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 不再是紙上談兵了,要開始「照進現實」了。同志們,也覺得我們還早,但是要知道它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密切的關係。
那到底對咱們打工人有啥影響呢?按照人社部的最新統計,從2022年開始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都是65歲,全體70後、80後以及以後出生的打工人,恭喜咱們全都趕上了延遲退休。
現在國內法定的退休年齡是男性六十歲,女性幹部五十五歲,群眾是五十歲。不過要知道,1951年推出這個制度的時候,我們國家的人均壽命預期還不到五十歲。
就是那會兒,大家覺得自己或者希望自己活到五十就夠了,在十年前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時候,國內人均壽命的預期延長到了74.7歲,城鎮平均期望的壽命預期更是接近80歲。
這樣看起來,延遲退休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大家的壽命提高了。可是問題在於崗位也在哪兒呢?
今年十月份呢,武漢某菜市場因為一個入駐須知火了,要求就是女售貨員年齡不超過45歲,女售貨員不超過50歲。這最普通的職業竟然也對年齡有了更高的要求,四十五歲就被就業市場嫌棄了,何況是五十歲以上的延遲退休人員呢。
現在的鐵飯碗就得越來越少了,別說工作換的頻繁,咱們80後、90後哪個沒有過兩家以上的工作經驗呢?
延遲退休從國家建設層面或許是利大於弊,但如果是三十歲,就開始擔心脫髮,三十五歲擔心被優化的打工人意味著什麼?
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我們的鄰國日本,延遲退休制度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探索。
在1986年的時候,日本將退休年齡從55歲延長到了60歲的同時,還出臺了多項有關逐步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法規。從法律層面就極力的保障老年人的就業,爭取到打工人有更多體面職業的選擇。
然而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啊,其他國家的經驗顯然都不能夠照單全收,延遲退休如何妥善的實施,你怎麼看?
文章首發於【職場人聲音看點-https://www.zcrsykd.com】歡迎持續關注。(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