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Ostwald熟化抑制缺陷和晶界的高性能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020-12-14 小材科研

華僑大學吳季懷教授課題組近日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Materials發表了題為「Suppressing Vacancy Defects and Grain Boundaries via Ostwald Ripening for High-Performance and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通過Ostwald熟化抑制空缺缺陷和晶界的高性能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論文。Advanced Materials是美國Wiley出版社旗下的頂級期刊,當前影響因子為25.809。

在過去的十年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VSC)作為一種有前途的新型光伏器件,其效率從3.8%提升到25.2%,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長。然而,PVSC的實際應用需要仍然受到穩定性和性能的限制,而內部缺陷和外部溼度敏感性是需要解決的兩個關鍵問題。

圖1. GdF3-氨基丁醇輔助的Ostwald成熟過程示意圖

圖2. PVSC的光伏性能J–V曲線

在此,為了克服內部缺陷和外部溼度的雙重困境,該研究設計了一種基於奧斯特瓦爾德(Ostwald)熟化的鈣鈦礦生長調控新策略。如圖1所示,將無機鹽GdF3引入到鈣鈦礦前驅體溶液,可改善晶體的生長鈣鈦礦。首先將含有GdF3的前體溶液旋塗在TiO2層上,隨後使用具有氨基和羥基的氨基丁醇蒸氣協助鈣鈦礦薄膜退火。氨基丁醇分子聚集更小鈣鈦礦顆粒,並通過其氨基和羥基作用附著在較大的顆粒上。因此,尺寸小的晶粒數量減少,較大晶粒的數量增加,形成晶粒大,晶界少的高品質鈣鈦礦薄膜。從而獲得光電轉化效率高達21.2%的PVSC(圖2),並且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較小的滯後現象。

該研究工作在吳季懷教授(通訊作者)的指導下,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楊育倩(第一作者)、王曉兵、郭琪瑤和劉旭萍等共同參與完成。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峽聯合基金重點項目(U1705256)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1771066、51972123)的資助。

來源 華僑大學

論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adma.201904347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給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安上「水泥」支架
    近年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可溶液加工、質輕、成本低等優勢,有望成為可持續發展可拉伸應用的光伏技術。
  • 給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架上「水泥」支架—新聞—科學網
    近年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可溶液加工、質輕、成本低等優勢,有望成為可持續發展可拉伸應用的光伏技術。
  • 牛津大學最新《Science》: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導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高效率和長期穩定往往是不可兼得的。本文報導的在環境大氣全光譜模擬陽光的條件下,未封裝電池和封裝電池在60℃和85℃的條件下,分別在1010和1200小時內保持80%、95%的峰值效率。
  • AM:配體調控過量PbI2助力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過量的碘化鉛(PbI2)可以減少鈣鈦礦薄膜滷化物空位並提升載流子壽命。因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 solar cell, PSC)通常使用過量的PbI2作為一種缺陷鈍化材料來提升器件效率。然而,PbI2是一把雙刃劍。過量的PbI2通常分布在鈣鈦礦薄膜上下表面,並在表面形成能壘,阻礙電荷縱向傳輸。
  • 【盤點】2017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十大研究進展
    隨後,他們又藉助界面調控,首次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提出了「電荷載流子平衡」的概念,並系統地研究和實現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器件內的電荷載流子平衡,將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進一步提升至接近19%。
  • How It’s Made——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崛起
    近期,來自德國柏林科技大學的Steve Albrecht等研究者在Science正刊中報導了一個單片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其認證的功率轉換效率高達29.15%,預計還會進一步提高。現如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生產技術逐漸趨於成熟,生產設備也逐漸小型化和便捷化。
  • 鈣鈦礦光伏第一人 -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Snaith和瑞典林雪平大學的高峰、Sai Bai團隊將離子液體引入到鈣鈦礦薄膜,提高了器件效率,顯著提高了器件的長期穩定性。具體而言,在70至75oC度的連續全光譜太陽光下,封裝器件穩定超過1,800小時,效率僅下降約5%,並估計效率下降到其峰值的80%所需的時間約為5200小時。在苛刻條件下長期運行穩定的太陽能電池是實現可靠的鈣鈦礦光伏技術的關鍵一步。
  • 復旦突破鈣鈦礦材料核心難題,製備出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
    在短短十年內,基於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的太陽能電池功率轉換效率就從起初的3.8%上升到25.2%,超過其他類型的薄膜太陽能電池。近日,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詹義強、鄭立榮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合作實現了一種室溫穩定的鈣鈦礦材料,並且製備出了光電轉換效率超過23%的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
  • 中美兩國的大學,都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導語: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團隊表示,他們發現了快速製造鈣鈦礦電池的、可商業化的工藝,並已經獲得了專利;在中國,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則創造了新的穩定光電轉化效能紀錄,通過了權威認證,並獲得了權威榜單的認可。
  • 電荷傳輸層對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容測量的影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成果簡介】基於電容的測量技術被廣泛的應用於檢測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各項電學參數,包括缺陷激活能和濃度,載流子濃度,和介電常數。這些參數為檢測鈣鈦礦電池的器件性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 碳中和+|中美兩國的大學,都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可商業化的工藝,並已經獲得了專利;在中國,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則創造了新的穩定光電轉化效能紀錄,通過了權威認證,並獲得了權威榜單的認可。 雖然前景很好,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要實現商用和普及,仍有諸多難點有待解決。例如,鈣鈦礦的不穩定性,就是阻礙大規模生產的難點。 「鈣鈦礦太陽能技術的商業化,仍處於脆弱的十字路口,數百萬美元資金投向了初創企業,但如果在未來三年內無法在延長電池壽命上獲得突破,投資有可能面臨枯竭。」
  • 通過提高空穴提取整體式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9%
    通過提高空穴提取整體式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9%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4 16:05:15 德國柏林科技大學的Steve Albrecht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單片鈣鈦礦
  • 科學網—新型鈣鈦礦薄膜讓太陽能電池實現高效率
    本報訊(記者馮麗妃)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黃維院士團隊、陳永華教授團隊與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邢貴川教授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二維Ruddlesden-Popper(RP)層鈣鈦礦薄膜
  • 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刷新世界紀錄
    打開APP 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刷新世界紀錄 黃君芝 發表於 2020-12-11 15:29:53 數十年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市場的主宰者,但近幾年被「後起之秀」鈣鈦礦逐漸掩埋了鋒芒,後者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迅速上升至今年早些時候的20%,接近矽25%的長期記錄。
  • 鈣鈦礦光伏電池新方向:「吃點辣」可同時提高效率和穩定性
    文 | 財聯社 黃君芝據報導,近期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辣椒不僅可以幫助人們做出美味佳餚,還可能是更穩定、更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秘方」。數十年來,矽一直主宰著太陽能電池市場,但近年來,其寶座有被奪走的危險。其中增長最快的新產品當屬鈣鈦礦,其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上升到今年早些時候的20%,接近矽25%的長期記錄。
  • Materials Today:柔性鈣鈦礦電池近年來研究進展
    與其他類型的太陽能電池相比,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一個顯著優勢是前驅體材料的豐富性,使其適合大規模生產。其他類型的第三代太陽能電池,包括有機光伏電池(OPVs),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s),量子點太陽能電池(QDSCs)等,每一種都有複雜的製造過程或相對較低的PCEs,阻止了它們的商業開發。
  • 這位大神 五次刷新鈣鈦礦電池效率世界紀錄!
    Sang II Seok團隊主要研究內容為介孔結構/半導體納米晶體(包括量子點和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有機空穴導體用於高性能無機-有機混合光伏電池包括光電探測器、太陽能電池以及其他新型應用。2014年,Sang IISeok團隊開創了一步反溶劑法製備高質量鈣鈦礦薄膜的工藝。
  • 南開大學《Adv Mater》高效又穩定的鈣鈦礦薄膜器件!
    鈣鈦礦由於其長載流子擴散距離,高效的光吸收效率和靈活的帶隙調節能力在光電器件領域被廣泛研究,其中目前新型電池製備(一步法與兩步法)中會加入過量的PbI2作為鈣鈦礦薄膜中的缺陷鈍化材料以提高效率。然而過量的PbI2是一柄雙刃劍,它有助於延長載流子壽命並減少滷化物空位,也會因為PbI2的光分解和過多的離子移動將抑制電荷傳輸加速鈣鈦礦層的加速降解,尋找一種普適性通用的方式來解決這個難題,將可能會提升器件的效率與穩定性。
  • 闡明銪離子對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壽命的機理入選2019年度中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月27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其中,闡明銪離子對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壽命的機理入選。基於材料基因工程研製的高溫塊體金屬玻璃6 闡明銪離子對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壽命的機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廣受關注的新一代光伏技術,而其工作穩定性是目前產業化的主要障礙。
  • 分層太陽能電池技術可提高效率和價格承受能力
    太陽能的未來越來越光明。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CU Boulder)的研究人員通過層疊電池並使用獨特的元素組合方式,創建了一種低成本太陽能電池,該太陽能電池具有迄今為止最高的功率轉換效率。McGehee和他的研究人員是使用鈣鈦礦的層狀太陽能電池新方向的先驅,而鈣鈦礦的價格要便宜一百多倍。他們不到10年前就開始提出在矽片上使用較便宜的材料的概念,起初僅實現了約13%的效率。但是,通過技術改進,他們已經能夠使這一數字增加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