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材裡有個東西,可能你都沒學過!

2021-01-07 媽媽智囊團

這兩天發現小孩在學一個東西,是一年級部編版語文教材裡的一部分內容。這個東西上海小囡大概都沒學過,群裡的爸媽議論紛紛,有的媽媽疑惑這是啥東西,拼音非拼音,英語非英語,有媽媽認為這是鍛鍊小朋友記憶力的東西,還有猜是德語、俄語的。

那這究竟是個啥玩意呢?我還真聽說過,是俺爹和俺娘小時候學過的東西,有一次娃她外公曾經提起過,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什麼鬼,跟我學的拼音完全不一樣,大概是什麼俄羅斯拼音。

結果前兩天我就震驚地發現,這個殭屍特麼死灰復燃了呀!小朋友回來給我說,她們學了一個很奇怪的拼音,她完全不會讀。我還心想,別特麼逗了,拼音也學了,英語也學了,還有你沒聽說過的。然後我一看,就昏了,這玩意也能隔代遺傳的嗎?

我從小就是個好奇寶寶,現在是個好奇媽媽了,不懂的東西就要搞明白,既然要鞭屍這隻殭屍,至少要搞清楚好伐。所以,請聽我八一下這個東西的前世今生。在講它之前,容我先吐槽一下一年級教材的詭異之處。至於兩者之間有啥聯繫,看到最後你就明白了。

英語教材的荒謬之處

上海一年級小孩學的是牛津版教材,它神就神在不從教字母開始,直接聽和說,當然教材裡是有配圖,但是呢,句子其實太複雜,圖並不能每一張都一眼看出來說的啥。其實我大概能get到編教材老師的點,小baby學語言都是從聽和說開始的。

問題是,一個孩子從生出來開始天天聽他媽嘮嗑,到能說出完整的句子,起碼要2年!中間有整整一年甚至更久,他是啞巴狀態的。而且嬰兒學話是在實物環境裡學的,意思是你教他蘋果,你肯定拿一個蘋果給他看、聞、吃,極少有父母孩子剛開始學說話就拿圖片教吧?

如果是一個零基礎,從來沒學過英語的小孩,初次接觸英語教材的狀態,就好像一個後媽,孩子剛出生一個月就逼著他開口講話,天天拿著圖片和字教小孩講話一樣。

這還不算,現在大部分爸媽不管英語水平如何,接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家長,應付一年級對話還是沒問題的,所以你們感受不到難度。來,我們換一門語言。你們體會一下。

這是一張藏語的句子。我告訴你讀音是「啊措那嘎」(還不是全部哦,僅僅是我愛你的發音),藏語有31個字母,而你從沒學過藏語字母,請問,我今天教你藏語「我愛你」,明天教你藏語「蘋果」,後天教你「我愛蘋果」,一個星期以後,你能不能用藏語進行簡單對話了?沒關係,我會把藏語寫出來給你讀的喲,你只需要指讀就可以了,親。行不行?就問你行不行吧!

所以學這套英語教材0基礎行不行?當然是不行的,你就是照瓢畫葫蘆,也得把字母認全才能一一對應起來,對不對?好了,結論是除非爹媽準備把小孩放生,所以一年級的娃,普遍自學過26個字母,真正的0基礎是不存在的,就算入學0基礎,靠補課跟上,也得把字母學了。請大家記住這個結論。

語文教材的陷阱

講語文教材前,我先扯得遠一點,這段淵源還蠻有意思的,不耐煩可以直接拉到最後看結論。中國人文盲率大概是全世界最低的,而中文字不是注音文字,是象形文字,恰恰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不要看老外教育多先進,實際上老外就是有很多閱讀障礙、學習障礙的人,一輩子讀不了書,這個難題在中國卻是沒有的。

中國當年有茫茫多的文盲,古代會寫字的人佔總人口比例其實很少,那麼多的農村人口,都沒受過教育,掃盲運動是怎麼順利進行的呢?就是靠引進了拼音。本來中文字多如牛毛,一個個學過來真的學到吐血,但是有了拼音,一個生字,雖然是象形文字,但是馬上就可以把它讀出來了,拼音是多麼偉大的發明!嚴謹的小夥伴可以去搜一下掃盲教案,拼音都是必教的。

所以拼音是文盲翻身的一大法寶。你去看六十歲以上的大爺大媽發起微信都是嗖嗖的,就是因為他們學過拼音呀!再一個,有沒有發現會中文的老外越來越多了,你禁止他們學拼音,直接上漢字試試!

好了,扯回來。現在一年級語文教材,拼音的課時只佔大概2-3周,美其名曰,讓孩子們直接閱讀。拜託,對於剛剛開始識字的小屁孩來說,直接讀文章的難度大概約等於你讀下面這張表,親,讀一個聽聽唄。所以沒有拼音,靠一學期加上拓展識字部分200-300個字的識字量,猴年馬月才能指望小孩閱讀?

所以幼兒園的小朋友,有時間一定要學拼音,如果實在0基礎入學了,那也一定要繼續補拼音。因為2-3周學完拼音基本上是mission impossible!再加上一條,你拼音都0基礎了,那英語多半也沒怎麼學,構築在26個英語字母體系上的拼音學起來肯定也慢。

就算你沒學過拼音但是學過英語,也很容易把這倆搞混的,所以還沒入學的娃,建議拼音和英語都要提前學,最好幼兒園裡就把該弄混的早點弄混,早混早分清,別等小學再混,那就真混了啊!

好了,現在回到真正的主題,啊、掰、猜、呆是個什麼鬼。這個東西實際上是一個英語字母順序的拼音變調。發音介於英語和拼音之間。這玩意幹嘛的呢?因為初學拼音是根據韻母歸韻母,聲母歸聲母的順序來,bpmfdtnl這樣子的,但是呢,我們的字典又是根據26個英語字母順序排的。

那麼問題來了,只會拼音不會英語的小孩,就學不會查字典咯。如果就用拼音發音順序排下來,讀起來就會很奇怪。所以就發明出啊、掰、猜、呆這麼一個畸形的四不像來,給不學英語的小孩查字典用。

說了這么半天,你們明白讓小孩學這個殭屍的神邏輯了吧?打個比方,有一座橋,原先過橋的都是瘸子,所以看橋的大爺就給每個要過橋的人發一根拐杖,讓他們平安過橋,皆大歡喜。現在時代變了,過橋的都是活蹦亂跳的健康人,大爺還是逼著過橋的每人必須拄一拐杖才準過橋,理由兩條,

1、這座橋之前沒有人不拄拐杖過橋,所以現在不管你們啥情況,反正必須把拐杖拄上。2、萬一要遇到不拄拐杖出了安全事故,學不會過橋的,我反正已經發了拐杖,盡到了責任。

對於普遍從幼兒園開始就唱字母歌ABCDEFG的娃來說,非要他們學這個啊、掰、猜、呆就是強行發拐杖的行為。而且就像健康人拄拐杖,有可能像邯鄲學步產生副作用一樣,剛剛在一年級上,甚至寒假裡才把拼音和字母分清楚的小孩,很可能因為這個老殭屍的幹擾,又一次暈頭轉向。

所以編教材的老師真的認真考慮一下我的吐槽。另外,我就吐個槽,給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指條路,沒有別的意思哈。孩子還在上學,而且是枚學渣,求給娃減個負,腦子已經不夠用了,再塞個殭屍進去,估計就成漿糊了。

歡迎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寒假如何抓語文?看看3590條真實好評就知道了!|孩子|年級閱讀|教材...
    非常可能有,但是調整不會很大,比如,1-6年級中會有某個年級的某篇課文,調整1個生字。如果打算寒假預習下學期語文,大家完全可以放心買,這次團購的版本,是目前最新的版本,如果還有微調,我們會在開學前,提供微調的電子補充版,列印出來即可。第二條差評,是一位老師的留言,這位老師留言差評的原因,是因為。。。大家自己看。從這篇留言可以看出,繪本課堂的內容,確實是得到了一線語文教師的認可。
  • 一年級元角分難哭小學生,家長:脫離生活實際,教材該改了!
    這些天,一年級下冊數學的教學,遇到了瓶頸。前些天網課學習20以內退位減法,都沒有遇到什麼難題,同學們也學得很有興趣,做作業很認真。但是,這幾天,自從新課接觸到人民幣、元角分之後,一年級小學生卻被難哭了。
  • 家長:語文太難,英語應早點學
    有不少家長反饋:其實啊,小學階段,真正難學的,並非英語,是語文!語文學習中,文言文和古詩詞的比例,佔據了太多頁面,小學生掌握起來,非常費力。但是呢,由於在小學階段,孩子們的語言能力較強,接受英語這類外語科目,效果很好。因此,英語學得越早,小孩子發音越準。
  • 做小學三年級語文期末試卷有感
    三年級語文考試有三個部分,包括基礎知識、閱讀理解和習作,試卷中有道題考多音字的正確選擇,我做題時都感覺有點模稜兩可,試卷中甚至有個別較難的字我都不太認識,比如「鰣」字的讀音;還有根據課文內容填空,對於三年級語文教材,我也是完全陌生的,現在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內容完全不像我們原來上小學時的教材那麼簡單,內容也有較大改動,我在做這道題時,有半數答不出來,很多課本知識都忘記了
  • 小學生如何學好語文?三年級語文是個坎兒,這五大能力要儘早養成
    三年級學生在做詞彙積累的時候,就不能單純去背了,不能割裂,要推回原文中讓他去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和使用場景。這樣的話每個詞才是有生命的。三、劃關鍵詞的能力小學生如何學好語文?培養孩子的理解文本的能力在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理解文本其實指的也就是劃關鍵詞的能力。
  • 小學生數學考試作弊火了,偷翻字典逗笑老師:你語文怎麼學的?
    上次期中考試,他也用的這一招,結果非常理想。但是這一次,老師把試卷的單選題改成多選題,每道題都可能有2~4個答案,小紅咳嗽的次數根本看不出答案啊!小學生數學考試作弊火了,偷翻字典逗笑老師:數學是語文老師教的?
  • 「語文教材×經典童書」搭配閱讀,輔導作業不崩潰!
    然而,誰能想到,「一把年紀」還要再次捧著課本一心向學。 你永遠也想不到,你的神獸會多麼的「不開竅」,比當年的自己還要讓人心塞。 在輔導作業這件事兒上,家長們從來沒有體會過人生巔峰的快樂。因為,小學生三個字,不僅是吃雞遊戲裡的噩夢,也是家長們養育吞金獸面對的最艱難的年齡段。 畢竟,他們組詞造句可以造出:「江爺爺 給 我 跳了 一支 孔雀舞」這樣的句子。怪不得在百度中輔導作業後面會跟著「被氣死」三個字。
  • 三年級學生語文成績差,老師說:你學了「假拼音」,只能在學一遍
    從還沒入學開始,孩子們就開始進行拼音學習了,幼小銜接班裡各種培優噱頭:2個月學會拼音、完全按小學語文的進度教學……這些授課內容,全部按照家長的焦慮進行設置。所謂市場需求,其實就是家長不想承擔自己的那部分輔導責任。對於拼音學習,家長不必太過焦急,孩子到了一定階段,理解能力和拼讀能力就會加強。也就是我們說的,學習開竅了,不用你反覆教,他看了一兩遍就能理解了。
  • 9月中小學統一換教材!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老師家長怎麼辦?
    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部編本』教材力圖在多種教材並存的情況下,起到示範作用,促進教材編寫質量的提升。」這套新教材是中央關注和批准、教育部直接領導和組織編寫的,其編寫資源可以說空前雄厚。前後從全國調集五六十位專家、作家、教研員和編輯,組成編寫組。實際參與過這套教材諮詢等工作的各個學科領域專家有上百人。
  • 小學語文教師使用統編新教材,一定要注意這3個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我曾在「鄉村小學語文教師核心素養」培訓班上,問與會教師「這篇課文三年級學生學起來難不難」,他們認為「不難」。 為什麼農村的學生學起來「不難」?與會教師給出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學生喜歡讀這篇童話。而認為這篇課文難的教師有沒有研究過「難」在哪裡,是從教學的角度理解、看待教材選文,還是從兒童學習的角度理解教材選文呢?有沒有認清、把握好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呢?
  • 人教統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材及部分內容解讀
    第五課 雷鋒叔叔,你在哪裡第六課 千人糕編者按:大家留意上面的題目「讀一讀,記一記」,這是二年級語文學習的一個考點——組詞。小朋友們在二年級的時候,可能對比喻這種修辭手法還不熟悉,但在訓練的時候,家長最好引導小朋友去發現:比喻時,要抓住兩個事物的相似點。比如上文中,「大樹又粗又壯」,生活中有沒有「又粗又壯」的東西呢?有的小朋友會想到柱子。家長在肯定孩子的回答後,可以進一步引導孩子思考:「對了,大樹又粗又壯就像一根柱子」,還像什麼呢?
  • 四年級內容放入二年級,英語不學音標,小學教材變難,如何應對
    經過各種變革,現行的小學語文數學英語教材,與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提到過, 以前小學四年級的課文,有好幾篇已經下移到了二年級的課本當中,像之前辦公室老師提到的《寒號鳥》等課文,特別難教,老師發愁,學生不理解,通篇讀下來都費勁!
  • 小學生每天花2小時學習成語,語文老師震驚了:這麼學成語沒有用
    小島老師推薦了關於小學生學習成語的學習計劃表,很快就有家長反饋了,他是怎麼說的呢?家長:老師,我每天和孩子花2個小時學習成語,孩子太笨了,寫不好也理解不了。我覺得你的計劃表不行啊,是不是改成每天一個成語比較好?當我看到2個小時學習成語的字樣,我腦中浮現的不是笨孩子,是暴躁的家長。2個小時2個成語,關鍵是還沒學會,想想家長崩潰的樣子就醉了。
  • 小學生最重要的語文學習能力是閱讀?語文老師告訴你:是傾聽力
    回答家長的這個問題很難,因為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一樣,家長能做到的程度也不一樣,做好最基本的學習基礎,我們才有前提去考慮如何提高能力。如果基礎的東西都無法掌握,再去提高語文的學習能力,那就是一件很難的事。除了消耗掉家長的耐心,還容易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那麼對於小學生來說,在小學階段,什麼樣的語文學習能力最重要呢?是什麼學習能力影響著我們的語文成績呢?
  • 教育部新規:2019語文教材全國統一!
    這位全國統一教材的主編的一番話也代表了當下高層進行教育改革的決心。所以現在語文的教育要注重閱讀,不單單是課內閱讀,更是課外的閱讀,平時就要多讀。而且不能從高中才開始閱讀,要從小就開始培養閱讀習慣,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閱讀水平。別再說什麼應付考試沒時間閱讀!現在你孩子不閱讀,根本應付不了考試!緊跟小學初中教材的是接下來的高中語文教材的變臉!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語文教材新變化,你需要這樣學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語文教材新變化,你需要這樣學從古至今,從以前的科舉制度到現在的高考,貌似語文始終是我們學生永遠的「必修課」。語文從小學,中學,大學都在修讀,可見它的重要性,但是語文貌似從我們小的時候到現在的課本內容都沒有怎麼變過,時代在進步,科技在進步,文化在發展,語文也即將迎來了自己的新變革,一起隨教育fresh看看吧!
  • 小學生語文成難題,網友:我上了個假學?
    不過在陪讀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難題,隨著畢業年限的拉長,也隨著孩子年級逐年升高,家長輔導學習開始出現力不從心的狀態。特別是數學英語科學,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可能就無能無力了,不過語文大家還是非常有信心的,畢竟是母語學科。事實上,很多家長在語文上也要出差錯,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小時候,上的是個假學!
  • 部編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單元教材解讀及教學建議
    部編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單元教材解讀及教學建議二年級下冊與前幾冊有所不同,承擔了向中年級過渡的任務。我們既要落實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又要在學習方法、學習能力上為第二學段的學習奠定基礎。所以,我們要帶著孩子去哪,這個教學目標一定要系統、明晰。即通過本學期的學習,究竟要讓孩子掌握哪些知識,積累量達到多少,形成哪些能力?
  • 一年級語文有多難?語文老師:學生壓根學不會,專家們,你來教吧
    陳萍去年從某師範大學畢業,在一所公立小學教書,今年校長讓她教一年級的語文並當班主任,陳萍想都沒有想就答應了。因為一年級學的知識都比較簡單,對於一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來說,教一年級語文不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情嗎?能夠難在哪裡?可是到現在開學3個月了,陳萍明顯感覺到教一年裡語文真的不容易。
  • 小學生只要到了三年級以後,語文成績會越來越差,這是為什麼?
    家長們都知道,小學生只要到了三年級以後,語文成績會越來越差,這是為什麼?答案是:小學三年級以後,語文期中考試,期末考試題,小升初考試 就要以閱讀理解題和作文題為主,孩子沒有課外閱讀,就不會做閱讀理解題和作文,所以孩子語文成績一定是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