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業務員:老闆做社區團購嗎?老闆:我不答應你就天天來嗎?

2020-12-14 觀滄海觀世界

最近社區團購火了,各位網際網路大佬天天盯著普通人的菜籃子,每天都在想著怎麼讓更多的人買他們的菜,還派出了很多業務員,讓實體店老闆加入到這個行業裡來。

近日蕪湖一實體店老闆曝光了這樣一件事,只見一個業務員走進店來,拿出一張菜品清單,上面有水果、蔬菜、雞蛋等,對著老闆說:「我們是做社區團購的啊,如果你做的話每個單子有20%的提成,你看一下。」

老闆很不耐煩的說:「我不做,我不做。」業務員拿著單子就走了。

然後老闆講:「這個業務員有意思,一連三天,天天到我這裡來問我,加不加入社區團購,反正我就回他一句話,我不同意,我不同意之後他轉身就走,美團這樣的業務員還真的值得表揚,有耐心。」

估計現在做實體店的都恨透這些巨頭了吧,覺得他們搶了實體店的飯碗,也不知道這種商業行為真的可以提高社會效率,還是只是為了錢而已。

所以很多實體店老闆對此是非常反感的,如果真的提高社會效率,那麼代表著很多人將失業,但是賣菜是一種很低端的行業,值得投入這麼多人力、物力嗎?有新聞指出,資本不應該天天盯著居民的菜籃子,而是該盯著火星。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觀察| 社區團購買菜,這把羊毛你薅到了嗎?
    ,你薅了嗎?即便你現在沒有嘗試過社區團購,你在生活中大概率見過這樣的場景:小區的快遞點、超市突然也開始「賣菜」,各式各樣透明包裝的蔬菜、水果堆放在某個顯眼的位置。你的鄰居們——他們前一天在社區團購平臺下好了單,現在像取快遞一樣——報出姓名或者手機號後四位,等老闆確認完畢後,把屬於自己的那份取走。
  • 巨頭們的社區團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會砸了菜農們的飯碗嗎?
    最近火爆的社區團購,就是網際網路巨頭們,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利用大數據,通過巨額低價補貼,搶佔菜農果農小商小販們的市場。很多餐飲店的老闆也成為了社區團購中的團長,比如我樓下的蛋糕店,奶茶店,早餐店等成為了團長,社區團購平臺上,有些乾貨調味品價格很實惠,比餐飲店去批發市場拿還更優惠。
  • @蕪湖人,你現在都在哪裡買菜?
    6月份滴滴推出了【橙心優選】7月份,美團推出了【美團優選】8月份,拼多多上線了【多多買菜】……「線上下單+線下自提」的社區團購模式,可以說將菜市場搬到了家門口,市民增添了一種購物新體驗。社區團購的吸引力在哪裡?
  • 在社區團購的培訓下,我成功挖了美團們的牆角
    那個發展團長的工作人員肯定不知道,這個吳老闆,是這個小超市徐老闆的親戚。沒多久,便利店老闆與徐老闆在一個飯桌上聊上了,便利店老闆說,老徐,我最近在搶你生意。徐老闆說,怎麼搶我生意了?每天有幾十個人在我那裡買菜,你信不?
  • 社區團購狂潮下的超市老闆:努力了一個月後,我的生意終於垮了!
    人們議論著社區團購是否真的會革超市的命,有的同意,有的反對,舉出各種正例反例。然而很少有人真正把目光放在超市老闆身上。他們身為輿論的焦點,卻奇異地在這場口水戰中失聲了。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一群體,看看他們到底對社區團購是怎麼看的。實體店本來就不好做,社區團購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罷了小王是北京的一名小型超市店主。
  • 社區團購平臺做團長真能月入過萬?
    劉怡是廣州大學城內一家花店的店長,同時也是興盛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橙心優選等社區團購電商平臺的團長,這是她最近經常對店裡顧客們重複的一句話,「現在是各大平臺的補貼紅利期。」社區團購徹底火了!網際網路「大廠」3倍薪資挖人、團長日薪500的消息不脛而走,一篇《我在小區做團購,月入過萬》的帖子也廣為流傳。做社區團購團長到底賺不賺錢?
  • 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做業務員的
    我呢前一陣子找了個工作,去一個商貿上班原來我是準備當司機開車的。車也好開就是個廂式貨車。剛開始呢老闆親自帶著,帶了一兩趟呢也不知道為什麼,老闆突然說,你跑業務吧。我說我哪幹的了那個呀我還是開車吧。老闆說你可以的你練練吧。我一想要不就試試,難得老闆看重。
  • 三種人永遠不適合做老闆!
    說明不是因為你富有,你的思維就是富人思維;也不是因為你現在貧窮,你的思維就是窮人思維。 那麼,哪些思維是老闆的窮人思維?  老闆的窮人思維之一:你為我做多少事我給你多少錢  你給我幹多少事,我就給你多少錢,這是一種最常見的窮人思維。富人為什麼富?無非就是有投資思維、投資眼光,把握機會,敢於投資。
  • 社區團購對於普通消費者的意義
    就像老母親希望孩子要胸懷大志,應該一心一意為祖國的經濟建設、科技發展、社會進步做貢獻,而不是天天想著掙兩個小錢,扒拉兩頭蒜瓣。二是部分供貨商和中間商的抵制和聲討,認為社區團購在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就像一條鯰魚混進了一群沙丁魚群裡一樣,帶來的不是活力而是汙濁和腐臭。
  • 社區團購:你願意做那隻待宰的羔羊嗎?
    相對於寒冷的天氣,資本市場卻把社區團購炒得火熱。團購本不是什麼新鮮事,早些年就有拉手網這樣的團購,只是如今炒得火熱的社區團購是瞄準了人們的菜籃子,而且是套上了網際網路這種高科技的外衣,參與其中的就有阿里巴巴、美團、滴滴和拼多多這樣知名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
  • 什麼是社區團購?你支持嗎?
    網際網路新一輪的燒錢大戰開始了,那就是認為新創業風口的社區團購。那麼,「社區團購」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會獲得如此廣泛的關注?群裡的團長就會去批發市場給大家統一「代購」回來再通知大家到指定地區領取一般來說這類「團長」的角色從這個模式的基本邏輯能看出社區團購很講究社區性
  • 你喜歡菜場買菜,我喜歡社區團購,可不可以?
    沒錯,巨頭在補貼社區團購以搶佔市場,可是這有個成本的問題,它們不可能無限制無期限補貼社區團購,它們把錢燒光了,要麼關門歇業,要麼能夠佔據一定市場份額,這不是很正常嗎?我在我家周邊蹓躂或者跑步的時候經常騎自己的自行車,我也看到很多人騎共享單車,我覺得共享單車騎起來不舒服,試過幾次就放棄了。
  • 客群不同,社區團購能否取代實體門店
    據說天天去大型超市買菜的大媽們,幾乎從不去菜市場買菜。經常去菜市場買菜的大媽們,是目前社區團購的主力軍?這個消費規律不知道你是否相信,我是非常相信的。近期社區團購活力十足,一條200米的街上,社區團購團長竟然超過了15家,當然,有的是兼職,有的是專職。做得比較好的是兩姐妹開的社區團購店,開了兩年多,倆人發展了四五個社群,人數過千,每天開單數在100~200單左右,商品品類300~1200個左右。
  • 社區團購的那些危機
    每每提到社區團購,大家紛紛提出「撒下絕戶網,搞死普通人」的哀嘆,社區團購真的那麼可怕嗎?賣菜大媽的菜攤會退出歷史舞臺嗎?對我們普通人會有怎樣的影響?帶著種種疑問,筆者不禁發出一聲哀嘆,資本退潮時,能夠再次趕上網際網路資本大戰,實屬不易。今天,筆者就和大家探討一下,社區團購的前世今生。
  • 西安男子買到水泡車找車行退錢,老闆:不知情,去找業務員
    張先生:給我退車退車款還有我的分期利息,他說車不是在他那裡買的,在哪買的要找誰。 記者:他讓你找業務員,老闆不認這個事? 張先生:對。
  • 多家供應商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社區團購該推行嗎?
    這段時間,社區團購掀起了一波浪潮,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也都在互相競爭,但是競爭帶來的結果就是壓低價格,損害客戶利益。近日,有消息稱,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據悉,眾多社區團購平臺出現了嚴重的低價現象,個別團購平臺通過補貼拉客,引發了市場價格戰。該公司稱,現在廠家也難做,很多社區團購平臺利用大數據來分析大家的剛需產品,使得銷售價格遠低於市場正常價格,這打擊甚至毀滅正常的商業秩序,下一步就是壟斷社區渠道。
  • 網際網路巨頭先後入局 社區團購大戰「一觸即發」
    但到底是傳聞中的「2億美元收購金額」還是「收購」本身不屬實,美菜網方面並沒有作出進一步回應。在美團推出美團優選、拼多多推出多多買菜、盒馬鮮生推出盒馬優選後,作為國內主要電商平臺之一的京東卻遲遲沒有動作,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就指出,社區團購及其背後的生鮮電商賽道「我們肯定會做,不會放棄。」但廖建文同時表示,該賽道的仗才剛剛開始。
  • 社區團購「大躍進」
    見微評論原創幾乎是同一時間段,做傳統電商的、社交電商的、本地生活服務的、網約車的甚至於搞科技的,都集體扎入社區團購這個賽道。然而似乎也讓人見怪不怪了,共享單車、打車、新零售……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們在一個又一個新賽道廝殺,或壟斷或暗淡離場。
  • 自媒體這麼難做,開這種公司的老闆不會虧錢嗎?老闆笑你太天真
    自媒體這麼難做,開這種公司的老闆不會虧錢嗎?老闆笑你太天真小天進入自媒體行業也已經有好幾年了,從最初懵懵懂懂,什麼都不懂的新手,也一步步成為「久經沙場」的老手了。對於自媒體,我最初的印象就是寫文章。剛開始就是,喜歡寫啥就寫啥,就像運營我這個帳號一樣,心中想到啥就寫啥,覺得無拘無束的創作,才是最快樂的。後來,進入了一家自媒體公司,我才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記得剛開始,大家都在做百家號。那時候百家號的流量特別高,只要取一個好標題,寫600個字,配三個誇張的圖片,就一定能爆!而且百家號剛開始的單價有2、30塊,可以說非常給力。
  • 我的下屬一直越級匯報工作,不把我放在眼裡,我要辭職嗎?
    劉亮最近很頭疼,他加入公司快四個月了,明明他是銷售部經理,但底下有一個老業務員,對他很冷淡,也不太積極配合工作。這個業務員工齡五年了,平時隔三岔五去老闆辦公室匯報工作,一聊就是大半天。劉亮很惱火,明明我就是他的上級,他不是應該找我匯報嗎?太不尊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