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了幾十年《江雪》居然是首藏頭詩,柳宗元:孤獨才是人生常態

2020-12-16 九月的小書屋

歷史上的中國,一直保持著一個文明大國的形象,五千年來中國人不斷用自己的努力來謀取發展,其實這跟古代中國文化的發展是離不開的。

作為一個文化古國,我國的詩詞文化,也是有很多講究的 ,就比如;藏頭詩

藏頭詩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又名「藏頭格」,是雜體詩中的一種

整首詩不但要符合格律要求,要講求詩歌的意境和美,還要將所說之事或所表之情藏於詩句之首

當讀者將每句詩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的時候,那種發現謎底般的感覺正是藏頭詩的趣味所在。

宋代《朱子語類》裡有這樣的說法:「一身之中,凡所思慮運動,無非是天。一身在天裡行,如魚在水裡,滿肚子裡都是水。」

喜歡這樣的意境,物我皆忘,舍捨棄棄之間,唯獨存留內心裡對世事的一點兒念想。

而這個世事又是清淨的,不染不雜,不蔓不枝,只有用心去體會,才能領會其中的無限韻味。

背了幾十年《江雪》居然是首藏頭詩,柳宗元:孤獨才是人生常態

就有一首詩,完全合乎了我的心情: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詩人面對的其實就是一處下雪的小山,山間有水,有人,人還在釣魚,原本就是這樣一個不足道的呆立的片段。可是靜下心來想一想,不得了,心情漸漸被感化了,什麼樣的感化呢?

就說雪吧,雪一下,山就成了千山,表面的素白加上綿延的空間。

雪使自足的心境擴大到無窮無盡的境地,眼前的一切都擴大了,頓時就有一幅逼真的山水畫映現在了眼際,畫裡面的山險而不奇,峻而不透,美而不媚,完全是自然的流動。

路是找不到了,綿綿延延的雪野,到哪裡去尋得一條歸去的坦途?平平的水面,掩映著幾片稀稀疏疏的風影。

柳宗元的《江雪》可算是藏頭詩中的經典。

這首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向讀者展示了漁翁生活的清高,性格的孤傲,詩就是一個人所表達的情感,而這首詩也展示了柳宗元是孤獨的。

實際上這是一首藏頭藏尾詩:千萬孤獨,雪翁滅絕。詩人藉此表達了貶謫後孤獨絕望的心境

很多網友是不是覺得詩詞原來還有這麼多道道,詩詞作為中國的經典文化,我們確實應該好好讓它繼續傳承下去。

看完柳宗元的 《江雪》,讓我想到 了百年孤獨裡的那句——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人也不斷離去,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出身,在世間恍惚幾十年後,在孤獨的死去。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常常會想到柳宗元那種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精神,也是他給了我精神上的力量

如果你也常常感到孤獨,我推薦大家不妨看看這本《枕上詩書》

把它放到枕邊,孤獨的時候拿起來,相信你也能跟我一樣感受到柳宗元給予我們的精神力量

這套《枕上詩書》內容十分豐富,不僅囊括了柳宗元生平的詩詞,還有先秦到大清,各大家、各種類經典詩詞歌賦。

從每小節的引子,到文中引申,涵蓋中國古代經典詩詞歌賦近百首。

古代生活的日常、大自然裡生命百態、人世間的萬般種種都入了詩。

每個詩詞歌賦,引出一段發人深思的故事,每個故事的背後,隱藏著更多的詩詞歌賦……

書名取李清照的詞:「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書中有閒情,有深意,有情懷,也有故事,讀來輕鬆愉悅。

首先,插圖珍藏版·精選唯美水墨插畫,讓你對《枕上詩書》裡草木、鳥獸魚蟲,不再停留於想像中。

其次,它是詩詞全本,完整精確收錄。當然裝幀,更是淡雅,另外贈送精美書籤,美如詩詞本身。

精選經典詩詞送給你,這本書不是枯燥的詩詞合集,也不是無病呻吟的詩詞解析。

而是把詩詞用故事講出來,既優美非常,又有故事性,閱讀愉悅感極佳

一本書可以帶給你新的人生感悟,在這個複雜而又疲憊的社會中,領悟孤獨的真諦!

相關焦點

  • 詩人柳宗元,孤獨是人生的常態
    詩人柳宗元,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江雪》,史上最孤獨的一首小詩。江雪 (唐)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即公元805年—81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屢遭不幸的柳宗元依舊懷著滿腔報國心,義無反顧地參加了以王叔文為核心的"永貞革新"。
  • 成年人的悲哀,年少不解柳宗元,讀懂《江雪》已不惑
    初識名篇《江雪》源自少年,不識柳宗元,不解柳子意,更不懂他的遺世孤獨,只識一漁舟一老翁一幅江雪山水畫,如此未免太過淺顯。正如,年少不知詩中意,讀懂已是不惑年。《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同眾多的天才詩人一樣,柳宗元也是年少得志、名聲大噪,20歲便進士及第,柳宗元逐漸步入官場,參與到官場中來。可以說,柳宗元參與到政事前的人生是相當順遂的,完全是一手好牌。父家母家都世代為官,家庭文化氣息濃厚,父親積極用世、剛正不阿,母親溫柔賢淑、教子有方。
  • 柳宗元另一首孤獨的詩,同樣寫得很悽美,意境不輸於那首《江雪》
    現在提起柳宗元的《江雪》,可能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孤獨」,這首詩無論你怎麼解讀,那都是會緊扣「孤獨」二字,所以也被人稱為是唐詩裡最孤獨的一首詩,無人能夠超越。
  • 解讀柳宗元《江雪》:46年歲月中,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180天
    柳宗元作為改革集團成員,自然也是逃脫不了清算的,被貶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加貶為永州司馬。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人生的最低俗,他舉目無親,孤苦無依,甚至居無定所。柳宗元一生,上半場可以說是意氣風發、極盡風光。
  • 《江雪》柳宗元
    (往日拾遺)《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柳宗元《江雪》
    《江雪》這首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805—815) 。「天於生子厚,稟予獨艱哉。超凌驟拔擢,過盛輒傷摧。苦其危慮心,常使鳴心哀。投以空曠地,縱橫放天才。山窮與水險,上下極沿洄。故其於文章,出語多崔嵬。」
  • 重溫《江雪》
    這絕對不是壯美的雪景,這是一個整個世界都毀滅了的雪景,這場雪真是來得奇怪,它到底從何而落呢?這場雪算是徹徹底底地落到了柳宗元的心裡,柳宗元從內心到外面,都籠罩在了冰雪的世界裡,一會兒我們會再說。為什麼這場雪會把柳宗元的人生、柳宗元的思想、柳宗元看世界的眼光全都封凍住了呢?所有的山,所有的路,所有的生命,所有的蹤跡都滅絕了,那還寫詩幹什麼呢?那些人到哪裡去了呢?
  •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2020-11-25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唐代柳宗元《江雪》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創作背景:此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公元805年—81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集團發動的永貞革新運動,改革很快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流放十年。他把人生的價值和理想志趣,通過詩歌來加以展現。柳宗元簡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在這首詩之後,再也沒有人寫出這麼孤寂的詩詞,讀柳宗元《江雪》
    01一、讀柳宗元《江雪》夜幕降臨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那麼,這首來柳宗元的《江雪》的詩,到底有什麼魅力呢?雖然很多人都可能知道這首詩的大意,但今天我還是要嘮叨一番。這首《江雪》,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當你讀這首《江雪》時,你有沒有感受到那種「沉寂」孤獨,以至於沉浸於意境之中。範晞文就感受到了,他感嘆到:「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釣雪》一詩之外,極少佳者。今偶得四首,漫錄於此。」
  •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柳宗元對千萬孤獨的釋懷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路,體驗孤獨也是各有感受,或是因為得到,或者因為是失去······但是,要選史上哪個的作品最能表現孤獨,很多人認為,非《江雪》莫屬,恐怕沒有哪首詩可以出其右——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每日一詩 | 《江雪》(​唐·柳宗元)
    每日一詩 | 《江雪》(​唐·柳宗元) 2020-12-14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首藏頭詩
    柳宗元一生,留下的詩篇,有六百多首,其中不乏包含著哲學思想中的唯物論成分,柳宗元的詩,語言樸素,韻味悠長,尤其是那首絕句《江雪》。柳宗元的這首《江雪》,是唐人五言四句中,少有的佳品,清朝學人蘅塘退士在編寫《唐詩三百首》是,給《江雪》的評語極高,稱它是「二十字可作二十層,卻自一片,故奇」柳宗元被貶永州,對柳宗元的打擊極大,他在永州生活了十年,這十年期間,柳宗元寄情山水,是他詩歌創作的黃金期,根據統計,柳宗元在永州一共創作了317篇詩歌,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江雪》
  • 讀柳宗元《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在意境上歷來極為被推崇,今天不斷地頌讀,詩中美麗畫面又越來越清晰的出現眼前,放眼遠處是綿綿不絕的除了雪和山,什麼也看不到了,沒有人,甚至一隻鳥都沒有,然後當作者視線到處搜尋終於在比較近處的江中看到一個人了,坐在小船上而且是在釣魚,其實這種景象也蠻像我們在好萊塢大片裡看到的世界末日畫面。
  • 古詩賞析 | 江雪
    主編:王濤欄目責編:畢光蔭審校:孫夢霞  /  美編:李悅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柳宗元最經典一首詩,短短四句,極盡孤獨,卻動人心魄,流傳千年
    可大家一定想不到,"唐宋八大家"中的柳宗元,那也是個石錘的地域黑!早些年學過"黔驢技窮",講的是一隻驢子蹬老虎,最終把自己蹬進老虎肚子的事情,典故便出自於柳宗元的《柳河東集·黔之驢》——而這"黔",指的便是如今的貴州一代。
  • 柳宗元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高境界
    而柳宗元便是這「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出生於文化氣息濃厚家庭,他的父親柳鎮信奉傳統儒學,具備積極用世的態度和剛正不阿的品德;他的母親則是一位典型的賢妻良母,同時也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父母雙親在言傳身教和學識方面,給予柳宗元儒學和佛學的雙重影響。柳宗元出生的時候,「安史之亂」剛剛平定二十年,太平盛世不再,政治腐敗、藩鎮割據等社會矛盾逐漸顯露出來。
  • 柳宗元一首五絕,全詩僅用一個「雪」字,就描繪出了天寒地凍之象
    與此同時,他還創作了一首五言絕句《江雪》,是五言唐詩中難得一見的精品。一、《江雪》原文賞析《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直到元和十年(公元819年),唐憲宗才在裴度的請求下,召他回到京師。可是沒過多久,馬上又把他派到柳州去當刺史。柳宗元在柳州刺史任上四年,解放奴隸、種植樹木,為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最後病死在任上,年僅四十七歲。柳州人民為了紀念他,把他尊為「羅池神」。歷經唐宋兩朝,祭祀時間長達數百年。
  • 柳宗元最寂寞的一首詩,僅4句話,寫盡了人間孤獨,驚豔千古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柳宗元年少成名,30歲叱吒官場,一時風光無限,哪成想,後半生卻淪落到了「偏遠山區」,《江雪》這首詩就是他被貶到永州之後所做的,此後,他再也沒有年少時的意氣風發,只剩下無盡的孤獨,《江雪》不光寫出了孤寂感,而且還寫出了千古文人的那種荒寂美。《江雪》是一首經典的五言絕句,也是柳宗元的壓卷之作。
  • 賞析最孤獨、最高冷的古詩詞二首——柳宗元與蘇東坡
    在這些詩詞中寫出了孤獨和高冷的最高境界當屬以下兩個。其一是柳宗元的《江雪》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白茫茫的江面上有一葉扁舟,動也不動,舟山有一個披著蓑衣獨自垂釣的老翁。白雪蓋滿了蓑衣,白雪也落滿了他的白頭。茫茫天地中,他巋然不動、獨自感受著這種無人之境界。我們無需去猜測他在想什麼、畫面直接告訴我們:孤寂、高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