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農村老家隨筆,80後的記憶有多少你的影子?

2020-12-23 田園小猴

城市中遊蕩,夏日的驕陽有時熱得讓人有點心慌。鋼筋混凝土的叢林裡心臟被隔離和大自然的親密接觸,感覺呼吸也沒有那麼自由。當人停下腳步,心靜下來的時候,美麗農村的畫面填滿腦海,故鄉的思念油然而生。

我的家鄉在北方的農村,在我的回憶中家鄉的畫面就像泉水源源不斷,腦海中不會出現空白,永遠是五彩斑斕和歡聲笑語。從有童年的記憶到外地求學,她一直是我想逃離的地方,當背井離鄉以後我有了體會膚淺的故鄉,隨著時間流逝和年齡的增長才慢慢懂得故鄉的味道。

春天,冰雪融化,萬物復甦。門前清澈的小溪,偶爾還能可以看到魚兒在遊動,讓我情不自禁地就會伸出小手,抓起水中孩子心中的興奮和快樂。小溪邊的小草露出嫩芽,柳樹也抽出新的枝條,扯一個樹枝擰一圈抽出樹幹,口哨就可以吹起來。

夏天,綠樹成蔭,蟬鳴鳥叫。盼望推著自行車冰糕的吆喝聲,白色木頭箱子裡包裹著棉被,幾分錢的快樂瞬間滿足。還有最大的樂趣就是烈日下找個小水庫,三五小夥伴遊泳,上學遲到後被老師用指甲劃出白色痕跡,罰站又逃不掉了。

秋天,秋高氣爽,碩果纍纍。沒有夏天的炎熱,也沒有冬天的寒冷,卻有春天的美麗和夏天的奔放。站在田間地頭抬頭望去,一股成熟的氣息撲面而來。記憶中的秋天把我的家鄉扮成了金色的海洋,父老鄉親樸實的笑臉就是最好的畫面。

冬天,大雪紛飛,銀裝素裹。家鄉依然是那麼的美麗和獨特,每當我閉上眼睛,我就會想起家鄉冬天的雪景,仿佛我踏入了一個童話世界,河面上滑冰,雪地裡堆雪人打雪仗。

的記憶,回不去的童年,永遠的故鄉。

相關焦點

  • 農村80後的記憶中的蟈蟈
    我是83年人,老家在鄭州鞏義市魯莊鎮一個小村子。說是老家,其實也是現在的家。因為我在鄭州買房不到十年時間。農村的家裡依然是原來的樣子,父母現在也在村裡住。這幾年他們陸陸續續來鄭州住一段時間,也幫我帶孩子。
  • 已經奔五的70後,等你老了就落葉歸根,回農村老家吧
    高樓林立的鋼筋水泥城市,一眼望不到盡頭,塵世螢火,被冰冷的空氣包圍,總會讓人對農村老家的思念湧上心頭。70後的我,回首歲月,心裡五味雜陳,在陌生的城市裡打拼幾十年,感覺故鄉與我漸行漸遠,卻又時常出現在夢境中。漂泊了多年,幹著平凡的工作,領著微薄的薪水仍須負重前行。
  • 「老家」正在消失,那些童年美好的農村往事終將化作永久的記憶
    時時處處響應國家號召,農村隨處可見的宣傳標語還有很多沿著用廢舊紅磚鋪成的巷路一路走來,差不多小二百米的樣子吧,除了兩條土狗外,再沒見到一隻活物。我有些茫然了,在童年的記憶裡,本應是雞飛狗跳,牲畜亂叫的景象吧?!
  • 思念的距離是你走遠了,思念卻越來越清晰
    記憶清淺,我沒能藏住對你的思念。如這淅淅瀝瀝的雨,藏不住一絲溫暖。那些曾經的幻滅裡,我尋著最初的夢想。那個溫柔的,薄薄的夢。夢裡,有我愛爾不得的思念,夢裡有你甜美的笑容。對你的思念日漸增加,而對往事的追憶,卻總是蔓延。我是怕思念的,卻對不開。只能靜靜的守著。喜歡安靜,喜歡在安靜的夜裡,細細地翻閱所有的記憶。我曾是怎樣的可惡,有是怎樣的無奈。到最後,我依然無法判斷,那些是不是真切的。
  • 農村的馬泡瓜,承載了70後和80後的童年記憶,如今有了新用途
    應農民朋友的邀請,來到他家的芝麻田地裡,正如他所講,但凡是空隙比較多的地面上,到處爬滿了一種植物,這種植物所結的果實,著實惹人喜愛,它是70後、80後們整個童年的記憶,在它的身上,有許許多多說不完的故事,可在種植戶的眼裡,它就屬於萬惡的雜草,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 你會懷念80年代的農村嗎,三十年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
    而現在的年輕人,有一部分過年的時候都選擇不回來,有的甚至直接把老人接到城裡去過年。有的因為年齡大了沒有結婚,所以回家也很惆悵,能不回來就儘量不回來過年了。農村空心化現象已經越來越麼嚴重了,大批的年輕人選擇進城,農村留下的不是老年人就是留守兒童,不知道未來三十年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
  • 五張讓人感動流淚的照片,80後90後農村孩子最珍貴的記憶
    8090後的農村孩子們,你們好。時光荏苒,我們都開始老去,或許你們現在在城市生活的很好,很久不會老家了,但是童年那點點滴滴的記憶一定都很好的珍藏了吧。當你再次看到這五張照片時,或許會讓你感動流淚,因為這是你記憶裡最珍貴的寶藏。
  • 農村被寄予厚望的80後,轉眼40了,經濟、家庭一團亂麻,有你嗎?
    等到農村80後開始成長的時候,農村的方方面面都好轉了,就連糧食的產量都提高了,這時候,農村的老輩們開始給予80後很高的心理期待,甚至我感覺在不少農民心裡,80後肩負著家族振興的使命都不為過。想必農村80後小時候常聽的話一般都包含這麼幾句「一定要好好學習呀,將來到城市吃商品糧,再也不跟土地打交道了」「別像我們一樣沒出息,整天掙那麼點錢都不夠花,將來你有本事了,也買個樓讓我們住住」,就在農村老人們的絮叨聲當中,80後邁入了30到40的坎兒,準確地說,最小的80後也開始奔4了。
  • 漸漸變老的70後,等你老了,就回農村去吧
    70後的人 ,一晃就奔五了,有的人已經五十歲了,歲月留痕,我們真的老了。大部分70後,出生於農村,能夠出生在城裡,父母有固定工作的,都是少部分人。因此,這一代人,對農村有深刻的印象,因為生長在農村,根在農村。後來,很多70後的人,慢慢走出了農村,要麼到城裡當農民工,要麼有了固定的工作,要麼漂泊在他鄉,在一些廠裡打工。
  • 七八十年代的記憶-農村有線廣播
    現代村口的廣播我國的農村廣播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就有了,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是屬於農村廣播的輝煌時候,我在80年代的時候經常會收聽廣播,並且也是非常喜歡做的一件事情。早期農村有線廣播我記得當年的農村有線廣播是通過電線桿子,有專門的廣播線,(好像是一根廣播線)從廣播站連接到村裡面,然後又從村裡連接到家裡面。
  • 當60後不在了,70後老去農村還有多少人種地
    70後在農村用牛耕田雖然說現在是2020年,對於70後來講也就四五十歲。還能在外面打工,能逍遙幾年。等到了60歲之後,我看還有多少70後能笑的出來。兒時候的70後(3)其實真正的從農村出來的70後,不管你掙再多錢,也不管你在城市有沒有買房買車,也洗脫不掉你是農民的事實。
  • 當你在思念一個人的時候,對方會有心靈感應嗎?
    突然想起了這樣的一句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特別有意境,同時也很美好。想念一個人的時候,總是特別想讓那個人知道我在想你呀。總是會想迫切去問他,那些在想念你的每個黑夜,你有沒有和我一樣,在想你的時候,逐漸失眠,看到窗外的月光反而更加思念你了呢?
  • 還記得魂鬥羅、影子傳說嗎?來看看還有哪些是你的記憶?
    相信在每個人的童年時代和青少年時代都會有很多陪伴自己長大的東西。這些東西往往是那代人那些年的寶貴回憶,帶給他們無盡的懷念和美好記憶。其中,遊戲作為一個廣受同學們歡迎的東西更是給不少人的青蔥歲月留下了不少難忘而又美好的回憶。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那些年讓我們記憶深刻的遊戲吧!
  • 老家的村莊,就要拆遷了
    想像我的村莊我的家也許真的要遠去,變成了記憶,心中頓時有一種戚戚的感覺。關於老家拆遷的消息,多年前就曾有過多次,只是一直沒有行動,時間長了,大家都以為那只不過是一句傳言而已。如今即將要變成了現實,那種感覺還真不一樣,就像與一個老友要遠離告別一樣。
  • 80後的童年記憶,你還記得多少?幸福童年對孩子成長挺重要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童年記憶是不可磨滅的一種印象,相信每個人都是在歷經人間百態後對自己的童年格外回憶。想著小時候點點滴滴的往事,回首過去再不可得的那段時間,也變成了最珍貴的東西。童年記憶對每個人的重要性,往往是再多的金錢也無法換取的。
  • 80年代的記憶-我們童年的遊戲
    80年代,改革開放的初期,那個年代有很多我們難忘的記憶,特別是我們懂事以後,上小學以後,我們常玩的遊戲。我特地盤點了一下,竟然有好幾十種,有些甚至都慢慢的淡忘了,無論我們曾經玩過多少種遊戲,總有那麼一些會讓我們的記憶特別深刻,那我們一起來慢慢的回憶吧……
  • 金黃色的秋天,在貴州老家農村的豐收節,都有哪些農土特產
    我把貴州老家的農村這些農作物分享給大家,一是知道我們農村有哪些好吃好玩的,二是讓我們回憶起小時候農村生活的美好回憶。小時候在讀小學的時候,每到農忙學校都會放個月的農忙假。讓孩子們幫助家長一起早點把農活忙完。特別是每家在秋收的時候,都是搶收和搶種。秋收農忙也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除了好玩之外又有了有好多好吃的特產。
  • 有沒有哪一個瞬間,讓你想起老家...
    這個春節,有不少在外務工的羅山人將就地過年。雖說有些年輕人在朋友圈調侃「不用怕回家被逼婚、攀比、應酬了」,但調侃歸調侃,過年依然會想念家鄉思念親人。 記得小時候,每當過了臘月二十五,能寫一手好毛筆字的父親,就開始忙活著裁紙,張羅著為左鄰右舍寫對聯,而寫完對聯後,一張張對聯平鋪著放在地上晾曬,滿屋子裡瀰漫著墨汁的香味。
  • 80年代的你,有什麼玩具,有哪些遊戲(活動),你是否記得
    我出生在80年代的農村,那時基本沒買玩具,就是買也很少很少,村裡小夥伴們都差不多,造就了大家多少會做幾種,有些是父母親給做的玩具。有哪些娛樂活動或是遊戲?彈弓,在當時的農村常玩的玩具,主要取材簡單,用樹杈和橡皮筋就可以,(還有就是用粗鐵線做的),我們玩木頭做的比較多,家裡橡皮筋多少都有點,綁頭髮用的,也好找,做也方便。彈弓通常打鳥,那個年代鳥也多,不過現在不打了,保護自然。
  • 農村原始老式爆米花,幾代人的甜美記憶,有多少還記得這個味道
    導讀:農村原始老式爆米花,幾代人的甜美記憶,有多少還記得這個味道?有多少人還記得農村爆米花?那是兒時的記憶,也是原始的做法,那聲響和飄香出來的味道太饞人了。不過,隨著時間的變遷,許多兒時常見的東西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裡的朋友,想要見到更得靠運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