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林證券七大違規連降三級,高層「走馬燈」頻換,狂掃無錫銀行7000...

2020-12-26 中國經濟網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兆寰 北京報導

近日,券商股的走勢像涼爽的秋日一般,日漸慘澹。中小券商的日子,更是有些令人煩惱。2020年新一輪券商分類評級發布,華林證券(002945.SZ)評級由2019年A級A類滑落至B類B級,下滑幅度為3級,成為評級下滑最多的上市券商。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2020年1月初,因公司存在七大違規行為,被證監會採取限制新增各項業務規模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這個對評級影響最大。而且,公司去年的高層更換頻繁,內部治理存在較大問題。

對此,公司如何看待此次降級?是否披露公司評級下調的真正原因,對未來的業務發展是否存在較大影響,目前對於降級,公司有哪些應對措施?上述問題引發市場關注。

據同花順iFinD顯示,近一個月,華林證券股價下滑幅度為9.85%,半年下滑幅度為22.35%。

合規問題頻出

相比起2019年,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來得稍微晚一些,證監會在公布98家證券公司評級中,A類大幅擴容,有47家獲得A類,其中AA級15家,A級32家。華林證券此次連降三級,可謂變化較大,而年初的處罰被投資者認為是一大硬傷。

2020年1月4日,華林證券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對華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限制業務活動措施的決定》。經查,公司存在以下違規行為:一是公司章程以及各項制度中均沒有規定各內控部門的職責分工;二是對高級管理人員和下屬各單位進行考核時,未由合規總監出具書面合規性專項考核意見;三是對子公司合規管控不足,如從未對子公司進行合規檢查,未向另類子公司選派合規負責人,向私募子公司選派的合規負責人主要在母公司辦公;四是未對投行、資產證券化業務等出現重大風險或違規問題涉及的責任人或責任部門進行問責;五是公司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中大量職位由存在關聯關係的人員擔任,甚至部分關鍵職位由一人兼任(代行),公司內部難以形成有效的監督制衡;六是總經理林立除在公司任職外,還擔任了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等 4 家公司董事;七是監事會主席任職不符合《公司章程》第一百九十五條的規定、公司董事會授權不明確等。

上述情況違反了《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七條,《證券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監管辦法》第三十七條,《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指引》第七條,《證券公司合規管理實施指引》第二十條的規定,反映出公司內部控制不完善、治理結構不健全,決定對公司採取限制新增各項業務規模 3 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隨即,1月6日,公司發布公告,截至目前,公司針對監管措施所涉事項已整改完成。華林證券指出,監管措施所涉限制新增各項業務規模,並非完全停止新增業務,而是對新增業務的規模進行限制,公司仍可以在限制新增規模範圍內拓展新業務,各項原有業務也仍可以正常開展,也不影響投行等部門已承接的各項業務的正常推進。目前公司各項業務均正常開展。

《華夏時報》記者通過梳理發現,2019年以來,此次七大違規引發的處罰堪稱監管最大招,此外還有5月的一次來自黑龍江省證監局的警示函。

2019年5月,華林證券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黑龍江監管局《關於對華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經查公司作為紅博會展信託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管理人存在如下問題:一是對特定原始權益人、擔保人的盡職調查不到位。對相關主體內部控制、關聯關係、擔保人的債務結構等情況盡調不到位;二是存續期管理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及時,對專項計劃的部分風險防範措施、增信措施落實不到位,風險監測不及時,披露不充分。

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現對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公司應加強對資產證券化業務法律法規的學習,強化業務質量控制,加強合規風控管理,杜絕此類問題發生。

高管「走馬燈 」

可以看到,兩次的處罰均為合規出現問題,而在業內人士看來,華林證券一年以來頻繁變更高管,管理層相比起其他券商較為混亂,而在深交所2019年5月發布的問詢函中,對此也是予以了更多關注。

2019年5月24日,華林證券對外發布《關於回復深圳證券交易所問詢函的公告》。問詢函中的最後問題:請說明近期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變動較為頻繁的原因、對公司正常經營是否產生影響,請自查並說明你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兼任各項職務的情況,能否確保各部門、各崗位之間的制衡和監督,能否確保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能否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勝任相關工作。

對此,華林證券回復稱,公司控股股東為立業集團,實際控制人為林立,本次換屆前後未發生變化。公司已根據監管規定建立健全了內部控制制度並有效執行。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變動主要系內部提拔優秀管理人才,主要業務線的負責人未發生重大變化。當前公司經營管理團隊成員穩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中的核心人員沒有發生較大變化,董事、高管人員離任時已完成了業務、職責上的順利交接,離任後仍保持了良好溝通。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問詢後的半年,華林證券的財務總監、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首席風險官等職務再次進行了變更。其中,關曉斌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完成了從財務總監到董事會秘書的兩輪聘任。

2019年6月10日,華林證券公告稱,近日收到公司合規總監兼董事會秘書趙嘉華的辭職報告。公司聘任新的董事會秘書前,公司董事長將暫時履行董事會秘書職責。

2019年11月13日,華林證券公告稱,於2019 年 11 月 12日召開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會議同意董事會聘任關曉斌為財務總監,潘寧辭去財務總監,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及副總裁;公司董事會聘任朱文瑾為總經理,同時林立辭去總經理,將繼續擔任董事長。

2019年12月3日,華林證券公告稱,於2019年10 月25 日召開了第二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聘任公司合規總監的議案》,同意聘任溫雪斌為公司合規總監,而在7月,溫雪斌剛剛履新公司首席風險官職務。

2019年12月7日,公司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決定聘任關曉斌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朱文瑾因工作調整不再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一職,公司董事會已聘任朱文瑾為總經理,其任職尚待監管機構認可。2019年12月28日,華林證券審議通過了《關於變更公司總經理的議案》,同意聘任朱文瑾為總經理。

「管理層的穩定性對於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金融企業穩定是第一位。」一位上市券商非銀行業首席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直言:管理層混亂對證券公司可是大忌,目前,金融對外開放的速度加大,本土券商已經面臨巨大的挑戰,如果不踏實穩定的做特色業務,中小券商發展之路將越來越窄。

申萬宏源證券發布報告指出,修訂的《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引導行業差異化、專業化發展,龍頭券商分類結果優勢擴大。行業監管政策向龍頭券商傾斜。證券公司分類結果是申請增加業務種類、發行上市等事項的審慎性條件,同時也是監管層確定新業務、新產品試點範圍和推廣順序的依據,例如場外期權一級交易商資格便需要最近一年分類評級在A類AA級以上作為必要條件。

報告進一步指出,近年來資本市場改革政策加速落地,證券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核心中介,通過獲取創新業務資格來更好地服務資本市場、服務實體企業,促進直接融資發展,具有領先分類評級、業務能力突出的龍頭券商在監管政策紅利下將更快地向國際一流投行邁進。

營收大幅分化

相對於高層的變化,華林證券給出的2020年半年報還是令投資者耳目一新。公司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7433.45萬元,較上年同期上升26.71%,實現營業利潤32435.61萬元,較上年同期上升59.70%;實現利潤總額31959.22萬元,較上年同期上升54.1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8460.70萬元,較上年同期上升55.74%。

其中,各項業務分化較大。資管業務收入同比下滑51.51%,自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5.54%,對整體的貢獻較大;投行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加17.67%,其他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則大幅增加123.72%。

公司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自營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加65.54%,主要因本期開展票據投資,營業收入增加;上半年資管業務營業收入25980281.43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1.51%,主要因資管規模下降,資產管理費收入相應減少,而上半年其他業務營業收入86180357.77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23.72%,主要因本期收到財政補貼較上年同期增加。

此外,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的披露,無錫銀行(600908.SH)發布半年報顯示,在前十大股東中,華林證券持有7345萬股,位列第五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97%。

公司上半年的3個月新增規模限制處罰,對公司的經營是否產生影響?下半年的業績會如何?公司大筆買入無錫銀行,是相關投資的需要,還是有混業經營的戰略考慮?截至記者發稿,華林證券沒有對《華夏時報》記者發出的採訪函進行回復。

來源:華夏時報

相關焦點

  • 華林證券業績增長背後存隱憂,內控遭拷問評級降三級
    8月26日晚,證監會公布了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在98家參與評比的券商中,有27家券商評級遭下調,其中華林證券由A級降至B級,連降三級,是降級幅度最大的A股券商。根據今年7月份出臺的評級新規,華林證券連降三級或與其內控制度不完善有關。與內控問題同樣值得關注的是,華林證券業績有「靠行情吃飯」的特徵,在內外部日益競爭的環境下,公司的業務結構亟待改善。業績增長背後存隱憂近日,華林證券公布了半年報。
  • ...季報出爐,華林證券第三季度業績同比增2倍,單季淨利超過上半年32%
    對於公司經營業績的變化,華林證券表示,前三季度證券市場行情大幅波動,兩市交投活躍。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機遇,堅持穩健經營,各項業務穩步發展。2020 年前三季度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自營業務等收入較上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值得注意的是,華林證券三季度單季營收和歸母淨利已超越該公司上半年營收和淨利。
  • 華林證券「家族生意」曝光 實控人林立堪稱隱形富豪
    1月3日晚,華林證券發布公告稱,因公司存在七大違規行為,被證監會採取限制新增各項業務規模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這七大違規行為直指公司內控合規性,其中包括「總經理林立除在公司任職外,還擔任了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董事。」
  • 華林證券副總裁潘寧辭職 「夫妻店」色彩漸漸褪去
    公開資料顯示,潘寧是華林證券董事長林立的夫人,其此次的辭職,意味著華林證券的「夫妻店」色彩在漸漸褪去。資料顯示,李華強 2019 年 8 月至今任華林證券執委會委員,在此前, 2002 年至 2011 年,李華強先後擔任方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華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華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裁; 2011 年至 2018 年,先後擔任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非銀行部資本市場處主任、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非執行董事、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 深圳前首富旗下華林證券被限制新增業務3個月 證監會細數7大問題
    如今券商行業新一輪洗牌,中小券商的競爭力本就趨弱,遭到如此重罰的華林證券想必有點亞歷山大。因為什麼遭到如此重罰?證監會羅列了華林證券存在的七大問題:一是公司章程以及各項制度中均沒有規定各內控部門的職責分工。二是對高級管理人員和下屬各單位進行考核時,未由合規總監出具書面合規性專項考核意見。
  • 華林證券上市周年記 罕見重罰背後 林立的尷尬答卷與內控漏洞
    證監會認為,華林證券上述違規行為反映出公司內控不完善,治理結構及制度不健全。事實上,這並非其首次在內控上跌跤。2019年8月,上海證監局通告顯示,因內控不完善,對聘任的上海浦東南路證券營業部原負責人盧己為未進行審慎核查,未發現其在其他營利性機構兼職等違規問題,華林證券收到警示函。
  • 華林證券高管再變動 副總裁任期不滿提前辭職
    (下稱「華林證券」)公告稱,董事會近日收到公司副總裁翟效華先生的書面辭職報告。據華林證券2019年年報披露,翟效華於2019年4月22日任職華林證券公司副總裁、執行委員會委員職務,任期終止日期為2022年5月15日。2018年登陸A股市場的華林證券,自上市以來高管人員頻繁變動。
  • 華林證券變局!林立家族漸次退出,董事及高管變動大幕拉開,林立夫人...
    潘寧正是董事長林立的夫人,公司2018年招股書中就曾提到,林立夫婦將對華林證券日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有接近華林證券人士曾表示,在實控人、董事長林立遭遇監管談話後,華林證券或將全面退出家族氏管理,林立家族將退出包括董事會及管理層的一切任職。
  • 華林證券總部搬家可賺一筆?最高可得落戶獎勵5000萬,從此要去深圳...
    財聯社(北京,記者 高豔雲)訊,華林證券搬個家或許大賺?3月9日開盤前,華林證券公告稱,因公司經營發展需要,深圳總部於2020年3月6日搬遷至南山區辦公場所。根據當地政策,華林證券或將獲得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的一次性落戶獎勵。
  • 國融連升5級,江海連降5級,網信墊底D類
    網信證券成唯一D類32家券商評級上升,但也有25家券商評級出現了下滑。今年的C類券商為11家,其中CCC級6家,被接管的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均為CCC級。而去年的D類券商網信證券今年仍是D類。而江海證券則連降5級,從去年的BBB降到了C級,成為今年分類級別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券商。今年6月,江海證券被證監會開出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
  • 華林證券董事長被約談 證監會一年出手整治12家券商
    證監會近日公布了對華林證券限制新增業務規模3個月的監管決定,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林立已被要求在2019年12月25日上午到西藏證監局接受監管談話。   不過,幾家歡喜幾家愁,漲勢一片大好之時,華林證券卻遭到展業限制。
  • 多家券商評級下調展業恐受限 江海證券連降5級最多
    8月26日晚間,證監會發布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數據顯示,共有15家券商被評為AA級,較去年新增5家。有32家券商評級上升,國融證券從C級躍升5級至BBB級,成年度評級上升最多的券商。同時也有25家券商評級下調,其中,多家滑落明顯,江海證券連降5級,金元證券降4級,德邦證券、東海證券等4家券商則下調3級。
  • 華林證券董事長林立簡介
    林立先生1979年11月至1983年3月任中國人民銀行河源紫金縣支行信貸員;1983年3月至1984年10月任中國農業銀行河源紫金縣支行會計;1984年10月至1985年9月任深圳市中華貿易公司財務部經理;1985年9月至1993年5月任中國銀行深圳上步支行會計科長;1993年5月至1994年10月任中國銀行深圳濱河支行行長;1994年10月至1995年4月任中國銀行深圳上步支行總稽核;1995年4
  • 多家銀行發文嚴控信用卡資金用途 銀行將對違規交易採取降額、止付...
    繼商業銀行嚴控經營貸款防範資金違規流向樓市後,信用卡涉房交易也成為銀行重點管控的領域。《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發現,多家銀行近期發布公告,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除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費使用外,不能用於生產經營、固定資產投資、股權投資、套現等非消費領域。
  • 多家銀行警示違規使用將被凍結...
    信用卡資金違規流入樓市、股市的現象頻發。近期,多家銀行發出警示,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若用於購房、理財等禁止領域,用戶將面臨降額、止付甚至凍結、鎖卡的後果。光大銀行表示,若用戶開展超出信用卡正常資金用途之外的交易,可能導致交易失敗,該行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降額、止付、凍結、鎖卡等管控措施。事實上,光大銀行並不是第一家發布公告警示違規用戶的銀行。
  • 2020年證券公司評級結果:25家券商遭降級 江海證券連降5級至C
    其中,江海證券級別下調的幅度最大,連降5級至C級。  搜狐財經發現,今年年內遭遇監管部門處罰的中山證券、太平洋(601099)證券、新時代證券等均獲得CCC評級;其中,中山證券和德邦證券與去年相比級別下調3級。
  • 富滇銀行等兩銀行被監管點名 代銷基金涉及16項違規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兩銀行被監管點名 代銷基金涉及16項違規本報記者 李 文見習記者 餘俊毅近年來,基金髮行市場不斷火熱作為投資者信賴的傳統金融機構,銀行的基金代銷業務也蓬勃發展,已逐漸成為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但與此同時,商業銀行因基金代銷業務而發生的糾紛頻現,諸多代銷問題也逐步暴露出來。近日,雲南證監局發布兩份針對銀行基金代銷業務過程中存在問題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再次對中小銀行代銷基金存在的亂象敲響警鐘。
  • 鑫鉑股份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75家 華林證券過2單
    原標題:鑫鉑股份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75家 華林證券過2單   證監會第十八屆發行審核委員會2020年第180次發審委
  • 江海證券正式處罰落地!三項業務暫停6個月,受罰高管由5人變4人...
    暫停業務後,無疑給江海證券戰略規劃中的「兩翼」(自營、資管業務)「雪上加霜」。近年來市場監管的力度不斷加碼。根據證監會公告統計,今年以來截至9月16日,監管機構開出的券商罰單約50餘張,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的40餘張。券商因業務違規遭到暫停業務的多達6家,包括江海證券、宏信證券、中山證券、太平洋證券內蒙古分公司、東海證券、華林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