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雅設計集團董事、首席設計師李寶章發表題為《社會與自然的景觀建設》的主題演講
奧雅設計集團董事、首席設計師李寶章發表題為《社會與自然的景觀建設》的主題演講
中國園林網12月6日消息:2014年12月6日下午,2014中國(廈門)國際園林景觀產業博覽會暨第四屆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來自國內外園林景觀設計界的大批精英人士齊聚於此,剖析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行業的現狀,暢談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行業的未來。奧雅設計集團董事、首席設計師李寶章發表題為《社會與自然的景觀建設》的主題演講。
李寶章:在過去一個小時之內已經把題目改了四次了,第一個是社會與自然的景觀建設,太寬泛了,按照大會的要求,地域的文化,生態的景觀,第三個題目,我又改了一次,生態的景觀好象有點窄了,自然是包含生態和文化的,所以我改成了本土化、地域化,或者是自然化的景觀。在中國自然文化就代表更大的概念,但最後又改了我的想法,最後定為地域的生活 文化的景觀。其實更多就是一種生活,這是景觀,這是生活,這是土地上承載的所有事情,我們怎麼能夠把景觀和建築、城市、生活、生態、自然、管理、生孩子、結婚分開呢,當然分不開。所以要回到生活本身地域生活,文化景觀。我發現人和自然的關係大概有兩種,一種是我們可以理解自然,把我們的理性外化到自然上,然我們能做什麼。這是佛羅倫斯的景觀,每個人看到都會愛上它。還有另外一個景觀也是非常喜歡的,我覺得沒有看到比他更漂亮的地方了。但是這個是西班牙的生活方式,所以每個人都是要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這也體現在他們當地的景觀。這個景觀挺規則的,當然我們也知道歐洲有自然的景觀,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自然、文化、人和城市是分開的,但在中國並不會認為是彼此分割的。所以我希望是一種更大的包容萬物的態度來來談這幾點。本來就是一件事情,所以我們看看怎麼說,在《桃花源記》中我們說是一個宗族的民族社會,是平等的,所有人都吃上肉,你不知道生活從哪結束,居住從哪結束,田地從哪開始。在完美的狀態上,萬物是相連接的,這就是最完美的狀態。這就是家庭,這就是田園生活和個人生活的完美結合。所以當我們回到家的時候看到這一切就覺得是放下一切,然後用一種非常確實的方式在中心展現出來。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廣場,很多人在那裡走路賣東西,這是一個公共的廣場。當然人要在那裡見面,每次到歐洲的時候就想去公共集市,因為那就是生活的所在,我不想去看皇宮宮殿,我不想去看幾何對稱的西方宮殿,第一次看還可以,第二次就不想去了,第三次就想直接飛過去了。所以好的景觀就一定是讓孩子感到滿意的,如果孩子不滿意就不是好的景觀設計。在大學裡做景觀設計教育的時候就應該告訴他們這個規則,他們做設計就應該讓孩子做評委,如果孩子喜歡那就是好設計,孩子不喜歡就不好。當然我們說到他們總是和河流很相近,當然他們在哪裡生活就在哪裡工作,他們去田裡種田的時候要穿過著個橋,橋就是他們的公共聚集場所,我就覺得所有的景觀都是功能性的,而不是表達什麼。如果在山區裡面住就不需要它了,一個小馬挺好的,我們在歐洲看到很多人開始開SMART的小車,如果那邊的人給他們大車他們都不開心,就像這個地方只有小馬才能通過。我們都在猜這是什麼東西,第一個問題是怎麼到那裡的,只要到晚上竹管架到那裡就可以了。在在這個村莊的歷史上,過了很多年都沒有改變,跟他們經歷了時光的標籤,在城市裡不再有這樣這的東西了。這個地方就是我們跟祖先交流的地方,具有深遠的歷史。當然在中國我們有這樣的景色,因為我們的景色非常美麗,不管走到哪裡都很漂亮。特別是在黃河、長江的三角洲,到哪裡都很漂亮,不是說別的國家不漂亮,但是這樣的景色只有在中國才有,絕對值得你去走一走,絕對會讓你愛上的它。我在加拿大呆了15年,回來就像歸巢一樣。十年之前我設計的可能會變成這樣,這裡有一個小的溼地,十年了功能都很好,其他的項目怎麼樣都沒辦法讓我的客戶同意在住宅區放一個溼地,他們從來不同意,只有這一次他們同意了。十年前我在南京的奧體做了一塊小溼地,讓那的水都是清的,以後就再也沒有力量跟開發商說需要一個溼地。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做溼地呢,為什麼不好玩呢。你就是想呆在裡面不想出來,當然就是因為它有溼地,最後發現到了中國的花園中就會發現那邊可以下棋、打牌、喝茶、聊天,最主要就是因為有溼地。有這樣的溼地,這樣人就不會互相分離出來。有了功能,有了生態,就讓人有感受,人就會互相交流。這就是園林景觀的重要性。他們在這裡還會有舞臺,皮特沃克曾經說過一句震驚所有人的話,兩年前到蘇州園林看過之後,他回來告訴我們,他說他有一個重大的發現,你們的園林就是一個開聚會的地方,然後去看居然是真的。中國園林是泡妞的地方,想想牡丹亭,最浪漫的地方都是花園中,你會想像在我街上碰到女孩嗎,只有一次就是在金瓶梅裡面。這就是說是生態的遠觀,自然的景觀,文化的景觀,這是一個溼地,溼地就是在公園中建造,是公園的一部分。公園並不一定要是完整的溼地,可能是一個小池塘,如果要建一個溼地,我完全沒有意見,如果你的客戶有需求,這完全沒有問題。中國的園林就是一個藝術,把所有的洞悉集合在一起,一個集大成者,體現出各種優秀的好的價值,慶祝所有生命中的美好。它是一個取悅人的地方,我就設計了深圳的園林,設計了這樣一個花園,你要一想中間有椅子喝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坐在那裡,還設計了其他的項目,當然也有這樣的溼地,是用一種植物園的的方式發現出來的。這個溼地是一個很自然的溼地,我試著通過植物的選擇打造得漂亮一些,看起來就是這樣,作用就是這樣,讓水變的更清,孩子們很喜歡,我自己有三個孩子,所以我覺得住宅景觀讓孩子在裡面玩得開心是很重要的,這樣我也很開心,就不用管他們,只需要坐坐看看報紙就可以了。當然你想要有一些半自然的情況,用一些石頭放在景觀裡面,人跟石頭對話,這樣是非常困難的。這是一個很矛盾的比較,在這還恢復了一條溪流,因為甲方說怎麼樣設計一個讓我覺得我是在深圳長大的感覺,我就給它造了這條小溪。小區裡面的小孩使用小溪的方式跟以前鄉村裡小孩使用方式是一樣的,我也想在小溪力抓一些小昆蟲,我覺得這是家庭的環境,老人和小孩都混在一起,非常的的開心,非常的放鬆。有這樣的生活你還有什麼樣的需求呢。園林景觀設計就是讓人們呆在一起的地方。
據我所知,一個孩子要健康成長應該要跟12個孩子一起成長才行,否則他們就會回去玩ipad,這就不好了。從現代的景觀來說,我一直不知道怎麼樣更多的融入文化,我第一次做這個項目的時候就做了這樣一個項目,其中記得有一點,這裡有一些石頭可以讓水變的非常的乾淨,這裡還有一個水溝,做起來非常的簡單,美國人、歐洲人一直這樣做,成本很低。當我們第一次做的時候,真的很容易做個溝而已,但是你第一次讓人做這樣一條溝,他們總是不開心,因為他們沒見過。我覺得真正生態的實踐要在第一次的時候幫助人們形成習慣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做這樣一個項目,但是在推廣的時候一直很困難。雖然是新景觀,讓他回到家鄉的感覺,我說那可能就對了,就是這樣。如果用《桃花源記》的理想來想像這種景觀規劃設計,這樣的桃花源就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杭州就是建立在景觀周圍的城市,所以結合非常好,是星球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當然在那裡可以看到有有哈根達斯,大家都喜歡。只要是這種想法在任何地方都能夠成功,比如說我是在加拿大,加拿大其實就是一個多種文化融合聚合的典範,當我們看到生態都市主義的時候,我們要看生態設計。我們會有這樣的空氣,當然我們還需要這樣的人文關懷,還要去尊重自己的價值。如果沒辦法把這樣的價值和人文的文化和諧共處的話,這是不好的,換句話說是我們不夠聰明。當然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地域風格當地生活的特點,現在中國完全受到西方化的入侵取代,換句話說就變成一個美國了。當然我們也必須要著眼未來進行創新,畢竟不能活在過去,這也就是美學創新。我們也需要能夠在現有的城市,現有的生態中創造一些之前這個城市沒有看到過的東西。
看一個我們在漳州做的公園,跟西湖差不多的,這個城市向水域開放的,是非常好的一牆之隔項目。我們也在這個項目中引入了很多現代藝術的雕塑作品,因為在中國還有很多想法,我們有很多想法想講但是講不出來要換另外一種方式講,你要想說的不能直接說,直接說就說成那樣了。當然還有溼地,文化的組合。而且在這邊會有六個涼亭,這些涼亭都是家庭的聚會地方,一開始設計六個,最後只保留了一個,這是我非常傷感的地方。在這樣的涼亭中,和周邊的設計相得益彰,就像是小小一塊地中有前人和先輩交流的會合定,你會感覺到從這條先路延伸上去就像是後代不斷的繁衍。這是一個唐朝的一個將軍廟,當我看到這個廟的時候發現為什麼這個廟留下來了,他說了這個廟是粹英廟,就是會合英雄的地方,另外一個上下聯都已經說好了,這就是聚合英雄的地方,誰都不能動這個地方,這就是有命運方面的東西。多年前一個唐代家族的寺廟,是不是冥冥中讓它留下來了。這就是人的緯度,城市的緯度,景觀的緯度的,整合起來就變成了生活。
這邊就是河流下來,引向湖區,但是這條河汙染非常嚴重,我們沒有辦法做治理,只是進行環繞引導出來,最後還是做了妥協,把它隱藏在湖邊環路的其中。今天早上也有專家說到有生活方式的問題,這就是細節的問題。治理河要不要做,怎麼做?這條河可能還要流20年。生態都市主義我很喜歡這樣的說法,我覺得這也是對於前人一直思考的問題的延續。而且從這樣的精神促進上看價值是非常大的。深圳前海也是中國的熱點區域,很多人前海應該是這樣的,如果要在海上建這樣的城市,你必須要考慮很多的水,還有水和環境問題,最後做自然景觀會贏得這樣的項目。就是要反映出代表最有活力城市的一面。當時我們參加了投標,覺得怎麼會有戲,根據城市規劃項目,我們在這裡規劃一條河再加上一條湖,因為在深圳很少人能有這樣的機會接觸水景,我們希望能夠在前海市中心能夠加更多的水的環境,我們進行了河加內海的方式,如果能夠把這三點結合起來就是自然,就是城鎮化。和城市生活結合在一起,這就是生態都市主義在深圳前海項目中的體現。作為景觀設計師我沒想到可以贏得這樣的項目,但是也體現出我們的勇氣,而且也展現出我們的方法。
在過去15年中我們公司已經從150人的規模發展到550號人,很快會有新的辦公室開業,歡迎大家來參觀。我總結一下,奧雅主要是關注文化和兼容並包,我們剛出一本書進前程化的景觀設計,談到現代都市主義,奧雅通過這本書也希望能夠做多種不同的人文景觀、價值景觀、公民景觀這幾個方面,同時也希望生態設計與人文關懷,多元融合,美學創新,剩下要做的也就是這些事了,謝謝你們。
主持人:主要謝謝李寶章先生,都是聚焦在歷史延續和生態景觀融合,非常豐富的講座,下面邀請Luis Paulo Faria Ribeiro,他是葡萄牙裡斯本大學景觀學院院長,他講演的題目是通過綠色基礎設施把自然引入轉型化城市景觀——葡萄牙答錄機島嶼的案例。
推薦閱讀:
艾景獎榮譽大獎頒獎儀式及基金捐贈儀式
艾景獎·2014中國(廈門)國際園林景觀產業博覽會開幕
「艾景獎」見證中國園林景觀行業轉型
關於第四屆艾景獎頒獎盛典報到的通知
(來源:中國園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