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2 1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進一步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做好華僑文化研究工作,弘揚華僑精神,昨日,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廣東省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五邑大學共同舉辦的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我市舉行。中國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隋軍,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省檔案館館長陳華江,省僑聯副主席戴文威,省委統戰部二級巡視員湯泗昌,市領導利為民、王長青,五邑大學黨委書記張焜參加相關活動。
江門日報記者 周華東 攝
活動為設在五邑大學的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揭牌。利為民表示,希望五邑大學充分利用好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這一平臺,持續辦好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將其辦成品牌,切實發揮人才優勢和學科優勢,加大對僑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力度,為我市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江門日報記者 周華東 攝
研討會上,隋軍指出,廣大專家學者、僑務工作人士要在今後研究工作中繼續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重要論述研究走深走實,推動華僑華人領域重大課題研究取得突破,推動新時代僑聯工作對策性研究提升水平,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為黨的僑務工作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
江門日報記者 周華東 攝
就挖掘僑批的時代價值和實踐意義,弘揚以「愛國愛鄉愛家人」為主要特點的華僑精神,隋軍要求,要講好僑批中的愛國愛鄉故事,推動廣大僑胞在同圓共享中國夢中凝心聚力;要講好僑批中的拼搏奮鬥故事,推動廣大僑胞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建功立業;要講好僑批中的文化傳承故事,推動廣大僑胞在講好中國故事過程中薪火相傳;要講好僑批中的民心相通故事,推動廣大僑胞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添磚加瓦。
來自全國各地近60名華僑華人研究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通過研討交流碰撞思想、啟迪智慧、凝聚共識,共同做好新時代僑批保護、研究與價值推廣工作。
昨日,在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期間,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在五邑大學鶴山樓揭牌成立,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也同時揭牌,推動僑鄉江門華僑華人文化研究再上新臺階。
江門日報記者 周華東 攝
據了解,建設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是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加快粵港澳大灣區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而提出的重要任務。研究院依託五邑大學的多學科僑文化研究力量,為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和江門文化強市建設提供科學的智庫支撐。
△與會人員參觀五邑大學僑文化展示館。江門日報記者 周華東 攝
「隨著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的揭牌成立,我相信江門會在一個更高更廣的平臺上,更進一步推進華僑華人文化研究。」世界華人研究學會主席、廈門大學教授李明歡表示,希望研究院可以把華僑華人文化推向世界,在國際學術舞臺上展現中國學者的風採,讓世界各國人民更好地了解僑鄉文化和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副所長、《華僑華人歷史研究》主編張秀明表示,華僑華人研究院的成立正當其時。「華僑文化歷史底蘊深厚,既繼承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又跟海外文化相融合,是傳播中外文化的重要橋梁紐帶。」張秀明說。
△五邑大學僑文化展示館。江門日報記者 周華東 攝
據悉,同時揭牌的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是由市委宣傳部發起,依託五邑大學華僑文化研究力量共同設立在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的學術平臺,旨在通過校地共建,匯聚僑批文化優質資源,打造僑批保護活化研究重要陣地,為江門在新時代的發展奮進上新臺階提供精神動能和學術支撐。
來源:江門日報(記者/梁佳欣 黎禹君 通訊員/江逸軒 實習生/陳清松)
原標題:《啟迪智慧凝聚共識,做好新時代僑批工作!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我市舉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