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劇惹日本不滿,一家族將劇組告上法庭,後來怎麼樣了?

2021-01-10 華夏文物

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經歷了一段非常屈辱的歷史。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我國成為了海外列強砧板上的魚肉,等到時機成熟就要宰殺分割。作為我國鄰居的日本不僅不伸出援手,還在這個時候踩了我國一腳,對我國發起了時間長達8年的侵略戰爭。

抗日戰爭

日本落井下石,對我國發動全面侵略戰爭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建立偽滿洲國。隨後陸續在上海、華北等地製造事端,故意挑起戰爭。在這段時間裡我國一直處於隱忍狀態,因為我國知道如果戰爭真正打起來,最後受苦的一定是我國的百姓。這種信念一直到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北平附近挑起了「盧溝橋事變」後,中國兩國的戰爭才算是真正的爆發。

抗日戰爭

這場戰爭的殘酷是無法用語言描寫的,光是在此期間發生的「南京大屠殺」就足以讓人膽顫驚心,更別提規模比它還要大上好幾倍的抗戰呢!從兩國的傷亡情況就可以看出當時的情況有多慘烈,根據記載,這場戰爭我國的傷亡人數為3500萬人以上,而日本則僅有130萬人。

抗日戰爭是我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全面戰爭,也是一場反抗日本暴行的正義戰爭,雖然我國後來戰勝了日本,但也對我國造成了致命性的打擊。

日本投降

銘記歷史,抗日神劇誕生

在這場長達十幾年的戰爭中,無數兒女奔赴前線作戰,他們熱灑鮮血用生命換來了如今的和平與盛世,所以為了銘記這段歷史,也為了紀念那些偉大的抗日英雄,我國拍了許多抗日紀錄片與抗戰電影、電視劇,形象地還原了當時殘酷激烈的戰爭。然而隨著快餐式經濟的發展,抗日劇變成了抗日神劇。

其實這些抗日神劇還挺受歡迎的,因為導演在劇情裡加入了許多不一樣的元素,如中國武術、玄幻等奇異的文化,他們打起日本鬼子的場面也讓觀眾看得非常爽快。但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有些場面確實非常不合常理,比如說「手撕鬼子」、「麵包皮衣配飛機頭」、「用石頭打飛機」「麵包炸彈」等都存在誇張成分,很容易誤導觀眾。

手撕鬼子

抗日神劇被日本一家族告上法庭

原本這些抗日只是在我國播出,並沒有引起國際上的注意,直到日本一家族將拍攝抗日神劇的劇組告上法庭,人們才漸漸地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那麼,後來這件事情怎麼樣了呢?

這個將劇組告上法庭的家族名叫鳩山家族。鳩山家族在日本有著「甘迺迪家族」之稱,為什麼要怎麼稱呼呢?其實主要是因為鳩山家族在日本政壇上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家族四代中共有五位政界要員,主要擔任過前首相、眾院議長、總務大臣等要職,並且無一例外與中國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聯繫。

鳩山家族合影

鳩山家族之所以看不慣抗日神劇裡的劇情,主要是因為這部劇講述了東北抗日聯軍費勁千辛萬苦後,終於把日軍最後一支隊伍消滅的故事。而這支日軍隊伍為首的軍官就叫名為鳩山。在許多國人心中,這樣的劇情並沒有什麼問題,更不會去關注軍官的名字,但在鳩山家族看來這簡直是對他們的侮辱,是我國忘恩負義的表現。

為什麼怎麼說呢?原來鳩山家族不僅沒有對我國做過任何侵略的舉動,還在抗日戰爭中作出了非常重大的貢獻。鳩山家族不僅一直反對日本對我國實施侵略戰爭,還倡導與我國建立良好的往裡關係,畢竟日本在古代時期就已經與我國有非常好的貿易關係,他們深知我國有多強大。

一千多年的時間裡,鳩山家族一直與我國有著密切的往來,並給我國帶來巨大的幫助。如此奉獻但卻被我國戲弄,鳩山家族的人非常憤怒,直接將這個劇組告上法庭,最後勝訴得到相應的賠償,最終的結果是不論是抗日劇還是抗日神劇都不再會有「鳩山」這個姓氏。

鳩山家族

銘記歷史,砥礪前進

距離抗日戰爭結束已經過去幾十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我國從百廢待興到發展繁榮,如今我國經濟發展快速,各方面的行業也得到很好地發展機會,更加重要的是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已經完全不用擔心歷史重現。

但不論未來的發展有多好,我國民眾永遠都不會忘記這段令人悲愴的歷史,要時刻銘記,不能忘記先人的付出,讓這道無法癒合的傷疤就這樣一直存在我們心中,不斷鞭策著我們前進!

相關焦點

  • 抗日神劇被日本一家族告上法庭,獲得大勝,從此抗日劇不出現此姓
    而且作為一個小國的日本也竟然爬到中國的頭上,這讓中國人忍受不了。於是在當今的中國電影圈裡面,經常拍出各種各樣的抗日神劇,希望能夠以這樣的抗日劇表現出對日本人的不滿,然而卻有一部抗日劇被日本告上了法庭,並且還勝訴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日本一家族把抗日劇告上法庭,日本家族獲勝後,抗日劇不用他家姓
    《易·繫辭上》中有云:「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就是說同類的東西總會聚集在一起,比如人們總覺得壞人身邊的人也一定與其臭味相投一樣。在抗日戰爭過後,我們對於曾經是侵略者的日本也常常無法釋懷,甚至會憎惡所有日本人民。
  • 日本一家族將抗日神劇告上法庭,獲勝後,抗日劇不再用這個姓氏
    當他們的名譽被損時,他們站了出來,將抗日神劇告上法庭,獲勝後,抗日劇不再用這個姓氏。他們支持中國,同樣的當他們被不相干的罪名所污衊時,也會奮力找回屬於自己的尊嚴。鳩山和夫鳩山和夫是鳩山家族的第一代掌權者,在他的思想管理下,鳩山家族並不迂腐,他們抓住明治維新改革的好時期,迅速地崛起,趕在時代的浪潮之中。
  • 從未參戰的日本家族,將抗日劇告上法庭,從此劇中再無此日本姓
    其中有一個日軍反派姓鳩山,正是這個家族,將紅燈記送上了法院。鳩山家族爭論的點就是那位大反派鳩山,在他們看來,自己可是無辜的很,而銀屏上那個叫鳩山的侵略官卻是對於自己家族的一種侮辱。
  • 抗日劇中因一姓氏,被日本一家族告上法庭,此後劇中不敢再用此姓
    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民族仇恨,是我們需要銘記於心的,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親身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都已經逝去了。而要讓我們的後代們也始終記住那段屈辱史,一些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也是應運而生。不過,多年前,我國的抗日劇中因為一個姓氏,被日本一家族告上法庭,此後劇中不敢再用此姓。
  • 日本一家族將我國抗日劇告上法庭,勝訴後,從此抗日劇禁止用此姓
    然而隨著」快餐文化「的興起,各種」抗日神劇「層出不窮,完全脫離歷史事跡,更談不上什麼尊重,演員就找帥的、美的,衣服要乾淨整潔,住要住別墅,吃要吃大魚大肉,上戰場前再打上兩斤髮蠟,知道的是打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去舞會呢。關鍵是這樣的」神劇「越來越多,好劇反而越來越少,還有人為這些神劇」狡辯「說是與時俱進,可是看看那些亂七八糟的劇情,那是與時俱進嗎?
  • 日本一家族看中國神劇後,將其告上法庭,之後抗日劇再不用此姓氏
    日本對中國長達十四年的侵略,毫無疑問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一段日子,無數無辜的百姓慘死於對方的屠刀之下,每一位中國人都不會忘記那段歷史。在過去的時候,不少劇其實都是十分考究也很真實的,讓人百看不厭,可是近幾年不知道怎麼了,各種神劇是層出不窮。很多戰爭劇不僅是脫離了歷史,準確的說是脫離了現實,根本不符合邏輯,讓人看了不知道該說什麼。
  • 日本出版中國抗日神劇大全!抗日神劇,危害民族心智!
    日本出了一本書叫《抗日神劇大百科》,裡面收錄了21部抗日神劇,總計678集。書中梳理了這些神劇中的主要劇情、人物關係,以及對各種神劇畫面的評論吐槽,並隨書附贈了抗日中文教學,教日本人如何說一口抗日中文等等!
  • 5年前日本拍了部抗日劇,裡面我軍形象如何?網友:比國產神劇強
    在這些電視劇中,往往將日本侵略者的形象設置為沐猴而冠的跳梁小丑,而抗日戰士們卻一個個英勇神武,不管在智商還是體力上都有著碾壓式的優勢。有許多網友諷刺道:如果當年的抗日戰爭是這樣打的,不知道為何要打8年。
  • 抗日神劇「進化史」:從血和淚,到髮膠偶像劇
    《抗日奇俠》劇照不過在當時,抗日神劇一詞還沒有被廣泛應用,當時還真有不少觀眾,確實喜歡《抗日奇俠》這樣概念新穎的電視劇,碰巧那一年的網絡流行語裡是「雷人」,2010年的春晚上,馮鞏在小品,從該劇開始,它幾乎主宰了所有和抗日劇相關的話題,於是很多從業者瞅準時機,緊鑼密鼓的密集籌拍各種抗日神劇,基本上今天網絡上有關抗日神劇的梗,全部出自2012年和2013年。
  • 《亮劍》15年,抗日劇為什麼越來越神了?
    曾做過05版《亮劍》製片人的趙浚凱,後來是海潤的副總裁,也是抗日劇行家。許多抗日劇,如《武工隊傳奇》《走出硝煙的女人》《狙擊部隊》,背後都有他的影子。2012年,海潤還和剛通過《步步驚心》翻紅的吳奇隆綁定,拍了抗日劇《向著炮火前進》,劇中吳奇隆抹髮膠、騎重型機車,頗具爭議,但不妨礙這部劇賣出至少8000萬元。如今看來,抗日劇偶像化該是以這部劇為始。
  • 日本人拍的「抗日神劇」裡,中國軍人是什麼形象?
    前幾年的時候,網上出現了一大批抗日劇,現在已經很少了。那些抗日劇的主人公各個身懷絕技,日軍在他們面前根本不堪一擊,甚至讓人產生了一個日軍在中國多麼不容易的想法。由於在影片中出現了許多誇張和不符合實際的情節,這些抗日劇也被網友叫做「抗日神劇」。
  • 娛樂圈裡經常拍抗日劇的幾位演員,第一位是抗日神劇專業戶
    在現在娛樂圈的影視界裡,別的影片沒出來多少抗日劇卻是出來了一大堆,一打電視無論是哪個節目都是打日本鬼子的節目在熱播,抗日劇似乎已經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像王新軍剛開始拍的《歷史的天空》、《中國近衛軍》等抗日劇還都是挺不錯的抗日劇也都很有內涵,但是再後來王新軍因為拍了一部抗日神劇頓時使王新軍的抗日劇地位一落千丈,這部抗日神劇就是《抗日奇俠》他在裡面飾演「王牧風」一角色裡面簡直太扯了,所以說以後還是少拍攝點抗日神劇吧。
  • 我買了一本日本人寫的《抗日神劇大百科》,書裡可不光是搞笑吐槽
    所以在日本亞馬遜上,我們也訂購了一本《抗日神劇大百科》,實體書剛剛到手。看了之後,覺得裡面值得說的東西還挺多。至於反華言論,從前言和書中都可以看出來,作者是真的喜歡看抗日神劇,又想向其他日本人「慢慢地、輕鬆地介紹」抗日神劇,儘管某些吐槽可能會對中國乃至中國文化有一些誤解,但絕不是日本右翼那樣臉紅脖子粗地否認侵略、叫囂反華。作者並不把這些神劇視為反日宣傳,而是作為某種值得分享、研究的無釐頭娛樂作品。
  • 日本也拍「抗日劇」,裡面八路軍是何種形象?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國情,導致了我國在抗日劇方面的審核異常寬鬆,銀幕上充斥著各種抗日劇。但是可恨的是,一些無良的劇組,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斷的消費觀眾的愛國情懷以及抗日戰爭,導致了這些抗日劇基本全是抗日神劇。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抗日劇不僅僅是中國拍,其實日本也拍過「抗日神劇」,那裡面的八路軍是什麼形象?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 日本人如何看待抗日神劇?事實令人意想不到,還有人專門出本書!
    在近些年的電視臺上,到處都充斥著抗日神劇的身影,劇中的主角們各個都身懷不世絕技,輕而易舉就能擊敗強大的敵軍。之所以這些作品被觀眾們所吐槽,是因為其中的一些情節實在是太扯了,而且將嚴肅的戰爭場面描繪成了過家家遊戲。在看這些電視劇的時候,有些人可能會想,要是日本人看到會有何感受呢?
  • 日本電視臺居然播了中國抗日神劇,還配上了中日雙字幕
    近年來,在電視螢屏上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抗日題材的電視劇,這些電視劇的主題都是宣傳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對日本侵略者的奮勇抵抗,最終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這些電視劇拍攝讓中國觀眾看了振奮人心,收視率也非常高,被網友們稱為「抗日神劇。」
  • 尼姑抗日,這不是神劇
    不過這一次的任務,看起來有些特別,因為要去的地方,是漢口鬧市區的一處尼姑庵。這次到底是什麼任務呢,難道會有神劇裡的情節發生嗎?這件事情要從頭說起。悄悄地將馬牽出軍馬場,然後飛身上馬,直奔青山下的團房秘密渡口。渡江後,策馬揚鞭,找到武工隊領導。後來,這幾匹馬交給了新四軍野戰部隊。魏正坤先是搞了槍,後來又搞了馬,這次去尼姑庵,難道是要……這個尼姑庵位於漢口漢中街,名叫九蓮庵,來頭不簡單,是新四軍在武漢一處隱蔽很深的地下交通站。
  • 扒了扒抗日神劇的導演和編劇後,才知道抗日神劇為什麼那麼多
    廣電:違背常理的「抗日神劇」不得播出。扒了扒那些抗日神劇的導演和編劇後才知道抗日神劇為什麼那麼多。 導演林建中,中國臺灣導演,在知名評分網上的簡介,非常貼切,抗日神劇導演,手撕鬼子專業戶。每年死在他的電視劇裡的日本人加起來可繞地球赤道三圈。他導的所有抗戰作品,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潮」字。
  • 李保田的一部電視劇,播出時將出品公司告上法庭,最終獲賠190萬
    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人對於這樣的現象大為不滿。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李保田主演的電視劇《欽差大臣》,在2005年播出,可是當時劇組與李保田籤約籤的30集,結果播出的時候多了3集。僅僅3集,對於注水劇嚴重泛濫的今天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可是李保田忍受不了。因為李保田除了是劇中的主演之外,還擔任了該劇的藝術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