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張曉燕:金融科技的四個新機遇和三個新挑戰

2020-12-22 行動支付網

12月12日,2020中國金融科技大會暨全球金融科技創業大賽頒獎典禮在京召開。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曉燕教授在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張曉燕表示,數字經濟是指使用數位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優化經濟結構,從而推動一系列經濟活動。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德國、英國、美國的數字經濟佔GDP比重超過60%。而中國數字經濟佔GDP比重為36.2%。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數字經濟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張曉燕指出,如果金融與科技能夠有效結合,金融可以做到更加高效,帶來發展新機遇。但是有時候科技發展會帶來更大的金融安全風險,需要有一定約束,這也是其挑戰所在。她以學界研究實例說明了金融科技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新機遇1:大數據改善徵信質量

法蘭克福財經管理大學Berg等人的研究發現,和傳統的銀行信用評分相比,網際網路留痕能夠有效地預測消費者的違約概率;二者是互補關係,而非替代關係;且二者結合能夠大幅提高預測的準確率。

文章表明,如果只用數字足跡進行信用評分的話,它的準確率和銀行的傳統指標是不相上下的,但如果能在傳統指標上加上數字信用的評分數據則可以達到最高的準確率,數字足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對借款人信用的識別程度。

新機遇2:另類數據促進公司治理

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Christina Zhu引入了衛星數據作為另類數據分析公司的運營情況。她的研究發現,隨著大數據發展,股價信息可得性增強,提高了價格的信息含量,降低了信息獲取成本;隨著可用信息的增多,長期股價信息含量增加,基金經理個人會減少投機性交易,提升投資效率。大數據提供了更多關於公司當前業務和未來增長機會的信息,使用大數據的企業會對投資機會更加敏感。

新機遇3:人工智慧助力被動投資

波士頓卡羅爾管理學院的Francesco D』Acunto等人研究發現,對於未充分分散風險的個人投資者而言,智能投顧平臺能夠幫助投資者充分分散風險,降低組合波動率,提高組合收益。而智能投顧平臺利用算法交易時能夠有效避免行為偏差,包括處置效應、追漲殺跌、排名效應等。

新機遇4:人工智慧助力主動投資

在主動投資方面,吳輝航、魏行空、張曉燕合著文章《機器學習視角下的中國股票收益率可預測性研究》指出,基於人工智慧高級算法的資產配置策略能取得更好的業績。2010-2019年,人工智慧基礎算法策略年化收益為15.60%,更加激進的策略下可達年化收益35.76%,遠超同期滬深300指數3.48%的年化收益率。

新挑戰1:比特幣用於非法交易

雪梨大學Foley等人所著文章《性、毒品和比特幣:加密貨幣資助了多少非法活動?》指出,接近四分之一(2700萬)的用戶和每年一半的比特幣交易(760億美元)同非法活動有聯繫。從事非法交易的比特幣用戶交易規模小,但是交易頻繁。

新挑戰2:炒作交易陷阱

佛羅裡達大學Tao Li等人的文章表明,加密貨幣市場炒作交易導致短期加密貨幣市場泡沫。價格操縱者通過發送閱後即焚的簡訊,吸引投資者買入,價格、交易量和波動性大幅上升。在不知情的散戶交易者進場後,價格迅速反轉。

新挑戰3:侵犯隱私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廖理教授團隊發表的文章《金融科技與用戶隱私:盜用社交信息催債的結果》研究了現金貸平臺未經債務人允許擅自調用其社交信息催債產生的結果。文章指出,平臺擅自調用社交信息的行為,並不會降低債務違約率,反而增加了17%的違約率,這是源於債務人報復行為。

張曉燕表示,金融行業的升級必須經過反覆試驗、持續演進才能實現融合與改變,其中需要行業參與方、監管方及消費者的共同努力。

相關焦點

  • 張曉燕:金融科技對金融安全的挑戰和機遇|教授觀點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是論壇學術支持單位。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張曉燕在會上圍繞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金融科技對金融安全的挑戰和機遇」發表主旨演講。張曉燕指出,數字經濟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就是數據,近年來金融科技的發展對數字經濟帶來了一些機遇和挑戰。金融科技為兩個部分,金融是希望能夠有效地配置資源,信息部分是希望通過技術更有效地配置資源。金融科技的本質是為金融提供服務,「tech」只是提供技術手段,把金融做得更有效,這個本質上其實是一種金融的創新。
  • 2020中國金融科技大會暨全球金融科技創業大賽頒獎典禮成功舉辦
    應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的機遇,積極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創新金融業務模式,提升服務效率,加快金融科技引領的創新變革。金融科技研究、教學與創業企業扶持一直是學院和研究院的重要工作。今年,北京清芬新金融研究院在北京市金融局的指導下成立,希望能更好地服務北京金融發展,提升金融普及教育水平,推動金融科技普惠大眾。
  • 新文創·新消費——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校友活動在滬舉行
    各大研究院下設多個研究中心,分別為國家金融體系建設和發展規劃提供政策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和實踐指導,為中國人民銀行和其它金融決策與監管部門提供政策分析與諮詢,打造不同金融領域的跨學科研究平臺、政策建言平臺、交流合作平臺和創新孵化平臺,為持續推進中國金融科技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 融360攜手新加坡金融科技節 探索後疫情時代金融科技發展趨勢與機遇
    12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2020新加坡金融科技節直播活動——世界金融科技論壇圓滿落下帷幕。論壇聚焦後疫情時代的金融科技變革方向,二十餘位專家、監管機構代表和金融從業者就金融科技發展趨勢、未來機遇等話題發表真知灼見。
  • 張偉:疫情下期刊業數位化轉型的機遇和挑戰
    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給期刊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展望未來,《清華金融評論》將進一步圍繞平臺智庫化、內容觀點化、功能立體化、視野國際化、經營數位化的「五化」發展方針積極探索數位化轉型新路徑。   以下為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能夠在線上跟大家相聚,在此我代表《清華金融評論》向各位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 網易經濟學家年會:挑戰中蘊含新機遇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新格局 新開放 新機遇》。  網易傳媒CEO李黎在致辭環節表示,新冠肺炎無疑是一隻黑天鵝事件,給國內和世界經濟都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不過,我們國家今年在防疫抗疫和維持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方面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放到整個歷史進程上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而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啟動之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開局之年。
  • 數字經濟時代如何構建新金融安全體系?大咖們這樣說
    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張曉燕指出,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數字經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並存。一方面可以通過技術有效地配置資源,通過大數據改善徵信質量,幫助平臺更精確地預測違約率;另一方面也面臨著金融安全、用戶隱私洩露、監管方面的風險。「金融科技帶來的紅利我們要吸收,它帶來的風險和不好的東西,我們就應該把它攔在門外。」
  • 共謀科技金融創新 青島新金融中心正式啟動
    青島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久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青島市市北區委書記、青島國際郵輪港管理局黨組書記張新竹,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王錦玲,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濤,誠通國調基金副總經理張朝輝,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李竹,春光裡產業資本集團創始人楊守彬,成為資本創始人李世默,聯合融匯集團董事長易輝以及200餘位來自三所頂尖高校清華
  • 從「三個面向」到「四個面向」——新時代推動中國科技事業發展的...
    「四個面向」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年前提出科技事業發展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三個面向」基礎上,與時俱進地進行了創新突破,這是對我國新時代推進科技事業發展指導思想的重大完善、重大提升、重大創新,標誌著科技事業發展指導思想內容更加系統、體系更加完整、思路更加成熟。毫無疑問,「四個面向」必將成為新時代引領科技事業發展最新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
  • 讓金融更科技 2020中新(蘇州)金融科技應用博覽會推動產業生態互聯...
    中國網·美麗江蘇訊 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峰會和第二屆中新(蘇州)金融科技應用博覽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來自國內外知名銀行、證券、期貨、基金和保險等領域的金融機構代表,金融科技技術廠商、高校院所、投資機構的代表齊聚金雞湖畔,共話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共謀金融科技產業變革。
  • 青島新金融產業園開園 金融大咖聚首共謀科技金融創新
    ,聯合融匯集團董事長易輝以及200餘位來自三所頂尖高校清華、北大、人大的校友會代表,從全國各地遠道而來的知名投資人、產業專家、企業家代表出席了本次大會。與此同時,他也提及英諾天使基金作為國內頭部早期投資機構,7年來累計投資項目超過400個,已成功構建出全生態投資服務體系。2020年,在英諾與青島融匯的深度合作下,青島新金融產業園將在素有「青島華爾街」之稱的館陶路重裝盛放,必將創造出科技賦能金融,金融加速科技的產業新動能。
  • 新挑戰 新機遇—2020中國文化經濟年會在清華大學舉行
    2019年12月29日,為了促進文化和經濟互通互望,洞悉行業發展規律,把握產業機遇,面向中國經濟新未來。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在清華大學主樓舉辦了「新挑戰 新機遇—2020中國文化經濟年會」。本次年會以「宏觀經濟新挑戰,文化經濟新機遇」為主題。會上業界人士和專家學者各抒己見,為推動中國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繁榮,推動文化與經濟有機融合和共生發展建言獻策,貢獻力量。年會由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薛鐳教授主持。
  • 中國與世界互動中的新機遇、新挑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這就要求我們要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
  • 新形勢 新金融 新機遇 —— 大成西安辦公室榮獲「大成中國區優秀金融部門」
    2020年12月12日,大成2020金融年度論壇在三亞灣國光豪生度假酒店觀湖廳隆重舉辦
  • 郭樹清:金融科技要解決好五大新問題新挑戰
    原標題:郭樹清:金融科技要解決好五大新問題新挑戰 來源:上海證券報「面對金融科技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們將堅持既鼓勵創新又守牢底線的積極審慎態度,切實解決好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12月8日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他在演講中介紹了中國金融科技的實踐和思考。郭樹清提出,要解決好五大新問題新挑戰:重視網絡安全問題;促進更公平的市場競爭;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明確數據權益歸屬;加強數據跨境流動國際協調。
  • 四川搶抓「十四五」發展新機遇 金融機構履行社會責任新擔當
    ,通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話等,共同探討四川搶抓「十四五」發展新機遇,金融機構履行社會責任新擔當等熱點話題。  面臨五大挑戰  在李後強看來,四川目前處於全面向經濟強省跨越的攻堅期、具有全國影響力科技創新能力形成期、「一幹多支、五區協同」格局定型期、實現產業體系成功轉型的關鍵期和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全面啟動期。  釐定了四川當前發展階段特徵,才能更好把脈四川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 俞敏洪服貿會演講:教育發展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9月5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出席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分析了疫情給教育帶來的直接影響,並詳細闡述了他眼中後疫情時代教育發展的新挑戰和新機遇。
  • 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 努力推動我國經濟長期高質量發展
    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為「十四五」規劃編制提出了指引性、框架性建議,並為第二個百年目標的第一個階段提出了更加清晰的發展藍圖。2020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21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了重點任務,為確保2021年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指明方向。
  • 嘉銀金科旗下金融科技品牌極融用開放創新思維把握新機遇
    嘉銀金科旗下金融科技品牌極融用開放創新思維把握新機遇 隨著金融科技市場的發展一日千裡,網際網路巨頭、傳統金融機構、金融科技企業等玩家紛紛入局,主動擁抱金融科技(Fintech)
  • 人工智慧賦能下:從數字創意到金融科技,智能化帶來新機遇
    人工智慧賦能下:從數字創意到金融科技,智能化帶來新機遇 2020-12-14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