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外出打工受傷失憶漂泊26年 四川仁壽民警幫他找到回家路

2020-12-14 封面新聞

龍珠 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李慶

9月18日,四川仁壽縣龍正派出所,50歲的張永強和家人一起,向派出所及民警獻上了兩面錦旗。

張永強為民警送來錦旗

4天前,在龍正派出所辦事大廳內,張永強才與自己的母親妹妹相認。26年前外出打工的他不慎受傷失憶,只有工友給他留下了疑似他相關身份信息的字條。

多年來,由於頭疼和沒有身份證,張永強一直在外漂泊。

直到最近,在仁壽龍正派出所民警的幫助下,終於確認自己身份,回到老家與親人團聚。

男子外出打工受傷失憶 工友醫院留下字條離開

9月14日,和母親、妹妹相認時,張永強痛哭流涕,一直嚎啕著埋怨自己忘了回家的路,連自己的老母親和親妹妹都認不得了。一旁泣不成聲的老人只能輕輕拍打著兒子的肩膀安慰。

今年50歲的張永強是四川仁壽縣龍正鎮人,20多歲獨自外出到深圳打工,後來在工地上不慎頭部受傷失憶,便與家裡斷了聯繫。

張永強對民警說,自己在醫院醒來後發現自己失憶。聽醫生說,是工友將他送至醫院治療,而後留下一張「張永強,仁壽龍正金坨村6組」的字條便離開了。

後來,通過詢問醫護人員和四處打。他才知道,自己是與一名四川籍工友在廣東深圳建築工地上攬活打工時,被開山的悶炮震下將頭撞傷,才失去了記憶。

雖有疑似自己的身份信息字條,但頭疼和失憶還是阻礙了張永強回家尋親之路。他說:「尋找工友和回家是我受傷後最看重的兩個事情,我找家人找了26年。」

張永強說,因為自己失憶,連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基本沒有留下什麼線索,只是猜測工友留給他的可能是他的身份信息,便四處打聽確認自己的身份。同時,因為多年來他的頭一直疼,也沒有身份證,出行很不方便,就沒有到過仁壽來尋親。

民警幫忙張永強核查身份

忘記回家路漂泊26年 民警幫忙終與親人團聚

那張永強又是怎麼找到龍正派出所的呢?

「我在深圳打聽到了龍正派出所的報警電話,前段時間我曾打電話問過,讓他們幫忙核實身份,派出所民警跟我說,轄區確實有和我年齡相仿、失聯時間大致相同的人員,可以幫我核實我是不是龍正當地人,他們還說我即便不是當地人,也會幫我找到我的家人。我才堅定地走上了回仁壽龍正尋親的路。」

接到張永強電話後,龍正派出所長蔡衛宇立即安排民輔警,結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對轄區失聯人員進行梳理比對,因為張永強不記得自己戶籍地址、出生年月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名字,全所人員加班加點,幾乎翻閱了全縣範圍內的失聯人員檔案,最後終於確認張永強為現在龍正鎮增產村人。

張永強與母親相認

「我甚至想過,如果這一次再找不到父母,我就放棄了。如今,我終於找到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了。非常感謝龍正派出所的警官!」張永強說,目前,他已在派出所辦理了解除凍結戶籍的手續,補辦了身份證。「有身份證就方便了,我回深圳處理好工作,便回家好好地陪父母雙親,彌補這26年來欠下的孝道。」(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張永強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浙江夫妻收留腦部受傷「失憶人」17年 前幾天他想起了家鄉
    和他交談間,我感覺這個曾經失憶的人,說話邏輯有點跳躍,有時會語無倫次。他講起了自己的故事——1990年,朱家明從貴州赤水出發,去1000多公裡外的福建務工。在工地打工期間,他不慎腦部受傷,喪失了部分記憶。當初,朱家明攜帶的一代身份證,在打工期間早已丟失,又未及時補辦。
  • 男子失憶30年看疫情新聞恢復記憶找到家人
    在福建打工傷到腦部失憶,被好心工友收留。因疫情暴發,失憶30年男子天天窩家裡看疫情新聞, 忽然想起自己的名字和家鄉,最終找到83歲的老母親和其他家人。類似電視劇劇情的一幕,現實中真實發生了。9日,浙江麗水市公安局在官方微信「麗水公安」講述了「因疫情宅家看新聞,失憶30年男子觸發記憶找到家人」的故事。
  • 男子車禍失憶26年,警方助團圓
    時間倒回到1994年,新年的鞭炮聲還未散去,20出頭的鹿邑縣生鐵冢鎮小夥張某剛,便跟隨著外出務工的潮流,只身前往河北省打工。殊不知,命運從此刻已經悄然改變。張某剛外出務工後,一直沒給家裡來信,張某剛的父母覺得事情不對勁,1995年春節過後,便和妻子一起前往河北尋子。幾番尋找,竟沒兒子半點消息,尋人就像大海撈針,但只要聽說哪有兒子的消息,夫妻倆都會第一時間趕過去。
  • 男子寄居墓地15年,家人以為他已不在人世。民警找到他時發現……
    本文轉自【杭州公安】;男子離家1500公裡15年,漂泊在外不諳世事、沒有朋友、沒有工作,甚至不知如何與家裡聯繫。老丁當即決定將男子帶回派出所弄清緣由。民警利用大數據查找該男子的身份信息,明確該名男子名叫小王(化名),1987年出生,貴州人。民警將這些信息告訴該男子,試圖喚醒他的記憶。一直沉默不語的小王突然抬起頭,思索片刻後仿佛開啟了自己部分記憶,終於開口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 30多歲男子當年外出打工,後來卻寄居墓地15年
    男子離家1500公裡15年,漂泊在外不諳世事、沒有朋友、沒有工作,甚至不知如何與家裡聯繫。老丁當即決定將男子帶回派出所弄清緣由。民警利用大數據查找該男子的身份信息,明確該名男子名叫小王(化名),1987年出生,貴州人。民警將這些信息告訴該男子,試圖喚醒他的記憶。一直沉默不語的小王突然抬起頭,思索片刻後仿佛開啟了自己部分記憶,終於開口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 貴州一男子外出打工,住在墓地15年,家人以為他早已不在人世
    如今很多的人為了生活,為了賺錢養家不得不外出打工,他們離開自己的家鄉在外地辛苦工作。但是並不是每個人出去就可以賺到錢,有的時候也會有落空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回到老家,但是也有人繼續堅持,但是有的人回家卻回不去。最近就發生了一件讓人心酸的事情。
  • 貴陽男子外出打工走失寄居墓地15年,家人以為其不在人世了
    文/小何社會論標題:貴陽男子外出打工走失寄居墓地15年,稱:我已經很久沒跟人說話了在生活中,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外出打工謀生,但對於一些輟學沒學歷的人來說近期,浙江杭州建德市民警在走訪中,意外發現一名男子睡在墓地的廢舊房屋內,對於民警的到來,男子顯得有些害怕,同時一言不語。在民警的不斷詢問下,男子最終說出了自己的經歷,他表示,自己18歲外出打工時跟同伴走散,身無分文回不了家,後來他的身份證又弄丟了,找不到地方打工,從此就只能開始流浪。
  • 畢節「老賀」失憶24年 千裡尋親找到家人
    「警察同志,請幫我找找我的家人……」 24年前,畢節市七星關區阿市鄉的「老賀」前往廣東務工,不慎從架子上摔下,頭部受傷失憶,與親人失聯。>民警接待了該男子,把他帶進值班室,為他倒了一杯熱茶後問道:「大叔,你叫什麼名字?」
  • 雲南男子在浙江流浪10年,沉迷網遊不敢回家,找到時他差點餓死
    可是今天這位漂到浙江杭州的青年男子,漂到了食不果腹的境地,而其中之緣由則是讓人又氣又恨。11月25日,浙江杭州。在一個老舊小區的居民樓裡,市民陳先生報警稱有一名男子十分虛弱地坐在樓道內。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到現場進行處置並為男子買來食物充飢。
  • 9歲出走流浪20多年 廈門民警幫他找到回家路
    9歲出走流浪20多年 民警幫他找到回家路海西晨報訊(記者 張玲玲)「謝警官,我有身份證了,還找到工作了。」昨日,青海流浪小夥馬乃發來一段語音向思明公安分局開元派出所民警謝銀華報喜訊。 他們因何結識?故事要從兩個月前說起—— 10月25日,謝銀華在轄區走訪時,看到一個流浪漢在一張戶外休息椅上睡覺。他叫醒流浪漢,詢問情況才知道對方已在廈門流浪10年。這名小夥從小父母雙亡,被伯父收養,9歲離家出走,在廣東、福建等地流浪20多年。
  • 男子長期寄居杭州一墓地,家人以為他已不在人世,15年後……
    男子離家1500公裡,15年來漂泊在外不諳世事、沒有朋友、沒有工作,甚至不知如何與家裡聯繫,只能寄居在杭州建德梅城一處公墓,風餐露宿,靠撿拾別人丟棄的菜葉、食物為生……12月11日,杭州建德市公安局梅城派出所民警老丁在一次走訪中,發現一名衣衫襤褸的男子睡在公墓裡的一處廢舊房屋內
  • 男子居住墓地15年,靠撿拾菜葉、食物為生,家人以為他早已不在人世
    男子離家1500公裡15年,漂泊在外不諳世事、沒有朋友、沒有工作,甚至不知如何與家裡聯繫。老丁當即決定將男子帶回派出所弄清緣由,民警利用大數據查找該男子的身份信息,明確該名男子名叫小王(化名),1987年出生,貴州貴陽人。民警將這些信息告訴流浪的男子,試圖喚醒他的記憶。
  • 男子在墓地住了15年,背後原因讓人嘆息!
    男子離家1500公裡15年,漂泊在外不諳世事、沒有朋友、沒有工作,甚至不知如何與家裡聯繫。老丁當即決定將男子帶回派出所弄清緣由。民警利用大數據查找該男子的身份信息,明確該名男子名叫小王(化名),1987年出生,貴州人。民警將這些信息告訴該男子,試圖喚醒他的記憶。一直沉默不語的小王突然抬起頭,思索片刻後仿佛開啟了自己部分記憶,終於開口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 男子在墓地住了15年,背後原因讓人唏噓!
    1500公裡15年,漂泊在外不諳世事、沒有朋友、沒有工作,甚至不知如何與家裡聯繫。老丁當即決定將男子帶回派出所弄清緣由。民警利用大數據查找該男子的身份信息,明確該名男子名叫小王(化名),1987年出生,貴州人。民警將這些信息告訴該男子,試圖喚醒他的記憶。
  • 男子不慎走失 民警幾經曲折送其回家
    10月26日9時,成都龍泉驛怡和派出所接到轄區一小區保安求助。值班民警潘勇、羅慶立刻到達現場了解情況,發現該男子口齒不清、意識模糊,無法與民警正常溝通,身上沒有攜帶任何與身份有關的證件,也沒有留家人的聯繫方式,周邊群眾也都不認得這名男子。「大爺,走,我們先到派出所嘛,我們幫你找家人。」考慮到天氣寒冷,民警把男子帶回怡和派出所照顧,為他送上熱飯和熱水。
  • 男子住墓地15年,被發現時幾乎忘記怎麼說話!原因讓人嘆息
    ,風餐露宿,靠撿拾別人丟棄的菜葉、食物為生……在警方的耐心交流下,男子終於說出了真相,原來,他竟已經離家出走15年,漂泊在外不諳世事、沒有朋友、沒有工作,甚至不知如何與家裡聯繫。老丁當即決定將男子帶回派出所弄清緣由,民警利用大數據查找該男子的身份信息,明確該名男子名叫小王(化名),1987年出生,貴州貴陽人。民警將這些信息告訴流浪的男子,試圖喚醒他的記憶。
  • 開州合肥兩地民警合力 幫助失散多年的的吳升翠回家
    今年1月,已過耄耄之年的吳大想老人不想留下此生遺憾,來到中和派出所求助,請求民警幫忙找尋自己的小女兒吳升翠。   中和派出所根據老人提供其小女兒在合肥市、徐州市等地的線索,通過大數據多方查找。2月1日,終於傳來好消息,吳升翠找到了。
  • 永嘉男子在雲南被打昏失憶 「失聯」24年後清醒回家
    他姓周,永嘉鶴盛人。  從離家那年到現在已經24年過去了,阿福的體重從原先的126斤下降到了如今的105斤,皮膚也變得黝黑,滿臉褶皺,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個年過半百的大叔。  失憶了這麼多年,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唐僧取西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我這一輩子,應該經歷九十難了。」阿福回憶起過去,說話的聲音也變得有些沙啞起來。
  • 杭州一男子住在墓地15年 家人皆以為他已不在人世!
    老丁當即決定將男子帶回派出所弄清緣由。民警利用大數據查找該男子的身份信息,明確該名男子名叫小王(化名),1987年出生,貴州人。民警將這些信息告訴該男子,試圖喚醒他的記憶。原來在他18歲的時候跟隨同鄉的夥伴一同到金華、建德等地打工,可是後來工友們突然離開,他沒找到同鄉夥伴,身上沒錢也回不了家。
  • 自感混得不好無顏見父母,利川男子漂泊異鄉23載昨日回家了
    今年50歲的餘清才老家是利川謀道鎮團結村,幼年左眼受傷後性格內向。1997年他外出打工,可一直沒賺到錢,自感無顏見江東父老,從此不再與家裡聯繫,輾轉多地漂泊不定。多年來他的身份信息已沒有,在外沒成家,一個人孤苦伶仃越來越思念家鄉。不久前,他鼓起勇氣走進海南海口的救助站尋求幫助,很快與家鄉村幹部聯繫上,在兩地誌願者的幫助下他坐上返鄉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