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陝北民歌中的「掌柜打爛甕,兩頭兒都有用」是什麼意思?
你準備先看哪篇:陝北民歌裡的故事|路遙與陝北文化|陝北古事鉤沉|陝北禁忌民俗文化|陝北話裡的文化遺產|留住祖先的聲音|陝北民歌300
-
陝北話中的「榆林城兒家」究竟是什麼意思?
說「榆林城兒家幹板」,也有把一圐圙人叫「城幹板」,這個口話由來已久。籠統的意思是榆林老城人待人吝嗇、圪瑣小氣、不大道,不展拓,同時又包含有虛榮面情、敷衍人情的假客氣,假熱情等一些個禮數和做派。而「幹板」,說的是「幹板腔」,是一種來自黃河東邊的山西的地方戲曲。
-
陝北麻湯飯
陝北諺語:麻湯飯,和(音huo)小蒜;老婆吃咧打老漢!近年來,在陝北悄然興起了一種久違了的、令人垂涎欲滴的民間小吃——麻湯飯。首先得從它的「湯」說起:過去,陝北典型的農耕方式,決定了陝北農民的生活、生產資料都得靠自己的加工生產才能獲得,比如食油。那時候的陝北人是不會去市場上購進食用油的,而是完全靠自己的勞動生產加工的。他們在偏僻山坳的荒地裡撒上一種被稱為「麻子」的植物種子,任其自然生長。等到秋季收穫的時候就把它收了回來,打下種籽收藏。
-
陝北「士紳頭子」
你準備先看哪篇:陝北民歌裡的故事|路遙與陝北文化|陝北古事鉤沉|陝北禁忌民俗文化|陝北話裡的文化遺產|留住祖先的聲音|陝北民歌300
-
【陝北】段雙印:陝北古代的生態環境
陝北古代的生態環境,經歷了一個山川秀美——人為破壞——自然恢復衍生——人為再破壞——荒山禿嶺生態惡化,這樣一個漫長的變遷過程。其中,歷史的因素是長期的屯墾實邊,人為的因素是人口的膨脹和過度的開發。有人說,陝北貢獻給歷史的,是森林和草地;陝北貢獻給革命的,是生命和鮮血。此論十分精闢。回望陝北古代生態環境的變遷過程,對今天正在進行的山川秀美工程建設,有著深刻的啟迪。
-
陝北人
近幾年,我的鏡頭始終對著陝北的大山、天地、山川、河流,對著陝北人,尤其是陝北最底層的平民百姓,反映陝北的今日變化,反映百姓生活現狀。 陝北的山,山連著山;陝北的水,筋連著筋;陝北的人,親套著親。
-
王克明:陝北話裡傳承的遠古聲音丨今日頭條
因此後來,我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陝北文化的歷史繼承性。其中,關於陝北方言,我試圖從中國古代文獻中尋找它的源流,寫了本書叫《聽見古代——陝北話裡的文化遺產》。作為老知青,我追尋的都是插隊生活中熟悉的陝北詞彙,鄉裡農民每天說的。比如那時候隊長常說:「今兒黑地過你們夥開會。」我們「夥」?我們夥是什麼?
-
朱恆:論陝北的喪葬禮儀與陝北文化丨今日頭條
陝北這塊土地有著它獨特的魅力與文化,而我們研究陝北喪葬禮儀的目的,就是通過對陝北喪葬禮儀的了解,更加深入地了解陝北文化,使我們更加了解陝北這塊神奇的土地。 初喪的過程極為複雜,有指明路、蓋臉紙、坐草、出號、下話等環節。本縣一般在3天時入殮(俗稱下葬),時間均在傍晚。發葬多在早晨進行,棺材抬出大門停放,有起陽、避邪、行獻禮、焚紙錢等講究。葬後即回村至大門口,獻土、謝客。還有頭七、二七、三七……,直至「終七」,還有百日、周年等,親友都要來祭奠。 本縣以前喪父母者必守孝3年,孝期忌著華麗衣衫,不辦婚嫁喜事,後來守孝年月縮減。
-
陝北人是如何說 「心花花」的?
你準備先看哪篇:陝北民歌裡的故事|路遙與陝北文化|陝北古事鉤沉|陝北禁忌民俗文化|陝北話裡的文化遺產|留住祖先的聲音|陝北民歌300
-
陝北方言:古之遺直,滿足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和差異性
無論如何,在我個人總審慎著不會輕易用到這個「敏感詞」,替代她的就是「話」,譬如陝北話、呂梁話、太原話、寧夏話等等。同樣是遭遇貶謫和忽視的命運,很可能彼方言跟此方言又卻同歸而殊途,霄壤之兩別。但是陝北方言生身和運道確實不一樣。這裡,我將不再贅述她的地理、歷史、人口遷徙、多民族交融和本土積靡等若干成因,網際網路登載的信息已然鋪天蓋地了。
-
掬一捧陝北黃土 戀這方山水人情
響應蘇陝對口協作號召,今年5月份,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社會事業局的陳鋮踏上了陝北大地。一方面,作為橫山區第七小學的掛職副校長,他參加學校管理和對一線教師的教育教學指導示範;另一方面,作為生態科技新城社會事業局、橫山區教體局互派幹部,他還定期下鄉到基層學校視導。半年援陝期即將結束,陝北的同事和老鄉,在他歸鄉的行囊裡塞滿了小米和紅薯,他也將自己對黃土高坡的眷念留在了心底。
-
【吃在陝北】陝北麵食
人說關中地區麵食豐富,此話不假,畢竟八百裡秦川盛產小麥,一方水土長一方莊稼,一方莊稼養一方人,所以就小麥麵而言,關中的麵食的確豐富。但是不怎麼產小麥的陝北,麵食之豐富程度也不亞於關中,甚至與關中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陝北麵食花樣翻新、吃法各異、豐富多彩。 陝北麵食豐富首先表現在食材上,主要有小麥麵、蕎麥麵、豆面等等。先說小麥麵,過去物流不發達,陝北當地種植小麥有限,且產量較低。故而小麥麵比較金貴,因其色澤俗稱「白面」,有些地方乾脆稱之為「好面」。
-
陝北勸世諺語(六)
飽受戰爭磨難的陝北人看破世事,學會面對現實,處驚不變、相宜行事。
-
陝北人是從哪裡來的?
丹州是現在的宜川縣,宜川處在中原關中官話與陝北話的過度帶,語言、風俗、性格都半關中、半陝北。「白窒」就是白狄,也就是稽胡。「胡頭漢舌」,說的是胡人打扮,漢人說話,有點像現在的西南少數民族。延安南邊富縣、洛川、黃陵等5縣說的是關中官話,這是從隋唐起關中話逐漸侵蝕滲透的結果?還是1860年代陝甘回亂的結果?不得而知,也許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
陝北民歌總是情——記陝北民歌新秀蘇文
■文/張娜 廣袤厚重的陝北黃土地,生發出優美的陝北民歌,滋養著優秀的民歌手。如果說七十年前陝北民歌曾經輝煌,那麼今天的陝北民歌又是一番新景象。陝北民歌與陝北民歌歌手,相輔相成,層出不窮,星光燦爛。蘇文,就是陝北民歌繁星中的一顆耀眼的新星。
-
從《裝臺》看陝西方言,除了關中話,還有陝北和陝南方言
例如陝西話、廣州話、閩南話、鐵嶺話、贛榆話、吳江話等。在這十大方言中,「官話方言」的地位和影響最大。什麼是「官話」?就是中國古代漢語的官方標準語。但其實,它主要是陝西關中話。陝西方言,除了關中方言之外,還有陝北方言和陝南方言。陝西省由於境內地理、氣候的差異,大致自北向南可分為三大片區:陝北、關中、陝南。這三大區域,除了地理、氣候特徵有差異之外,方言、風土民俗方面也有較大差異。
-
陝北冬韻
也許是過慣了東北的冬天,總覺得陝北的冬天冷的不夠徹底,冷的不夠勁兒。東北的冬天,是借著秋風而逐漸挺近的,東北的秋風大概就在打麥場上揚起的木掀下而起,把成堆的麥粒吹得乾淨、結實而又飽滿,吹得黑土地上大片翡翠似的白菜越發挺拔,吹得玉米、高梁醉了似的咧嘴大笑,吹得裹在收割裝稼的婦女頭上的五彩紗巾隨風而飄,吹得滿街瘋跑的小孩子們的臉蛋紅的如盛開的牡丹。
-
白佳蕙:論陝北民歌「信天遊」唱詞與音樂的關係 | 觀點
本文針對信天遊的音樂特徵(包括調式、音律、旋律結構、節拍節奏、旋法)、信天遊唱詞特徵及唱詞與音樂的關係等方面進行探討,期能更深入了解陝北黃土文化孕育下的信天遊的音樂內涵。譜例六:「手拿上相片拉不上話」 7.七聲音階。譜例七:「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綜上,含「閏」、「清角」五、六、七聲音階是陝西關中音樂獨特的音調和旋律風格,譜例六中的第七音「sol」運用了特殊的音律,用↓符號來標示,它略低於本位sol,又略高於bsol,介於sol和bsol的間,這種音調主要流行於靠近延安以南的各縣市和榆林以西的靖邊和定邊吳堡一帶,受到關中和隴東音樂的影響。
-
舌尖上的陝北紀略
不要說江南秀氣的食客,就是陝西關中的人都覺得膩得慌,但陝北朋友很自豪地說,這樣吃才過癮!天性使然、習性如此,飲食習慣需要互相理解和尊重。陝北在吃肉上還有一道非常特別的菜:驢板腸。把驢大腸煮了再滷,很是有滋有味。這道聽起來和看起來都上不了大雅之堂的菜餚,在陝北可是招待貴客的一道好菜,用來佐餐、下酒、夾饃,都是很特別的滋味。陝北的毛驢不願意上山,那就一拉二推三打!
-
陝北水船與《秋江》丨王克明
這個比例說明,陝北扳水船表演的主角不是黃河艄公,而是《秋江》裡的陳妙常和老艄;陝北水船唱曲的主流是陳妙常和老艄,不是黃河艄公。陝北水船曲中,唱《秋江》戲曲人物及其衍生情節的,都屬於戲曲故事歌。這55支加上《趙雲截江》等,在《綏德文庫》收錄的陝北水船曲裡,75%都是戲曲故事歌,而不是本地原生的民歌。這是一個很大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