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揭秘美的自動化生產基地

2021-01-09 中國機器人網

  2015年,是中國製造向世界輸出高端科技產品的新起點。除了已經全面走向國際市場的高鐵、剛剛完成首架交付儀式的大飛機C919,同樣振奮人心的,還有中央空調在國際市場上的凱歌高奏:美的中央空調在2016年巴西奧運會運動場館的空調工程招標中,擊敗多家國際巨頭,包攬全部多聯機產品。

 

  在競爭激烈的國際暖通行業市場,美的中央空調的表現備受國際矚目。近日,路透社、華盛頓商業周刊等德美媒體,將焦點投射到了美的中央空調的自動化生產線上,稱「美的引領中國工業自動化生產潮流,其工廠生產已進入全自動化生產階段」。

 

  11月27日,美的中央空調合肥基地面向全國媒體和消費者舉辦了「工業4.0 品質智造先鋒——走進美的中央空調自動化生產基地」的參觀活動,為國民揭開了奧運項目工程產品背後的生產秘密,展示了中國領先製造企業在工業4.0時代,可媲美德、美工廠的智能工廠的發展水平。

 

  數位化的無人工廠車間

 

  夜裡工廠燈關掉了,

機器人

依然在每個特定的工位不停歇地工作,有序地焊接、擰螺絲、按比例切割……機器人代替人工出現在生產流水線上操作,這不是科幻

電影

的情節,它真真實實地出現在美的中央空調的生產線上。

 

  對美的中央空調來說,工業4.0已不僅僅是一個概念。美的中央空調通過夯實自動化生產線,成為了工業4.0在中國的先鋒。通過重金投入,美的中央空調在合肥基地,打造了一個「數位化車間」。車間總體設計、工藝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了數位化模型,採用CAD、CAM等進行模擬仿真,通過ERP、PDM等實現規劃、生產、運營全流程數位化管理。生產車間配置了數據採集系統和先進控制系統,生產工藝數據自動數採率達90%以上。此外,車間還採用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設計和工藝路線仿真、可靠性評價等先進技術,使得產品信息能夠貫穿於設計、製造、質量、物流等環節,實現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工廠建立了實時資料庫平臺,並與過程控制、生產管理系統實現互通集成,實現了基於工業網際網路的信息共享及優化管理。通過建立生產過程數據採集和分析系統,充分採集製造進度、現場操作、質量檢驗、設備狀態等生產現場信息,並與車間製造執行系統實現數據集成和分析。通過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在供應鏈管理中實現了原材料和產成品配送的管理與優化。通過信息集成系統、MIP、美信等建立車間級的工業通信網絡,系統、裝備、零部件以及人員之間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和有效集成。美的中央空調打造的正是基於「信息互聯」下的智能生產基地。

 

  目前,美的中央空調擁有順德、合肥、重慶三大生產基地,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產品線最寬、產品系列最齊全的中央空調生產廠家之一。
 

 

  高標準的過程控制和產出

 

  在美的中央空調合肥工廠,鋼板脫脂清洗、鋼板自動化卷圓、自動化焊接等工序均由機器完成,這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也讓生產效率更高,產品質量更好。美的中央空調前後投入6489萬元,引入生產奔馳、寶馬等國際豪車生產線設備供應商的艾斯曼生產線,實現全自動化作業。其中艾斯曼噴砂機,內部部件可自動調節位置以滿足不同工件的要求,噴砂質量達到BA3以上,屬業內頂級水平。而更加智能的艾斯曼塗塘機,則採用普遍

應用

於火箭、飛彈等領域的進口原材料,全自動在線塗塘,塗層均勻,密著性能達到業內最高的1級。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積放鏈輸送系統,能夠實現小車在積放鏈和爐鏈之間自動轉換,讓整條艾斯曼塗塘線實現全自動運作。這些全自動工藝流程,使得美的空氣能熱水器的產品品質大幅提升,E+藍鑽內膽技術在行業獨領風騷,其旗艦產品優泉系列,被譽為「可能是世界上最美的熱水器」,極具環保、節能、科技、外觀之美,投入市場後,頗受消費者歡迎。

 

  2012年以來,美的累計投入使用800多臺機器人,自動化改造預計投入50億。未來兩年預計每年會有500臺新增機器人投入使用,兩年後保有量計劃為1800臺。據美的集團機器人產業項目總經理甄少強透露,「更長期的規劃是達到上萬臺。」美的中央空調擁有核心零部件和全自動組裝生產線,生產效率提升70%,生產線人數下降50%,人機比達到4%以上,產品合格率達到99.9%,達到空調行業的領先水平。

 

  打造技術領先的中國製造新名片

 

  產業在線2014年市場報告顯示:美的中央空調2014年合計銷售超過110億元,其中,內銷同比增長35%,出口同比增長30%,增幅高於同行,連續7年銷量業內領先。近年來美的中央空調技術方面迅猛發展,聘請了全球優秀技術專家進行技術研發。美的中央空調的研發團隊超過了500人,在行業中獲得了最多的專項技術——申請超過2300多項專項技術,且這些技術已經轉化為產品了,讓美的中央空調逐漸比肩國內外高端品牌。

 

  在巴西奧運場館的中央空調項目,美的在中標場館確立了以多聯機V5X、MINI VRF為主的空氣調節方案,採用最大的中央空調製冷設備模塊和網絡,針對不同的場館,提供最合適的產品。美的中央空調相關負責人表示,奧運項目將安裝的美的V5X系列多聯機,採用了先進的直流全變頻技術。這項技術不僅能大大地提高機器能效,同時也有效地減少了能耗。V5X系列產品並聯組合能力可以達到88HP,這是目前業內最高並聯能力,IPLV高達8.1亦為行業領先。

 

  以奧運品質新國貨 回饋國民

 

  技術領先的美的中央空調產品不僅僅應用於大型國際賽事場館,高端技術標準打造的高品質中央空調,同樣已惠及國內消費者。目前,憑藉美觀舒適、節約空間等天然優勢,家用中央空調越來越受用戶的青睞。與傳統空調不同的是,中央空調的安裝需趕在家庭裝修之前,而且由於採用隱藏式的安裝方式,其維修保養較為麻煩,所以產品質量尤為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巴西奧運場館所用的美的中央空調均在國內生產,此次開放的美的中央空調合肥生產基地承擔了大量的訂單產品製作,因此其技術、品質都與國內所銷售的美的家用中央空調一樣,符合奧運場館標準。為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美的家用中央空調分為別墅專用、家庭專用、客廳專用以及臥室專用,全系列的產品均擁有巴西奧運場館所用的中央空調技術與品質,讓用戶在家門口也能輕鬆享受到奧運標準的製冷體驗。在全國3000多家美的中央空調專業服務網店,消費者都可以輕鬆購買到高品質的美的家用中央空調產品和服務。美的中央空調市場部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製造更高品質的國民中央空調產品,讓越來越多的中國用戶,可以享用到與奧運場館空調技術標準一致的家用中央空調產品。技術提升只是手段,最終是著眼於提升用戶的生活品質。」

 

  在全球工業4.0的浪潮下,中國的空調行業取得了彎道趕超的機會。立志成為中國製造2025領導者的美的中央空調,在代表中國白色家電帶動「中國智造」走向國際的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美的中央空調始終踐行著美的集團「智慧家居+智能製造」的「雙智」戰略,加強自動化生產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升級,加大在智能技術研發上的攻關,目前已經做到了讓世界首選「中國智造」,讓普通中國消費者可以同步享受全球領先的奧運標準製冷體驗。期待以美的中央空調為代表的中國製造廠商,能夠在全球工業4.0的強國逐鹿中,突圍而出,在提升國民生活品質的同時,開創中國製造新輝煌!

相關焦點

  • 深圳海瑞朗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舉辦工業4.0研討會,踐行「中國製造...
    與工業機器人需求高速增長相反的是,工業4.0機器人自動化操作編程工程人員缺口越來越大,全國近200萬的專業技術人才需求。為此,在深圳市政府部門、東莞市政府部門等的號召下,深圳市海瑞朗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工匠精神技術(深圳)有限公司,大族、連贏、EPSON機器人、ABB機器人等100多家廣東工業機器人明星企業組織了關於工業4.0機器人發展與趨勢的大型公益巡迴講座。每次活動完成後,都有大量企業及個人對海瑞朗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頗多收益表示感謝。
  • (多圖)直擊美的空調自動化生產車間
    自動化生產的浪潮,正在席捲中國家電業。11月27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來到美的中央空調合肥工廠(合肥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參觀。只見在空氣能熱水器的生產線上,已經採用了許多自動化的生產設備,比如,自動彎管機、自動焊接機、自動塗搪機、自動裝箱機、自動下貨機以及多臺機器人,等等。
  • 現場實拍|揭秘蒙娜麗莎&力泰品牌4.0智能生產整線
    自2019年開始,蒙娜麗莎廣西生產基地一期生產線一直都在快速高效地布局建設。作為蒙娜麗莎集團多年的戰略合作夥伴,力泰品牌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並與蒙娜麗莎同心協力打造智能化生產整線。蒙娜麗莎廣西基地一期生產線使用了恆力泰全套自動化原料製備系統和15臺YP4209T型自動液壓機;德力泰一條天然氣寬體輥道窯、一條EM系列四層自循環乾燥和窯前乾燥等全套高性能設備。
  • 棗莊項目觀摩|滕州鑫迪家居4.0打造國內最大智能家居生產基地
    首先觀摩的滕州第一個項目是鑫迪家居工業 4.0 智能製造項目。該項目是今年的省重點項目,由全國家居製造龍頭企業鑫迪家居裝飾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50億元,佔地 1000 畝,主要建設 35 萬平米 4.0智能製造車間、研發設計中心、雲數據處理中心等,新上智能柔性生產線11條。項目於2019年12月開工建設,目前,項目一、二號車間已建成試生產。
  • 捷克工業4.0的發展分析
    工業4.0的概念最早於2011年由德國在高科技計劃中提出,融合了物理、數字和生物等多領域的新一代工業技術。工業4.0和第四次工業革命涵蓋了一系列與網絡物理系統相關的技術,包括高級計算、物聯網(IoT)、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數據分析、雲計算、機器人製造、3D列印等先進位造技術。德國提出新一代工業發展計劃後,歐洲各國也依照本國的發展情況競相制定工業發展戰略。
  • 工業4.0與精益轉型
    工業4.0是精益的自然延伸,而「工業4.0」這個術語比較新,但「信息-物理系統(CPS)」的探索由來已久。鑑於大量文章關於工業4.0,IIOT(工業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數字孿生, 機器人過程自動化等的話題,大量的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向你出售專門的軟體或服務及設備,個別工具可能很容易應用。
  • 卡奧斯榮獲德國工業4.0獎 從「燈塔工廠」到「燈塔基地...
    9月18日,德國ROI-EFESO工業4.0獎首批獲獎企業正式公布。卡奧斯COSMOPlat賦能的海爾中德智慧園區憑藉大規模定製模式以及互聯工廠應用案例,贏得2020年ROI-EFESO工業4.0獎,成為首個獲得德國工業4.0獎的中國企業。
  • 5G:工業自動化的新視野
    5G:工業自動化的新視野 下一代無線連接5G使無線工業自動化的概念更接近現實。在不久的將來,新的網絡將帶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的商業機會,使物聯網在工業自動化和製造業中普及。
  • 工業4.0如何理解?首屆全國技能大賽裁判長這樣說
    下午3時許,在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工業4.0項目中,各個隊伍的2名選手在互相配合,給身前的鑽孔裝配機器連上多種線路,準備搭建網絡組網,從而使早上組建的自動化生產線能夠順利聯網。
  • 工業4.0的50個專用名詞點評!
    它主要是應對多變靈活的需求計劃下,如何採用最優方案來安排生產的目標。幾乎接近了工業4.0對於個性化生產的要求。   7.C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點評:中國工業信息化第一波政府分錢運動的肇始。
  • 奧斯卡獲獎紀錄片《美國工廠》背後的工業4.0
    4.0的精神內核——自動化和智能化已經悄然而至>4.0一直以工業強國面貌屹立於世界舞臺的德國,面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其製造業的雙重擠壓,提出了工業4.0戰略,旨在通過工業化和智能化的融合發展,推進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 漢諾瓦工博會閉幕 中德工業4.0合作空間大
    從24日到28日,7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近7000家企業齊聚漢諾瓦,圍繞「產業融合——創造價值」的主題展示工業自動化、移動、駕駛與自動化、數字工廠、能源、工業供應商、空氣壓縮與真空技術以及研發技術等領域的最新成果和先進解決方案。中國家電巨頭海爾在展會期間對COSMOPlat大規模定製解決方案進行了全球發布。
  • 羅德與施瓦茨在其工廠安裝並測試5G園區網絡,以探索工業4.0用例
    打開APP 羅德與施瓦茨在其工廠安裝並測試5G園區網絡,以探索工業4.0用例 羅德與施瓦茨 發表於 2020-12-23 09:21:05
  • 利用工業乙太網連接技術加速向工業4.0過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5/413397.htm工業4.0的優勢就是能夠充分利用不斷增加的數據做出更好的決策。在整個自動化系統中,能否及時獲取和傳輸數據取決於連接網絡。為應對日益增長的數據量,網絡技術以及製造工藝流 程和方法都必須不斷改進。
  • 工業4.0在能源場景中的應用(一)——傳統石油能源行業
    工業4.0最初由德國政府倡導,工業聯盟合作推進,涵蓋4大關鍵技術要素:· 物聯網(IoT)· 工業物聯網(IIoT);· 生產環節與生產設施,生產分析,與實際運營之間的信息實時互通· 從輔助人完成任務,轉變為輔助機器完成任務。
  • 揭秘一汽大眾成都工廠 自動化程度高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自工業革命以來,機械生產逐漸取代人的勞動力,是因為與人相比,機器擁有更低的使用成本以及更穩定的生產質量,所以自動化程度成為了衡量一個企業工藝先進與否的標準。目前國內絕大多數汽車工廠都以現代化、自動化程度高自稱,但真正做到的僅有小數,作為國內銷量最火爆的汽車品牌,大眾工廠自動化程度又怎麼樣?
  • 工業4.0時代,瑪吉斯以研發為動力,引領輪胎行業創新變革
    工業4.0時代,瑪吉斯以研發為動力,引領輪胎行業創新變革 2020年12月23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發展智能自動化與製造業融合已經刻不容緩。瑪吉斯在這方面可謂極具前瞻性,2002年起對瑪吉斯旗下工廠進行4.0智能化改造,推動了瑪吉斯旗下工廠逐步從半自動化朝向全自動化生產轉型,目前最具樣板代表的是瑪吉斯崑山工廠。崑山廠目前已經實現了「關燈生產」的自動化改造。從單機設備自動化開始,到檢測作業自動化、串連自動化、倉儲物流自動化。
  • 亞洲工業4.0系列展9/6登場 五大主題擘劃智造藍圖
    臺北2017年8月28日電 /美通社/ -- 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由臺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臺灣區模具工業同業公會、3D列印協會、臺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臺灣物聯網協會、經濟日報與展昭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
  • 院士論壇|從工業革命(工業1.0)到外科4.0——劉允怡 林偉棋 楊重光
    基於工業發展的4個階段,2018年Hooshair A首先提出外科發展從外科1.0到外科4.0的概念,與工業發展一致。雖然兩者發展時間不同,但均以重大科學發現為基礎。21世紀初標誌著進入外科4.0,5個重要的科學成果包括大數據、人工智慧、自動化、現代機器人、5G通訊,推動外科4.0的發展。20年間各環節發展均十分迅速,每個環節的發展均帶動另一環節的需求,環環相扣,呈現一個急速向上發展的良性循環。
  • 來自大冶湖核心區的報導|邁向工業4.0智慧工廠的定穎電子
    來自大冶湖核心區的報導|邁向工業4.0智慧工廠的定穎電子 來源: | 作者:hssdst | 發布時間: 2020-01-19 4.0智慧工廠為目標,持之不懈地推進自動化和信息化改造,2019年,公司每個月每名員工創造的產值達到5.5萬元,比上年提高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