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輪作」暢行海洋山_新聞中心_中國網

2020-12-23 中國網新聞中心

新華社南寧12月22日電 題:「水旱輪作」暢行海洋山

新華社記者賈啟龍

清澈見底的西坡江,繞著海洋山一路流淌。所經之處,柑橘成林。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高尚鎮東源村,掩映在海洋山深處。

隆冬時節,地已落霜,東源村的農地裡,菜花長勢正旺。「在我們這,天氣越是寒冷,菜花的價格就越好。到明年年初,菜花可採摘5茬。」鎮長彭建說,村民套種的菜花,是在第三季作物水果玉米收割前的1個月栽插的。

「經軍地不懈探索,東源村已完全推行『水旱輪作』農耕模式。現在,東源村的千畝農田一年可種4季。」興安縣人武部政委王勝廣說。

前些年,東源村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千百年來,久居深山的村民,一直沿用著一年種3季,年年耕植同種作物的農耕方式。

2016年,興安縣人武部掛點幫扶深度貧困村——東源村。「走訪調研後,農業專家認為,落後的農耕模式和生產理念,導致東源村農業產能低下。」王勝廣介紹,同種作物的連年耕植,使農田肥力不斷下降。

在專家的指導下,興安縣人武部動員村民推行「水旱輪作」耕種模式:春季,先種植水稻,實現口糧自給;夏秋,連續種植兩季玉米;冬季,在玉米地裡套種菜花。

「『水旱輪作』耕種模式推行後,東源村地不閒,人不休。」彭建說,最重要的是,這種耕作模式實現了種植與增肥的自然銜接。玉米收倉後,秸稈被翻入土中,經水浸泡半月,就可化為莊稼所需有機肥料。

「現在,水果玉米和菜花是東源村的主打產業。」王勝廣說,依山傍水的東源村水源、土壤、空氣都較為乾淨,生產出來的水果玉米味道甜美,深受歡迎。

為了把東源村的水果玉米產業做大做強,興安縣人武部官兵跑市場、找專家,先後在村裡試種了20餘種市場暢銷的水果玉米。目前,東源村成功種植的5種水果玉米,經相關部門鑑定,均綠色無汙染。

「今年秋天,我們在農業專家指導下,還成功種出了價格更高、可以直接生吃的黑色水果玉米。明年夏秋,我們準備在村裡規模化種植。」彭建說。

「『水旱輪作』農耕模式,實現了東源村畝產萬斤、效益萬元的目標。」彭建算了一筆帳:每畝水果玉米,一年種兩季,僅此一項至少收入6000餘元。菜花每畝地,至少可收入2000元。玉米和水稻秸稈發酵成青儲飼料,餵養牛、羊、豬等家畜,又可創收。

「興安縣軍地聯創的『水旱輪作』農耕經驗,點燃了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激情,如今已被推廣到整個海洋山。」彭建說。

相關焦點

  • 「水旱輪作」暢行海洋山
    新華社南寧12月22日電題:「水旱輪作」暢行海洋山新華社記者賈啟龍清澈見底的西坡江,繞著海洋山一路流淌。所經之處,柑橘成林。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高尚鎮東源村,掩映在海洋山深處。「經軍地不懈探索,東源村已完全推行『水旱輪作』農耕模式。現在,東源村的千畝農田一年可種4季。」興安縣人武部政委王勝廣說。前些年,東源村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千百年來,久居深山的村民,一直沿用著一年種3季,年年耕植同種作物的農耕方式。
  • 中國網小記者管理中心及小記者站工作條例(試行)
    中國網小記者站是中國網在全國各地學校開展的以學生記者為主的課餘新聞活動的校園平臺,是小記者深入生活、學習寫作、練習觀察、鍛鍊自己、提高綜合素質的場所。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中國網小記者管理工作,提高小記者活動的規範性,保持公益性,制定本條例。
  • 鐵路部門延長「鐵路暢行」會員積分有效期
    鐵路部門延長「鐵路暢行」會員積分有效期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20-05-30 09:25 來源:澎湃新聞
  • 貴州水利改革以人民為中心 「三早三抓」防禦水旱災害
    12月28日,記者從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加快水利改革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省水利廳堅持早部署、早研判、早預警、抓調度、抓應急、抓責任「三早三抓」要求,建立從省到村五級水旱災害防禦組織指揮、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等防災減災體系,通過開展防汛應急演練、汛前安全排查、水庫防洪調度
  • 《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20)》發布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國網12月18日訊 17日,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中華文化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設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機構聯合發布了《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分析認為,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化設備的普及,上網已經成為人們文化消費和娛樂的主要途徑,人們上網以交友聊天、閱讀新聞、看視頻聽歌、網上購物為主,具有明顯的娛樂化、碎片化特徵。當前人們的閱讀意願、閱讀時間、閱讀數量等方面都有待增強或增加。這就需要為人們提供良好閱讀空間和更多優質閱讀內容,同時培育和引導人們的閱讀意願,提升人們的閱讀質量和能力。
  • 「一網暢行」 來支招!
    為戰疫情,精準施策,有效促進安全復工復產,2月20日,在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國家衛健委規劃信息司領導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正式發布「一網暢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大數據系統」,並面向公眾開放使用,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學「雙勝利」提供大數據支撐。
  • 科普|合理輪作——「全能」食物馬鈴薯
    馬鈴薯田 | 攝影:張丹 /TNC改進措施:兼顧馬鈴薯輪作的生態和經濟效益馬鈴薯與不同作物輪作是解決馬鈴薯病害嚴重和可持續種植的有效方法之一。馬鈴薯輪作不僅可以有效增加馬鈴薯的品質與產量,而且可以很大程度地保護土壤健康。輪作輪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按一定順序連續種植不同作物的方法,這與高度集約化的單一連作模式相反。
  • 鐵路部門將近4月到期的鐵路暢行會員積分有效期延長至9月底
    鐵路部門將近4月到期的鐵路暢行會員積分有效期延長至9月底 澎湃新聞記者 姚曉嵐 2020-05-30 09:53 來源
  • 博鰲亞洲論壇新聞中心落成形似海鷗寓意亞洲騰飛
    博鰲亞洲論壇新聞中心落成形似海鷗寓意亞洲騰飛 ( / 11)發布時間: 2016-03-21 22:53:5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尚陽  |  責任編輯: 李雲鵬 3月21日,中國網記者探營博鰲亞洲論壇新聞中心,圖為新聞中心服務臺。中國網尚陽攝中國網海口3月21日訊(記者 尚陽)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將於3月22日至25日召開。
  • 暢行中國——高小婷,逛大同
    暢行中國——高小婷,逛大同 2020-09-25 2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微紀錄片《我們再出發》:講述中國網20年的故事
    2000年11月24日,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正式掛牌【解說詞】外文局組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的意義非凡。作為首家中央級外宣網站,它開啟了中國對外網際網路新聞傳播的嶄新時代。對於初創時期的中國網,翻譯人才從哪來?技術平臺如何搭建?一切都要去摸索。
  • 宣威完成8萬畝耕地輪作試點
    本報訊(特約記者沈良斌)2020年,省、曲靖市下達宣威市耕地輪作制度試點任務8萬畝,到2020年12月,8萬畝耕地輪作任務全部落實到位,布局在15個鄉(鎮、街道)110個村,籤訂輪作協議125份,涉及農戶2.3萬戶,建立耕地質量監測點4個,對照點2個,並已完成土樣取樣工作。
  • 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安排部署2020年水旱災害防禦工作
    本站訊 4月21日,自治區水利廳召開2020年水旱災害防禦工作視頻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和自治區防汛抗旱電視電話會議以及水利部今年召開的水旱災害防禦系列會議精神。分析研判今年全區水旱災害防禦工作面臨形勢,安排部署水利系統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水利廳廳黨委書記、廳長白耀華出席會議並講話,副廳長李永春主持會議並傳達了相關會議精神。
  • 2021年:休耕、輪作補貼會不會取消?
    老道說:最近網絡上有很多消息在講,在2021年休耕、輪作補貼或將取消!這讓很多農民兄弟有一些擔心,是不是明年就沒辦法申請休耕、輪作補貼?在這裡,老道可以非常明確地講!2021年休耕、輪作補貼不會取消!雖然現在細節的政策年文件還沒有出臺,但是根據2020年《農業生產發展項目實施工作方案》的規定來看,政策層面在休耕、輪作方面的扶持力度繼續提升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有3大問題,需要大家清楚!
  • 中國網通訊員、小記者站指導教師及校外輔導員崗位設置及職責
    3.負責聯繫中國網及當地小記者管理中心,依據《中國網小記者站採訪活動手冊》定期組織小記者學習新聞採訪及寫作知識,開展校園採訪活動;依據《中國網小記者站實踐活動手冊》組織社會實踐活動;配合管理中心老師有序安全開展各項活動。4.負責編輯和審批小記者投送的稿件,及時以動態簡訊、新聞通訊或人物專訪等形式,在中國網小記者活動官方指定平臺上提交發布。
  • 中國網小記者站建站規程
    中國網邀請國內教育專家、新聞發言人、資深媒體人等根據少年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進行課程設計和講授,讓不同年級的學生了解掌握相應的新聞知識,並為各年級分層級的採訪實踐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五條  中國網小記者活動採用信息化手段全程支撐,便於管理和服務。中國網搭建信息化平臺為每個小記者開通個人空間,將集課程學習、實踐活動、作品展示等功能於一體,讓每個小記者都能記錄成長,展示自己。
  • 使用全國一卡通 也可暢行重慶軌道交通
    {"title":"使用全國一卡通 也可暢行重慶軌道交通",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nananqu/nananquxinwen/2021-01-08/3545458.html", "image":"",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 吉林省遼源市推行「一網暢行」保復工復產
    2月27日,遼源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文件,在全市推行「一網暢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大數據系統」,以科技為支撐,利用大數據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為全市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提供精準保障。目前,登錄「遼源政務」APP,點擊疫情防控,即可進入並免費使用「一網暢行」系統,中國電科負責提供技術支持。
  • 淄博市2020年水旱災害防禦演練在孝婦河岸舉行
    記者 王莉莉 通訊員 馬龍 報導晨報淄博5月16日訊 今天上午,淄博市2020年水旱災害防禦演練在周村區北郊鎮袁家橋孝婦河東岸舉行。當天的演練的課題為:以孝婦河周村區袁家橋段為險情現場,模擬孝婦河周村段發生超標洪水,組織開展淄博市水旱災害防禦演練,同時也是淄博市孝婦河超標洪水防禦演練、淄博市城市(河道)超標洪水防禦演練、周村區孝婦河段超標洪水防禦演練。演練現場,主要演練了四個方面的科目:水旱災害防禦預報預警演示,組織群眾轉移,組織河堤巡查,組織進行管湧和堤防搶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