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出名的鯨—純白色米伽羅,曾消失近20年,懷疑被日本捕鯨所殺

2021-03-04 六維自然

  在海洋世界中,鯨魚並不屬於魚類,而是鯨類,屬於哺乳動物類,鯨類最大體長可達到30米以上,也有體長1米左右的。在鯨類中,最有名出名的一條鯨,應該是屬於這條一身白色的座頭鯨——米伽羅,是世界上唯一的白色雄性座頭鯨

  座頭鯨一般長達13~15米,身體的背面和胸鰭呈黑色,腹面呈白色,但座頭鯨米伽羅是一身純白色,由於沒有獲得更多米伽羅的DNA等資料,暫時沒能確認座頭鯨米伽羅是白化動物還是本來就是白色品種,因為一般來說白化動物眼睛都是偏向紅色的,而米伽羅的眼睛是棕色的。

  米伽羅的蹤跡很難跟蹤,第一次發現米伽羅是在1991年,在澳大利亞水域被發現,但就是匆匆看了幾眼,米伽羅又開始消失,再沒有被發現,有些學家悲觀的認為:米伽羅已被捕殺,畢竟隨著捕鯨船越來越多,速度越來越快,特別是日本等國家對鯨類是毫不留情的,一度懷疑座頭鯨米伽羅被日本捕鯨船捕殺!

  但幸運的是,在2009年在澳大利亞海域附近,米伽羅再次出現,曾消失近20年,也是捕鯨最瘋狂的時候,米伽羅逃過了日本捕鯨船的魔掌,而現在因為米伽羅是珍稀罕見的白色座頭鯨,澳洲當局禁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接近米伽羅,若違反靠近,罰款高達八萬元人民幣左右一次,用各種的辦法守護這頭珍稀的純白色的座頭鯨

  也讓科學家獲取了更多米伽羅的資料:確認米伽羅是雄性座頭鯨,出生在1986年左右,今年大約32-33歲左右,座頭鯨通常在野外能活到80歲左右,所以若不遇到捕鯨船,米伽羅還會經常和大家相遇,加上座頭鯨有洄遊性,會遊回到固定活動場所,更需要當地政府的嚴密保護,米伽羅太出名了自然不怕被捕殺,就怕越來越多人來參觀誤傷了,所以法律禁止任何人、船隻不得靠近它500米範圍內的距離。

  至於米伽羅是白化動物還是本色就是白色品種,推測偏向是白色品種,因為在2011年澳大利亞大堡礁,又拍攝到一頭白色的小鯨魚,跟隨一頭母座頭鯨在玩耍,推測這頭白色的小鯨魚就是米伽羅的後代,通體純白的小座頭鯨是由於父母座頭鯨都有隱性的白色基因,同時座頭鯨群並沒有排斥白色座頭鯨,讓白色座頭鯨有了種群的幫助,才能更好生存!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喜歡大自然奧秘者!

相關焦點

  • 全世界都在聲討日本捕鯨,為什麼日本人還是無法放棄「吃鯨」?
    南極捕鯨受到限制之後,小鬚鯨的肉源減少了很多。但並不是越稀少價格就會越高,實際上,日本人對鯨的消費量是在常年持續減少的。「鯨肉的銷路大多是餐廳,超市偶爾也可以買到,但生意並不是很好。」築地市場鯨肉批發商介紹說。佐久間淳子是位自由記者,曾在綠色和平組織中任職,過去10年中她一直在調查日本捕鯨問題。
  • 地球的一半︱日本恢復商業捕鯨,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2018年12月,日本政府宣布將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簡稱IWC),重啟商業捕鯨。2019年7月5日,日本捕鯨船在其海洋專屬經濟區內上岸了第一批商業捕撈漁獲——2隻小鬚鯨。儘管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日本已經遭到了全球範圍內的反對聲浪,並被《經濟學人》報出有遠超國內需求的冷凍鯨肉和鯨肉製品囤積在日本國內的冷庫和超市冷櫃中無人問津,甚至刻意流向學校或養老院食堂等「缺少話語權」的消費群體。2012年9月,印度洋中的一隻正在水面換氣的小鬚鯨。這隻小鬚鯨將繼續洄遊數月,直到抵達南極洲。
  • 歐洲唯一捕鯨鎮:有千年歷史,捕鯨比日本還猛,人均收入7萬美金
    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捕鯨、食鯨國。日本的千葉縣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捕鯨漁村,地人捕鯨和屠宰鯨的手藝嫻熟,鯨肉是當地人主食之一。不過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不是日本,而是北歐法羅群島,因為北歐國家尤其是北極圈那一帶的國家都有著悠久的捕鯨歷史,甚至比日本還要瘋狂。
  • 17世紀的北美「捕鯨人」,沒有冰箱,那麼多鯨肉能吃完嗎?
    20世紀初的南極捕鯨站1620年12月6日,剛剛登陸北美大陸沒幾天的「五月花號」上的殖民者,派出了一小隊人,去考察是否有更合適的定居點。這群人劃著小船,沿科德角內側的海岸向西而行。這是一種體型相對較小的鯨類,它們肯定是不小心擱淺在這裡的。17世紀初的北美東海岸,可以看到大量的鯨類。但是,最初的殖民者卻沒有選擇捕鯨。其中的原因很簡單,這些清教徒根本沒有攜帶什麼漁具,連捕撈鱈魚都成問題,更別說鯨類了。在這之後很多年時間裡,都沒有北美殖民者捕鯨的記載。一直到17世紀中葉,他們才開始在近海區域進行捕鯨。下面具體看看,當時的人們是如何捕鯨的。
  • 法羅群島2020年首次捕鯨,獵殺近300頭鯨魚,血色染紅整個海灣!
    據《每日郵報》7月20日報導,法羅群島最南端的蘇杜羅伊(Suduroy)島的一個村莊哈瓦爾巴(Hvalba)日前舉行了2020年首次傳統捕鯨活動,共捕殺了252頭長肢領航鯨和35頭大西洋斑紋海豚,血色染紅了整個海灣。
  • 捕鯨的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國人吃狗肉
    2015年廣西玉林狗肉節如期在6月21日舉辦,自1995年以來,這個玉林民間自發的民俗活動已經舉辦多屆。
  • 日媒:日本北海道室蘭或再次成為商業捕鯨據點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援引《北海道新聞》報導,2019年,日本時隔約31年重啟商業捕鯨。日前,由小型捕鯨企業組成的日本小型捕鯨協會,圍繞把北海道室蘭市作為新的作業據點一事,正在與當地漁協等進行磋商。
  • 昱見|當慣乖寶寶的日本,為啥要為了捕鯨惹歐美生氣
    日本26日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定於明年7月在日本領海和專屬經濟區恢復商業捕鯨。這是日本時隔大約30年恢復這類捕鯨活動,招致反對捕鯨的國家和機構批評。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當天在記者會上宣布退出決定,說定於今年結束以前正式通知委員會,意味著日本明年6月30日將終止成員資格。
  • 日本在澳捕鯨視頻時隔9年終遭披露,這樣的「科研」還將持續多久?
    11月28日,國際環保組織「海洋守護者」披露了一段日本捕鯨船在澳大利亞南部海域瘋狂虐殺鯨的畫面。視頻由澳大利亞海上巡邏隊於2008年拍攝。但長期以來,澳大利亞政府為維護澳日外交關係,一直對外秘而不宣,隱瞞了九年。
  • 染血的心聲:日本恢復商業捕鯨一年,鯨們有話說……(圖)
    中新網7月1日電(張奧林)「一鯨落,萬物生」,這一原本浪漫的場景在日本,卻被染上了捕獵的血色。鯨們被迫死於捕鯨者手中,而非讓軀體在海中自然消亡。隨著日本商業捕鯨的繼續,鯨的生存處境,日益艱難。日本山口縣下關市,是一個因捕鯨而繁榮的海濱城市,市內的唐戶市場,則以售賣包括鯨魚在內的各類新鮮海產聞名。這裡常年熙熙攘攘,如今受新冠疫情影響,變得門可羅雀。2020年7月1日,是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後,重啟商業捕鯨一周年的日子。
  • 日本「科研」捕鯨:謊言下的殺戮_發現者第三期_網易探索
    捕鯨者說:諸多項目水面觀察易出錯,需獵殺才有詳細數據 《國際捕鯨管制公約》第8條允許成員國自行決定科研捕鯨的限額,並應充分利用鯨的身體各部分。除了施加外交壓力,國際社會並沒有強硬的措施能阻止日本單方面增加所謂「科研」捕鯨數量。
  •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世界上最唯美的死亡,一鯨落,萬物生
    1988年,夏威夷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在北太平洋深海洋中,至少有43個種類的1萬多個生物體是依靠鯨落生存。來自馬蜂窩用戶@酒瞳桐說到凱庫拉的捕鯨史,大概能追溯到1842年歐洲人Scotsman Robert Fyfe在這裡建立捕鯨站。當中以座頭鯨、抹香鯨為主的捕鯨業一直維持到20世紀早期最終才被農、牧產業代替。
  • 印第安人善於捕鯨,為什麼歐洲人一來,他們就變成了底層幫手?
    因為天色已暗,殖民者不敢近前觀看,直到第二天他們才發現,印第安人是在切割一頭領航鯨。 在很早以前,鯨魚就已經在印第安人的生活中佔據重要地位了。他們吃鯨肉,還會利用鯨脂、鯨鬚、肌腱、牙齒、尾鰭和鯨魚皮,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但很多學者認為,在歐洲人出現之前,印第安人利用鯨魚已經至少數百年的時間。
  • 日本樂天市場全面禁止鯨肉銷售
    日媒4月3日報導,國際司法裁判所要求日本全面停止在南極海進行的捕鯨行為後,樂天市場馬上於4月1日對所有的相關網店下達通知,要求停止銷售鯨肉。同時,樂天市場還在網上公開了英國NGO團體總結的批評文章:「樂天市場是世界最大的銷售象牙、鯨肉的網站」。 樂天市場還對那些用鯨魚或海豚相關部位製成加工品進行銷售的網店同樣要求停止販賣,樂天的網店指南也已經把相關商品寫入「禁銷目錄」上,有關店鋪須在1個月之內完全停止鯨肉等商品的銷售。 目前,樂天市場上的一些店鋪已經打出「撒由那拉甩賣」口號,進行鯨肉商品的打折銷售。
  • 吃狗肉,吃鯨肉,吃袋鼠肉,太殘忍了……嗎?
    我只好跟她解釋,我們也不是見狗就吃;我媽以前就吃狗肉,養了狗就不吃了,但這其實是種移情,因為我們並不吃自己養的狗——說到底還是心理作用。其實在飲食這事上,日本人遭遇的問題更大:他們吃鯨這事兒,非常折騰。2014年3月底,海牙國際法庭做了判決:就澳大利亞訴日本違反《國際捕鯨管制公約》,判定日本在南極的捕鯨活動違反公約,今後不得再繼續。事情一出,免不了又是輿論譁然。
  • 日本為什麼堅持捕殺鯨魚?不是為了肉,真正目的值得人們注意
    世界從近代邁向現代化的道路是由無數稀有動物的屍體組成的,根據相關資料記載,二十世紀中有一百三十種鳥類、一百一十種哺乳動物滅絕,它們的消失有的是因為人類過度的開發和活動破壞了棲身萬年的安身之所,有的則是因為人類為了滿足自身利益和虛榮而被捕殺展覽、趕盡殺絕。
  • 二戰中最有血性的將軍,殺了近20萬日本人,戰後日本將他告上法庭
    二戰中最有血性的將軍,殺了近20萬日本人,戰後日本將他告上法庭 人類自從創造了文字這種東西以後,便有了歷史的記載,記載著我們人類的事與物,記載著這萬世間的所有興衰。
  • 為什麼說「一鯨落,萬物生」呢,鯨落是什麼?
    「生於海,歸於海,長於海,隱於海,一鯨落萬物生......」 在網絡上突然看見這個句子,突然想起了鯨魚,對於鯨魚大家應該了解很多,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什麼是鯨落。
  • 日本人捕殺一頭成年藍鯨可以獲得多少利潤?你不知道的秘密
    日本捕鯨業已經形成了一條複雜的經濟利益鏈條。日本商業捕鯨有400年的歷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捕鯨、食鯨國。鯨在日本可謂「物盡其用」,尤其是江戶時代,鯨肉食用,鯨油作為燈燃料,鯨骨和鬍鬚可作工藝品,血是藥材,骨頭碾碎可作肥料。
  • 日本最高巨人:比姚明還高,染花柳梅毒而死
    他叫生月鯨太左衛門,江戶時期(1827年-1850年)的肥前國松浦郡(現在的長崎縣平戶市生月町)人。平戶藩生月島是江戶中期捕鯨出名的地方,擁有當年日本第一的捕鯨量。生月鯨太左衛門的父母是捕鯨的漁民,據說母親在懷他時夢見了鯨魚。他生下來後比一般嬰兒大一倍,讓接生婆很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