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桂臺(南寧•花蓮)兩地民俗文化交流活動在我縣炮龍廣場成功錄製

2021-03-05 賓陽發布

「賓陽發布」是賓陽縣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公眾號,主流、權威、及時。準確傳遞縣委、政府聲音,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政、解讀政策、關注民生,講好賓陽故事。

視頻:《魅力賓陽•賓州夜色》

8月16日,由南寧市臺辦組織開展的「貝儂手牽手,兩岸心連心」2020年桂臺(南寧•花蓮)兩地民俗文化交流活動在我縣炮龍廣場成功錄製。自治區臺辦主任李東興,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嚴麗萍,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辦主任、市臺辦主任何見霜,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黃籍參加視頻錄製。

據了解,桂臺(南寧•花蓮)兩地民俗文化交流活動作為廣西與臺灣的民俗文化樞紐,近年來,為桂臺兩地文藝團體打造了多個交流平臺,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傳統文化在兩岸的交流中大放光彩。受疫情影響,今年桂臺兩地交流活動採取「線上」視頻傳播方式進行,並在我縣進行現場錄製。當天,視頻錄製工作組還對我縣炮龍、遊彩架、威風龍鼓、民俗舞蹈等活動進行錄製,屆時將為臺灣同胞傾情奉上我縣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

整個廣西南寧把賓陽作為一個拍攝點,主要是我們傳統的文化發展得比較好,特別是有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炮龍,還有遊彩架。最重要的是賓陽曆年來對臺文化交流做得比較好,我們每一年都跟臺灣那邊交流,對接。這次我們參加的節目有我們賓陽特有的威風龍鼓,還有我們的龍,還有我們的遊彩架,還有一些優秀的文藝隊,由四大塊組成這個活動。

當天,李東興一行還先後來到賓州炮龍老廟、賓州文化站等地,對我縣炮龍文化進行深入調研。李東興希望我縣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打造賓陽炮龍、遊彩架等交流品牌,進一步推動兩地在經貿、文化等更多方面、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交流合作。

記者:鍾 春 韋懿章

編輯:黃豔蘭

賓陽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相關焦點

  • 廣西玉林-花蓮玉裡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在玉林舉行
    廣西玉林-花蓮玉裡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在玉林舉行 2014年07月21日 10:3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21日玉林消息 7月17
  • 賓陽炮龍節 延續千年的民俗盛宴
    賓陽舞炮龍孕育於宋、元朝,發展、形成於明朝,成熟於清末民國。炮龍節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炮龍節於2008年6月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悠久 傳統文化煥發新春 炮龍節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相傳宋皇祐年間(公元1052年),宋皇朝為了徵伐儂智高,令狄青大軍赴廣西徵剿。
  • 2020年德保紅楓文化旅遊觀賞月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觀民俗 品文化...
    以上為本地廣告 12月5日,2020年德保紅楓文化旅遊觀賞月活動拉開序幕。開幕式上,舞龍、舞獅、舞象、末倫、武術、矮馬等極具民俗特色的巡演方隊輪番上演,給八方賓客帶來了獨具德保風情的視覺盛宴。
  • 「桂花」永飄香——臺灣花蓮朋友祝福廣西「三月三」
    近日,臺灣花蓮縣縣長徐榛蔚向廣西發來祝福,她表示,廣西與花蓮結緣已超過10年,兩地農工商藝文人士,以及孩童都到廣西開展了密切交流,結下了美好的緣份和情誼,花蓮鄉親每年都倍加期待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的交流,祝福今年廣西的線上「三月三」取得圓滿成功,也歡迎廣西壯鄉同胞到花蓮交流。
  • 臺灣花蓮縣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協會赴廣西開展體育交流
    圖為籃球賽現場 陳冠言 攝6月2日至6日,臺灣花蓮縣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協會總幹事李尚典率協會體育交流團到廣西南寧市開展體育交流。李尚典表示,花蓮與南寧間的文化交流一向十分密切,但協會組織來南寧進行體育交流還是第一次,這是很好的突破。「兩岸同胞不僅語言、文化相通,對體育的熱愛亦是同氣相求,希望各地臺辦往後多多舉辦此類活動。」
  • 鹿心社會見臺灣花蓮縣長傅崐萁
    原標題:鹿心社會見臺灣花蓮縣長傅崐萁 4月17日,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在南寧會見臺灣花蓮縣長傅崐萁一行。 鹿心社說,崐萁縣長是廣西的老朋友,這次率團來桂出席「中華一家親·相約美麗廣西——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體現了對桂臺交流的關心關注和大力支持。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 南寧市民族文化交流團與臺北市仁愛小學座談交流
    南寧市民族文化交流團與臺北市仁愛小學座談交流 2017年01月10日 15:3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10日南寧訊 日前,南寧市民族文化交流團一行
  • 臺灣花蓮少數民族體育團南寧籃球交流賽再次獲勝
    6月4日上午,臺灣花蓮少數民族體育團(下稱「花蓮隊」)首訪南寧的第二場籃球交流賽在南寧市體育局球館進行,對陣的是南寧市體育總會隊籃球隊
  • 南寧:成為臺商在廣西投資最多的城市
    去年以來,南寧市和桃源縣城市交流和合作進一步深化,為進一步推動雙方合作與交流,此次南寧市赴臺經貿代表團專程前往桃源縣參訪並座談。  桃源縣縣長吳志揚對黃方方率領的南寧市赴臺經貿代表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桃源縣的有關情況。
  • 民俗文化一脈承 兩岸交流天地寬
    西城區四個社區與臺灣基層社區籤訂交流合作協議西城區注重以民俗文化為基點深化交流,先後組織臺灣同胞走進北京歷史名跡和胡同人家,感受「老北京」氛圍。與胡同居民一起動手製作民俗工藝,開展民俗運動。2016年根據京臺基層社區交流工作要點,朝陽區重點開展兩地社區間的交流合作,在高雄市楠梓區翠屏裡成功舉辦第二屆「京臺社區大舞臺」,勁松街道基層社區工作者等20餘人,參加了在翠屏裡社區活動中心舉辦的交流活動,以「炫彩勁松,舞動翠屏」為主題,拉近與臺灣居民距離,建立友好情誼。
  • 賓陽炮龍廣場如果變成這樣,你會愛去嗎?
    在茶餘飯後,人們都喜歡出門散步,有人感嘆在賓陽適合散步的地方太少了,只有鳳凰湖廣場、文化廣場,其實還有一個地方,那就是炮龍廣場!炮龍廣場飯後散步確實是個好去處,但是還有些地方需完善,炮龍廣場,顧名思義,就是一年一度的賓陽炮龍節舉行儀式的重要平臺。每年一到正月十一,這裡好不熱鬧!
  • 2020 年黔東南春節最全民俗節慶活動
    非黔東南莫 " 鼠 ", 我們已為您準備了一大波民俗節慶活動,趕緊收拾行囊準備出發吧 !2020 年黔東南州春節期間民俗節慶活動一覽時間:2020 年 1 月 26 日至 1 月 31 日地點:凱裡市萬博廣場州博物館活動一:春節期間進館參觀趣味答題活動參與方式:觀眾在春節期間(初一至初七)進館參觀,掃描並關注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 七彩舞者聯盟2020『騰藥杯』滇湘文化交流活動在德宏州文化館成功...
    11月24日下午,德宏州文化館聯合七彩舞者聯盟、雲南邊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七彩舞者聯盟2020『騰藥杯』滇湘文化交流活動」。來自湖南懷化的嘉賓與德宏州文藝愛好者們進行了一場歌舞的文化盛宴。兩地的文藝愛好者帶來了極具地方特色的節目,德宏州帶來《勐巴娜西歡迎你》、湖南懷化帶來《我的九寨》和《穆桂英掛帥》等節目,活動現場氣氛高漲、掌聲不斷。兩地的文藝愛好者在舞臺上的精彩展示讓大家感受到了兩地不同文化的藝術魅力,同時也通過此次活動搭建起了滇湘兩地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了滇湘兩地人民的友誼。
  • 湖南廣電氣排球隊來我縣開展交流聯誼活動
    綏寧新聞網訊 為更好地響應和落實國務院「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偉大號召,7月4日,湖南廣電氣排球隊挑選出15名男女運動員來我縣開展球技交流聯誼活動。我縣氣排球協會青年女隊和江口塘電站男女氣排球隊參加了此次交流活動。
  • 以信俗文化交流為「槳」潮臺兩地民間交流加速前行
    潮陽與臺灣文化同根同源、一脈相承,潮臺兩地文化交流資源豐富、特色鮮明,交流日趨頻繁。今年來,潮陽臺辦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重要要求,自覺擔負政治使命,立足潮陽地方優勢,在對臺文化交流工作中主動作為,積極引導潮陽與臺灣開展民間信俗文化交流,以媽祖文化為紐帶,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在潮臺之間開展。在交流碰撞中,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
  • 上林縣「2020年南寧·東協人才交流活動月」系列活動圓滿落幕
    近日,以「發現最美上林,共享上林美景」為主題的上林縣「2020年南寧·東協人才交流活動月」系列活動圓滿落下帷幕。活動分為培訓和賽事兩個部分,包括「2020年南寧·東協人才交流活動月上林縣政務導遊人才培訓班」、「2020年南寧·東協人才交流活動月上林縣政務導遊人才大賽」和「2020年南寧·東協人才交流活動月上林旅遊攻略大賽」。
  • 廣西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鼓聲氣勢磅礴,震撼臺灣花蓮民眾
    受臺灣花蓮縣邀請,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馬山壯族會鼓第三次赴臺參加「桂黔民族樂舞晚會」演出。
  • 駐浮山縣市人大代表在我縣交流視察
    【導語】:11月13日,由浮山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學良帶隊的駐浮山縣的臨汾市人大代表團深入我縣進行交流視察【解說】:視察團一行先後深入堯京葡萄酒莊、萬鑫達焦化、丁村遺址等地,實地視察了我縣「三農」工作、工業轉型提質、文化旅遊發展、開發區建設、項目建設、脫貧攻堅、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疫情防控等情況,聽取了相關部門及企業相關負責人的情況介紹。
  • 首屆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在南寧落幕 推動交流合作深入
    圖為李彬為獲獎單位代表頒獎 林浩 攝中新網南寧12月15日電 (林浩 俞靖)12月14日晚,首屆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在廣西南寧落下帷幕。此次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旨在夯實提升中國—東協文化藝術交流合作平臺,推動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在為期一周時間裡,主辦方以「文化藝術的盛會,人民大眾的節日」為宗旨,在桂林、南寧和柳州等地開展舞臺演出、非遺展演、藝術普及、藝術教育等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