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預言:這種物質的存在,或許是證明「統一場論」的關鍵

2021-01-09 硬核宇宙知識聯盟

愛因斯坦預言:這種物質的存在,或許是證明「統一場論」的關鍵

根據M理論,我們的宇宙中最高存在11個維度,也就是10維的空間,加上一個無處不在的時間維,一共11維。而我們人類生活的空間,則是3維的空間。對於生活在3維世界的我們,理解比我們維度更低的2維和1維都很容易,但是如果想要理解更高維度的存在,就有些超出我們的想像力了。而要想實現「跨越維度」,更是近乎天方夜譚的事情。

在300多年之前,牛頓被一個蘋果砸出了「萬有引力」的定律,提出自然界中存在質量的物質,彼此之間都會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後來愛因斯坦提出,引力可能是以「引力波」的形式存在,引力波的傳播速度和光速相同。如今人類能夠證實引力波,卻無法發現形成引力波的「引力粒子」的蹤跡。這也是愛因斯坦提出的一個預言,目前人類尚且沒有解決。

科學家認為,「引力粒子」的存在,或許能夠幫助人類了解宇宙維度的「本質」。引力粒子很有可能是能夠在宇宙中,實現不同維度「跨越」的粒子,也是能夠穿越「宇宙膜」的一種微觀粒子。人類為了找到引力粒子,對15000萬光年外的「射電脈衝雙星」進行了長期的觀測,終於間接證明了引力粒子的存在,但是距離直接找到它,尚且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

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於「引力粒子」?因為根據人類基礎物理學中的知識:自然界中存在4中相互作用力,除了引力之外的其他3種作用力,都能通過楊振寧教授和米爾斯提出的「楊-米爾斯理論」,來進行規範的統一(所以楊振寧教授在物理學界的地位確實是非常崇高的)。

而如果人類能夠發現「引力粒子」,並且進一步的了解它,那麼就很有可能把4種理論全部統一,實現愛因斯坦未能實現的夙願:用「統一場論」來規範自然界中4種所有基本作用。所以如果人類能夠發現引力粒子的存在,無疑將會是人類文明的一次飛躍。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的一段話,令人回味無窮,關係到統一場論
    目前還沒有人能夠用物理語言從宇宙整體的角度去詮釋這個世界,但宇宙的整體性毋庸置疑,所以一定存在著一個通用於整體的最基本理論。愛因斯坦傾盡後半生30餘年的精力,就是期望將引力場、電磁場、弱場和強場統一在一個理論中,去揭示作用於宇宙整體的基本規律,而到最後卻徒勞無功。
  • 愛因斯坦與統一場論之謎
    謎底一是與統一場論有關。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年輕時已經完成,他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研究統一場論,主要是研究電磁場和重力場之間的統一,但沒有結果,他肯定既是不服氣也是遺憾的。二是相對論是正確還是錯誤,愛因斯坦也不敢最終肯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創立以來百餘年,質疑聲不斷,反對的人不計其數。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這些人都是胡扯八道。
  • 愛因斯坦證明「上帝」存在的故事
    不管怎樣,文中愛因斯坦的邏輯和論證方式是非常有趣的,值得玩味。在現實中,愛因斯坦經常把「上帝」掛在嘴邊,他稱上帝為「老頭子」。在量子力學興起之時,他曾經犯了一個錯誤,他當時反對量子力學的一些重要發現,並且說了一句著名的話:「上帝不會擲骰子。」結果量子力學的發展,證明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反對是錯的。但這與「上帝」擲不擲骰子沒有什麼關係,「上帝會不會擲骰子」是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
  • 愛因斯坦曾作出預言:這種動物一旦滅絕,人類文明最多持續四年
    愛因斯坦是20世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有人認為甚至可以去掉「之一」。但是大宇覺得,科學這種東西不好分出第一第二,老話不是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嗎?大多數人都知道愛因斯坦,但是普通人很少能接觸到他的理論。所以我們今天不聊他的科學成就,聊一聊他生前做過的三個預言,這三個預言中有兩個已經成為現實,於是剩下那個還沒實現的,讓人們深思了。這都是哪三個預言呢?
  • 愛因斯坦的五大預言中,有兩個還沒有實現,其中一個讓人們擔憂
    在愛因斯坦的五大預言中,有三個已經成功實現,還有兩個沒有實現,而且其中一個還讓人們非常擔憂。事實上,愛因斯坦的預言遠不止五個,那些在100年後的今天都已經實現,如果愛因斯坦的預言有十個,那麼其中有八個目前已經得到科學證明,只有兩個還沒有實現,而這兩個在科學家看來,未來大概率會實現。如果是這樣,那愛因斯坦預言的成功率就是100%,是不是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
  • 愛因斯坦的4個科學預言:兩個已經被證實,另外兩個會成真嗎?
    接下來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網上流傳較廣的愛因斯坦的四個預言,其中有兩個似乎已經被證明了,這也使得另外兩個預言的可信度大大增強。下面就來具體說說到底是哪四個預言吧。1、黑洞猜想1915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曾在該理論中指出,物質是會彎曲或扭曲時空結構的,而人類以重力形式感受到這種扭曲的存在。
  • 愛因斯坦預言的「時空扭曲」可能真的存在,科學家發現了關鍵證據
    其實在現代物理學中,時空扭曲的概念並不是一紙空談,而是真實在宇宙中的現象,目前科學家已經在中子星的周圍找到了關鍵的證據。時空的本質是什麼?對於人類來說其實就是時間和空間的結合,當然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一般也是共同存在的,如果沒有空間,時間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同樣如果沒有時間,空間也沒有存在的意義。
  • 愛因斯坦的懷疑或許又對了
    即便在進化論已經成為主流的今天,也仍然沒有一個組織敢肯定自己解開了人類的起源之謎。 因為經過漫長時光的洗禮,誰也不知道幾百萬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麼、發生過什麼,最終導致地球出現了人類這種非常特殊的生物。
  • 統一場是愛因斯坦的遺恨,泡利說:上帝撕碎的東西,不能人為拼合
    愛因斯坦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也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科學理論如今被視為經典,而他的人格魅力也一直被世人尊崇。但正如標題所說,愛因斯坦生命中的最後三十年一直在追尋統一場論,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試圖將引力與電磁力用一個全新的理論完美地統一起來。
  • 愛因斯坦7大預言,目前只有3個尚未實現,但2個令人擔憂
    這一切都起始於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在那個時代經典物理學已經趨近於完整,但依然有兩個方面存在疑點。其中之一就是牛頓曾經提出的「以太」概念,認為光的傳播介質實際上是以太,為了驗證以太的存在麥可遜和莫雷開始了他們的實驗,但結果並不如願,沒有證明以太的存在,恰恰相反證明以太不存在。
  • 愛因斯坦留下的七大預言,只有兩個沒有實現,最後一個讓人擔心
    但有一些人相信這是真的,根據這一個公式,科學家們推算出了有一種物質爆炸之後可以產生巨大能量。這種物質就是鈾235,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製造原子彈的材料。其實相對論反著推也是可以的,那就是能量也可以轉化為物質。比方說在一個密封的空間,一張紙燃燒之後產生的物質,如果用一些特殊的手段,也可以復原成一張紙。
  • 愛因斯坦的七大預言中,有三個還沒有實現,其中一個讓人類期待
    而質能方程式卻向我們揭示了物質和能量的關係,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物質的世界,而物質的世界又是由能量轉化而來。通過這個質能方程的理論指引,能夠讓我們不斷揭開物質的本質,世界的本質,並最終揭開生命的奧秘,宇宙的奧秘。由此可見,愛因斯坦有多麼偉大了。
  • 麥克斯韋明明統一了電磁學,為何只能排在牛頓、愛因斯坦後面?
    無論是哪個排行榜,前三必定是牛頓、愛因斯坦與麥克斯韋,其中牛頓與愛因斯坦兩位物理學家的成就太過於驚人,論地位完全可以平起平坐,而麥克斯韋只能獨享第三把交椅。不過若論對物理學以及人類生活的影響力,三位大神基本上不分高下。作為電磁學的創始人,現代文明的先驅者,麥克斯韋為何只能夠排行第三?
  • 科學家:繼承愛因斯坦遺願,實現愛因斯坦夢想
    愛因斯坦做得不夠完善人類最成功的引力理論是愛因斯坦著名的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花了七年多的時間開發它。從表面上看,廣義相對論看似簡單。宇宙的所有戲劇性發生在稱為時空的宏偉的三維舞臺上。物質和能量——宇宙中的男主角和女主角四處奔走、述說自己的臺詞。物質和能量使時空變形,從而使其時間和空間彎曲。
  • 張祥前的統一場論(下)
    四十七、從統一場論導出磁場是電場相對論效應。人類已經發現,帶電粒子相對於我們觀察者以速度V運動的時候,可以引起V垂直方向上電場的變化,電場變化的部分我們可以認為就是磁場,也就是隨速度變化的電場產生了磁場,統一場論繼承這種看法。
  • 愛因斯坦的很多預言都已實現,但有一個,科學家卻不願它成為現實
    愛因斯坦根據他的理論也曾提出過很多預言,當然這裡更加具有科學性,跟霍金的預言有著本質性的區別。大家熟知的幾個預言例如黑洞的存在、引力波的存在、引力透鏡現象的存在。2015年科學家首次通過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探測到引力波信號,證明了愛因斯坦曾經的預言。
  • 愛因斯坦生前預言,7個有4個成真,還有兩個讓人擔憂
    愛因斯坦、霍金等偉人,雖然他們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但他們留下的成果,還支持著這個世界的運作。除了一系列肉眼可見的成果,愛因斯坦、霍金兩人,還為繼續活在世上的我們,留下了幾個預言。愛因斯坦存在七大預言,這是一個廣為流傳的版本,其中四個已經實現,分別為宇宙常數、時空扭曲理論、微引力透鏡、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 神秘力量在控制宇宙,秘密終被發現,愛因斯坦卻早有預言!
    文/仗劍走天涯神秘力量在控制宇宙,秘密終被發現,愛因斯坦卻早有預言!人類如今對宇宙太空的了解雖然不夠全面,但是卻已經在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的這種過程中慢慢的完善了。畢竟對於人類而言,地球只有一個,雖然人類目前在地球上的發展,看上去都順風順水的,但這也不代表人類未來的發展就一定要局限在地球上,外太空有那麼多星球,何必要單戀地球這一顆呢?
  • 張祥前的統一場論(中)
    三十二,統一場論動力學方程。按照這種思想,電磁力和萬有引力、核力表面看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本質上都是物質點在空間中相對於我們觀測者運動形成的,都是慣性力,都是動量P = m(C- V)隨時間t的變化率。
  • 愛因斯坦留下的兩個預言:一個已經證實,第二個將改變人類歷史
    我們知道愛因斯坦是著名的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跟愛因斯坦有很大關係。但是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卻是光電效應,而不是他最得意的相對論。這是因為相對論當中有許多未證實的理論,許多是科學假設,愛因斯坦的一些假設和預言並未得到科學界的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