聽?」「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孩子?」「你啥時候才能懂點事?」「你怎麼每天就知道玩!」「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懶?」「你看看那個誰誰誰,每天都在堅持學習。」「你就不能認真點嗎?」「不好好學習,長大就要飯去!」
  • 「憑啥給我兒子打叉」10-8=2被判錯家長不服,老師:全班沒人做對
    現在的許多家長都有一個感慨,那就是以前我們學習數學,考試時側重點也僅僅是數學。 但是現在的老師和學校都非常注重孩子的全面教育,導致現在孩子們學習的數學不僅僅是數字的運算,還包括了許多常識和邏輯。
  • IG奪冠 朋友圈的家長都在問IG是啥?
    先回答一下IG是啥?首先,IG不是人!前段時間去世的金庸,為何會刷屏,不僅是因為他曾為我們創建了一個武俠的江湖,也是因為我們曾這樣熱血地在虛擬的武俠江湖裡寄託過少年壯志。80後們,大部分人都有過被《灌籃高手》裡那句:「教練,我想打籃球」,而感動到熱淚盈眶的記憶,從漫畫書衝向籃球場的少年們更是不計其數。
  • 敬酒時領導說:你憑啥敬我酒?可別「呆若木雞」,高情商這樣應對
    敬酒時領導說:你憑啥敬我酒?可別「呆若木雞」,高情商這樣應對我們在職場上工作時,隨著時間的推移,遇到的酒局會越來越多。這其中有的是我們比較私人性質的酒局,比如親戚朋友相聚在一起的酒局,我們在這樣的酒局上一般都比較輕鬆和隨意,不用太在乎禮節,而還有一些酒局則是工作性質的酒局,這些酒局和私人性質的酒局並不一樣,它需要我們多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還要懂得隨機應變,才能在酒局上表現合宜,不得罪人。小陳在一次公司聚會上,領導們喝完了3輪酒之後,就開始相互之間進行敬酒了。
  • 媽媽深夜狂吼式輔導孩子作業:「你整個大A幹啥」「幹啥都不會」
    黑龍江大慶:近日,有網友爆料說,晚上10點半,大家正要睡覺時,就聽見對面樓一位#媽媽深夜狂吼式輔導孩子作業#。視頻中,媽媽吼孩子的聲音很大,幾乎整個小區都能聽見。媽媽:「你這是小a」、「你整個大A幹啥?」、「學毛了你啊?」
  • 「4+1+6不是11是啥?」孩子寫11被判錯,班主任的說法家長憤怒
    家長之所以會覺得如此痛苦,不僅是因為孩子的思想往往跟不上家長的節奏,會讓自己覺得非常的難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很多題目也是出的越來越怪。家長看來看去,連個小學生的題目都不會寫,實在是讓人尷尬。「4+1+6不是11是啥?」前段時間就有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家孩子教材上的一道題目。
  • 兒童讀物「少兒不宜」,網友:我從小啥都看,也沒變成壞小孩
    最搞笑的是,連幼兒讀物都沒放過:從各位專家、記者、家長手裡的篩子網眼大小看,很快我們的孩子就要沒有課外書可以看了。有網友對此提出了質疑:現在的小孩子真的脆弱到兒童文學都看不了了嗎?但是我那個時候,並沒有那麼多兒童文學可以讀。我的第一本書是一年級下看的章回體小說《楊家將》。我打5年級開始看《紅樓夢》,連著看了5遍。《巴黎聖母院》、《牛虻》、《茶花女》、《基督山伯爵》、《傲慢與偏見》、《簡·愛》、《亂世佳人》、四大名著……統統都在初中讀完。80後之前的孩子,根本沒多少兒童文學可看,起手都是世界名著。
  • 老師反饋孩子情況,最不喜歡聽到家長這樣兩句話,看看你說過沒有
    如果你問一個老師,打電話給學生家長反映情況時,聽到最無奈的話是什麼,他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你,第一句是:老師,這種情況,我打也打過了,罵也罵過了,都沒用。第二句是:老師,你對他嚴一點,該打的就打,我沒意見的。兩句話又把問題踢給老師。打孩子是權勢較大的父母對權勢較小的孩子採取的措施,希望造成一種行為的改變。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方面看,小孩都處於弱勢一方。
  • 沒讀過這套書,就別說孩子對歷史不感興趣!
    沒讀過這套書,就別說孩子對歷史不感興趣。老朋友都知道,歷史讀物是我的心頭好。碰上好的歷史類童書,總是想著要給大家第一時間上新。大家也樂於跟我交流,說說家裡娃的閱讀體會,分享娃的讀後感。沒買過古代史讀物的,可以從這套開始,給孩子一個輕鬆愉快的入門。家裡歷史書不少,但都被束之高閣的,可以試試用這套書來重建孩子對歷史的印 象,等到興趣建立起來了,那些之前的書也就都被激活了。
  • 敬酒時面對領導的「我憑啥和你喝」,別啞口無言了,高情商這樣做
    敬酒時面對領導的「我憑啥和你喝」,別啞口無言了,高情商這樣做 現在社會酒局飯局都變得多了起來,不管是在職場上和同事和領導,還是在職場外和朋友和長輩,飯局上的敬酒環節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大家現在將喝酒變成了一種社交工具,很多時候都想要通過敬酒來擴大自己的人脈。
  • 就是家長看起來啥也不管,而孩子越來越出色
    在電話的這頭,我情不自禁地對我的同事豎起了大拇指。「一直以來我們對卡伊啥也不管,都是人家自己,那傢伙可有主意了,包括應聘到Y企,都提前沒有告訴過我們。分了房子,房子裡面什麼都沒有,床呀,家具呀,鍋碗瓢盆兒都是他自己去置辦的。」同事在電話的那頭像嘮家常一樣跟我講述。
  • 有些補習機構是幹啥啥不行,割家長韭菜第一名-虎嗅網
    這個加了兩顆愛心的繳費通知,前前後後寫了那麼多字,甚至還貼心地特意加了句「跟孩子商量一下」,巧妙地披上了「教育以人為本」的華麗外皮,然而其本質內容就一個:馬上付錢,不然就沒你孩子的位置。你能想像某個銷售企業的員工這麼幹嗎,對著三百多個金主爸爸說:你們先付錢,別管我賣的是什麼,也別管我的東西好不好,也不用考慮別家的貨是否比我的物美價廉,更別問什麼時候交貨,交貨形式是什麼,統統閉嘴,只要先付錢給我就行了!你問為什麼?呵呵,沒有為什麼,反正你不付錢有的是人付,到時你可能連擁有我家產品的資格都沒了。
  • 「什麼都我教,要你幹啥?」家長群變成作業群,寶爸怒氣質問老師
    所以,現在的這種教育模式也引起了很多家長們的不滿,一天辛辛苦苦工作回到家裡,還要面對老師們布置的作業,家長們難免會出現有脾氣的時候。「什麼都我教,要你幹啥?」那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長和老師應該怎麼做?1、互相尊重家長和老師們就應該是彼此尊重的,如果彼此都互相看不上對方的話,那也只有讓孩子受苦的份,而且孩子也會受到他們的影響,從而發生不好的變化。
  • 姐姐問弟弟「天真的反義詞是啥?」弟弟的回答讓網友笑抽:沒毛病
    姐姐問弟弟「天真的反義詞是啥?」弟弟的回答讓網友笑抽:沒毛病教育孩子永遠是一個困擾無數家長的問題。家長們都盼望著能夠望子成龍,奈何教育孩子成才的道路實在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弟弟做的是語文卷子,所以在碰到有反義詞的題目時,姐姐先是很溫和地問弟弟"你覺得'天真'的反義詞是啥?"沒想到弟弟給出的回答讓全家人都笑了。只見弟弟一臉愁苦,糾結了半晌吐出兩個字:地假。這個回答驚呆了一家人,更是讓姐姐的脾氣瞬間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