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輝煌時期,曾有百萬秦軍,其中包:長城軍團二十萬人、關中主力軍十萬人、南徵軍團五十萬人、關中留守軍團十多萬人。這裡面加起來,確實有號稱百萬軍團資格。
但在秦朝滅亡時,除了關中兩個軍團對抗農民起義外,還有兩個軍團卻沒有幫忙,這是為什麼呢?
這裡我們要先分析下,那些幾十萬人的正規軍都在幹嘛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不滿於現狀,劍鋒直指大漠、草原地區,於是便派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進攻匈奴,奪取河套,在攻下這些地區後,就讓大軍就地駐紮,而後這支軍隊命名為「九原秦軍」。
此外,他又派屠雎、任囂、趙佗等率五十萬大軍,分兵五路攻打「百越」地區,這些百越部族盤踞浙江、江西、福建、廣西、廣東以及越南北部等地。而看似強大的五十萬大軍,在這些廣袤的地區分布後,並不算多。
而北方軍隊突然跑到南方溼熱地區,造成各種水土不服、病情不斷,同時古代的南方山高路遠,糧草運輸不便,再加上這裡人口稀少,開發不足,到處都是原始森林。百越人並不肯臣服秦國,他們逃入原始森林與禽獸為伍,對秦軍展開遊擊戰。
時長日久後,秦軍不但沒有降服百越部族,反而被百越人偷襲、騷擾後傷亡十多萬,就連主帥屠雎也在戰鬥中陣亡,最後導致秦軍進退不是。
「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謫戍以備之。」——《淮南子·人間訓》「又使尉屠睢將樓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監祿鑿渠運糧,深入越,越人遁逃。曠日持久,糧食絕乏,越人擊之,秦兵大敗。秦乃使尉佗將卒以戍越。」——《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秦朝當時的局勢可謂是兇險之極,不但要對百越進軍,還要駐守河套地區抗擊匈奴,再加上六國蠢蠢欲動又得分別預防,所以當時秦朝手上可用之兵不多。
陳勝吳廣起義後,六國殘兵果然伺機而動,紛紛起兵復國,而分散在各地的秦軍人地皆失去。陳勝將周文逼到函谷關,秦朝不得不徵發驪山的勞工和囚徒充軍入伍,由章邯帶隊,最後擊敗陳勝。而這些勞工和囚徒原本是六國民眾,在章邯擊敗陳勝後,慢慢納入正規秦軍,後來才能在定陶之戰中擊敗項梁。
秦始皇駕崩後,原九原秦軍主帥蒙恬被趙高害死,其位置改為王翦的孫子王離當任。此時王離奉命率軍二十萬九原軍南下,跟章邯會合。誰知楚將項羽率五萬軍馬跟王離決戰於巨鹿,項羽身先士卒,九戰九捷,原本觀望的幾十萬各國軍隊見到項羽如此威猛,也紛紛加入戰鬥,最後王離軍團寡不敵眾,全軍覆沒。
巨鹿之戰勝利後,項羽趁勝追擊,聯合諸侯聯軍攻打章邯。而章邯補給被斷,苦苦支撐半年後聽到趙高要將他置於死地,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投降。這支由降軍組成的二十萬人軍隊,早已不是當初擊敗周文的勞工和囚徒組成的軍隊,而是秦人子弟為主,項羽為預防萬一,便把他們全部坑殺在新安。
此時的秦朝內部,被胡亥、趙高、子嬰這些人高的烏煙瘴氣,曾經橫掃六國、驅逐匈奴的秦軍精華部隊已經損失超過四十多萬人。而遠在百越地區的南路秦軍,經過幾年的激戰身下不到10萬人,因為山高路遠無法抽身,主帥趙佗只能下令在此繁衍生息,建立南越國。
後來,當劉邦率軍2萬逼近關中,關中留守軍團已經完全喪失的鬥志,就全部投降劉邦,最後被整編8萬人。這並非是關中留守軍隊不戰而降,而是秦朝中樞早就亂作一團,上無大將,下無方略,士兵不知為何為戰,如何戰。
秦朝正規軍降的降,死的死
所以,我們看似秦軍當時有百萬大軍之多,但實際上因為分兵多處,南北駐守,導致實際能用的兵力極少。例如,長城軍團(九原秦軍)在會合章邯途中,被項羽率諸侯聯軍滅於巨鹿之戰,這裡面就損失二十多萬人。
章邯率領的關中主力軍在苦撐半年後,因為糧草被斷,朝中趙高不顧前方將士的浴血奮戰,反而要弄死主帥,這讓章邯傷透心,唯有投降項羽才能有活路。但沒想到項羽做事狠絕,直接坑殺二十五秦軍,這裡又損失了二十多萬秦軍了。
而關中留守的十萬人,戰無可戰,不知為誰戰,為何戰,最後投降了劉邦。而他們最後也成為楚漢戰爭中劉邦的漢軍主力,這裡也由此可見秦軍正規的戰鬥力如何強悍,但此時秦軍的主力又損失了十萬人。
最後是南徵軍團的五十萬人,在徵討百越的過程中,損失了十幾萬人。最後面臨的處境就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秦朝將亡,主帥趙佗所以留守當地,建立新的政權——南越國。
為此,秦朝滅亡時,老秦人的正規軍七除八扣一下,已經沒有多少兵力。該上戰場的已經上了,已經戰死的也死了,最後被迫無奈投降的投降,沒法回來的建立新政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