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之李逵探母,是誰造成了悲劇的結局?宋江難辭其咎

2020-12-18 小Q大話

《水滸傳》中有許多以悲劇結局的故事,林衝受高俅迫害而上梁山,不久以後林娘子死了、丈人瘋了;武松怒殺潘金蓮、西門慶,也改變不了武大郎慘死的結局;宋江為賺朱仝上梁山,授意李逵砍死了年僅四歲的小衙內;李逵回鄉探母,在接母親回梁山的路上,母親不幸被老虎吃掉。

客觀的說,林娘子、武大郎、小衙內的死,都有著不可避免的理由,也可以說是天意如此,但是李逵母親的死,卻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仔細分析李逵探母的故事情節,就會發現,其實是各個環節都有人做出錯誤的選擇,但凡有一個環節不犯錯,李逵母親都不會死。

作為批准李逵下山探母的直接領導,宋江難辭其咎,造成李逵母親的悲劇,宋江的責任要比李逵更大。李逵是因為看見宋江批准了公孫勝回薊州探望老母,想到自己的老母還在村裡過著苦日子,於是放聲大哭起來,嚷著也要回鄉把老母接上梁山。宋江了解李逵的脾氣,最不能單獨行動的就是李逵,這一點宋江比誰都清楚,所以宋江原本不打算讓李逵下山,並說了下面這一番話:

使不得!李家兄弟生性不好,回鄉去必然有失。若是教人和他去,亦是不好。況且他性如烈火,到路上必有衝撞。他又在江州殺了許多人,那個不認得他是黑旋風。這幾時官司如何不行移文書到那裡了?必然原籍追捕。你又形貌兇惡,倘有疏失,路程遙遠,如何得知。你且過幾時,打聽得平靜了,去取未遲。

根據宋江的這番話不難看出,宋江對於李逵是非常了解的,所以宋江當時就認定李逵回鄉探母必然有失,即使有人陪他一起去,也難以確保周全。可是宋江卻沒有阻止李逵,就因為李逵說宋江處事不公,宋江已經把宋太公接上山來享福了,卻讓李逵的母親在村裡受苦。這一句話就讓宋江無法反駁,因為沒有人願意背負不孝的名聲,他也不能阻止李逵盡孝。

宋江不能阻止李逵盡孝,但是李逵自己走一趟又風險太大,是不是還有別的更好的選擇呢?當然有更好的方法,也就是梁山常用的一種稍顯卑鄙的方法,為了勸降對方的人,先派人把對方的家眷或搶或騙上梁山,再讓對方放心歸順,這種方法或許才是最安全可靠的。宋江明知李逵自己下山不可能接回母親,就應該派一夥小嘍囉去把李逵母親接上梁山就行了,這樣雖然可能讓老人暫時受到驚嚇,但總比丟了性命好多了。

假如李逵堅持要親自回鄉接母親,宋江也不應該讓他單獨行動,讓李逵的同鄉朱貴同去,再讓能約束李逵的戴宗同去,也會更有把握。可是宋江的一頓操作,卻讓人感到很困惑,他讓李逵獨自回鄉探母,又故意不讓別人同去,卻又讓朱貴回鄉打探消息,如果李逵出事,好有人通知梁山。宋江這頓操作給人的感覺是,就等著李逵出事的消息,然後前去救援,而至於怎樣避免出事,怎樣確保李逵與母親安全抵達梁山,宋江似乎是一點也不關心。

當然不僅僅是李逵探母的故事,《水滸傳》中常有這種令人感到不合邏輯的描寫,不知作者是有意還是無意。總之在李逵探母這件事上,宋江的安排是極其不合理的,從一開始的決策上就有巨大的失誤,後來的用人又是巨大的失誤。

李逵回鄉探母遇到朱貴,朱貴勸告李逵:「小路走,多大蟲,又有乘勢奪包裹的剪徑賊人。」李逵卻偏不聽他的忠告,這也怪不得李逵,因為他原本就是一個怪人,基本除了宋江、戴宗以外,誰的話他都不會聽的,這一點宋江不會不知道。假如把朱貴換成戴宗,再說同樣的話,李逵則不聽也得聽,也就能避免後來的悲劇。

《水滸傳》之李逵探母,看似是李逵的魯莽大意害死了母親,但實際上卻是宋江的責任更大,宋江明知李逵一個人接不回母親,卻還讓他獨自下山,給他找的幫手也非常不靠譜,這種情況下李逵幾乎不可能將母親平安帶上梁山,就算沒有遇到老虎,也還會遇到別的阻礙。

相關焦點

  • 水滸傳中結局最好之人,第一個識破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返
    《水滸傳》中人物眾多,但施耐庵對於其中108位英雄的刻畫卻可以用入木三分來描述。
  • 梁山108將誰的結局最好?唯獨他早看透了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返
    剛開始,在梁山大當家晁蓋的領導下,弟兄們大塊喝酒、大塊吃肉,可是在其死後,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後,逐漸傾向於招安,向朝廷靠攏。最後,梁山好漢在歸順大宋朝廷之後,被「借刀殺人」,奉命前去徵遼、討方臘。戰場上刀槍無眼,連年的大戰,水泊梁山的108條好漢傷亡慘重,最後只剩下了27個人。
  • 《水滸傳》宋江等人結局令人惋惜,《蕩寇志》結局才是真的爽
    所以他們不會有好的結局。梁山無好漢例子一,當祝家莊被梁山賊寇攻破後,扈家莊也跟著倒了黴。扈家莊被宋江第一馬仔李逵帶人燒殺搶掠,寸草不留。莊內上下一百多口人,盡皆被梁山軍所殺。這時扈三娘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親人。宋江為了拉攏她投靠水泊梁山,便認她做乾妹妹。同時,他為兌現自己承諾,又無良的把扈三娘許配給了王英這個流氓。
  • 中考語文名著閱讀人物系列專題複習:《水滸傳》之李逵
    黑旋風鬥浪裏白條李逵結識宋江,得宋江的錢財。為了感謝宋江,為其賣魚,李逵和守魚人爭執,誤將魚放炮。眾漁夫和張順先後被李逵打敗,張順用激將法引李逵上船。李逵不識水性,被張順制服。宋江指示戴宗喊停,張順放過李逵,並和宋江等人結成生死之交。2.
  • 黑旋風李逵在《蕩寇志》和《水滸傳》中的結局為何差距那麼大?
    然而,若是精讀過《水滸傳》的朋友想必會發現,李逵的所作所為根本擔不起「好漢」之名,因而在一些也是描寫宋江起義的文學作品中,作者對李逵進行了「懲罰」,《蕩寇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那麼李逵在《蕩寇志》和《水滸傳》中的下場有何不同呢?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李逵到底有多「惡」!
  • 《水滸傳》李逵與壽張不得不說的故事
    李逵北宋時期沂州沂水縣百丈村(今屬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人,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雜劇「水滸戲」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李逵生得粗壯黝黑,綽號「黑旋風」。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劫法場大鬧江州,欲背著老母上梁山,後因老母被虎吃,李逵怒殺一窩四虎。李逵慣使一雙板斧,梁山排座次時,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軍頭領。梁山受招安後,隨軍徵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戰事結束後被封為鎮江潤州都統制。因宋江飲毒酒後擔心李逵造反覆仇,便讓李逵也飲下毒酒,隨後身亡。
  • 淺析《水滸傳》中宋江的形象
    宋江這段話不離「忠義」二字,至死尚且只顧忠義,為了忠義甚至鴆殺自己最好的兄弟,不但自己不要命了,連李逵也搭進去了,宋江之忠達到了極點。小說對宋江之忠的描述到了無可附加的地步。可見宋江之忠是被公認的。宋江還是情深似海、義重如山的人。他對兄弟的感情是真摯並深厚的。眾人因宋江之義團結在其周圍。就連扈三娘被指婚給矮醜粗魯的王英,也是因為「見宋江義氣深重,推卻不得。」這簡單的描寫反襯出宋江的重義。多數讀者對小說的悲劇結局不滿,將其完全歸罪於宋江。清代學者金聖歎甚至將《水滸傳》後五十回腰斬。
  • 李逵為報母仇連殺4虎,為何在梁山痛訴此事時,卻遭到宋江取笑?
    中國古代在說到那一些勇猛之士的時候,通常會有一些固定的詞語來形容,最為高級的顯然是「力能扛鼎」,歷史上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很少,最為出名的便是西楚霸王項羽,其次便是「力能擒虎」,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也不多,像隋朝名將韓擒虎便是因為能夠做到這一點,所以才有這麼一個名字。
  • 《水滸傳》中公孫勝的結局如何?他有沒有參加梁山徵討方臘之戰?
    換而言之,梁山的排位坐次,可能就是宋江、吳用、公孫勝一手安排的。在排定坐次時,公孫勝位列天罡星之中,總排定之第四位,僅次於宋江、盧俊義、吳用三人。公孫勝是道人的身份,頗有閒雲野鶴之感,正好對應他的星號天閒星。他的職務則是掌管機密軍師。
  • 論《水滸傳》中女英雄的悲劇
    對這三位女英雄的刻畫在《水滸傳》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試解讀《水滸傳》中女英雄的悲劇,剖析悲劇的原因,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分析造成女英雄悲劇的諸多原因,進而研究當時女性意識的覺醒和女性地位的變化,喚起女性內心的情感,指導現代女性積極實現自身價值,更加執著的追求美好生活。
  • 《水滸傳》存活下來的人,誰的結局最好
    其中誰的結局最好呢?及時雨——宋江 ,玉麒麟——盧俊義,黑旋風——李逵宋江回去被封楚州安撫使後被用毒酒害死,臨死前拉上李逵,同飲毒酒而死;盧俊義一生真是悲慘,本是河北員外,被宋江吳用誆上梁山,四處徵戰得勝後,執迷不悟一心當官,被藥酒毒傷,乘船時失足落水而死。
  • 魯智深武松燕青朱仝斬殺高衙內,林衝霍然痊癒,宋江李逵為何做惡夢?
    讀者諸君想必還記得,有些版本的水滸傳中有一段「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驚惡夢。」這可能是奉朝廷之命篡改《水滸傳》的人一時疏忽,留下了這樣一段沒頭沒尾的描述,但是盧俊義這段惡夢,卻暗示了梁山好漢的最終結局:「行刑劊子二百一十六人,兩個服侍一個,將宋江、盧俊義等一百單八個好漢在於堂下草裡一齊處斬。」
  • 水滸傳李逵的故事
    李逵,小名鐵牛,綽號 :「 黑旋風 」,長的粗壯黝黑,心粗膽大,性情暴燥,率直忠誠,俠義豪爽,嫉惡如仇,魯莽好戰,天不怕,地不怕,臂力過人,善使一雙板斧,故又稱 :" 憨傻大漢 " 。宋朝山東沂水縣百丈村人,《水滸傳》中重要人物之一。
  • 水滸傳中的好漢們,誰與誰的關係是最好?兩人情同與父子
    在水滸傳中,誰和誰的關係最好呢?看著這兩個人情同父子。接下來我們來舉例一下水滸傳中每個人與每個人的關係最好的幾個人。大家都知道,水滸傳中有一個名氣比較大的人物,他就是武松。武松和誰的關係好呢?武松和魯智深的兩個人的關係才是最好。這是因為什麼呢?因為魯智深和二郎這兩個人都是屬於那種果斷類型的人。而且他們的性格很相似,也非常聊得來。並且兩個人的武功也都十分高強。
  • 水滸傳中極其偽善的人是宋江吳用?都錯了!全忽視了這位忠義真小人
    在後世對《水滸傳》人物的評價中,宋江和吳用向來被視作「偽君子」的代名詞,其實都搞錯了!極其偽善的人不是宋江吳用,全忽視了梁山上另一個隱藏極深的忠義偽善面孔,他就是「黑旋風李逵」!乃真小人也。在大多數讀者眼裡宋江和吳用這種有智慧、有城府的人遠比李逵、武松這樣的莽夫難以捉摸,細讀《水滸》,確實如此,先來說宋江,初次在書中露面時,宋江帶給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覺都是懦弱,即使看到整本書結局還是會有很多人認為他是一個看中功利之人,畢竟最終在他的帶領下梁山眾人接受招安,落得大部分好漢死於非命的結局;
  • 閒話《水滸傳》宋江:謀善終而不得善終
    《水滸傳》聽到梁山接受招安就有點悽悽惶惶,悲悲慘慘。一個個好漢,死的死,傷的傷,怎不讓人痛心呀?早年讀《水滸傳》就不喜歡看招安之後的篇章,如今還是一樣。雖說現在更理解了宋江,終是喜歡不起來這個人物。倘若晁蓋沒死,倘若晁蓋死後接任的不是宋江,梁山好漢的結局是否就會不一樣?
  • 水滸傳裡誰才是真正的偽君子?不是宋江,他看似忠義實際真小人
    比如《三國演義》裡的劉備,《水滸傳》裡的宋江。《水滸傳》裡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個個都是虎虎生風,為民除害的好漢,但是宋江給人的印象卻是臨陣脫逃虛偽無情的偽君子,然而有人對於《水滸傳》的偽君子提出了質疑,認為最偽善的並不是宋江,那麼,水滸傳裡誰才是真正的偽君子?不是宋江,他看似忠義實際真小人,讓許多人都意想不到,這個人就是李逵。
  • 李逵造反被宋江發現,毒死李逵究竟是大義滅親?還是另有所圖?
    只要提起水滸傳相信很多人都有著吐不完的槽吧,大家對於這部作品是又愛又恨,一方面覺得裡面的梁山好漢特別的俠肝義膽,自己也恨不得出生在那個年代,和綠林好漢們一起去除惡揚善,另一方面又為這個故事最後的結局感到深深的悲哀,同時又開始吐槽宋江這個人,特別是在宋江殺了李逵之後,吐槽的聲音越來越大。
  • 李逵是怎麼死的?施耐庵的《水滸傳》,只告訴了你一種可能!
    李逵的兩種死法:一為服毒,一乃凌遲!兩者的差別咋這麼大呢?李逵到底是怎麼死的?《水滸傳》只告訴了你一種在施耐庵的《水滸傳》中,李逵是個狠角色,從江州一出場開始,就是個以殺人為樂的莽夫,宋江與吳用的許多「毒計」,都是交由李逵實施。
  • 李逵母親被惡虎所害,為何宋江等人不僅不安慰,反而個個大笑?
    實際上此時的宋江即將梁山霸主,作為一名土匪,站在了朝廷的對立面。可在他內心裡,他的願望依然是歸順朝廷,招安一直是他最想完成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招安導致的是眾人的悲劇,那宋江是怎樣一步一步從俠義的及時雨變得冷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