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除了是學生的象徵,還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變得更加平等,更減少了家長對學生服飾的花費,對素質教育起著積極的意義。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不管是小學還是高中,只要孩子上學,就會被要求統一穿學校的制服。
在過去學生的校服都基本以運動服為主,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審美的提高,現在孩子們校服也做出了很大改變。
雖然款式變得更美觀了,但說到底也是一樣的衣服,不少家長接孩子的時候,甚至會傻傻分不清,但很多老師卻能一眼看出學生間的「差別」。
資深教師:這個學生家庭條件一般
欣欣今年師範畢業後,去當地一個小學實習,學校給她安排了一個老教師,幫她適應環境。
小學開學後,看著穿著一樣的孩子,欣欣無奈的發現自己突然「臉盲」了,孩子們本就沒有長開,這還穿著一樣的衣服,她更是傻傻分不清了。
但帶她的老教師卻很快的記住了班上的孩子,甚至還判斷出了孩子的家境。欣欣非常好奇,明明都是一樣的校服,是怎麼看出孩子家境不同呢?
老教師告訴她,想要區分孩子的家境非常容易,家境好的孩子通常從小就上了很多興趣班,從氣質上就會與眾不同,另外鞋也是很好的區分方式。
最後從性格方面也能得知一二,家境好的孩子不一定就會外向,但他們一定會自信和大方,這是從小培養出來的,弄不了假。
「窮孩子」真的一目了然?
電影《觸不到的戀人》中有一句經典臺詞,「世界上有三種東西是掩蓋不了的,咳嗽、貧窮和愛情。」
1)「窮」在氣質
我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氣質其實是一個很玄妙的東西,看似氣質和物質沒有什麼關係,但「氣質」確實也離不開物質。
根據2018年山東小學生暑期成本看,興趣班的開支佔總開支的32.1%,補習班佔總開支的32.46%,而旅遊佔總開支的12.9%。
可以看出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教育的投入相當之大,甚至有家長坦言,孩子一假期的補課費相當於增加半年多的工資,孩子放假還不如上學,太費錢。
很多人覺得這些家長是窮折騰,但這些特長和旅遊長的見識,的確會在無形中給孩子提升氣質,讓人一眼就看出,這個孩子家境不俗。
2)「窮」在性格
根據相關研究,人的性格受血緣影響,但也會隨著後天接受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而改變。
那些性格開朗的不一定就是家境好的孩子,但那些自信又落落大方的孩子,一定是出自於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
反觀家境一般的孩子,他們可能也很開朗,但是卻沒有那種自信和坦然的感覺。
3)「窮」在物質
任何制度都是有在一定的區間才有效,對於校服制來說,它只束縛了學生身上的著裝,但腳上穿的鞋,沒有硬性要求。
很多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往往都會穿一些名牌鞋,「看鞋」也是老師們最常用的區分方式。另外孩子每天帶的零食、用的文具,也都能對孩子們的家境窺知一二。
家長該如何做?
1)培養孩子自信
對於家長來說,我們能給孩子的物質是一定的,但自信卻是無限的。
不要總是告訴孩子我們家窮,我們比不上別人,樹立自信的第一步就是,告訴孩子「你很優秀,你不比別人差」。幫助孩子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尊重和信任孩子。
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無論你家的經濟實力如何,都不要給孩子樹立一種「我家很有錢」的感覺,要知道人外有人,世界首富每年都在不停更換,誰又能肯定自己是最有錢的呢。
過度追求「物質」只會讓孩子從小奢靡成風,造成錯誤的消費觀和價值觀。孩子們的相互攀比,更會影響到孩子的成績。
3)加強社交能力
英國作家約翰·鄧恩曾在作品中寫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個人離不開整體,在群體生活中,我們必須讓孩子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當孩子的交際能力很強時,他自然就會混的如魚得水,也並不需要我們去擔心。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覺得「窮孩子」會被一眼看穿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