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迪智慧凝聚共識,做好新時代僑批工作!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

2020-12-22 澎湃新聞

啟迪智慧凝聚共識,做好新時代僑批工作!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我市舉行

2020-12-12 1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進一步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做好華僑文化研究工作,弘揚華僑精神,昨日,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廣東省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五邑大學共同舉辦的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我市舉行。中國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隋軍,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省檔案館館長陳華江,省僑聯副主席戴文威,省委統戰部二級巡視員湯泗昌,市領導利為民、王長青,五邑大學黨委書記張焜參加相關活動。

江門日報記者 周華東 攝

活動為設在五邑大學的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揭牌。利為民表示,希望五邑大學充分利用好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這一平臺,持續辦好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將其辦成品牌,切實發揮人才優勢和學科優勢,加大對僑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力度,為我市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江門日報記者 周華東 攝

研討會上,隋軍指出,廣大專家學者、僑務工作人士要在今後研究工作中繼續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重要論述研究走深走實,推動華僑華人領域重大課題研究取得突破,推動新時代僑聯工作對策性研究提升水平,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為黨的僑務工作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

江門日報記者 周華東 攝

就挖掘僑批的時代價值和實踐意義,弘揚以「愛國愛鄉愛家人」為主要特點的華僑精神,隋軍要求,要講好僑批中的愛國愛鄉故事,推動廣大僑胞在同圓共享中國夢中凝心聚力;要講好僑批中的拼搏奮鬥故事,推動廣大僑胞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建功立業;要講好僑批中的文化傳承故事,推動廣大僑胞在講好中國故事過程中薪火相傳;要講好僑批中的民心相通故事,推動廣大僑胞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添磚加瓦。

來自全國各地近60名華僑華人研究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通過研討交流碰撞思想、啟迪智慧、凝聚共識,共同做好新時代僑批保護、研究與價值推廣工作。

昨日,在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期間,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在五邑大學鶴山樓揭牌成立,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也同時揭牌,推動僑鄉江門華僑華人文化研究再上新臺階。

江門日報記者 周華東 攝

據了解,建設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是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加快粵港澳大灣區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而提出的重要任務。研究院依託五邑大學的多學科僑文化研究力量,為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和江門文化強市建設提供科學的智庫支撐。

△與會人員參觀五邑大學僑文化展示館。江門日報記者 周華東 攝

「隨著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的揭牌成立,我相信江門會在一個更高更廣的平臺上,更進一步推進華僑華人文化研究。」世界華人研究學會主席、廈門大學教授李明歡表示,希望研究院可以把華僑華人文化推向世界,在國際學術舞臺上展現中國學者的風採,讓世界各國人民更好地了解僑鄉文化和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副所長、《華僑華人歷史研究》主編張秀明表示,華僑華人研究院的成立正當其時。「華僑文化歷史底蘊深厚,既繼承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又跟海外文化相融合,是傳播中外文化的重要橋梁紐帶。」張秀明說。

△五邑大學僑文化展示館。江門日報記者 周華東 攝

據悉,同時揭牌的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是由市委宣傳部發起,依託五邑大學華僑文化研究力量共同設立在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的學術平臺,旨在通過校地共建,匯聚僑批文化優質資源,打造僑批保護活化研究重要陣地,為江門在新時代的發展奮進上新臺階提供精神動能和學術支撐。

來源:江門日報(記者/梁佳欣 黎禹君 通訊員/江逸軒 實習生/陳清松)

原標題:《啟迪智慧凝聚共識,做好新時代僑批工作!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我市舉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江門舉行 推動華僑華人文化研究再上新...
    12月11日,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廣東省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五邑大學共同舉辦的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中國著名僑鄉、僑批研究的前沿重鎮——江門市舉行。中國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隋軍,江門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廣東省檔案館館長陳華江,廣東省僑聯副主席戴文威,江門市領導利為民、王長青,五邑大學黨委書記張焜等參加相關活動。研討會上,來自北京、廣東、福建等地近60名華僑華人研究專家學者、僑批藏家齊聚一堂,通過研討交流碰撞思想、啟迪智慧、凝聚共識,為做好新時代僑批保護、研究與價值推廣獻計獻策。
  • 江門舉辦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 僑界檔案界文博界等共商僑批...
    /華僑華人研究院、21世紀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教授張振江以及來自中國僑聯、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各地僑批館、客家文化博物館及民間僑批收藏代表等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五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運華主持了研討會。這次活動還舉行了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揭牌儀式。
  • 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江門召開 隋軍出席並講話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僑批文化研究,弘揚華僑精神,12月9日—11日,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廣東省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五邑大學在廣東省江門市舉辦「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中國僑聯副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隋軍出席會議並致辭。
  • 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考察團到訪開平臺山 感受僑鄉「世遺」魅力
    今日,中國華僑歷史學會與福建省檔案館、五邑大學將聯合在我市舉行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昨天,在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主任、教授張國雄的帶領下,參加研討會的專家學者組成考察團,先後到訪開平市、臺山市,考察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以及世界記憶遺產「僑批檔案」紀念廣場、博物館,深入了解僑鄉歷史文化,感受僑鄉「世遺」魅力。
  • 60名專家學者共商僑批文化保護活化 做深做透理論研究 生動講好...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做好僑批保護研究與價值推廣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12月11日,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廣東省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五邑大學共同舉辦的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我市舉行。活動為設在五邑大學的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揭牌。
  • 汕頭演繹僑批故事,傳揚民間文化
    僑批,通俗的叫法是「番批」,不僅是一張張普通的思鄉家書,更記錄了華僑下南洋的艱苦奮鬥歷程,被視為華僑歷史文化的「敦煌文書」。在分享會上,來自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的30多名僑批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分享了自己關於僑批的文學創作故事。僑批,通俗的叫法是「番批」,不僅是一張張普通的思鄉家書,更記錄了華僑下南洋的艱苦奮鬥歷程,被視為華僑歷史文化的「敦煌文書」。
  • 廈門僑批文化廣場將竣工 品僑批文化感受家國情懷
    本報訊 (記者 薄潔)中山路的騎樓風貌和華僑銀行是僑批文化的歷史印記
  •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在江門成立
    南方日報訊 (記者/戴惠甜)12月9日至11日,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江門舉行。活動期間,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在五邑大學揭幕,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同時揭牌。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由江門市推動成立,下設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
  • 汕頭市僑批文物館獲「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稱號
    汕頭市僑批文物館獲「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稱號 2020年12月15日 09:19   來源:廣州日報
  • 一場關於如何保護、活化五邑銀信(僑批)的「頭腦風暴」——讓銀信...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批保護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市委宣傳部11月4日召開江門五邑銀信(僑批)保護活化研討會,展開一場精彩的「頭腦風暴」。  「加大力度建立全市統籌的數字資源庫,強化資源共享」「讓銀信(僑批)文化走上抖音,打造成潮流爆款」……會上,廣東省、江門市專家、學者、收藏家因銀信共聚一堂,從不同維度對其進行了生動解讀,就其保護、活化工作積極建言獻策,「金點子」頻出。
  • 以「僑批杯」足球賽為抓手,大力弘揚潮汕文化
    12月6日,由廣東省足球協會指導,汕頭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汕頭市足球協會承辦,廣東匯軒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的喜迎亞青會·活力新汕頭2020「僑批杯」廣東省五人制足球邀請賽,在汕頭市林百欣青少年足球場圓滿結束
  • 大型涉「僑」題材話劇《風雨僑批》在暨南大學演出
    話劇表演 暨南大學供圖 攝話劇《風雨僑批》講述了華僑商人愛國愛家的動人故事,融入了潮汕特有的民俗元素和僑批歷史傳說,濃濃「僑」味「大片」贏得現場師生陣陣掌聲。該劇作為學校高雅藝術進校園暨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項目「百年暨南文化素質教育講堂」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傳承華僑華人文化,厚植師生愛國主義情懷。
  • 僑批銀信搬上街頭 古驛道活化出新彩
    出新:僑批文物「走出」博物館與公眾見面  位於韓江、榕江和練江三江入海交匯處的汕頭西堤公園,是世界記憶名錄僑批紀念地,它見證了汕頭從漁村、碼頭,到港口、商埠的時代變遷。  「數以百萬計的華僑從這裡乘船出海,他們回望家鄉最後的景象就是這裡。」
  • ...推動僑鄉社會與華僑經濟文化合作」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並講話
    12月11日下午,由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管委會、汕頭市僑聯、汕頭市僑史學會主辦的「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僑鄉社會與華僑經濟文化合作」學術研討會在汕頭舉行,中國僑聯副主席李卓彬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 打造僑批文創網紅村 馬尾區領導蒞臨白眉村指導
    (藝風社記者 黃蕾、黃叢聰)7月27日,福州市馬尾區委遊通鈴書記帶隊前往亭江鎮白眉村現場辦公,指導藝風僑批文創網紅基地的打造工作,馬尾區委副書記張清泉、副區長張發春、江典順,亭江鎮委書記阮斌、鎮長江綏、副書記連勇、,白眉村第一書記黃長宜
  • 讓銀信走出深閨,講好新時代僑鄉故事!江門這場「頭腦風暴」很有料!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動五邑銀信(僑批)保護活化,進一步發掘其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豐富江門僑鄉文化內涵,昨日,市委宣傳部召開江門五邑銀信(僑批)保護活化工作研討會。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冀出席。
  • 僑批揭傳統中藥故事 兩代人南洋售賣「大娘巾藥丸」
    僑批揭開傳統中藥文化傳播故事 兩代人南洋售賣「大娘巾藥丸」  本報記者 許玉璇  近現代華僑出國,除了謀生創業,同時也帶去了自己的勞動、生活經驗,傳播、交流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
  • 謝湜、歐陽琳浩 | 民國時期汕頭城市商業地理的初步分析——以僑批業為中心
    對於汕頭及其腹地韓江流域來說,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華僑力量,而將大量國外僑匯輸入家鄉的媒介,就是僑批業。據統計,1930年潮梅地區僑批流入的金額為1億元,隨後由於經濟不景氣,逐年減少,至1934年降至5000萬元。 在經曆日本佔領時代的低迷期之後,1947—1949年,大量僑匯又重新流入國內。
  • 習近平總書記在汕頭肯定華僑貢獻重要講話在海內外僑界引起強烈...
    在新時代,我們廣大僑商一定要認真發揮投資興業的龍頭作用、雙向開放的橋梁作用,為家鄉的發展、中外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貢獻。廣東省僑聯海外委員、加拿大渥太華華人社團聯合會主席盧紅民:習近平主席這段話真正的說到我們心坎上。「華僑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愛國、愛鄉、愛自己的家人。這就是中國人、中國文化、中國人的精神、中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