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典波 吳天琦 王洪治 蔡建業
金秋襄盛會,豐收喜連連。最近,一組來自華容消費扶貧的鏡頭格外出彩,為華容脫貧攻堅的新進展、新成效添上生動註腳。
10月12日,華容縣首個消費扶貧館開館,線上線下銷售超1089萬元。
10月17日,華容土特產亮相嶽陽市第二屆駐村幫扶成果展示會暨消費扶貧網購節,線上線下銷售近200萬元。
10月31日,「華容稻」區域公用品牌首次亮相第22屆中國(中部)農業博覽會,一舉籤下2000萬元大單。
「大力探索推動消費扶貧,既是脫貧攻堅的現實要求,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華容正努力將消費扶貧打造成社會扶貧的一種新常態!」華容縣委書記陶偉軍這樣說。
壓實「擔子」
深秋時節,禹山鎮南山村,華容縣林業局駐村工作隊非常忙碌,又從貧困戶處訂購了300多隻雞和1500多個雞蛋,打包裝車外銷。貧困戶羅祥華心裡樂開了花:「扶貧幹部支持帶動,我擴大了養殖規模,不再擔心滯銷問題。」
消費扶貧怎麼推進?「華容縣委、縣政府持續加大消費扶貧力度,將其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主抓手!」縣委副書記、代縣長劉世奇介紹,該縣各級各部門積極作為、壓實擔子,不斷完善「政府牽頭、市場主導、社會參與」運行模式,按下了消費扶貧「快進鍵」。
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初,華容縣在脫貧攻堅大會戰指揮部的基礎上,成立了由縣委副書記、脫貧攻堅大會戰指揮長錢丹青掛帥的縣消費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同時成立了消費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出臺相關工作方案,形成了專班統抓統管的局面。
作為消費扶貧的「先行者」,華容幹群的擔當不斷被增強。該縣注重優服務,對貧困戶需銷售農產品建檔立卡,實行動態管理,建立縣鄉村三級動態管理臺帳;同時,聯點單位、駐村工作隊與村結對,優先購買該村貧困對象的農產品,並幫助其尋找銷路。
該縣因地制宜,積極利用自然、區位優勢幫扶貧困戶通過勞動創收,縣鄉村三級結對幫扶責任人按月定期摸底貧困戶需銷售的農產品,通過一對一摸清幫扶對象家中需銷售農產品的底。今年來,全縣已有118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與扶貧企業、扶貧合作社等籤訂銷售協議,採購金額達864.5萬元。
拓寬「路子」
「華容芥菜,開胃開懷……」7月25日,在湖南紅色旅遊文化節暨湘潭首屆紅色文化產業博覽會,華容縣副縣長趙群子化身「帶貨主播」,以直播形式為華容芥菜等優質特色農產品代言推介。直播當日共獲贊70多萬次,觀眾瀏覽達35萬多人次,銷售農產品24萬多元。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該縣已在縣城步步高超市、南門市場等經營場所設立扶貧專櫃180個、扶貧專區3個,在長江電商產業園設立1個消費扶貧專館。各鄉鎮已在農貿市場、商場、超市設立消費扶貧網點、攤位150多個。同時,引入28家快遞電商企業,1100多個社區電商網點覆蓋縣城和各鄉鎮社區,新建了8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保鮮庫,實現了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無縫對接。
線上線下「旺」扶貧。目前,該縣入駐「湖南省消費扶貧公共服務平臺」扶貧企業36家,扶貧農產品97個,實際銷售額達到1.13億元。已有35家企業建立了網上銷售平臺,年銷售額達1.7億元。「扶貧產品+網紅+直播」的新模式日趨成熟;推動扶貧農產品進機關、進學校、進醫院、進商超、進企業、進社區「六進」,在各類扶貧活動上「旺」出華容特色與新彩。
擦亮「牌子」
「華容稻,香滿天,種在洞庭畔,長在長江邊……」10月31日,「華容稻」區域公用品牌首次亮相第22屆中國(中部)農業博覽會。華容縣委、縣政府有關領導共同為「華容稻」區域公用品牌及其產品代言,期間籤訂了2000萬元的購銷合同。縣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主辦『華容稻』區域公用品牌專場推介會,旨在凝聚發展智慧、擴大品牌美譽、助力脫貧攻堅,帶領72萬父老鄉親致富奔小康。」
怎麼樣讓產品賣得出更要賣得好?近年來,華容縣定標準、嚴認定,大力推進產品走上「品牌之路」,深入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嚴格扶貧產品準入制度,開展品牌建設,形成「生產有標準、產品有標誌、質量有檢測、認證有程序、市場有監管」的生產格局,確保扶貧產品「質量好」。
質量有了保障,該縣通過開展各類活動擦亮品牌。帶著「華容特產」走出去,參加全國各地各類節會活動;依託貧困村自然生態、民俗農耕文化等資源稟賦,實施「旅遊+扶貧產品」的體驗式銷售活動,開展華容縣農民豐收節、禹山鎮李家村民俗文化節等,集中推銷華容芥菜、臍橙、餈粑等農產品。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近年來,消費扶貧先行探索的「華容樣本」,正結出脫貧攻堅的「豐收碩果」:目前,華容芥菜、華容黃白菜苔、華容潘家大辣椒、華容蘆葦筍、華容東湖胖頭魚等8大農產品被授予「中國地理標誌農產品」。
品牌更亮了,銷售更旺了,百姓錢包更鼓了,生活更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