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一周觀察」上海「新71路」BRT已基本建成並上路試運營,盼了...

2021-01-08 央廣網

臨港的道路最近發生了些變化:幾條主幹道路的最左側車道劃上了黃色虛線,路口還掛上了標有「中運量專用」的紅綠燈。常在延安路開車的人一眼就能猜出,臨港的BRT馬上就要上路了。

記者從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確認了這一消息。此前傳得沸沸揚揚的6條中運量公交線中的第一條T1線,已經基本建成,並實現上路試運營。消息傳出後,泥城鎮的居民無不在群聊、社交網絡上歡欣鼓舞、奔走相告。

一條公交線而已,何至於這麼興奮?

泥城人說,盼了太久了。泥城鎮背靠產業區,向工業化轉型後,吸納了大量產業區企業員工。目前,該鎮已是臨港新片區人口最多的鎮之一,商業等配套相當齊全,唯獨交通仍有不便——16號線不通,與新片區其他組團之間的路網也非常落後。

記者有一回從泥城鎮送朋友到書院站坐地鐵,一路只能走鄉間小道,兩邊都是玉米地,道路狹窄,對向會車時只能開上路肩避讓。

而T1線始發滴水湖地鐵站,聯通主城區與產業區、泥城鎮,又是班次多、時間準、速度快、運量大的中運量公交線。對泥城鎮居民、產業區從業人員而言,它堪稱16號線延伸段。無論是到主城區,還是進市區,T1線都是一個方便快捷的新選擇。

臨港新片區揭牌成立後一年多以來,改善交通一直是管委會的重要課題。市域鐵兩港快線的規劃、兩港大道的快速化改造、S3新建工程的啟動等,這些項目無一不在大幅改善新片區對外大交通。而這些,也正是外界最為關心的問題。

但另一方面,區內的交通也同樣重要。臨港新片區總面積有873平方公裡,堪比許多縣級市;核心承載區也有386平方公裡之大。尤其是臨港新片區區域功能分工明確,先進智造片區、新興產業片區等就是以布局產業為主,滴水湖核心片區、奉賢宜居片區則更多注重於城市生活。

人們會發現,自己上下班可能是從奉賢到滴水湖,或是從產業區到各個鎮。而路上只能走鄉間土路,或是坐半小時、一小時一班的郊區巴士。通勤動輒耗費一兩小時,顯然不符合「產城融合」的定義與要求,也會大大削弱新片區各組團之間的聯繫,降低對希望投身於此的人們的吸引力。

所幸,臨港新片區並未忽視這一問題。在新片區的交通規劃中,構築獨立完善的綜合交通體系前有幾個定語,「對內便捷綠色」就寫在「對外高效暢達」之後。而實際行動也在緊鑼密鼓地上馬。近日,12個市政交通項目集中開工,計劃總投資34.2億元。其中,新改建道路17公裡,大中修道路5公裡。

新片區管委會建設和交通管理處副處長趙勇介紹,本次集中開工的項目主要可分為三類:新建重要骨幹路網、打通斷頭路、大中修與居民出行密切相關的道路。再往前數,今年8月,內部路網南北貫通的重要主幹路Y4路(大蘆線-臨港大道)的新建工程啟動。

趙勇估算了一下,這些項目建成後,再輔以公共運輸配套的跟進,原先一小時的路程只用20分鐘就能走完。屆時,臨港新片區的居民將能觸碰到實實在在的「產城融合」。

相關焦點

  • 「便民」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示範線開建,預計年底初步建成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說,中運量T1示範線滴水湖站今日正式開工。該線走向位於臨港產城融合區域西向客運主廊道,計劃於2020年底初步建成,並實現車輛上路試運營。正式運行後,全線將配車30輛,直達車最快運營時間將控制在37分鐘。
  • 上海首條71路中運量公交線即將試運營 22條線路調整
    目前,所有車站已進入裝飾裝修收尾階段,預計本月25日前後基本完成施工,接著將投入全線的公交智能設備調試,為明年1月全線運營做好準備。  延安路中運量公交建設充分貫徹公交優先戰略,這也與《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中交通規劃「以人為本」相契合。  中運量71路站點示意圖。
  • 上海臨港開建中運量公交網,全國首條DRT數字軌道電車將從滴水湖...
    8月18日,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示範線滴水湖站正式開工,標誌著臨港地區公共運輸骨幹網絡——中運量公交網正式啟動建設,為地區公共運輸的完善打下堅實的基礎。上海臨港交通有限公司總經理高亮全透露,臨港中運量交通規劃共6線成網,主要服務地區各功能性組團之間民眾的快捷出行,全網線路總長約105km。2020-2022年擬開工建設T1線、T6線和T2線,此次開工的T1線計劃於2020年底初步建成,並實現車輛上路試運營。
  • 上海城投集團「臨港大腦」奠基,未來城市建設運營一塊屏管理
    興港大廈奠基儀式現場7月10日,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臨港區域總部興港大廈奠基,承擔區域性商業配套功能的上海城投集團興港城綜合開發項目正式啟動。興港大廈作為興港城綜合開發項目最重要一環,建成後將承擔新片區重大項目建設運營的「大腦」功能,實現新片區內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塊屏管理」。近兩個月,上海城投集團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動作頻頻,陸續競得的臨港新城主城區三個核心地塊鄰近地鐵十六號線滴水湖站。目前三個地塊基本規劃方案已經出爐。
  • 上海新建一條「71路」中運量公交線,另有5條待建,將形成中運量公交網
    8月18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示範線滴水湖站正式開工,標誌著臨港地區公共運輸骨幹網絡——中運量公交網正式啟動建設。T1示範線將往返於滴水湖首末站與鴻音廣場首末站,途經臨港主城區、高校片區、蘆潮港社區、重裝備園區、泥城社區等功能區,全長21.8km,最大載客量302人。
  • 滬延安路中運量公交71路昨載客試運營 部分站點排長龍
    原標題:中運量公交71路昨載客試運營  據《勞動報》報導,昨天清晨4點30分,隨著22號全程頭班車從申昆路樞紐站準點發出,歷時一年多時間的建設,延安路中運量公交71路正式載客試運營。雖然還在春節長假期間,但還是有不少市民跑到站點嘗鮮試乘,一些站點還排起了長龍。  中運量吸引眾多嘗鮮者  清晨4點多,序號為22號的71路全程頭班車在申昆路樞紐站整裝待發。  儘管天還未亮,但十七八名公交車迷帶著長槍短炮,圍著「巨龍車」拍個不停。
  • 全長21.75公裡,預計年底試運營
    今天上午,由上海臨港交通有限公司承建的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線項目配套工程 (滴水湖站)正式開工。作為臨港新片區《交通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中運量是其中骨幹公交、品質公交建設的重要內容。上海臨港交通有限公司總經理高亮全介紹,這條數軌DRT計劃3輛編組,車輛定員為239人。初期,T1線發車間隔15分鐘,配車9輛,此外還有方便乘客及殘障人士的低地板設計。「車輛採用新能源設計,車載超級電容加電池供電,12分鐘內完成車輛的充電,足夠一次行程的續航裡程。」
  • 今天是上海71路公交車的71歲「生日」
    1月3日,上海71路公交車迎來路線誕生71周年。 目前以中運量公交線載客運營的71路,是申城公交智能化、網聯化的先鋒路線,通行區間為從外灘的延安東路到閔行區申昆路公交樞紐站,直接聯通了上海最大的交通樞紐站虹橋樞紐與上海最大最繁華的外灘商圈。
  • 全球首輛數軌膠輪電車亮相上海,將加入臨港中運量試運營
    9月2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門口,全球首列數軌列車亮相。目前已開工的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示範線就將選用此車型。9月2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正在門口,全球首列數軌列車將亮相。本文圖片由上海國際展覽中心有限公司提供當天,由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主辦的年度活動——「2020第十五屆上海國際軌道交通展覽會(Rail+Metro China 2020)」開幕。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獲悉,這列由中車浦鎮公司研製的數字軌道膠輪電車,是在傳統低地板有軌電車基礎上重新改進設計的。
  • WAIC開發者上海臨港人工智慧開發者大會正式啟動,精彩搶先看
    AI之上,臨港御風翱翔。從「臨港新片區AI+」行動到人工智慧產業十條促進政策,臨港不斷發力助推AI產業發展,為「十四五」上海人工智慧高地建設持續蓄能。12月26日, 以「智能化轉型的技術之道」為主題的WAIC開發者·2020上海臨港人工智慧開發者大會即將震撼來襲。
  • 上海臨港新片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劃發布:推動技術數據跨境流通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臨港新片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劃發布:推動技術數據跨境流通12月11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專項規劃(2020-2025) 》發布。規劃提出,力爭到2025年,臨港新片區智能網聯汽車相關多維度、多領域產業鏈體系基本形成,產業技術水平和產業規模居全國領先地位,建設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智慧交通示範區和國內領先現代產業集聚區目標基本實現,建成千億級智能汽車產業發展集群,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智能網聯整車產量超過100萬輛。
  • 自動駕駛測試:滴滴牽手上海,百度布局成都
    隨著百度、滴滴、騰訊等廠商取得了實際路測的牌照,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究進入了路測階段。最近幾天,滴滴出行以及百度Apollo自動駕駛項目相繼公布了最新的研究進展。6月27日,滴滴出行在上海正式上線了「未來出行」板塊,支持上海市民嘗鮮滴滴最新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用戶可通過滴滴APP線上報名,審核通過後,將能在上海自動駕駛測試路段,免費呼叫自動駕駛車輛進行試乘體驗。
  • 上海三輛中運量71路「進博會主題專車」上線運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上海三輛中運量71路「進博會主題專車」上線運營10月26日,上海三輛中運量71路「進博會主題專車」正式上線運營。本文圖片 巴士三公司供圖71路「進博會主題專車」來了。10月26日,上海三輛中運量71路「進博會主題專車」正式上線運營。這是久事公交巴士三公司在原有71路紅色之旅專列的基礎上,再度推出進博會主題專車,深耕上海公交文化品牌。此外,為全力以赴做好進博會期間的交通服務保障,該公司對85名駕駛員進行了針對性培訓、配備40輛保障用車。
  • 93路公交線路開通試運營!途經你家嗎?
    近期公眾號規則調整,常會錯過推送,給淄博綜合廣播設置「星標」或點亮「在看」,重要信息才不會錯過哦!11月19日,由淄川公交站開往淄川經濟開發區下五村、上五村的93路公交線路開通試運營。試運營期間,線路臨時運營時間為淄川公交站6:00、7:40、11:30、14:40、17:10;上五:6:30、8:30、12:30、15:30、17:40。
  • 上海延安路中運量公交開通試運營,高峰期2-3分鐘/班
    2017年2月1日,上海申昆路停車場,71路公交車從始發站準備駛離。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韋毅 圖2月1日清晨4點30分,隨著22號全程頭班車從申昆路樞紐站準點發出,歷時一年多時間的建設,上海延安路中運量公交71路(下稱「71路公交」)正式開通載客試運營。
  • 通通有好料:復興號有望開進西藏/數軌列車在上海臨港開跑/鄭州恢復運行無軌電車......
    中老鐵路國內段93座隧道已貫通87座,至此,中老鐵路國內段隧道工程已完成99.4%,全線站前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為2021年中老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中老鐵路一端連著中國,另一端連著寮國,是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建設,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的重大工程項目。
  • 上海臨港·陸家嘴廣場落地臨港,帝納國際為其保駕護航
    據悉,該項目總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位於臨港主城區一環帶內,南倚滴水湖,北擁環形城市公園,毗鄰地鐵16號線滴水湖站,將是一個大型的創新城市功能中心。該項目將包括兩大主力項目:「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金融創新廣場」、「上海滴水湖國際會議中心」,分別側重於承接自貿區溢出效益以及打造集度假旅遊、康檢、會議、休閒於一體的一站式商務配套服務平臺。
  • 三年社保買房積分落戶上海福利,這是最適合AI人才創業就業的熱土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自今年 8 月 20 日正式揭牌以來,人才和住房等政策陸續推出,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猛,前沿產業布局已初具規模,高端產業項目和領軍企業正加快向臨港聚集。人工智慧是臨港新片區的重點引進產業,對於廣大人工智慧開發者和技術人才來說,臨港可能是國內人才服務最好、政策最好的就業創業熱土。
  • 翔安區又添一條南北主幹道 美上路進入試通車階段
    我市重點項目之一的翔安美上路即將通車。記者昨日從市市政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了解到,美上路主體建設已基本完成,目前處於試通車階段。待月底部分路段完成驗收後,就可正式通車了。試通車的美上路,已經有很多大車從這裡借道。
  • 上海臨港新片區首發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專項規劃,將建成千億級產業集群
    記者 方卓然2020年12月11日,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的《臨港新片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專項規劃(2020-2025)》全球首發,根據規劃,到2025年,臨港新片區要基本形成智能網聯汽車相關多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