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這首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805—815) 。
「天於生子厚,稟予獨艱哉。超凌驟拔擢,過盛輒傷摧。苦其危慮心,常使鳴心哀。投以空曠地,縱橫放天才。山窮與水險,上下極沿洄。故其於文章,出語多崔嵬。」——歐陽修評價柳宗元
773年,柳宗元出生於長安。
柳宗元家族,大族,時代為官,七世祖柳慶為北魏宰相級別的職務。柳宗元的堂高伯祖柳奭曾為宰相,曾祖父柳從裕、祖父柳察躬都做過縣令。其父柳鎮曾任侍御史等職。柳宗元的母親盧氏屬範陽盧氏,祖上也是世代為官。
雖然生活在優渥的家庭環境中,但是腐敗的朝廷,動亂的社會,也給柳宗元很大的影響。從小母親的悉心教導,讓柳宗元愛上了學習。
785年,13歲的柳宗元隨父親一起到了江西,父親在江西做官期間,柳宗元耳濡目染,看見了當時百姓的貧困疾苦,小小年紀,也為他今後的生活定下了目標,改變百姓生活狀態,一生為之奮鬥。
793年柳宗元進士及第,仕途上一片光明,可就在這個時候,柳宗元的父親去世,這對剛入仕的柳宗元是個打擊。隨後柳宗元回家守孝三年。
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書省任校書郎兩年後,26歲的柳宗元參加了考試,並中榜,授集賢殿書院正字(九品官)。
801年,柳宗元被任命為藍天蔚(正六品)。803年十月,柳宗元被調回長安,任監察御史裡行。從此與官場上層人物接觸更廣泛,對政治的黑暗腐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805年正月二十三,唐德宗駕崩,後唐順宗李誦繼位,可此時的李誦已經中風偏癱,躺在床上,連話都不能說。
即使這樣,唐順宗繼位後,立即任用王叔文、王伾、劉禹錫、柳宗元等人進行改革,史稱「永貞革新」。
改革的主要內容是:罷宮市五坊使、取消進俸祿、打擊貪官、打擊宦官、抑制藩鎮等措施。這在當時的朝廷中,確實是一股清流,給烏煙瘴氣的朝廷帶來一絲清新的空氣。
由於,唐順宗不能說話,改革的效率相對低下,但是在唐順宗的大力支持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執行下,還是做了很多的事情。
當時的浙西觀察使李錡,原兼諸道鹽鐵轉運使,使「鹽鐵之利,積於私室,而國用日耗」。至是解其職,將財政大權從藩鎮收歸中央。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派節度副使劉闢求總領三川,並揚言:「若與某三川,當以死相助;若不與,亦當有以相酬。」
王叔文遇到這樣的亂政官員,毫不客氣,抓立斬。兩位官員知道後,倉皇逃命。
抑制宦官勢力,奪回軍權方面,王叔文也毫不手軟。先罷免了宮市等擾民的行為,再減少宮中閒雜人員的工資,抑制宦官勢力。然後,以右金吾大將軍範希朝為京西左、右神策軍節度使,度支郎中韓泰為其行軍司馬,以奪回禁軍軍權。
在懲罰貪官豪吏,任用賢能,體恤百姓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具體事情。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福兮禍。
王叔文集團對地方的藩鎮和宦官進行了打擊,宦官和藩鎮豪強開始反抗了。
他們首先對唐順宗下手了。
805年七月二十八日,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逼迫唐順宗禪位,讓太子李純繼位。
唐憲宗李純繼位以後,立馬任用宦官,打擊王叔文的革新派人員。唐憲宗8月4日繼位,6日貶王伾為開州司馬,王叔文為渝州司馬。王伾不久死於貶所,王叔文第二年亦被賜死。宦官對革新派下手之強悍。
9月13日,貶劉禹錫為連州刺史,柳宗元為邵州刺史。
805年十一月七日,宦官繼續慫恿,暗示皇帝貶劉、柳等人貶太輕。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再貶劉禹錫為朗州司馬,柳宗元為永州司馬。
柳宗元雖然死罪以免,但是宦官對改革派的每一個人都不會手軟,被貶的日子就知道是什麼樣的日子。
柳宗元在永州,一呆就是10年,在這十年裡,他感嘆自己能力的微薄,孤寂的內心面對世俗的變化,只能一個人體會,就在永州,他寫下了著名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在永州10年以後,又被貶到柳州。在柳州的柳宗元,雖然離朝廷很遠,完全脫離了政治中心,柳州的柳宗元還是為老百姓幹了很多實事,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儘可能的幫助當地的百姓,也贏得了當地百姓的愛戴。
819年十一月初八,柳宗元在柳州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