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馬鎮:養鵝助脫貧

2020-12-22 新華網重慶頻道

  「我這次預訂了1500隻鵝苗,申請了小額扶貧貸款1.5萬元,準備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希望將來能一次養一萬隻鵝。」11月15日,大足區石馬鎮勝利村建卡貧困戶吳龍彬說。

  2018年年底,吳龍彬的家庭因病致貧,成了建卡貧困戶。當時他家連住房都成問題,2019年政府實施D級危房改造,吳龍彬一家搬進了新房,壓在他心頭的大石頭少了一塊。

  由於吳龍彬需要留在家鄉照顧患病的家人,不能再外出打工了,一時之間在本地找不到工作。2019年,在他陷入困境的時候,石馬鎮扶貧幹部李曉龍建議他發展養殖業,並且先後兩次給他送來了扶貧產業發展資金4700元,吳龍彬開始試著在家養了一百多隻雞。

  今年2月,吳龍彬打聽到養鵝比養雞更賺錢,於是決定嘗試養鵝。他在勝利村農家書屋借閱養鵝知識讀本,一邊看書一邊學習養殖技術。為了降低風險,吳龍彬第一批只購買了150隻鵝苗進行試養。一晃眼3個月過去了,鵝群成熟出欄。經過石馬鎮扶貧幹部牽線搭橋,這群鵝全部銷售一空,每隻鵝平均售價90元。

  經過這次試養,吳龍彬積累了很多經驗。今年6月,吳龍彬又購買了1200隻鵝苗,這群鵝在9月、10月先後出欄,陸續被收購。截至11月上旬,第二批只剩100餘只鵝還沒賣出。雖然還沒賣出,收入卻源源不斷——這些鵝下的鵝蛋一個能賣5元錢,吳龍彬可以收穫四五十個鵝蛋,然後全部賣出。

  如今的吳龍彬對大規模養殖充滿信心,鵝苗的成活率能控制在90%以上。(鄧小強)

相關焦點

  • 【她與脫貧攻堅故事】農大教授「養鵝經」,技術服務顯身手
    ,給予農戶更多的切合實際的技術指導,讓更多的養鵝農戶受益,保證貧困戶通過肉鵝養殖這種短平快的方式脫貧。普通農戶養殖30-50隻,貧困戶在村裡的支持下,養殖200-500隻;村裡600多戶,幾乎家家養鵝,家家聽到嘎嘎的大鵝叫。到目前,林甸縣不僅四季青鎮的幾個村在養鵝,周邊幾個鎮都在發展養鵝。鶴鳴湖鎮的建設村、宏偉鄉的宏偉村,在村扶貧生產隊的幫扶下,在王秋菊團隊的技術支持下,先後有5個3000隻的養殖大戶和合作社出現,帶動60餘個貧困戶通過玉鵝種養生態養殖獅白鵝脫貧不返貧。
  • 一線故事|山東省德州市:「養鵝達人」李頻和他的養鵝聯盟
    在該鎮朱家坊村就有這樣一位村民,靠養鵝脫貧的他帶頭成立養鵝聯盟,也為鄉親們打開一條致富之路。這位村民就是被稱為「養鵝達人」的李頻。李頻生於1982年,從小他就有一個搞養殖的夢想。2000年,李頻在老家從事肉狗養殖,以失敗而告終。之後,心情抑鬱的他選擇外出務工。在東北打工的13年期間,養殖這個想法他始終沒有放下。
  • 景致記錄:五月裡的大足石門山與石馬天主教堂
    1999年12月,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大足石刻,其實是指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這五處石刻造像群。現在已經是5月下旬了,我們決定去打探石門山摩崖造像,看開放沒有。石門山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區石馬鎮石門村石門山,是南宋時期的摩崖石刻,兼容儒、釋、道三教。外地的朋友要過來看的話,坐客車到大足汽車站下車。然後去大足汽車站外的公交站臺,乘坐210路公交車,經過32個站,到石門山石刻公交站下車。
  • 安徽靈璧:林下養白鵝 唱起脫貧「向天歌」
    林下養白鵝,既環保,又幫助百姓脫貧致富,唱起脫貧「向天歌」。周坤攝人民網宿州4月25日電(周坤)養鵝也能養出「搖錢樹」。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漁溝鎮馬集村貧困戶馬萬裡就靠著一隻只大白鵝實現了自己的脫貧夢、致富夢。
  • 大足探索黑山羊產業扶貧 帶領貧困戶發「羊財」
    大足黑山羊產羔率高、肉質鮮美,是重慶大足區帶動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如今伴隨著大足黑山羊的品牌效應不斷提高,市場行情好,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擴大養殖規模,發起了「羊財」。村裡最大養殖場險些關閉高升鎮先進村的劉安秀養殖黑山羊已經三年了,說起今年養羊的坎坷,這個一向堅強能幹的貴州媳婦到現在都心有餘悸。
  • 石橋鄉篇發展林下養鵝,增就業促增收
    位於石橋鄉的河南聖霖林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近年來,通過大力發展種養結合的『林下養鵝』新模式,在成功探索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的同時,也為石橋鄉的扶貧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成功培育出『潁川白鵝』新品種,探索出林鵝複合養殖新模式。即「鵝吃林中草、草肥林下鵝、鵝壯林中樹」的綠色循環立體經濟模式,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也成了石橋鄉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成立四年來,聖霖公司得到了石橋鄉政府和群眾的大力支持,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不忘匯報社會,為石橋鄉的脫貧攻堅工作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新華社】牡丹江林口:大鵝養殖助農脫貧增收
    【新華社】牡丹江林口:大鵝養殖助農脫貧增收 2020-08-13 21: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一年純賺40多萬 汕頭龍湖區昔日貧困戶養鵝走上致富路
    「2019年養了1600多隻菜鵝,純賺40多萬元,去年行情好一點。」
  • 養鵝只需做好這3點,養的鵝又肥又大,出欄快,先收藏了
    很多農戶近幾年大量地養殖雞鵝,但是養鵝是一項嚴格的技術活,沒有一定的技術是養不好鵝的。經驗豐富的老農戶教我一招,只需做到這三點,養的鵝又肥又大,出欄快1、選好苗。 鵝苗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育雛的效果,所以在育雛前,要選擇生長發育好的苗鵝進行育肥飼養。
  • 養鵝場地的選擇和面積如何計算?大美鵝教你一畝地到底能養多少只鵝?
    一畝地可以養多少鵝,與鵝的大小和你的飼養方法,飼養技術,以及你的飼養環境有很大關係。從理論上講,一隻鵝苗的活動空間0.25平方即可,算下來一畝地至少可以養2600隻左右。 大美鵝一家專門培訓養鵝的基地,手把手教您如何選擇優質的鵝苗,養鵝選擇好鵝苗是關鍵。常年提供託溫鵝。
  • 養泥鰍種植檸檬,揚州大學專家跨越千裡助「人民幣女孩」脫貧
    養泥鰍種植檸檬,揚州大學專家跨越千裡助「人民幣女孩」脫貧 2020-06-17 0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養鵝是傳統的暴利養殖項目,為什麼說養鵝不賺錢呢
    大家都知道,鵝是農村的一種傳統養殖家禽,也是暴利項目之一,它與雞鴨都是同一類的。不過在養殖中,從利潤的角度看,養殖鵝的利潤比養雞鴨更要高,而且銷售量更大。比如說鵝產品的消費市場,目前正在不斷增長,而且市場供不應求。既然是這樣,但為什麼有人說養鵝不賺錢呢?
  • 「與人不和,勸人餵鵝」,這句話什麼意思?養鵝真的不好嗎?
    先來了解一下「與人不和,勸人餵鵝」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再說養鵝好與不好的問題。 「與人不和,勸人餵鵝」這句話由來已久,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和人不和睦的話,就勸別人去養鵝,勸別人養鵝之時,肯定會說一些養鵝的好處啦,比如說能夠看家護院,能夠下蛋賣錢補貼家用等等。
  • 大足「健康趕場」入選《全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典型案例集錦》
    一本宣傳科長的趕場日記大足《健康知識趕場 衛生服務下鄉》典型案例,早在2016年11月就被國家衛生健康委推薦入選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典型案例介紹,受到中外學者專家好評。一本健康教育科長的趕場日記。2014年3月27日,石馬鎮太平社區。「來客了!」不知是誰破著喉嚨,高吼了一嗓子。那聲音掩飾不住興奮,以至於有點兒顫抖。喊聲剛停,一輛大足區健康教育的宣傳大巴車已由遠即近,馳進了石馬鎮太平社區。鄉間院壩裡人來人往,好不熱鬧。群眾們圍著健康教育人員和醫生,諮詢、體檢、看病。
  • 公益廣告《脫穎「鵝」出》為你推薦家鄉好物 助力漵浦鵝「出圈」|...
    近日,由湖南衛視徐晴工作室承制的湖南「一縣一品」家鄉原產好物推薦公益廣告《脫穎「鵝」出》完成青島和漵浦兩地拍攝,後期製作也已近尾聲。漵浦鵝漵浦鵝是被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的鵝類品種,產肝性能好,鵝肝體積大、膽固醇含量低、營養價值高,是中國肉用、肝用型綜合性能最好的鵝種之一,肥肝性能媲美法國著名的朗德鵝。
  • 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石馬鎮的關帝祠,裡面有一把三百年歷史的寶刀
    石馬鎮位于吉安市永豐縣東南部,毗鄰撫州市樂安縣。石馬鎮的鐘鼓洞內,有幾塊形似寶馬的天然巨石,所以名叫石馬鎮。石馬鎮盛產螢石、方解石、石灰石、大理石,是永豐縣的石頭產業強鎮。石馬鎮有一座歷史悠久的關帝祠,根據江西省級地方志的記載,這座關帝祠始建於清朝雍正二年,也就是公元1724年。
  • 河南延津縣西屯村脫貧「三重奏」
    兩年多來,劉學鳳與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以創業就業為中心,讓全村82戶貧困戶有創業能力的創業,有就業能力的就業,無勞動能力的樂業,完成了西屯村脫貧「三重奏」,讓脫貧戶脫貧,也讓該村摘下貧困村的帽子。讓有創業能力的創業。
  • 農村養1000隻鵝需要多少成本?可帶來多少利潤?
    農村養1000隻鵝需要多少成本?可帶來多少利潤?鄉下養一千隻鵝有多少收入,以前養鵝,主要是養雞養鴨,賣蛋,還有養雞的報警功能。如今養鵝、養鵝成了家常便飯,肉食更是物有所值。從養鵝的目的來看,養鵝正是要時時刻刻都能賺錢,品種多、大小不同,所以鵝苗的價格也有差別,我們這裡有一個孵化園,本地的鵝苗品種有十元至十二元、二十元至二十五元不等,小鵝一般成鵝十斤左右、百元/只,大鵝可長二十斤至兩百元/只,鵝是食草動物,合理搭配高蛋白精飼料,可以加快生長速度。生長發育約70天。
  • 想養鵝,你該注意什麼,你擔心的這裡都有解答~!
    3.我以前是養雞、鴨的,現在想養鵝,可行嗎? 答:經常有一些工商投資老闆來找我,幫他們設計鵝場,這些人一開口就說1批要養1萬或以上,否則不感興趣,我就直截了當的告訴他們養鵝跟養雞養鴨不一樣,套用雞鴨的思維去養鵝一定要吃大虧的,甚至是血本無歸。
  • 大足石刻:一座滌蕩心靈的藝術殿堂
    1999 年12 月1 日,大足石刻繼敦煌之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從而躋身於「世界八大石窟」之列。大足石刻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闡釋,尤其對儒家孝道文化的宣揚,對心性和修身的主張,對清廉戒欲的倡導,在今天同樣可以衍射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令人省度人生,照徹心靈,淨濾和升華我們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