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說過:「再好的東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記憶,也有淡忘的一天。再愛的人,也有遠走的一天。再美的夢,也有甦醒的一天。該放棄的決不挽留。該珍惜的決不放手,分手後不可以做朋友,因為彼此傷害過。也不可以做敵人,因為彼此深愛過。」
有時候,我們從最初淡淡的喜歡到濃濃的愛,是一種甜蜜;而從濃濃的愛轉變為淡淡的喜歡甚至是毫無感覺,是對我們的一種歷練。 分手,會讓我們痛苦不已,但也會讓我們成長。
既然兩人無緣走過一生,就應該彼此體面的分開。我們不必為了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而苦苦掙扎,到頭來在已經受傷的心上又撒下一把鹽。
讓分手成為彼此最後溫暖的一絲回憶,而不是冰冷的痛苦的記憶。
01
娟娟已經年紀不小了,所以家裡人著急幫她安排相親。在一次相親中,她和一個叫彭彭的男孩子一見鍾情,兩人走到了一起。
因為這段感情本就是雙方父母撮合的,所以,彭彭的父母已然把娟娟看成了自己媳婦。剛見面,就送了不少的禮品去娟娟家。
當時娟娟也沒想得那麼長遠,就把禮品收下了。
娟娟和彭彭剛開始交往的時候,兩人相處的很融洽。他們的性格相近,都比較內向。但相對娟娟,彭彭作為男孩子終歸還是主動一點。
彭彭經常給娟娟送小禮物,平時約會,彭彭也都會主動掏錢。在別人眼裡他是個十分體貼的男孩子。
但娟娟是個明事理的女孩子。在她的戀愛觀裡,金錢是要獨立的,不能讓男孩子一味的付出,所以她也時常會給彭彭一些小驚喜。
其實,在感情生活裡,我們還是保持經濟的相對獨立,不要讓純粹的愛情摻雜太多的利益關係,這樣的生活會過得更加長久。正確的戀愛觀,能夠讓我們在戀愛中做一個獨立但又適度依賴對方的人。
02
娟娟和彭彭相處一段時間後,問題來了。兩人的性格實在是太相近了,娟娟性子太悶。彭彭對娟娟這樣的性格有了一些反感。
他希望娟娟可以改變一下自己。但一個人性格是多方面環境造成的,想要一時間的改變根本是異想天開。
所以,最終他們還是沒能走到一起。本想這段感情就這樣簡單而乾脆的結束了。但彭彭卻做出了一個讓娟娟厭惡的行為。
那天,他說:「分手吧,娟娟。」
娟娟也意識到他們之間性格的矛盾,所以她乾脆利落:「我們看來真的不合適。」
彭彭:「既然這樣,那你把我送你的東西都折成現金給我。」
娟娟聽完頓時懵了。沒想到彭彭是這樣的人。最初的見面了還她可以接受,但對於兩人相處過程中的小禮物都要折現,真的是接受不了。
娟娟怒了,彭彭依舊堅持。最後,娟娟轉臉就離開了。
生活中,在一段相互承認的感情裡,所有事情都是你情我願,並不存在誰強迫誰。既然這樣,我們就不需要在分手時算清過往生活中的一切。
能這樣做的人,只能證明他對過去的那段感情用情不深,或是對待分手沒有抱有一顆平常心。
03
本來以為兩人做不成戀人,還可以做朋友,沒想到彭彭徹底打斷了他們繼續做朋友的路。
娟娟雖然性格悶,但也是個性情中人,她把所有彭彭送過她的禮物都折現還給了他。
對於這樣的男人,沒有什麼可留戀的,娟娟自己為他買的小禮物,也不想要,一心只想和他斷乾淨。
她認為,當時她是真心的,所以她給的那些禮物依舊是他的,至於分手後怎麼處理,就不關她的事了。
於文文的《體面》裡唱道:「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結尾,分手應該體面誰都不要說抱歉。……離開也很體面才沒辜負這些年愛得熱烈認真付出的畫面,別讓執念毀掉了昨天,我愛過你利落乾脆。」
分手就應該體面,這樣是對曾經認真付出的感情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愛一個人要乾脆利落,當分開的時候,我們也要不拖泥帶水,不要讓自己感情的結尾充滿罪惡和痛苦。
相識時,因為你有故事,我有酒,所以我們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分手時,只是我們的緣分盡了,彼此也都受傷了,這時我們不必互相在對方的撒鹽,讓彼此不歡而散。
面對分手,我們不必過於執著,一段感情的結束,僅僅說明那份感情不屬於自己。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終究可一遇相伴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