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季以後無大師,郭德綱差在哪裡?本來這說法就是胡說八道

2020-12-15 北展溜溜球

在相聲界公認的大師,是馬三立和侯寶林,前者還有相聲泰鬥之稱。不過,總有人把他心中的大師拿出來說事。甚至還出現了各種千奇百怪的說法,張壽臣,劉寶瑞,馬季等數十人都成了相聲大師。這是無知者無畏,非要把這種錯誤散到網上顯示自己的無知。或許,在光明的相聲界,有些大師還是自己封的。當年的十大笑星之類的比賽,侯寶林先生的評論是:「都是一群年輕人鬧著玩的。」可見這批大師的能耐和水平。

那麼到底有誰可以擔得起大師稱號呢?其實,真正的大師,只有馬三立、侯寶林二人。其他的,像德字輩的老先生,離我們太過於久遠,從一兩段傳世的音頻,根本不足以論及相聲水平,所謂的大師,也不過是後人的神話;而壽字輩的張壽臣先生,是門長不假,相聲水平也高,但你見到過紀念張壽臣先生的專場嗎(小劇場的專場沒啥意義)?為什麼,輝煌期是在民國時期,到了新中國,已經過氣了。

張壽臣先生的兩個學生,常寶堃和劉寶瑞都是有機會成為大師的,但是最後的結果也極其的相似,英年早逝,成為了兩人共同的境遇。常寶堃在1951年逝世,劉寶瑞在1968年去世。當然,現在我們也只能從一些文獻資料、音頻中還有記憶者的講述中,回憶曾經小蘑菇的盛況,太多的東西只留在了回憶裡,永遠留在了回憶裡。劉寶瑞先生含恨而逝,最後只留下了一所衣冠冢,供世人憑弔。「單口大王」的名號,不是白白叫響的。劉寶瑞先生的單口前無古人,現在還沒看到來者。

再之後是文字輩的藝人。馬季、侯耀文是其中的傑出代表,當馬季先生去世後,有些媒體把他稱為相聲大師,緊隨其後,侯耀文先生馬上列出了稱為大師的條件,即五大標準:

第一、是相聲門裡的權威。第二、擅長表演的同時還要能獨立創作劇本。第三、必須發揚相聲,讓相聲生根發枝,是相聲教育家。第四、必須是相聲理論家,能夠寫書、出書。第五、必須是評論家,能夠引領相聲的發展方向。

而這個標準的出臺,即有針對性,目的就是讓把馬季先生作為大師的媒體封口。無論是個人恩怨也好,一心為公也罷,或者馬季先生的水平到了也好,沒到也罷,馬季先生的大師之位妥妥的被掰下去了。

郭德綱有希望成為大師級的人物,但有些條件還不達標

首先來說要說過的是相聲門裡的權威,估計大部分觀眾沒意見,但在相聲界之中可就不一定現實了。當今相聲界的權威,沒有!一個既有能力又有著號召力的演員,還沒有出現;第二條桃兒自然是妥妥的;第三條估計會有爭議,發揚相聲沒的說,但教育本來就不是郭德綱先生追求的目標,其實無論是粗鄙的還是高尚的相聲,都有教育意義。第四五條並不是必要依據,如果是權威了,自然就能夠引領相聲發展了。書,馬三立先生就寫過一本自傳,你能說他不是大師?

當然了,無論是配不配得上,這些都是外人的猜測和好奇罷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後來發生的事情。而且,像馬三立先生,生前很反對大師,泰鬥這些對他的稱謂,身後叫開了。這體現的是觀眾念念不忘的情誼,也是後來人應該學習和努力的方向。一味地把別人捧成大師,目的只有一個,大師多了,我也是一個大師唄。像央視曾經推出的一部記錄片,介紹了七位大師,真好,相聲你都聽過,人你都見過嗎?你就評個大師。

本來就是藝人,何必追逐這些

相聲本就是街頭巷尾的藝術,沒必要捧得那麼高尚。多少知名相聲演員,多少表演藝術家的合力都不如一個郭德綱。藝術家都長的沒邊沒際了,把大師名稱留著吧,留給實至名歸的人。畢竟,郭德綱先生的追求不是一個頭銜,一個稱謂。這些事,等到以後再說吧。

相關焦點

  • 相聲圈秘聞,馬季侯耀文恩怨始末,為何當初馬季不收郭德綱當徒弟
    馬三立和侯寶林站在相聲歷史的頂峰,屬於相聲的兩位大師。進入新時代後,相聲開始在晚會上出現。電視相聲的代表人物馬季;在網上很受歡迎,網際網路相聲的代表無疑是郭德綱。相聲界的這兩個人物還有很深的淵源。儘管馬季不是郭德綱的導師,但他對郭德綱的影響是深遠的。
  • 有人問:相聲是不是要完了,馬季說出一句話,讓郭德綱難以忘懷
    不管論藝還是論品行,馬季先生都可稱得上是一代大師,對郭德綱也是比較認可,為人大度有心胸,稱得上是真正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但過了沒一會兒,這人又轉回這個話題,繼續追問:「馬先生您倒是給說說,這相聲是不是要完了?現在明顯就走下坡路了。到底相聲是不是就沒路可走了」?馬季先生憋了半天,憋出這麼一句話:「至少現在還有郭德綱」。
  • 侯寶林馬季的師徒恩怨,郭德綱、馬東出面作證:打人的事真沒有
    散場的時候,有人在休息間裡找到他,笑眯眯地說「你就是那個叫馬樹槐的職工吧,演得蠻好,跟我學相聲樂意不?」 這便是馬季與侯寶林的初見,兩人的師徒生涯就此拉開了大幕。
  • 相聲界大師如何評價郭德綱?馬季稱其是希望,常寶華稱其是人才
    而且,不只相聲,郭德綱在電影以及電視劇,甚至如今大火的綜藝也均有涉獵,可以說就依靠著老郭的這才華,以及這涉獵的廣泛,想不火那是真的難!然而,在郭德綱這麼紅火的今天,與他同行的一些相聲藝術大師們,又是怎麼評價他的呢,一起來看一看吧。
  • 關於侯寶林馬季的師徒關係,民間很多傳言,都是以訛傳訛
    眾所周知,侯寶林和馬季是師徒關係,而且馬季也是侯寶林最為知名的弟子,沒有之一。馬季年輕時候進入中國廣播說唱團,有四位指導老師,包括侯寶林、劉寶瑞、郭全寶和郭啟儒,但最為重要的責任老師就是侯寶林,他的師父就是侯寶林。
  • 當年,郭德綱有多不受待見?馬季:我最看好郭德綱
    馬季在給德雲社題字,剛好接到同行電話制止,上來就說郭德綱壞,馬季回懟:「你們不要這樣,人家郭德綱是在做對相聲好的事。」這段話,足見馬季先生的遠見卓識,馬季的寬廣心胸也不是一般後輩可比的。馬季還說:這段話,足見馬季先生的遠見卓識,馬季的寬廣心胸也不是一般後輩可比的。
  • 馬季葬禮郭德綱身穿貂皮大衣 被質疑後回應讓人信服
    2006年,郭德綱穿著貂皮大衣參加馬季的葬禮,後來他被人指責狂妄自大,不敬重逝者,郭德綱卻從容解釋道:「那些指責我的人怕是都沒有穿過貂皮大衣吧!」郭德綱師從侯耀文,他從藝以來拜過3位師傅,而侯耀文是其中對他幫助和指引最多的,剛進門那會兒。侯耀文為了鍛鍊郭德綱的嘴上功夫,以後讓說話咬字更加清晰,便每天都讓他咬著一根線,線下面繫著一隻碗。
  • 馬季有沒有打過侯寶林?馬東等人一直公開否認,為何公眾依然質疑
    馬季到底有沒有打過侯寶林,為何馬東和郭德綱一直公開否認,公眾依然充滿質疑?說到中國相聲界必然會想到侯寶林大師,他確實為促進中國相聲改革、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其中他的徒弟馬季是近代相聲界典型代表人物,幾乎是既侯寶林以後最具權威的相聲藝術家。
  • 馬季:首先發現我的「伯樂」是劉寶瑞,並非是師父侯寶林!
    說到馬季的師父,大家都知道是著名相聲大師侯寶林。但是馬季曾公開表示:發現我的「伯樂」並非是侯寶林,而是「單口相聲大王劉寶瑞先生。」
  • 追憶馬季和侯耀文當年那些兄弟鬩於牆的往事
    侯寶林門下弟子眾多,比較有名氣的有馬季、師勝傑、胡必達、康達夫、李如剛、郝愛民等等。說起這些眾多弟子們,最出眾的當屬馬季和師勝傑。這兩個人後來也都成了相聲界的大師,在相聲界有著卓越的成就。不過,嚴格來說,馬季並不算侯寶林的真正徒弟,只能說是他的一個學生。
  • 郭德綱與姜昆,江湖與廟堂的歷史「悲劇」
    兩人雖然有著年齡差,但是屬於同宗同源,姜昆師承馬季,馬季則是侯寶林最出色的弟子,而郭德綱是侯耀文的徒弟,侯耀文又是侯寶林的親兒子,雖說不能說成是「候派」同枝,但是源頭都是一樣。兩人的紛爭,還要追溯到「前輩」問題身上。
  • 馬季是否是相聲界的領軍,侯耀文和他輩分一樣,慧眼識才收郭德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小小相聲界的這場大戲令全國吃瓜群眾百看不膩。無論相聲界多麼不景氣,總是有很多故事可以細品。其實和相聲的特殊性封閉性有關係,在這個行業特別遵從師門出身。郭德綱第三次來北京就是懇請主流相聲界收留,給口飯吃就行。
  • 馬季與侯寶林有什麼恩怨?
    馬季與侯寶林有什麼恩怨?相聲行業有一個梗,馬季在特殊時期對侯寶林動過手,這事到底有沒有?侯寶林是馬季的師父,更是馬季的伯樂,就連馬季的藝名都是侯寶林給起的,馬季的原名叫馬樹槐。相聲界有一個懸案,馬季當年在特殊時期打過侯寶林,這事到底有沒有?郭德綱與馬東在一個節目中曾經說過這件事,郭德綱問馬東,您的父親打過侯先生,有沒有這回事?馬東回答得很肯定,沒有。
  • 論現在的相聲演員,誰可以稱得上相聲大師呢?郭德綱又是什麼地位?
    要說起現在的相聲,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郭德綱,以及德雲社等人。毫無疑問,如今的德雲社鶴立雞群一家獨大,可以說是相聲的代名詞,從一定程度上講,郭德綱的影響力和對相聲的貢獻,已經超過了很多相聲大師。那麼郭德綱可以稱的上相聲大師嗎?
  • 郭德綱落魄潦倒之時,這三個人的三句話,成就了如日中天的他!
    馬季:「出了一個郭德綱,我覺得這是好事,郭德綱出現使相聲又熱起來了,這是多好的事兒啊。我不管在各種媒體上我看到我聽到了很多矛盾,有很多的...我也不想做調解人,我也不想參與這些矛盾,我就覺得這種現象值得可喜,作為相聲界來講這是好事兒」。
  • 馬季用傳統相聲回擊傲慢與偏見!
    相聲傳承百餘年至今,經歷了諸多變革創新,但有一點始終沒變,那就是諷刺。不管是傳統相聲還是解放以後的新相聲,以諷刺為核心的作品佔據了絕大多數。善於寫諷刺型相聲的作家往往會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比如:何遲、王鳴錄、梁左。
  • 相聲界懸案之「馬季打侯寶林」,種種證據表明,應該屬於訛傳
    郭德綱曾在某訪談節目中當著馬季兒子馬東的面兒說了一件事,那就是他曾就「馬季是否打過侯寶林」一事詢問侯耀華和侯耀文哥倆兒,他們都告訴了郭德綱同一個答案:沒有!馬季的兒子馬東也曾在某脫口秀欄目中側面說明,馬季沒有打過侯寶林,但是馬季不願意出來辯解此事。
  • 趙忠祥與郭德綱
    郭德綱老郭是到處碰壁,想要拜師李金鬥,李金鬥不要,老郭有點著急,後來還調侃自己「給別人當狗都不要"。郭德綱還沒成名的時候,沒錢沒師父,想要拜師,沒人願意要。郭德綱說那時候「但凡有一個文化人,說句話讓他當馬仔都行」,很無奈,就是沒有。
  • 相聲史上的擺知儀式,馬三立的拜師禮可謂典型,馬季拜師禮很隆重
    其實第一種說法比較妥切,進行一個儀式,廣而告之。與之相對的情況叫「口盟」,顧名思義是師父口頭承認弟子,但有名無分,不能入相聲的家譜。像是郭德綱將歐弟列入《德雲家譜》口盟弟子的行列,雖有師徒的名分,但並不為相聲界所承認。擺枝是最相聲界隆重的一個儀式,並且還要有引保代三師。
  • 馬季為什麼打侯寶林?馬季打侯寶林耳光真相
    最近因為相聲大師師勝傑的去世,很多人對相聲界的人物關係產生了興趣,比如大家都知道師勝傑的師傅是侯寶林大師,而侯寶林的徒孫級別的人物就是郭德綱了,侯寶林還收過其他的著名的徒弟,最著名的當屬相聲大師馬季了,今天咱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馬季,馬季出生於1934年,2006年去世一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相聲作品,比如《宇宙牌香菸》 《五官爭功》等等,現在愛奇藝的首席內容官馬東就是馬季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