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大使萌芽熊、流浪星球英雄筆…揭秘「IP爆款」中的上海基因

2021-01-07 騰訊網

因為形象大使萌芽熊「坐鎮」,嘉定的一處垃圾分類智能生活垃圾投放站點,這兩天在朋友圈「火」了起來。事實上,擁有2000多萬的萌芽熊,自從擔任了嘉定的垃圾分類形象大使之後,不僅影響力跨越了上海,垃圾分類的宣傳推廣也讓其他不了解萌芽熊的人們迅速成為了它的粉絲,帶動了萌芽熊周邊衍生品的銷售熱度。類似的「IP爆款」,在上海還有不少。

專業團隊 拓展長線潛力

據萌芽熊市場合伙人黃潔立介紹,萌芽熊成為嘉定垃圾分類吉祥物之後,不僅在一些垃圾分類點出現,更是通過網絡對垃圾分類進行了全面宣傳,比如拍攝製作的「萌芽熊」垃圾分類公益短視頻,在抖音、騰訊、優酷等平臺受到追捧,點擊量達數百萬,由此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力,進而走出上海,在福建等地也成了當地宣傳垃圾分類的「大使」。

「萌芽熊的粉絲量級已經到了一定程度,說明市場已經認可了這個IP。萌芽熊形象本身審美力高又極具親和力,擁有長線發展的潛力。」黃潔立說,「設計一個卡通形象IP並不是很困難,但是如何真正將其變得具有辨識度卻需要實力。在我們這個團隊中,創始人張耀主要負責策劃、導演;聯合創始人盧德磊主要負責製作技術、公司管理。我主要負責IP授權等市場開發。」

一個IP能夠成功至少需要三點:第一,形象好,可以被IP化;第二,找到大流量入口;第三,能夠落地進行商業變現。「我們發現大部分原創IP作者的商業邏輯、商業頭腦都不會特別突出,基本上沒有碰到過原作者可以自己把商業完成得很好,所以還要找更加專業的商業團隊合作。」黃潔立說。

在上海,專業從事IP市場的個人以及專業機構的數量並不少,有些甚至代理的是全世界知名的IP。今年10月,集結4家海外著名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V&A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的300餘款博物館聯名商品登陸國內的一家大型電商平臺,而其合作夥伴就是上海的一家IP授權與運營商——品源文華。

「體驗經濟時代,商品的功能不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他們更加在意的是商品所帶來的體驗與感受。通過文化藝術賦能,不但提升了產品差異性,還能通過IP賦予其『靈魂』,給消費者帶來精神上的滿足感。」品源文華公司的創始人兼董事長何一贊說。

成立於2012年的品源文華,最早主要負責好萊塢影視IP的授權。2016年,何一贊偶然機會接觸到了大英博物館,開始了從影視IP授權到文化藝術IP授權和運營的轉型之路。品源文華在上海和洛杉磯設有IP開發工作室,研發團隊每年會根據全球潮流趨勢以及和博物館館藏人員的深度交流,確定7-8個主題,挑選合適的館藏品進行素材圖庫、文案的開發。天貓大英博物館旗艦店便是由品源文華主導產品設計開發、生產以及線上銷售整個鏈條。《2018年天貓博物館文創數據報告》顯示,大英博物館在天貓博物館類目位列第二,累計粉絲數超104萬。

搭建平臺 促進協同發展

除了專業IP市場人才,上海也有不少專業的平臺來協助市場對接。近日,在上海第五屆手造博覽會期間舉行的「2019上海大學傳統工藝工作站·傳承人對話活動」中,非遺傳承人與設計師及品牌企業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而為他們搭建起平臺的就是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

「這些年來,我們在文化部非遺司的指導下,通過跨界合作讓傳統非遺重獲新生。當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從傳統文化中尋找靈感,很多非遺手工藝人,卻由於缺少當代設計的創新能力,令人驚嘆的指尖藝術只能被困在大山裡。通過對非遺IP的開發,不僅能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更能成為當地扶貧的重要力量。」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運營總監章莉莉說。

膳佳品牌創始人兼設計總監陳文很早就參與到了PACC的非遺研培中。在其看來,現在很多人和機構幫助非遺資源商品化,實現商業變現,主要做的事情是三件:非遺資源品牌化、非遺技藝商品化、文化創新新品類,「我覺得現在更為重要的事情是商業變現、IP賦能、文化傳播。」

「我經常去一些地方尋找合作,尤其是傳統手工藝多的地方,做1個,甚至做100個,都可以做得很好,但是做10000個做不了,這種傳統手工藝天生不具備做爆款的能力,真給你10000個訂單自己消化都消化不了。這需要設計師作為中間者牽線搭橋。」陳文特別提到了其在工作站的一些經歷以及看法,「創新思維可以打破同質化的怪圈,跨界合作可以開創出新的產業格局,只要砥礪前行,爆款可行。」

在今年進博會非遺展區中,上海鳳凰牌自行車「牽手」遵義藤編非遺傳承人馬毅,共同研發製作充滿田園氣息的藤編前車籃和書報架,一經亮相便引起廣泛關注。

「2018年很榮幸到上海大學進行培訓,2019年4月,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年銷售額是400萬,並帶動了大量的人有一技之長,使他們脫貧致富。」馬毅說,「上海大學也幫我們聯繫了鳳凰自行車,這是傳統工藝走向現代產業的一次交融,能夠把非遺融入現代元素,使非遺手藝轉化為商品。我們也希望在非遺繼續和現代工藝、現代優秀企業跨界合作,能夠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面向市場。」

創新賦能 成就更多可能

製造業有一個著名的「微笑曲線」理論,其中間端是加工,前端是研發,後端是市場。要提升製造業的附加值,就必須從中間向左右兩端延伸,一要增加科技研發,二要強化品牌營銷。一個超級IP不但可以深化品牌,還可以賦予商業模式的創新,帶給企業更多的可能。

今年年初,趁著電影《流浪地球》的火爆,上海英雄鋼筆推出了一款聯名版星球鋼筆,天貓首發短短2個月就售出了1.8萬支。事實上,早在2018年下半年,英雄鋼筆就與《流浪地球》展開合作洽談,並成為該電影的第一批IP形象夥伴,因此,也享受到了大IP的完整紅利。

通過IP成為CP(配對),這已經成為了申城不少老字號在商業創新中的重要模式,三槍內衣曾經與漫威、迪士尼在內的大品牌合作,發布多款定位年輕人的聯名服飾;百雀羚則搭上過《捉妖記2》的「東風」。

「我們曾經將大英博物館體驗館引入到上海的購物廣場中,為商業地產定製專屬的文化標籤。」何一贊說,「我們發現這對於快遞拉動購物中心客流量,打造其品牌獨特性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文化藝術IP吸引人流的效果顯著。」

IP的疊加和互融,不僅能帶動一個行業的發展,還可以帶動多個行業間融合發展,提升各自價值。通過系統關注IP文化價值構建,升級塑造IP方式、方法,人們會關注到IP本身的文化內涵。消費者通過電影等載體喜歡上某個原型,然後通過IP授權商品等方式加深接觸與感受,並最終形成情感連接,完成流量銷售轉換,這種從流量到顧客的轉換模式,已經越來越被上海的商業品牌所熟練應用,並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名詞解釋

IP 指「智慧財產權」 (Intellectual Property) ,其主要由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三個部分組成,包括音樂、文學和其他藝術作品,發現與發明,以及一切傾注了作者心智的詞語、短語、符號和設計等被法律賦予獨享權利的「智慧財產權」。

IP現象並非新鮮事,米老鼠、機器貓、芭比娃娃、功夫熊貓……這些早已經成為超級IP,擁有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和商業價值。

新民眼工作室方翔

圖片 | 網絡

編輯 | 屠瑜 董群力

相關焦點

  • 上海有了垃圾分類形象大使,「她」披著紅頭巾,伸出蘭花指
    如果把這一形象卡通化,與垃圾分類結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12月10日,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宣布,聘請王汝剛擔任上海市垃圾分類形象大使,聘期兩年。 同時,根據王汝剛經典舞臺形象設計的4款男女老少垃圾分類卡通形象正式對外發布,並將在後期推出卡通人物「小二」為主角的垃圾分類漫畫,用輕鬆愉快、平易可親的方式向廣大市民推廣垃圾分類知識,號召大家一起踐行新時尚。
  • 桂城親子挑戰垃圾分類關卡,「綠桂大使」把環保帶進學校和社區
    項目前期已通過開展垃圾分類現狀調研和組織學校青少年、社區青少年、社區親子家庭等不同批次群體到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進行體驗式參觀等活動,提升了青少年的環保意識,增強了青少年對南海區推行垃圾分類工程的理解及支持力度,也很好地在學校以及在社區中培育了一批垃圾分類的倡導大使——「綠桂大使」。
  • 王汝剛受聘「上海市垃圾分類形象大使」,卡通形象同時發布
    還記得全國首部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滑稽戲《頭等大事》嗎?這部滑稽戲由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與上海人民滑稽劇團聯合創作,自2019年推出以來,受到市民歡迎。12月10日,在2020年上海生活垃圾分類主題宣傳展示活動上,滑稽表演藝術家王汝剛受聘擔任上海市垃圾分類形象大使,聘期2年。目前,上海市綠化市容局根據王汝剛形象設計了「男女老少」四款卡通形象,並將在後期推出垃圾分類漫畫。活動現場,綜合考評和社會公示選樹的首批12個「上海市垃圾分類志願服務特色社區」獲得授牌。
  • 上海市垃圾分類形象大使卡通形象來啦!今年1-11月可回收物回收量...
    12月10日,記者在2020年上海生活垃圾分類主題宣傳展示活動上了解到,今年1-11月四分類垃圾量與2019年相比,可回收物回收量6198噸/日,增長53%;有害垃圾分出量2.6噸/日,增加3.3倍;溼垃圾分出量9428噸/日,增長27%;幹垃圾處置量14178噸/日,下降20%,
  • 全球最強IP《星球大戰9》首播,基因突變孫女大戰殘疾爺爺!
    自從上世紀首部《星球大戰》電影問世以來, 這四個字就成了全球最最吸睛的IP之一。 沒錯就是今天,該系列的第九部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全網首播啦。
  • 上海生活垃圾分類一年間
    城上城小區,位於上海靜安區,是一個有1500多戶居民的大型居住區,一年前上海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整個小區撤桶並點,設置了5個垃圾定時投放點,每天早間、晚間的7點至9點,是垃圾投放點開放時間。晚上7點多,記者在投放點看到,居民將垃圾分類投放到對應的垃圾桶內,倒掉溼垃圾後,也會把垃圾袋扔到幹垃圾桶內。
  • 上海家庭「垃圾分類」 觀察筆記
    像我爸媽和我爺爺奶奶這樣的中老年市民,是否真的會做好垃圾分類?他們如何判斷這些複雜的生活垃圾的種類?而行為的規範是否真的能帶來觀念上的改變?  今年春節回上海過年的我,以一個闖入者的身份,把自己的家庭作為樣本,體驗並觀察著「垃圾分類」在上海普通家庭中的實踐。
  • 上海推進垃圾分類|他山之石·垃圾分類減量成功經驗有哪些?
    【編者按】垃圾分類,是城市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環節。自2011年起,上海開始推進新一輪的垃圾分類減量工作,並連續7年將此項工作列為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加以推進。
  • 讓垃圾分類更「智慧」——上海長寧區仙霞新村街道將垃圾分類納入...
    當生活垃圾分類成為社區新時尚,正在推進「一網統管」的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又能有哪些新作為?近日,上海市長寧區仙霞新村街道聯合上海數據交易中心開發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塊化應用率先上線運行。該應用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一網統管」城市運行管理平臺,涵蓋「日常管理」、「人員監管」、「智能管控」、「檢查反饋」、「分析研判」五大模塊。
  • 「喵星人」差點被送進垃圾分類分離器
    #  近日,俄羅斯一名垃圾分類公司工人工作時,救下一隻貓咪。  垃圾分類  實際上,目前我國的流浪動物的數目也十分龐大且分布廣泛,在公園、大學校園、住宅小區已經形成了流浪動物的聚集地,其數目之多讓很多人為之驚嘆。
  • 上海要求沿街商鋪垃圾定時定點上門分類收集,9月底實現全覆蓋
    在 7 月 2 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副局長唐家富指出,對沿街商鋪垃圾分類應按照疏堵結合的方式,哪裡產生垃圾哪裡就應該分類,推行定時定點上門收集。預計 9 月底全市所有街鎮沿街的 3800 餘條道路,19.5 萬餘家的沿街商鋪都將實現上門分類收集的全覆蓋。從前年開始,上海減少了道路廢物箱的設置。唐家富表示,他在南京西路調研時了解到的是:沒有一個廢物箱是靠行人滿溢的,有些廢物箱有滿溢的現象主要是沿街商鋪早上開門中午吃飯晚上關門,把廢物箱作為垃圾箱的功能。
  • 王汝剛的垃圾分類卡通形象,原來是他設計的
    阿拉上海有自己的垃圾分類形象大使啦~日前,滑稽戲演員王汝剛受聘成為上海垃圾分類形象大使。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符子君對王汝剛這位著名滑稽表演藝術家再熟悉不過了。1987年,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廣播系列小品《滑稽王小毛》,王汝剛在其中形象地演活了操一口蘇北話的普通青年王小毛這個角色,「滑稽王小毛」風靡一時,王汝剛由此家喻戶曉。「小時候經常聽廣播小品《滑稽王小毛》,所以這次也是以『王小毛』這個角色為原型創作。」 符子君說。
  • 上海生活垃圾管理變遷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歷史(下)
    2011年,上海啟動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4月10日,全市推進大會上下發了分類推進模式彙編,為城市化地區建立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奠定基礎。以鼓勵居民日常生活垃圾乾濕分類為方向,初步形成了綠色帳戶垃圾分類激勵的工作方案。
  • 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執行將滿一年:居民習慣已養成 垃圾分類效果良好
    去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開始施行。一年就快過去了,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執行得怎麼樣?來看記者的探訪。城上城小區位於上海靜安區,是一個有1500多戶居民的大型居住區,整個小區設置了5個垃圾定時投放點。
  • 上海分類垃圾桶有什麼顏色 生活垃圾分類有哪些標準
    在前一段時間我們都有聽說到上海已在實行垃圾分類操作,都知道垃圾對我們大自然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就實行垃圾分類,不同的垃圾扔到不同的垃圾箱裡面。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上海分類垃圾桶有什麼顏色?生活垃圾分類有哪些標準?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 上海垃圾分類一周年:全民參與 改變一座城
    自去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以來,上海在垃圾分類這件「小事」上,全民參與、全程發力,可以概括為「加減乘除」和「十百千萬」。有法律法規支撐,有市民全員參與,有志願者全程引導,上海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的社會氛圍越發濃厚。
  • 你會倒垃圾嗎?垃圾分類即將開始,記者為你揭秘如何「倒垃圾」
    《煙臺市市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距離2021年1月1日實施的時間還剩下了不到一個月,倒垃圾這種「生活小事」也將有法可依,同時也有法必依。作為普通市民到底應該如何倒垃圾?記者從「官方」和民間採擷了一些素材,為你模擬出垃圾分類後「倒垃圾」的流程,現在,就讓記者為你揭秘垃圾分類開始以後「如何倒垃圾」吧。
  • 「零垃圾」舉措接軌國際賽場 !垃圾分類點亮 2019 上海勞力士網球...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也已百日,閔行區馬橋鎮網格中心和馬橋鎮城管中隊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攜手旗忠網球中心結合運營實際,特制定「零垃圾」垃圾分類理念,融合到世界大師賽事中,向世界展現出上海對於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視與成效。
  • 「垃圾分類」倒計時:數千名兒童拿起畫筆,描繪他們眼裡的「更多...
    「舊材料循環利用,新科技創造未來」在該活動的作品欣賞頁面,兩類畫作讓人眼前一亮,一類盡情發揮創意,展現想像中的未來世界;另一類循環利用廢棄材料,製作成精美的拼貼畫。 上海市法華鎮路第三小學學生張煦承上傳了一幅名為《別讓垃圾去「流浪」》的畫作。他把地球畫成了一個在宇宙中穿著太空服的「小孩」,這個「小孩」有四隻手,都在處理垃圾。
  • 上海垃圾分類實施一周年:從外力倒逼到內心認同
    從外力倒逼到內心認同 上海垃圾分類實施一周年都經歷了什麼?垃圾分類一年後上海小區現狀過去二十多年時間裡,全國上下都先後轟轟烈烈開展過各種形式的垃圾分類試點。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