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變老的70後,等你老了,就回農村去吧

2020-12-23 布衣粗食68

前段時間,寫了一篇《奔五的70後,故鄉是回不去了》的文章,引起了很多讀者的共鳴。70後,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那時候,大部分的家庭都很窮,村裡有一個萬元戶,都很令人羨慕的事情。要知道,一萬塊錢,在當時是一筆巨款,再看看現在的社會,很多人家裡都不止一萬塊錢了。

70後的人 ,一晃就奔五了,有的人已經五十歲了,歲月留痕,我們真的老了。大部分70後,出生於農村,能夠出生在城裡,父母有固定工作的,都是少部分人。因此,這一代人,對農村有深刻的印象,因為生長在農村,根在農村。後來,很多70後的人,慢慢走出了農村,要麼到城裡當農民工,要麼有了固定的工作,要麼漂泊在他鄉,在一些廠裡打工。當然,很多人,也當了老闆,或者謀得了一個好位置,變成了有錢有勢的人。

但是,不管你現在的生活好不好,只要你漂泊在外,就一定會思念家鄉。很多人,都有了落葉歸根的想法,期待自己多賺點錢,然後回農村去養老。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我們小時候,學這首詩的時候,並不覺得難過,但是現在的我們,已經 活成了這句詩。我們就是詩句裡的主人公。記得,上次回家鄉的時候,村口跑出來一條狗,衝著我狂吠不止,村裡的孩子就把狗趕走:「你從哪裡來?是來這裡看風景的嗎?還是來走親戚?」聽到這幾句話,我真的想哭。離別家鄉多年,自己都成了家鄉的「客人」。

漸漸變老的70後,等你老了,就回農村去吧。他鄉再好,城市再繁華,我們都覺得沒有農村好。

有一次,我路過小區的遊園,看到保安大叔和幾個女人吵架。原來,女人們在遊園的角落裡挖了一塊土,種上了蒜苗。保安大叔要女人們把蒜苗拔掉,重新種上草皮,否則就要罰款。女人們不依不饒:「土地不是用來種菜的,那麼城裡人吃什麼?然不成都吃草?」保安大叔無言以對,臉都紅到脖子根了。

我想,為什麼我們總是可以在城裡的某些地方,看到有人偷偷種菜,其實是「思念家鄉了」,想要聞一聞青菜的味道,想要留住農村的習慣。當一個人想家鄉的時候,就看看哪些菜,覺得自己還沒有忘根,還是一個農村人。

70後的你,身處城市,是不是也會思念家鄉,想起家鄉那塊菜地,想起那些綠油油的秧苗,想起那頭老牛,想起那籬笆牆,想起那些雞鴨,想起自己在土裡耕作的場景?

農村的條件是很苦,但是活得自由自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閒的時候,隨便睡到幾點鐘,都沒有關係。可是,農村賺錢的門路太少了,自己只好出遠門,去賺錢。等自己老了,錢也賺得差不多了,就回農村去吧,這樣的人生,也是返璞歸真。

70後的人,一定還記得農村的樣子吧?還記得那些年的往事吧?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那時候的我們,放學回來,第一件事不是做作業,而是餵豬、劈柴、做飯、放牛、趕鴨子。有的人,趁著天還沒有黑,趕緊去扯豬草,哪裡顧得上作業的事情。

星期六星期天,表面上是休息,實際上比讀書更累。要去山裡砍柴,上午砍一把,下午砍一把。或者去放牛,讓牛吃飽了,才回家。如果是農田裡有莊稼,我們就去割草,把草挑到牛欄裡,這是給牛最好的禮物。

端午節要到了,我們和父母一起去山裡摘粽葉,當然,粽葉是用來賣錢的,一斤可以賣幾角錢,辛辛苦苦一整天,也能賺幾塊錢。摘粽葉的時候,常常遇到一些毛毛蟲,怪嚇人的。但是為了生活,硬著頭皮,也要往深山裡鑽。

很多70後,都摘過粽葉、山蒼子、野蘑菇、野果子。其實,在山裡看到一樹楊梅,或者一串野果子,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雖然野果的味道有點澀澀的,但在我們眼裡,都是美食。現在,偶爾在城裡看到有野果子賣,很快就會勾起我們的記憶,讓自己的心都回到農村去了。

70後的人,年紀越大,越希望回到農村。只是現在,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人不由己。

當我們看到頭上冒出了白髮,臉上有了皺紋,心也漸漸憔悴了,越來越想回到農村。隱隱約約聽到家鄉的一聲呼喚,好像是母親在喊孩子回家,好像是一片落葉,徐徐墜落在樹根,好像是一顆懸著的心,慢慢復位了,如釋重負。

很多70後的人,這幾年陸陸續續回老家建房子,雖然現在不住,但是老了就可以去住啊。回到農村,還有一個地方收留自己,才沒有流浪的感覺。

我的兒時玩伴小李對我說:「有一次,一個人開車回老家,拿起鑰匙打開家門,看到很多的蜘蛛網,心裡酸酸的,怪難受的。」是啊,看到家鄉很多的房子,都是鎖起來,到處靜悄悄的,覺得農村太蕭條了,和記憶中的農村對比,已經物是人非了。

但是我們依舊希望老了,可以回到農村。把老屋打掃乾淨,屋門口種花,屋後種菜,山坡上種幾棵桃樹,還有幾棵梨樹。桃花紅,梨花白,我們的樹下嬉戲,才是我們期待的浪漫。

水田裡,可以養鴨子,聽到嘎嘎嘎的聲音,瞬間就感覺世界熱鬧了。還要養一條狗,養幾隻雞。早上可以聽著雞叫的聲音起床,去勞作的時候,可以帶著家裡的狗。

家裡 還要裝上網絡,通過網絡,也可以知道外面的世界,可以和兒女打電話,視頻聊天。逢年過節,像祖輩們一樣,準備很多好吃的,等著兒女們回家。

夏天的時候,可以去村口的小河裡遊泳,捉一些魚蝦回來。把魚蝦放到鍋裡炸一下,那香飄飄的味道,很遠都聞得到。也可以把魚蝦炸好了,用包裹寄給兒女。

漸漸變老的70後,等你老了,就回農村去吧。現在你很想回農村,但是生活不允許,但是你退休了,年紀大了,就放下一切的負擔,和愛人一起,退出紅塵,過安逸的日子。

那一縷縷炊煙,那一道道山梁,那一陣陣春風,那 一條條小路,那一棵棵果樹,那一片片樹林,那一浪浪稻子……就是最好的歸宿。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已經奔五的70後,等你老了就落葉歸根,回農村老家吧
    對於七零後的農村孩子來說,一年四季中,田野裡,場院裡,村口旁都有無窮的情趣和魅力。對於漸漸老去的70後來說,農村的老家裡有童年清涼的回憶,蟬鳴知了,魚嬉蝦跳,騎牛打仗,月光草垛,彈珠紙瓢,燕午雙卡太多太多。那時我們真的好簡單,那是最美的時光,那種回憶紮根在我們心底。
  • 70後在漸漸變老的路上,記住這幾句話,會越活越順
    文|凌小麥寫最暖心的文字,治癒孤寂的心,關注我,溫暖你。70後,正在悄無聲息地變老。漸漸老去的70後,就這樣奔五了,向這一代人致敬。此文,獻給已然悄悄老去的70後。其實對於70後來說,在50歲這個知天命的年紀,已經不需要轟轟烈烈了,安然度過餘生,就是最大的幸福。做人不要貪心,已經擁有的便不再去求得更多,學會滿足,才是這個年紀該有的樣子。人過50歲該放下的就放下,不要和自己過不去。70後在漸漸變老的路上,記住這幾句話,會越活越順。
  • 當60後不在了,70後老去農村還有多少人種地
    我是一個來自農村的民工,同時也是70後。如果真的60後不在了,如果70後不選擇種地,難道說讓他們喝西北風去呀?兒時候的70後(3)其實真正的從農村出來的70後,不管你掙再多錢,也不管你在城市有沒有買房買車,也洗脫不掉你是農民的事實。
  • 70後的我們慢慢老了,在變老的路上,請你一定要變好
    前幾天重新去跳廣場舞,聽到那首《一晃就老了》,我竟然情不自已,眼含熱淚。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70後的我們都已人到中年,有的女士已經50歲,到了退休的年齡。前半生,我們70後含辛茹苦打拼了大半輩子,苦過、累過、笑過,回首過往,都已成過眼雲煙。「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拋棄過往的遺憾,在變老的路上,一定要變好。
  • 寫給正漸漸老去的你:人生太短,別糾結
    從年少到年老,從黑髮到白頭,慢慢地,我們都會變老。那些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卻全都駐紮在心間。老去是自然規律,也是每個人都將面對的。當年華逝去,你會怎麼面對老年生活?你從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年,變成了飽經風霜的老年。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堆積了太深的心酸。
  • 20年後農村的地誰來種?60,70後已經老去,80,90後誰會回去?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總數早就超過了14億,目前來看從事各行各業的人員都十分的充足,但是隨著人們思想的不斷進步,更多的年輕人都會選擇去城市打拼,以謀求更好的發展,想要回農村種地的真的很少,現在大多數還在農村種地的人群大多是60,70年代的人們,但是20年之後呢?
  • 70後,當我們老了就回農村老家,擇三間房子,一個院子,頤養天年
    70後的我們,大部分都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對於農村的感情,可以說是「根深蒂固」,不管走到哪裡,都帶著一股濃濃的鄉土味。在外面漂泊久了,總想著回到家鄉,回到出生的那個原點。外面的都市很繁華,總是缺少了「落葉歸根」的感覺,也只有回到家鄉,心裡才覺得踏實,才覺得生命有了終結。
  • 寫給漸漸老去的自己,聽別人的事,感悟自己的人生!
    有時候不是不想說話 而是有很多話說不出來 放在心裡會安全點 閉上眼睛,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用心甘情願的態度 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八零後的我們,已漸漸老去,要好好的愛自己,別給我們的人生留下遺憾,聽別人的事,感悟自己的人生!!!
  • 歲月不饒人,一晃就老了!此文寫給步入不惑之年的70後
    文|凌小麥寫最暖心的文字,治癒孤寂的心,關注我,溫暖你。意思是,時間流逝人都會慢慢變老,但是我過得充實,從來沒有白費光陰。一生豐富多彩,沒有什麼遺憾。時間過得太快,70後的身材發了福,黑髮也開始夾雜著零星的白髮。是啊,70後已經開始步入了中年。歲月不饒人,70後一晃就老了!
  • 這些話,寫給漸漸老去的自己
    總以為自己還小,似乎昨天還在說「年輕就是資本」,今天就發現自己漸漸老去,一大早對著鏡子,發現幾根顯眼的白髮,從你驚訝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是那麼「不可思議」。但歲月不饒人,你不得不服老。忽然發現,自己越來越沉默。開始以為是成熟了,但後來發現不是這樣的,是自己漸漸變老,什麼都不想說。
  • 我們長大了,父母卻漸漸變老了
    怎麼剛剛學會懂事,父母就老了;怎麼剛剛學會包容,父母就老了;怎麼剛剛懂得路該往哪走,就覺得你們已經離我越來越遠了。不知不覺,我們長大了,父母卻慢慢變老了。當我看到白髮悄悄然地爬到媽媽的頭上,我突然醒悟,父母真的慢慢變老了。時光不經意帶走太多,猝不及防。一瞬間發現人生真的太短暫,短到我們剛剛明白就已經過去了一半;一瞬間發現路其實並不漫長,短到我們剛剛腳踏實地發現已經望到了盡頭。
  • 變老後的日常身心什麼樣?穿上「變老裝置」年輕人體驗瞬間老去滋味
    10月24日下午,在南京老門東的一場志願者嘉年華中,只需要5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讓你瞬間變老。愛德基金會工作人員劉念說:「穿戴了模糊眼罩、隔音耳機以及全套的負重服和負重手套,用這個服裝道具模擬60歲到70歲老人的狀態,讓體驗者切身感受到老年人日常身心。」體驗者說:「我有點拿不住筷子,手會抖。
  • 「人老了,想回農村養老,並不是落葉歸根」老人說出原因,淚目了
    插圖:電影《飛躍老人院》劇照 在中國的傳統理念中,父母和子女的牽絆是一輩子的,「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這是我們共同嚮往的兩代人的相處方式
  • 如果可以這樣優雅老去,你還害怕變老嗎?
    這就是庸常生活,誰都會有老去的一天,不同的是:有人只是停留在無用的擔心、害怕上,久而久之臉上的焦慮越發明顯,時光真的像是一把刀一樣給你刻上了歲月的痕跡。而有那麼另一種人,他們將歲月變成了畫筆,給歲月刻上了精彩。
  • 我們會慢慢變老,也會漸漸變好
    人生中總有各種各樣的挫折與經歷,使我們變得成熟,讓我們仿佛在一瞬間就變老。然後在那些倍加珍惜和慢慢過得充實的日子裡,我們才能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模樣,才會過得越來越好。都說歲月不饒人,時間一年一年地過去,我們也在一年一年地變老。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在變老的過程中過得越來越好。
  • 那些步入中年的70後女星,被吐槽變老,年輕時卻驚豔了歲月
    周迅居然一臉懵的回了一句:啥?可以說是非常佛系的了,當然周迅除了性格,她的臉也被觀眾們吐槽,明顯的變老了,而且已經開始浮腫了。 周迅是1974年出生的,今年已經有46了,變老也是非常正常的,之前在《如懿傳》裡面,周迅扮演的少女,有人就說她扮嫩,可是每個人都是會老的,雖然說她已經46歲了,可是她演技一直都很好
  • 老家,是漸漸回不去的故鄉
    對於遊子來說,老家,是心中最溫暖的嚮往,卻也是漸漸回不去的故鄉。01老家有了新貌,讓人歡喜讓人憂。綿延起伏的群山,圍成一個巨大的懷抱,家鄉就坐落在其間。一年的辛勞,換來的是堆得滿滿的穀倉,是攢夠了來年全家衣食住行和學費的收入,是孩子們捧回的獎狀,這些,就是穩穩的幸福。一年一年,那些跟隨在父母身後的孩子,一個個長大成人,或是考上大中專院校,或是外出打工,從此天南地北,老家漸漸只剩下了老人,以及被送回老家讓父母幫著帶的小孩。
  • 致漸漸老去的你!(心酸)
    文/飛魚人生,在某一年齡段,有某一年齡段的種種快樂,某一年齡段,有某一年齡段的不同生活,人總是一邊成長,一邊感悟,一邊感悟,一邊成熟,我們在與時間賽跑中,在與生命的抗爭中,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老去,容顏辭鏡花別樹,大自然的規律,誰都不能改變,願我們在老去的路上依舊充滿了幸福,快樂,自由,安然。一種年齡一快樂,一種心境起和落。一種耕耘叫勞作,一種喜悅叫收穫。
  • 人過五十,慢慢老去的你,一定要學會富養自己
    文|凌小麥時間就像東去的流水,逝去了就不會倒回。暮然回首,人過五十,一縷白髮,一臉倦容,一絲憔悴,證明了漸漸老去的自己。世上最無情的就是時間,你再怎麼挽留,它也不會放慢自己的腳步。很喜歡《心是一切溫柔的起點》中的一句話:「人都會老去,而我想漂亮地老去。」想對所有漸漸老去的60後說:人過五十,我們要做的是,在有限的生命裡活出自己的精彩,認真活著,善待自己,因為沒有來日方長,只有時光匆匆。人生很短,活著就得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每一天的每一寸光陰。趁我們還健康,戰友、同學、朋友、同事、能相聚就不要錯過,珍惜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給自己留下深深的遺憾。
  • 70、80、90年代:回不去的時光,帶不走的舊夢
    對於70、80、90年代的人來說,童年裡沒有迪士尼,沒有長隆歡樂世界。有一種回不去的青春,叫做記憶。70 年代·代表歌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憑票供應的年代,人們搶購的景象有糧票就有吃的,那個年代有公分沒糧票一樣買不到吃的70年代的香菸,你見過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