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歐洲領土最大的國家那肯定是俄羅斯,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問歐洲領土第二大的國家是哪個呢?是烏克蘭?還是法國?其實都不是,而是——丹麥。
為什麼說丹麥是歐洲領土第二大的國家呢?因為丹麥有一個海外屬地,那就是格陵蘭島。
格陵蘭島位於北美洲東北部,是丹麥的一個屬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面積高達216萬平方千米。格陵蘭島地處於北美洲與歐洲的交界處,溝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西部與加拿大隔海峽相望,北部瀕臨北冰洋,南部瀕臨大西洋,東部通過丹麥海峽與歐洲的冰島隔海相望。
格陵蘭島距離丹麥本土超過2000公裡,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那格陵蘭島這個島嶼超過80%的土地被冰蓋覆蓋,冰蓋總面積達183萬平方公裡的島嶼,是怎麼成了小小的丹麥屬地了呢?
先說說為什麼格陵蘭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原來早在1000多年前,歐洲著名的大海盜「紅髮埃裡克」,就曾經乘小船從冰島出發遠渡大西洋,來到了格陵蘭島的南部,在這全是冰雪的世界裡竟然發現了一塊綠油油的水草之地,於是他便告訴別人發現了一塊綠色的島嶼——Greenland,因此後來的人們便這個島嶼為格陵蘭(Greenland的音譯)。
「紅髮埃裡克」返回冰島後,組織了一支探險隊去格陵蘭考察,並在那裡進行殖民,一共建立了東西兩塊殖民地,其中的西殖民地也就是在現在格陵蘭的首府附近,經過多年的發展,人口竟然達到了3000餘人。
由於埃裡克是挪威人,格陵蘭在1261年便成了挪威的殖民地,後來丹麥與挪威結成了聯盟,格陵蘭於是由丹麥、挪威共同管轄。
1776年,丹麥政府獨攬了格陵蘭的貿易活動。此後格陵蘭的海岸對外關閉。根據瑞典和丹麥-挪威於1814年籤訂的《基爾條約》,挪威被丹麥割讓給瑞典,但是格陵蘭島歸屬於丹麥。這樣看,挪威可是虧大了,結盟把自己2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結沒了,後來挪威與丹麥為該島歸屬問題發生爭執。
格陵蘭於1979年5月1日,實行內部自治,但外交、防務和司法仍由丹麥掌管;於2009年6月21日正式實行自治,但丹麥王國在格陵蘭的防務和外交事務上擁有最終決定權。
但是由於格陵蘭島各種礦產資源豐富,且地處北美洲東北部,北極圈之內,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因此丹麥政府也是十分不願意放棄這塊寶地的。
既然格陵蘭島高度自治的獨立政治實體,屬於丹麥的海外非合併屬地的身份,那為何格陵蘭為何不獨立呢?
說到底還是因為格陵蘭島太過貧窮,雖然礦產資源豐富,在格陵蘭目前已經探明石油儲量高達300億桶,但是因為地處的緯度實在太高,整個島嶼基本上被冰雪覆蓋,因此空有礦產卻無法開發,經濟基礎十分薄弱。而現在丹麥政府每年給予格陵蘭6億美元的補貼,然而整個格陵蘭島不過數萬人口,相當於每人每年發放1萬美元的補貼,於是在這種高福利高自治的優厚條件下,所有人拿著人家錢財自然不好意思要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