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的東宮之行,藏著賈元春得寵失寵的幕後真相

2020-12-12 騰訊網

賈元春初入皇宮,本來是做女史的。所謂的女史,其實只是有官職的高級宮女,與嬪妃無關。所以,當賈政生日這一天,宮中的太監來傳旨,說賈元春被晉升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的時候,賈家人歡欣雀躍,高興異常。

對於賈府來說,這是意想不到的榮光。可是,原本是女史的賈元春,為何忽然成了皇帝的妃子?這其中的真相,要從賈政進宮謝恩後,又往東宮去了說起。賈政之所以往東宮去了,唯一的解釋,就是東宮的主人,在賈元春封妃的事情上,起到了關鍵作用。賈政同樣要去謝恩。

提起東宮,很多讀者會想到東宮太子。沒錯,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東宮中住的都是太子。但是,並非所有的歷史時期,東宮中住的都是太子。在漢朝的時候,東宮中住的就是太后。那麼,《紅樓夢》中的東宮,究竟是太子還是太后呢?《紅樓夢》是一部架空歷史的小說,並沒有寫明朝代,而且,在《紅樓夢》中,很多處都是將漢代的官職略加修改,成了一個獨有的官職。

最重要的一點,是太子和太后,誰才有權利幹涉皇帝封妃的事?答案顯而易見,不可能是太子。做兒子的,怎麼也不可能管到老爸的小老婆的事情上。所以,《紅樓夢》中的東宮,沿襲的事漢代的規矩,住的不是太子,而是太后。

賈元春封妃,正是這位太后,起到了關鍵作用。再說的直白一點,賈元春封妃,並非是因為皇帝對她的寵愛,而是太后對她的喜歡。這位太后,應該也是一位喜歡有才華的女子的人,賈元春的才德兼備,沒能討來皇帝的喜歡,卻贏得了太后的歡心。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賈元春得到皇帝寵愛的時間並不長。第十八回省親,第三十三回,忠順王府的長史官,就氣勢洶洶地找到了賈府,和「國丈」賈政叫板,逼著他交出王府中的優伶琪官。賈政也根本沒敢拿「國丈」的架子,罵了賈寶玉一頓,滿面賠笑地將這位地位卑微的長史官送了出去。

一個小小的長史官,都敢在賈府耍威風,可見賈元春並不得寵。

所以,賈元春封妃之後,幾乎沒有給娘家帶來任何好處,反而給宮中那些太監們,到賈府勒索的機會。這些太監們的勒索,更是讓「內囊也盡上來了」的賈府財政,雪上加霜。

所以,賈政的東宮之行,透露出賈元春封妃的所有真相,她從未得到太多的聖寵,失去尊貴的地位,也非常迅速。賈元春封妃,正如秦可卿所言,只不過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而已。

相關焦點

  • 賈元春失寵的背後,藏著兩個誰都沒有注意的秘密
    可是,即便賈府中再謹慎小心,也沒能阻擋得了賈元春在宮中的失寵。那麼,賈元春究竟做錯了什麼,會很快就失寵了呢?其實,在她失寵的背後,藏著兩個誰都沒有注意到的秘密。 第一個,就是賈元春在省親的時候,見了一個不該見的人。賈元春以賢德妃的身份來到賈府,誰該前來拜見,誰不該拜見,都是有規定的。
  • 賈元春失寵的重要信號,老太妃剛薨逝,賈家就多了幾個小丫頭
    賈元春晉升賢德妃,並非皇帝寵幸,而是為了安撫賈家為代表的四王八公老臣的政治手段。是歷朝歷代皇帝慣用的伎倆。或為拉攏,或為積蓄力量另有圖謀,賈家屬於後者。在賈元春晉升時,賈家已經上了皇帝必欲除之的黑名單。賈元春無寵有很多信號。比方她「打醮清虛觀」求的「平安醮」,就不是她貴妃應該做的。
  • 「虎兕相逢大夢歸」,賈元春在皇宮發現的真相,賈家難逃抄家
    也與第十八回賈元春省親所點《乞巧》戲劇互相印證。《乞巧》出自《長生殿》,講述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唐明皇最終背棄楊貴妃,在馬嵬驛之變中犧牲縊死了楊貴妃。脂硯齋對此批語「《長生殿》伏賈元春之死」。 秦可卿出殯當天,四王八公齊聚,根本不合禮法。古代王公出席他人葬禮並不自由。曹雪芹在六十三回賈敬去世時補寫了皇帝親自下旨「王公以下準其祭奠」。
  • 賈元春封妃,其實是一場見不得人的交易,難怪她很快就失寵了
    鳳藻宮尚書,針對的是賈元春原先的女史之位的晉升;賢德妃,則意味著賈元春從此開始步入皇帝的後宮,成為皇帝的妃嬪之一。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宮闈之中,妃嬪的晉升恪守著一定的程序。除非是家族背景強大,一進宮就成為皇后或者妃子,否則她們的晉升要一步步往前走。女史賈元春,陡然間成了賢德妃賈元春,可以說是實現了多級跳。
  • 虎兕相逢大夢歸,賈元春在宮中發現,針對賈家持續20年的陰謀
    也與第十八回賈元春省親所點《乞巧》戲劇互相印證。《乞巧》出自《長生殿》,講述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唐明皇最終背棄楊貴妃,在馬嵬驛之變中犧牲縊死了楊貴妃。脂硯齋對此批語「《長生殿》伏賈元春之死」。秦可卿出殯當天,四王八公齊聚,根本不合禮法。古代王公出席他人葬禮並不自由。曹雪芹在六十三回賈敬去世時補寫了皇帝親自下旨「王公以下準其祭奠」。
  • 紅樓夢:元春封妃後,賈政又往東宮謝恩,東宮住的人是誰?
    在《紅樓夢》中,賈府在外人看來是鐘鳴鼎食之家,有著烈火烹油之勢,賈府有著外人不可及的富貴,但是實際上的賈府卻不是這樣的。賈府當年建府的時候,確實有這潑天的富貴,可是現在他們家早就處在政治的邊緣,皇宮內的消息他們是一概不知。
  • 紅樓夢:賈政去東宮見的到底是誰?他為什麼害怕忠順王府的人?
    紅樓夢:賈政去東宮見的到底是誰?他為什麼害怕忠順王府的人?賈政去東宮見的到底是誰?如今老爺又往東宮去了……」也就是說,賈政在這樣一樁大事發生之後,並未回家,便趕往東宮即太子的居所見太子去了!這裡的「東宮」所影射的,當然不可能是被康熙立而又廢的,並為雍正所記恨,後來在幽禁中悒悒而死的那位前太子,而只能是雍正所立的太子,亦即曹雪芹寫書時正當盛年的那個乾隆皇帝。
  • 賈元春的難言之隱,無法對人說,省親大觀園六次流淚說明一切
    賈元春是貴妃,也是大家閨秀。要時時以身作則,隱忍感情,卻與祖母、母親敘話都帶著掩飾不住的情緒,若只是普通人家,不定怎樣撒潑打滾哭鬧一場。元春大不敬的這段話傳到皇帝耳中,因此失寵都有可能!(第十八回)賈母等讓賈妃歸座,又逐次一一見過,又不免哭泣一番。
  • 《紅樓夢》:元春為何回宮就失寵?線索便隱藏在這一道聖旨中
    賈元春在皇苦熬多年,終於苦盡甘來,在父親賈政生日的當天,被封為賢德妃。皇恩浩蕩,好事成雙,封妃之後,賈元春又得到了省春親的機會。然而從賈元春的判詞中看,「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暗示元春省親的過後兩個春天后失寵的,並死於宮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她突然又失寵了呢?
  • 賈元春的辛酸沒人懂,晉升賢德妃卻一生無子,結局死得太慘
    賈元春突然晉升賢德妃,是不是因為懷孕了?這個觀點並不突兀,因為元春判詞中有一句「榴花開處照宮闈」。榴花就是石榴花,石榴在民間有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賈元春如果是因為懷孕晉升賢德妃,也說得過去。那麼事實又是如何呢?
  • 紅樓夢:賈元春是被誰扶上貴妃之位的?是甄家二姑娘起了作用嗎?
    賈元春入宮多年,突然被封為賢德妃,這個消息在未得到證實之前,賈府裡沒有人敢相信這是真的。01賈政過生日的時候,寧國府、榮國府的人集中在一起他慶祝生日,宮裡的夏太監突然前來宣旨讓他進宮。賈政走了之後,賈母、王夫人等人惶惶不安,以為要大禍臨頭,得到賈元春封為賢德妃的消息後,上上下下才有了得意之色。
  • 賈元春是怎麼死的?她判詞中的「虎兕相逢」有何深意?
    而位列「金陵十二釵」之三,身處幽宮的賈元春,大家給予她的關注也更為深刻。那麼,賈元春究竟是怎麼死的呢?作者留給我們的只有她的一首判曲: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賈元春辨出來了什麼是非?
  • 趙姨娘粗俗不堪,賈政為什麼喜歡?中年男人的寂寞需要另一種理解
    賈政作為士大夫,不說飽讀詩書也是十年寒窗,為什麼會對趙姨娘這個粗俗不堪,毫無紅袖添香氣質的侍妾一味寵溺,大有寵妾滅妻之意,常常令人費解。其實這就是賈政的不如意所在。賈政有一妻二妾,對照賈赦、賈珍身邊美女如雲,不免少的可憐。不過要說少也不對。古代對士大夫的妻妾數量有規定,一妻二妾是標配。賈政如此,賈赦、賈珍其實都是如此。
  • 賈元春:一個毫無心機,低調尚樸的傳統小女人
    元妃省親之前,賈政帶賈寶玉等人給大觀園提對額的時候,眾人遊至正殿,賈政說此地太豪華了點,眾人都道:要如此方是,雖然貴妃崇尚節儉,天性惡繁悅樸。從外人的評價中可以知道,賈元春並不是個好大喜功的人。她天性喜好節儉樸素,不喜歡奢侈。賈元春省親之時,更衣後坐轎入園。
  • 賈元春為何會受到皇帝青睞?你看看她為了受寵,都使了啥手段?
    賈元春入宮多年,沉寂多年後突然受寵,以至於讓賈府上下措手不及。賈政過生日,寧國府和榮國府的人為他慶祝時,掌管六宮的夏太監突然帶人前來,宣他入宮。賈政走後,賈母和王夫人驚慌不定,以為有什麼禍事臨頭,沒想到卻等來了賈元春封妃的好消息。這充分說明,賈元春封妃,靠得全是自己的努力。
  • 「有鳳來儀」不是賈元春,讀懂林黛玉結局,才知這四個字真正意思
    從裡間房內又得一小門,出去則是後院,有大株梨花兼著芭蕉。又有兩間小小退步。後院牆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僅尺許,灌入牆內,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瀟湘館是後來的名字,我們姑且如此叫。作者對瀟湘館描寫的很細緻。首先,瀟湘館是在一片竹林掩映中的小小院落。
  • 透過賈元春封妃與秦可卿葬禮,看皇帝和世襲貴族之間的深刻矛盾
    而該選上的也已經選完,卻並無賈元春的消息。因此,從賈元春後來封妃,事發之突然來看,她在正式選妃時其實沒被選上。她原本並不符合皇帝選妃的標準,後來被冊封也純屬「補錄」。那麼皇帝此次選妃到底是什麼標準,才會把賈元春篩下去的?其中又透露著什麼目的?
  • 賈元春因懷孕晉升賢德妃?讀懂「榴花」含義,才知晉升貴妃的真相
    那麼,這裡到底藏著什麼樣的故事?本文將專門就「榴花開處照宮闈」做一下解釋。聊聊這句「好話」背後不那麼好的事實。元春判詞圖畫畫了兩樣「物事」弓和香櫞,還有四句判詞。拆來看「弓」代表軍事,對應的是「虎兕相逢大夢歸」。暗示賈家和賈元春捲入皇權爭奪,兩方勢力對立對抗。賈元春因此而死。
  • 王夫人眼中的薛寶釵,還是賈政了解她,兩個字評價一針見血
    不過,王夫人在公開場合從沒對此置一詞。她與薛寶釵來往比林黛玉密切,卻也沒表現出特別的偏好。反倒是賈元春幾次三番插手賈寶玉姻緣。 一,省親大觀園,賈元春改「紅香綠玉」為「怡紅快綠」,去掉的「香玉」二字正是林黛玉的代指。證明元春反對金玉良姻。 二,端午節賜節禮,只有薛寶釵和賈寶玉的一樣,林黛玉和三春的一樣。暗示賈元春有意「金玉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