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氣候變化,人人有責

2020-12-23 中國生物技術網

作者:武夷山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本期《世界科學》發表了多篇氣候變化主題的文章,還刊載了美國科學文化雜誌《鸚鵡螺》對美國科幻小說大家金 · 斯坦利 · 羅賓遜的訪談,因為其2020年10月問世的最新長篇小說《未來部》也是探討氣候變化危機的。

在這篇小說中,未來部是聯合國於公元2025年組建的機構,旨在應對氣候變化危機。無獨有偶,我國果殼網聯合創始人、曾任新華社高級記者的姬少亭女士若干年前創辦了「未來事務管理局」,這是一個以「未來」為核心的科技文化品牌,專注於科幻文化的推廣和科幻原創內容的創造。筆者應科幻作家和科幻研究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現為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巖的邀請,於2014年5月10日參加了「未來事務管理局第一次代表大會」,會議的主題是科幻未來主義宣言。有趣的是,美國人在科幻作品中「成立」了「未來部」,而中國人成立了「未來事務管理局」來推動科幻創作。不管怎麼說,科幻與未來展望這二者是如影隨形的關係呀!

美國文化人非常注意通過文學手段來喚醒世人對氣候變化危機的警覺,羅賓遜創作的《未來部》並非這方面的孤例。比如,2020年4月,美國企鵝出版社出版了美國文學批評家和作家約翰 · 弗裡曼(John Freeman)編著的《雙星球記:一個分裂世界上的氣候變化和不平等故事》(Tales of Two Planets:Stories of Climate Change and Inequality in a Divided World)。該書的主標題模仿英國大作家狄更斯的《雙城記》,意思是由於種種不平等,我們這個星球其實已經分裂為貧富兩個世界了,而氣候變化對窮人的打擊將更為沉重。該書編入了世界各地(包括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作家寫的氣候變化和不平等主題的近40篇作品,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和報告文學。在這方面,中國文學界不妨向美國同行學習。

我們老百姓閱讀文藝作品,多半是為了愉悅身心。但是,閱讀氣候變化題材的文藝作品(包括科幻小說),卻有著自我教育的作用,有助於使我們成為更有素質、更具責任感的公民。

全球變暖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是,氣候變化的主因是人類活動還是大自然的演變?氣候變化到底會產生多麼嚴重的後果?目前採取的減排行動能否減緩氣候變化的衝擊?對這些問題,科技界尚未取得共識。不過,國際社會(包括主流科學家)的主張是採取預警原則(即儘管存在著科學結論上的不確定性,但政府有權在風險明朗之前就採取必要的防範行動),寧願承擔發生偽陽性錯誤(如:氣候變化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氣候變化的主因不是人類活動;即使加強減排,氣候也恢復不到我們期望的水平,等等)的風險。因為,若等到科技界對前述問題有了共識性的答案再採取行動,可能為時已晚。做個簡單的類比,如果所有機構、所有家庭都注意防火,今後十年八載大概率不會發生火災,那麼培訓、供養消防隊員和購置、維護消防設備的經費是不是白花了呢?顯然,寧願養著消防隊而永遠沒有火災,也不能一旦起火了束手無策。

氣候變化不是像火山爆發、地震、海嘯這樣的突發災難,它是一個緩變過程,但是,它可能給全人類帶來我們尚不知如何應對的災難性後果,不得不嚴加防範。應對氣候變化危機是一項史無前例的、無比嚴峻的大挑戰,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各國政府、產業界、科技界、文化界、普通消費者等各自都有自己的角色要扮演。對於我們消費者,若能做到低碳生活,厲行節約,就不僅能為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做出難以估計的貢獻,而且也有利於我們自己的身心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來源:武夷山博客

相關焦點

  • 應對氣候變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
    生態環境系統要堅定不移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統籌謀劃好「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積極開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將應對氣候變化融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方方面面,切實提高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力度和水平。長期以來,我國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中國始終堅持走符合國情的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立足新發展理念,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入手,積極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007年,中共十七大報告第一次列入了氣候變化議題,指出要「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新貢獻」。
  • 中國與波札那籤署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文件 開啟中博應對氣候...
    11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與波札那環境、自然資源保護與旅遊部關於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物資贈送的諒解備忘錄》籤約儀式在波札那成功舉行。我國駐波札那大使趙彥博代表生態環境部與波札那環境部部長凱倫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  趙大使表示,氣候變化是事關人類發展的重大挑戰,需要全世界攜手共同應對。
  • 學會居安思危 應對氣候變化
    原標題:學會居安思危 應對氣候變化   12月7日,2020綠色發展城市高峰論壇暨第八屆深圳國際
  • 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在行動
    央視網消息:5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5年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有目共睹。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了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最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中國提出的新舉措包括,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雄心和決心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各國都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團結一心,提振雄心,增強信心,努力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倡議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新體系,堅持綠色復甦的氣候治理新思路,
  • 習近平展現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雄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時提出三點倡議,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接受記者採訪的學者說,在以「雄心」為關鍵詞的峰會上展現出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雄心」,具有紀念意義和現實意義。「應對氣候變化正處於非常關鍵的時期。」
  • 施懿宸:綠色保險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二)支持並開展與氣候風險相關的科學研究保險業積極與科研機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合作,支持並開展對氣候變化及相關風險的識別、研究和管理工作,主導氣象巨災模型研發並將極端天氣事件納入傳統災難模型,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物理風險。
  • 陳新光:中國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世界典範
    2017年,在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因美國氣候政策出現變化而面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方在多個重要國際場合表明堅定支持《巴黎協定》的態度和積極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2018年卡託維茲氣候大會前夕,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上,中國與法國、聯合國在峰會期間聯合舉行氣候變化會議,發表新聞公報,共同表態支持卡託維茲大會如期達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目標更加明確
    2020年12月12日,在《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之際,國際社會為了提振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與雄心,舉辦了2020氣候雄心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對未來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了三點倡議,並宣示了提高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的四項新舉措。這意味著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更加明確。
  • 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在行動
    新華社記者 李 安攝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中國近年來在大力推進國內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積極推動共建綠色「一帶一路」,實施「一帶一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計劃,通過「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平臺,為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匯聚更多力量。《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13日 02 版)
  • 歐巴馬公布措施 應對氣候變化對健康危害
    原標題:歐巴馬公布措施 應對氣候變化對健康危害 美國總統歐巴馬7日公布一系列行政措施,以應對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 歐巴馬當天在華盛頓參加一個圓桌討論會時說,氣候變化不僅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威脅國家安全,還危害人們的健康。 歐巴馬宣布將採取一系列行政措施來減少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
  • 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
    尊敬的古特雷斯秘書長先生,尊敬的各位同事:  很高興出席今天的氣候雄心峰會。5年前,各國領導人以最大的政治決心和智慧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5年來,《巴黎協定》進入實施階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支持和參與。當前,國際格局加速演變,新冠肺炎疫情觸發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全球氣候治理的未來更受關注。
  • 新華社評論員: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論習近平主席在氣候...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 題: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論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重要講話新華社評論員「讓我們繼往開來、並肩前行,助力《巴黎協定》行穩致遠,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
  • 新華社評論員: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 題: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論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重要講話新華社評論員「讓我們繼往開來、並肩前行,助力《巴黎協定》行穩致遠,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習近平主席12日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闡釋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最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氣候變化是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合力應對氣候變化,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關係人類未來命運。5年前,各國領導人以最大的政治決心和智慧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
  • 應對氣候變化 年輕人有作為
    圖片來源 主辦方供圖《青年參考》記者 張昊天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不只關乎當下,更是為屬於未來的一代代人留下綠水青山的重要舉措。向著這個目標,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行動起來。11月20日,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主辦的2020年世界兒童日「氣候變化·青春行動」主題活動在北京舉行。在與會青年代表、16歲的曾翎眼中,青少年可以在日常小事上踐行環保理念,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個人從小事做起。
  • 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展現大國擔當
    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將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5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為2020年後的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明確了方向,開啟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新階段。5年來,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定支持應對氣候變化多邊進程,積極承擔符合自身發展階段和國情的國際義務,建設性地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肯定。
  • 應對氣候變化 城市應該如何規劃
    北極星大氣網訊:應對氣候變化,實現低碳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也是今年G20杭州會議的重要議題。世界在關注,中國也在高度關注。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城市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主戰場。為此,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城市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明確了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方向和原則。
  • 2020世界兒童日:應對氣候變化,中國青少年在行動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芮心月女士總結致辭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羅歡、廖開迪):20日,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以及中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共同主辦的2020年世界兒童日「氣候變化·青春行動」主題活動在北京舉行。
  •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雄心和決心(和音)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各國都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團結一心,提振雄心,增強信心,努力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倡議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新體系
  • 人民日報和音: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雄心和決心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各國都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團結一心,提振雄心,增強信心,努力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倡議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新體系,堅持綠色復甦的氣候治理新思路,並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