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馬」竟然是為工商打工?騰訊和阿里背後的老闆,究竟是誰?

2020-12-11 國貨品鑑

「兩馬」竟然是為工商打工?騰訊和阿里背後的老闆,究竟是誰?

想必大家都知道現今的中國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離不開這幾樣東西,淘寶、支付寶、QQ、微信。可以說騰訊和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網際網路領域的兩大擎天之柱各自佔據了半壁江山。作為網絡公司裡面最出名兩家企業,阿里和騰訊無疑是最為成功的典型。雖然同屬網際網路行業但是兩者的立足點卻截然不同,阿里紮根於電商而騰訊則起家於社交,但是相同點都在於現在他們都處於買買買的狀態之中,收購著各大企業,在向著全球化市場布局。

由此可以看出兩家企業的野心和規劃都不小,未來誰能勝出都不好說,細心點的網友會發現很多現在新興的公司都有著他們的身影存在。而說到這兩家巨型企業都不得不提到他們身後的那兩個男人:騰訊開山宗師——馬化騰、阿里立派掌門——馬雲。現在我們看到這兩家公司輝煌無比,要知道在當年他們兩也是經歷過無比艱難的窘境。要知道當年那個時代做網際網路企業無疑靠著前期砸錢做起來的,全靠燒錢支撐熬過那段時間之後才開始轉虧為盈。

很多人都有些弄不清楚這兩家企業到底是屬於中企還是屬於外企呢?要說他是中企可是第一股東都是外國資本,可要說是外企他們卻並沒有什麼決策和管理權。但是你知道他們背後真正的大老闆是誰嗎?一起來看看吧!

20世紀末期也是網際網路火爆的最後一段時光,在本世紀末年馬雲的阿里就此誕生。但是奈何天公不作美,沒多久就遇上了網際網路經濟泡沫粉碎的危機,而他的公司才成立一年左右要想挺過這次行業危機難度著實不小。要知道這個時候要想公司能夠熬過去只能靠錢往裡面燒,只有熬過這個難關才能生存下去不然就只有死路一條。要知道當時的網際網路公司很多都是敗在這上面去了,不然說不定還會出現另一個能與之媲美的「獨角獸」。

為了生存馬雲只得到處奔波去拉投資,雖然面見了國內很多的投資人卻還是空手而歸,即便是當時的雷軍也是拒絕了馬雲的請求。好在有了一位它的「蕭何」——吳鷹,在他穿針引線的指引下見到了軟銀帝國的創始人孫正義。要知道孫正義不久前才投資了雅虎一時之間名聲大噪,加上吳鷹的公司也得到了了孫正義的投資所以他覺得這個應該能幫上馬雲。

於是在與孫見面之後兩人相談甚歡,孫正義很欣賞馬雲的創意於是立即將要投資給其他公司的2000萬轉手投給了馬雲。正是在這一筆資金的幫助下馬雲和阿里才度過了那段艱難無比的時光,後來還追加了4000多萬美元。據去年阿里從香港上市時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持股25.8%的日本軟銀公司已經成為了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作為創始人的馬雲則以6.1%的持股比例排名第二。

雖然馬雲的合伙人結構使得他們能控制阿里巴巴的運營和管理,但是馬雲和其他管理層持股僅佔10%左右。於是很多人擔心未來有一天阿里會不會落入日本人之手,因為他們擔心當時的阿里可是掌握著中國一半以上的電子商務市場,影響頗為深重。

但是軟銀帝國背後的金主又是誰呢?作為阿里的金主軟銀當初肯定也是接受了不少的融資的,不然也不會發展成投資界的一個大財閥。要知道軟銀市值數千億美元而孫正義只持有20%左右的股份,最大的股東是南非的標準銀行。而說起這家公司也是跟中國有很深的淵源,這家南非標準銀行是南非報業的股東,而南非報業集團正是投資了騰訊最大的股東MIH公司的母公司。當年正是馬化騰處在最為困難的時候正是MIH公司投資了騰訊,才讓騰訊轉危為安。

當時騰訊也正遇上了絕境原本馬化騰想要將其賣掉,但是因為價格需要300萬很多公司都沒人願意接手。好在騰訊在最後一輪融資收到了南非的MIH公司投資3200萬美元,這讓馬化騰有了資本繼續施展宏圖,而其最高的時候控股騰訊的45%左右,只不過後來稀釋了很多。根據2019年騰訊向港交所提交的年報數據顯示,去年一整年作為騰訊的創始人、CEO的馬化騰所持有的騰訊股份為8.61%,市值約為400億美元左右,僅排第二位。而第一位大股東就是MIH TC公司,約佔31.1%,市值大約為1441億美元。

民間傳聞

一直在民間有這樣的傳聞:很多人發現軟銀有一個大股東就是南非標準銀行,而南非標準銀行也是南非報業的大股東,於是很多人認為這家銀行本事太過逆天。先是通過南非報業集團公司旗下的MIH控股騰訊成為最大的單一股東,然後又通過軟銀入股了阿里巴巴,就這樣國內最大的兩大網際網路巨頭公司都有著它的影子,並且佔比股份都很高很多人就覺得南非標準銀行才是二馬的終極BOSS。

在14年的時候被網友戲稱為「宇宙第一大行」的工商銀行與南非標準銀行籤訂了協議,工商銀行收購了南非標準銀行的60%的股份,成為南非標準銀行的控股股東,然後很多人就認為工商已經是掌控南非標準銀行的控股人了。那麼這樣一來那麼工商銀行不就是阿里和騰訊的大BOSS嗎?雖然關係兜兜轉轉但是最後阿里和騰訊還是回到了工商的手中,那不就是代表著阿里和騰訊的最大股東就是中國工商銀行嘛!

真相

但是這好像只是一部分國人的美好願望,事實上南非標準銀行和南非報業集團並不存在股權關係,更沒有能夠控股這些大公司的權利。而自然而然工商銀行也就沒有像大家想像的那麼如意,成為阿里和騰訊的大股東。其實細細想來這個說法是為了大家心裡感到安慰罷了,覺得只有這樣聯繫阿里和騰訊才是真正國人控股的,不是外企佔大頭,符合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懷。

外資是否影響企業管理決策?

實際上大家卻不需要擔心這兩家公司被外資給把控,四夕認為雖然在國內很多的網際網路公司類似:阿里、騰訊、百度等等都是外國資本佔了很大的股份,但是要知道我們的公司創始人也不傻知道這是自己的企業,更是屬於中國人的光憑這一點就不用懷疑。

而且雖然佔股很大但是卻不影響對公司的管理和運行,像MIH作為騰訊的最大股東對於馬化騰是極為的信任,據傳其早就將自己的投票權全部給了他,這樣自己只是一個分紅者不會幹預公司的發展。而馬雲更是創建了自己的合伙人制度,阿里的股權更是有特殊保護的,只有合伙人才能進入到公司的決策中來,並且合伙人都是阿里自己的高管和親系來擔任的。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外資控股佔了絕大部分但是他們將公司的控制權牢牢抓在手中,而這些外資只能享有分紅權並無決策權和管理權,所以不會對公司的管理控制造成影響。所以大家也沒必要擔心被外資控股的大企業會發生這樣的變故和意外。

對此你怎麼看?

本文由

無錫創元傳媒:四夕

編輯

相關焦點

  • 馬雲和馬化騰真的是在為外國人打工?阿里和騰訊的背後老闆是誰?
    有人會問,阿里巴巴和騰訊哪一家公司更強呢?筆者覺得這兩家公司都非常強,但由於領域不一樣,阿里巴巴根基在電商領域上,騰訊根基則在社交領域,雖然現在兩家公司都在到處買買買,收購各大企業,做全球化市場布局,但如果兩者非要進行比較的話,可以說誰都不容易勝出。說到阿里巴巴和騰訊就不得不提到兩家公司的創始人——馬雲和馬化騰。
  • 阿里和騰訊背後巨頭是誰?馬雲和馬化騰,真的在給外國人打工嗎?
    給外國人「打工」不丟人,阿里巴巴和騰訊背後的大股東確實都是外國人,但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國際科技公司中,阿里和騰訊依然是國內偉大的科技企業。軟銀集團的孫正義,持有阿里巴巴20%的股份;南非的米拉德控股集團,持有騰訊50%的股份。
  • 阿里和騰訊的背後是工行?這兩家公司有怎樣的外資背景?
    阿里和騰訊這兩家公司,目前是中國最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但是很多人卻對這兩家公司又愛又恨。因為他們的大股東都不是中國人,或者中國機構。於是一個自我安慰的傳言應運而生,說阿里和騰訊的背後是軟銀和南非報業集團,而咱們的中國工商銀行則是軟銀和南非報業集團的控股股東,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 阿里背後是軟銀,騰訊背後是MIH,但最終獲利的都是中國老百姓
    說起騰訊,大家再熟悉不過,在現在的商業社會中,騰訊和阿里,一直以來都是咱們關注的重點,都是搭乘了網際網路春風的契機開始飛速發展的,同樣的都是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的。咱們日常生活中,可謂是已經離不開騰訊和阿里的,騰訊,現在幾乎在網上幹個什麼事,都會用到微信來解鎖以前留下的帳號密碼,為什麼用微信解鎖,因為用戶實在是太多了,用戶黏性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微信在這個時代的作用,在網絡時代的網際網路高度,多少有點如朕親臨的意思。
  • 深圳最賺錢公司:不是華為和騰訊,老闆也姓馬,身家至今是謎
    但短短幾十年,深圳從一個落後的漁村崛起為國際大都市。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小地方,成長到與北京上海齊名的超一線城市。而深圳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1979年4月鄧公首次提出開放「出口特區」。後來,1980年3月,「出口特區」更名為「經濟特區」,並在深圳實施。經濟特區設立以來,深圳GDP幾乎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2019年的GDP高達2.69萬億。
  • 阿里和騰訊是不是壟斷企業?
    阿里投資是阿里巴巴集團實施投資併購的經濟實體,閱文集團是騰訊控股的子公司,豐巢網絡是順豐投資的關聯公司,三家「巨無霸」網際網路科技和經營企業不是《反壟斷法》的法外之地。中國企業踏上了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浪潮,紛紛加大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研發投入,政府從科研管理體制和人才激勵機制等方面入手,為科技人員「鬆綁」,為創業者提供寬鬆的創業環境,不斷增強對企業和科研機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法律保護意識。
  • 阿里、騰訊、平安「三馬同槽」:亦敵、亦師、亦友
    不久之後,市場就傳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參與了此次定向增發。媒體普遍將此稱為繼共創眾安在線、入股華誼兄弟後,「三馬」的第三次聚首。  有分析人士認為,阿里、騰訊、平安各自在電商、社交、金融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此次以資本為紐帶進行攜手合作給業界的帶來豐富的想像空間。
  • 騰訊企鵝跟上「打工人」熱潮!背後暗藏港股之王的成功秘訣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天眼查App顯示,近日,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新增申請多條「打工鵝」的商標,商標涉及的國際分類包含科學儀器、家具、辦公用品等,目前商標狀態為「商標申請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今年,「打工人」成為了繼社畜、打工仔之後,展示當代年輕人在社會拼搏、努力工作的新詞彙。打工人系列話題火爆網絡,打工人相關話題持續登上微博熱搜。
  • 馬雲艱難創立阿里巴巴,背後的老闆到底是軟銀,還是工商銀行?
    當年國內其實也不乏有錢的投資人和老闆,但是為什麼偏偏是軟銀投資了呢?這與當時國人對網際網路「零意思」脫不了關係。馬雲的真正老闆是日本人軟銀孫正義,這樣說是對的,因為在股權上,馬雲僅佔股6.40%,馬雲及其高管總共佔股也才9.5%,而軟銀佔據28.8%,ALtaba(雅虎旗下)佔股14.8%,馬雲僅為第三大股東。
  • 反壟斷規定衝著阿里騰訊去,和其他公司無關?!
    ↑《商業哲學派》:反壟斷規定衝著阿里騰訊去,和其他公司無關?!,衝著阿里和騰訊去,尤其是阿里;跟其它公司基本沒什麼關係。阿里的幾條業務線,如果是拿到整個反壟斷的體系來看,事實上都是踩線。阿里的GMV佔到了中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0%左右,騰訊在即時通訊領域的壟斷程度甚至遠超過阿里,由此騰訊在反壟斷的潛在風險某種程度上也大於阿里,但是短期這個事是衝著阿里來的。騰訊和阿里壟斷了整個中國的網際網路產業,那麼這個顯然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因為整個國家的在線的基礎設施實際上就在他們手裡。
  • 曾被馬雲趕出阿里,自己創業公司市值236億,卻飛到了騰訊口袋裡
    不得不說阿里是一個神奇的公司,為什麼說它神奇呢?大家都知道阿里這個龐大的電商帝國聚集了很多人才,而阿里建立近20年來,人才不斷更新,那些從阿里出去的人才也在外面成就了一番事業。比如創立淘寶的十八羅漢孫彤宇,離開阿里多年之後孫彤宇成為了拼多多背後的大股東,而拼多多目前市值高達289億美元。
  • 騰訊、阿里巴巴、人人的真正大老闆是誰
    導讀: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人人等幾大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的真正大老闆是誰?答案肯定不是馬化騰、李彥宏、馬雲和陳一舟,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網站創始人,而是只出現在各家公司財務信息中的大股東。今年以來,圍繞阿里巴巴IPO的各種消息和討論不絕於耳,馬雲與軟銀、雅虎之間的恩怨情仇也被不斷解讀。
  • 禁用支付寶,硬槓阿里!「阿美鬥」背後...
    一時間,兩大行動支付巨頭之間的較量再度拉開了帷幕。這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呢?支付寶是阿里旗下第三方支付平臺。美團外賣的競爭對手餓了麼也是阿里投資的,面對質疑,美團第一時間反嗆網友:其實這文章的主體換成餓了麼和微信支付也同樣合適呢。 莫名躺槍的餓了麼立馬曬圖為證,它們一直支持微信支付。截圖中還為對手點了一份「雞同鴨講雙人餐」,諷刺意味濃厚。
  • 釘釘下跪認爹後時代 阿里和騰訊努力追尋UP主夢想
    很顯然,釘釘的夢想並不止步於唱、跳和Rap,而是在放飛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正所謂「官方玩梗最為致命」,為了貼近年輕用戶的喜好,各大品牌除了與明星、虛擬偶像合作之外,品牌運營同樣需要跟上年輕化的步伐。  在微博、微信公眾號、知乎等平臺,官方講段子、玩梗、搶熱門、撩用戶都已成為基礎操作。而在運營門檻更高的視頻內容方面,過去許多品牌找到了兩條捷徑——鬼畜和沙雕。
  • 阿里騰訊平安入股華誼 「三馬」再聚首力挺大娛樂
    這是自2013年「三馬」共同探索網際網路金融在線平臺後的首次聚首。  有分析人士表示,繼騰訊之後,阿里巴巴、中國平安高調入股華誼兄弟,其影響絕不只是讓華誼有了一份華麗得近乎炫目的股東名單,而是從此以後,它將結合業界最具領導力、最有優勢的電商平臺、社交網絡平臺和綜合金融服務集團,共同致力於中國娛樂的大發展。  3+1,可能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
  • 阿里挨罰 為啥糟心的卻是騰訊?
    田忌相信並答應了他,與齊王和各位公子賭上千金。比賽即將開始時,孫臏說:「現在用您的下等馬對付他們的上等馬,用您的上等馬對付他們的中等馬,用您的中等馬對付他們的下等馬。」三場比賽結束後,田忌兩勝一負,最終贏得了比賽。後來,田忌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他請教了兵法後封為軍師,孫臏最終成為戰國時期最負盛名的軍事家之一。
  • 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
    打開手機,找到你最常用的5款APP,微信、微博、拼多多、美團和天貓,必居其一。其中,微信、拼多多、美團隸屬騰訊系,而天貓、微博為阿里巴巴系。從高德、B站到喜茶,從《金剛川》到永輝、萬達,從蔚來、小鵬到鏈家,生活中為之停駐的品牌,無不被騰訊和阿里鎖定。
  • 阿里、騰訊和網易的招聘廣告,真的土到我了!
    02 騰訊 :公仔廠文藝復興騰訊應該算是網際網路公司在年輕人的話題中活躍度最高的公司了,畢竟我們都是從QQ秀的年代走過來的。所以,它似乎和很多人一樣,戀舊、熱愛文藝復興類的題材,再準確點來說,就是和以前的我們一樣土。
  • 阿里、騰訊、華為人才盤點與實操指南(乾貨)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人才盤點乾貨:阿里、騰訊、華為的人才盤點實例以及人才盤點的4個實操指南。大廠案例,常看常新,相信一些思路和方法對大家有幫助。你應該有自己的一副牌,知道誰是你的A,誰是你的K,誰是你的Q,誰是你的J。當然隨著你管的人越來越多,手裡面牌的數量也會增加。
  • 阿里頭條領銜,華為騰訊努力追趕的中臺技術,究竟是什麼
    國內的中臺流行起來大概在2015年,傳聞當年馬雲帶著阿里巴巴的眾多高管去參觀了一個遊戲公司SuperCell,可能這個公司你不認識,當是他們開發的遊戲你肯定玩過,像皇室戰爭、部落衝突、海島奇兵都是風靡全球的遊戲,很難想像,能夠開發出數款爆款產品的公司,竟然只有區區幾百個人員。而國內諸如騰訊遊戲,網易遊戲這樣的公司,已經是數千上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