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一個骨骼清奇、天賦秉異的人

2021-01-10 易瑾還

用兵如神,顧名思義,用兵像神一樣,超出人的水平,出其不意,令人驚嘆。

中國歷史上用兵如神的3個人中,毛澤東和諸葛亮,大家是耳熟能詳的,還有一個人不被大眾知曉,他就是明朝的王陽明。

王陽明是個什麼樣的人?

為解開這個答案,今天給大家講解第5本書:《王陽明集》。

這套書有2冊,中華書局出版,已被列入中華國學文庫,是研究王陽明的權威書。包括了語錄、文錄、別錄、外集、續編、附錄六大類。全書是文言文,閱讀起來比較吃力。

我用最簡單的語言,從3個方面,把王明陽解讀給大家:

1、王陽明是一個「天賦秉異、骨骼清奇」 的人。

陽明是他的號,他的名字叫王守仁。

王陽明天生與眾不同。

1472年(明朝成化八年)他出生在浙江餘姚的書香門第,到5歲時才會說話。

10歲那年,父親考上狀元,他隨父赴京(南京),在金山寺父親與友人聚會。年少的王守仁當眾做出這首詩:

山近月遠覺月小,

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還見山小月更闊。

可見,這位年僅10歲的少年,思想和看問題的角度,已經和尋常人不一樣。

他這種與眾不同的思維意識,也造就了他後來的用兵如神。

17歲那年,王守仁結婚,結果結婚當天新郎官找不到了。

原來,王守仁那天偶然遇到一個道士,他上前請教問題,然後和道士一同打坐,忘了回家。第二天嶽父才找到他。

20歲參加科舉考試,連考兩次都沒考上,他父親可是狀元,換做旁人,肯定會壓力山大。

王守仁卻沒有心理壓力,他說:「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而恥。」

老師說讀書為了獲取科舉名第,他卻提出和老師不一樣的觀點:讀書是為了學做聖賢。

在28歲那年,王守仁第三次參加考試,才中了舉人。從此進朝廷做事。

34歲那年,因為敢於進諫,被宦官下詔獄,貶到貴州。

不幸中的萬幸,王守仁在偏僻的荒蠻之地大悟格致之道,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他提出自己的思想體系: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是理。

2、王陽明用兵如神,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宦官倒臺後,王陽明得到平反,又回到京城做官。

其實,王陽明這條命,是自己保住的。

之前被貶到貴州的路上,太監派人追殺,他偽裝跳水了盡,才躲過一劫。

後來打仗,計謀更是層出不窮。

別人說他用兵「詭異」、「獨斷」、「狡詐專兵」。

那有什麼辦法?

明朝中後期,本來就日漸衰退,沒出什麼明君。朝廷派他去平定叛亂,也沒給他太多物力、人力的支持。

他打的每一場戰,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用計謀取勝。

他把「兵不厭詐」運用到爐火純青,這和毛澤東的「聲東擊西」如出一轍,諸葛亮的「火燒赤壁」,他也用了去。

舉個典型的例子:

皇室成員,平寧王在南昌叛亂,欲進攻南京。王陽明接到平定叛亂的任務時,剛上交了兵符,手上沒有兵。

情況危急,王陽明一邊散布謠言,說朝廷已經派重兵來剿南昌,一邊集合江西附近的兵力。

其中王陽明還巧妙地使用反間計,讓平寧王信以為真,不敢貿然出兵,過了十幾天,才發覺被騙。王陽明抓住這十幾天, 緊急召集到足夠兵力。

當時,平寧王已經一路往北,攻下好幾個地方,逼近南京。王陽明不去救急南京,而是馬上攻打他的老巢南昌,不得已,平寧王立即把主力兵派回來。

王陽明出其不意、迅速攻打長途跋涉回來的「疲兵」,後又使用計謀火攻平寧王的船隊,生擒平寧王。

這個叛亂僅維持35天,就被王陽明平定。

按理說,朝廷得到王陽明這樣的能人,應該重用才對。

事情剛好相反,當時的皇帝身邊都是宦官小人,挑撥離間之下,王陽明和部下,有功卻不得賞,被閒置好幾年。

3、王陽明創立心學,影響深遠。

牆內開花牆外香。

王陽明心學,在日本被推崇。日本明治維新時,他們首推的就是王陽明的心學。

他的思想對日本的政治、軍事、經濟都產生巨大的影響,日本的「匠人精神」,也來源於此。

為什麼王陽明的思想,在明朝中後期盛行,後來卻沒在中國廣泛傳播,一直到近代才開始興起。

因為孔孟思想,更利於封建君主統治,而王陽明的學說,重視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不符合封建社會的統治。

而近代,又有些專家學家,簡單地把王陽明的思想,批判為唯心主義。這是最大的偏見。

王陽明的學說,有人歸納為28個字: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簡單來說,就是提倡每個人做到「知行合一」。

這到這點,就是最大修行。

人的最大毛病,就是知、行不一致。

舉個例子:

每個人都知道要孝敬父母,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孝敬父母。

每個人都知道抽菸、酗酒對健康不好,但是很多人卻控制不住。

……

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在生活中,工作中,每一個人都用「知行合一」提醒自己,要求自己,那麼,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人,會悟到道,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致良知」的過程。

很顯然,陽明先生把修行和打仗是分開的。

修行的時候,他提倡「知行合一」。

打仗的時候,他最厲害的招數,就是「兵不厭詐」:說一套,做一套,和「知行合一」不同路。

這本書分享到這裡。我提出一點自己的觀點:

人學習東西,永遠不能死學硬搬;

人運用知識,永遠要懂靈活變通。

恭喜你又收穫一本書。每天5分鐘,一起讀好書,我們明天見!

PS:以上為易瑾還原創,喜歡可以點關注,每天一起讀書哦!往期內容可以去主頁翻閱。

【解讀人:易瑾還】

工作10年,我迷茫了,去過西藏流浪,最後在拉薩的一家書店,我豁然開朗:

只要你下定決心,就過你想要的生活,不管有錢還是沒錢。你可以繼續看你的書,保持你的想法,只用對自己說「我是自由人」,你就會過得挺好。

從此,我愛上讀書,寫字。到現在已經讀過上千本書,我的精神世界發生巨變,從毛毛蟲蛻變成蝴蝶。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所以,我決定做【世界正在獎勵堅持讀書的人】系列,把讀過的好書,提煉精華分享給大家。

做一個堅持讀書的人,一起加油!

相關焦點

  • 這骨骼清奇的玩法,真是相當的服氣……
    燒腦策略搭配考驗你的戰鬥智慧 五行相剋、巡城、探索、全服BOSS等熱血玩法 讓你欲罷不能 還有更多骨骼清奇的玩法,等你探索哦 擇良將,謀天下,那個人就是你
  • 「功夫寶寶」獨特吃奶姿勢火了,一個腳趾扶奶瓶,網友:骨骼清奇
    寶寶們雖然年紀小,還沒怎麼發育,但卻能做出各種讓人捧腹的舉動。之前甜馨就在綜藝裡展示過自己喝奶的「獨門絕技」——用腳扶住奶瓶喝奶,讓人直呼神奇。不過,最近一位「功夫寶寶」也火了,肢體跨度遠超常人,笑翻了一眾網友。這位功夫寶寶開發了一個獨特的吃奶姿勢,讓看到的網友忍不住笑出聲。畫面中,寶寶高高抬起右腿,用腳趾抵住奶瓶,雙手輔助把奶瓶扶穩,一臉淡定地喝著奶。
  • 王陽明: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故事背景:王陽明在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中,曾用過一個偽造公文的計謀。他偽造了答覆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實和劉養正投誠的書信,再偽造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然後讓人去和平時與朱宸濠結交的人相談,在會談結束後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
  • 不必「骨骼清奇」但求知行合一:中醫「青年軍」這樣成才
    一個小小的成就感,就這樣讓青年小劉有了鑽研中醫藥的動力。「我發現,有一些學生早在大一就利用寒暑假去臨床實習了。」劉貴軍說,「通常而言,成才的就是這些『有心人』。不必苛求天賦異稟、『骨骼清奇』,只要知行合一,就一定能取得成績。」提及中醫,似乎前面往往需要加一個「老」字,方能令患者聞之肅然起敬、願以性命相託。
  • 28個神奇的金氏世界紀錄,骨骼清奇的奇葩人士
    這個世界真的很大,總是會有很多骨骼清奇的奇葩人士,而金氏世界紀錄可以說為這些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展示舞臺,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28個神奇的世界紀錄,絕對讓你大開眼界,不得不服!一起來看看吧! 1、中國的阮良明在身上覆蓋大約637000隻蜜蜂,總重量約為63.5公斤。
  • 高考600分要多刷題,上985大學要有方法,上清北要天賦秉異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很現實的:考生的高考成績想要達到600分需要多刷題,考生想要考上985大學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考生想要考上清北這樣的名校則需要天賦秉異才行。我們這邊的小學已經放假,小學畢業班的老師在這個時候每天都會接到數之不盡的電話,這些電話大多是初中學校招生人員撥打過來的,有的詢問一個班級的優秀學生名單,有的則是想要了解優秀學生的家庭電話和詳細地址,這樣他們就可以進一步做「動員工作」。
  • 五旬大伯「骨骼清奇」,膝蓋竟能往後翻折90度!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周昀潔靜止不動時,這雙腿又白又細,簡直是傳說中的「女團腿」;但一旦活動起來,這雙腿清奇的骨骼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左腿膝蓋竟能往後翻著90度!朱先生說,「17歲的時候,我在台州當地做過手術,目前還有鋼釘留在膝蓋處,但是手術的效果並不理想,我一直希望能找一個醫生,能給我做一個漂亮的手術,幫我重新正常行走。」關節替換是骨科常見的手術,但像朱先生這樣嚴重的病例,連經驗豐富的骨科醫生都很少見到。
  • 近代名人有話說:王陽明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悠悠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有兩個半的聖人,一個是我們的「至聖先師」孔夫子,一個是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另外半個就是「晚清名臣」之一的曾國藩。王陽明何以能夠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聖人?關於王陽明,近現代名人有話說。嚴復說他:「夫陽明之學,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為其功夫之節目。」
  • 健身基因之「骨骼天賦」,6個特徵決定你的優勢!
    對於健身,天賦就基本決定了你的成就上限。而後天努力則決定了你能夠有多接近這個「天花板」。對於運動員而言是非常看重天賦資質的。那麼如果是我們普通健身愛好者,「天賦」影響大嗎?肌肉形態、肌纖維比例、骨骼、內分泌水平等都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最終的健身成果以及進展速度,這顯然是和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的。當然前提是你的訓練、飲食、恢復,這最基本的「3大項」真正做到位,才能發揮出天賦應有的效果。
  • 《我的俠客》平凡自帶天賦怎麼樣 平凡自帶天賦介紹
    許多玩家都很想知道,接下來為大家帶來我的俠客平凡自帶天賦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俠客平凡自帶天賦介紹 一、內勁突出 品質:綠 天賦來源:初始... 【九遊攻略】我的俠客平凡自帶天賦是什麼?
  • 傳習|世界讀書日,學習王陽明智慧必讀5本書
    但當你一個業餘愛好的人學到了專業程度,在心理站位上就可以吊打他們了。因為動不動就以專業身份怒懟別人的人,往往是個半瓶水。真正的大家,立場往往是中肯的。比如北大哲學系的老先生鄧艾民。不對啊老師,你才是小明……「這位同學一看真是骨骼清奇、天賦異稟……」《傳習錄》上卷一共200條,陸澄同學一個人就問了80條。人家學習最優秀、門門功課排第一的徐愛同學,總共也才問了14條。
  • 王陽明:一個瘋癲少年的宗師之路
    王陽明的父親王華為明成化十七年辛丑科狀元,曾為經筵講官,向弘治皇帝講解經義,後又歷任禮部左侍郎、南京禮部尚書等職。在時人看來,王陽明出身於這樣一個家庭,理應勤勤懇懇,子承父業,按部就班地走一條科考、入仕之路。但是,王陽明不這麼認為,時人也因此視他為一名瘋癲少年。
  • 天賦秉異!青年才俊76人能翻起多大浪?
    天賦,是一種很奇妙卻又很珍貴的東西,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著不一樣的天賦,當內在的潛能被激發時,天賦就會兌現成現實,NBA的一批年輕球員時刻證明著。今日,NBA的一場「史詩級的天賦之戰」落下帷幕,最終,囤積了多年天賦的76人隊以115—109險勝湖人隊,以一場勝利結束洛杉磯客場之旅。
  • 艾莉佛與康伯巴奇合拍傳記片《天賦異稟》,試圖推出博斯曼紀錄片
    也就是說這位已故《黑豹》主演的個人傳記,也將在2021年推出,只不過在此之前他們需要一部「試水」的片子,《天賦秉異》就成為了好選擇。 可能有些人不解,雖然有不少人知道迪士尼需要啟動博斯曼紀錄片的流程,不過這與《天賦秉異》的拍攝有什麼關係呢?
  • 王陽明:一個讀書人的逆襲典範
    王陽明:一個讀書人的逆襲典範原創玉至臺灣陽明山大屯芒花夕陽,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推薦之旅系列圖書之《臺灣》我們上學時候,大概都寫過《我的理想》的命題作文,長大了要當科學家、航天員什麼的,滿是豪情壯志,只是漸漸長大,大多忘懷了,偶爾想起來,不過淡然一笑。
  • 「第一完人」王陽明,也曾與繼母惡鬥?誰贏了?
    他從少年時期就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5歲時他雖不會說話,但已默記祖父所讀的所有書,13歲時他就語出驚人的說道,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人,你看這個時候他就已經有了清晰的歷史定位了,他要做一個聖賢。
  • 成大事的人,都掌握了一個技能,而王陽明花了25年才悟出
    1472年,浙江餘姚的王家出生了一個男孩,據說這個孩子出生當天,他的祖母做個一個玄幻的夢:仙人從天而降,在樂舞和鮮花的包圍下把一個嬰兒送到了她手上。這個男嬰就是後來的心學創始人——王陽明。當眾人還在思考的時候,只見王陽明一揮而就,立馬完成了一首詩,在場的人壓根就不相信這是王陽明做出來的,王陽明感到很氣憤,便以金山寺的山房為提出,立即吟詩一首: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有人眼大如天,還見山高月更圓。
  • 王陽明:做個心中有光的人
    傳說在公元1472年,也就是大明王朝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夜,浙江餘姚的一個老奶奶做了一個夢,夢中兒媳生產,忽然仙樂齊鳴,一個神仙踩著祥雲而來,將一個白胖的嬰兒送給了自己。夢醒之後,兒媳已經臨盆,生了一個男孩。這就是王陽明。
  • 一事無成的人,都缺少一個技能,而王陽明用了25年時間才悟出來
    而這一年,浙江餘姚的王家出生了一個男孩,這個孩子出生當天,他的祖母夢見仙人從天而降,在鮮花音樂歌舞當中,將一個嬰兒交到了他的手上,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心學創史人王陽明。王陽明自小就表現的非常有天份,儘管說話晚,但開口之後,就出口能誦。
  • 真實的王陽明,到底是聖人,還是俗人一個?
    真實的王陽明,到底是聖人,還是俗人一個?——說明王陽明真的不是一般人一般人早就迫不及待,他倒好,興奮點不在妻子身上,而在論道,說明王陽明生來就是肩負宏道這個使命,使命完結,生命終結02而真正讀懂心學並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人,時至今日基本沒有,包括那個「一生俯首王陽明」的日本人,也包括寫《王陽明大傳》的那個日本人,對於心學的真正意義,其實並沒有多少體會「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是陽明先生臨走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