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鄉土丨鄉土中國與當代中國文化景觀論壇暨烏鎮慕春季圓滿閉幕

2020-12-26 央廣網

  奧雅設計 5月24日烏鎮訊 鄉土中國與當代中國文化景觀論壇暨烏鎮慕春季系列活動在烏鎮橫港國際藝術村圓滿舉辦。橫港村自2015年開始建設美麗鄉村,以國際藝術村為主題定位,用藝術介入鄉村,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活動。繼去年烏鎮推出的「水鄉尋夢研學路」,2020年又舉辦烏鎮慕春季暨首屆烏鎮鄉村旅遊節,創新啟動區域內鄉村旅遊項目聯動運營模式。

  奧雅設計舉辦了以「鄉土文化」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將橫港的魅力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現在大家眼前。

  看一場女性視角的畫展

  畫家筆下的「美麗鄉村」作品展在鄉村橫港藝術館開幕。這是"美麗鄉村"的美術創作展示,也是紀念"三八"婦女節110周年遲到的藝術獻禮。奧雅設計董事總經理、聯合創始人、橫港國際藝術村操盤人 李方悅女士,奧雅設計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旅行作家 李寶章先生受邀出席了藝術展開幕。

  專業畫家、美術愛好者慕名而來,家長們也領著孩子共同感受老宅舊院的優雅、鄉村田園的風光,開啟鄉村藝術之旅,度過愉快的「漫時光」。

  走一條鄉間小路

  在蛙聲中入眠、在鳥鳴中醒來。論壇分享嘉賓、同行夥伴、媒體朋友、奧雅設計全國16家分子公司的同事與家人,以及外部報名嘉賓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漫步在橫港靜謐而美麗的小路上。

  一路花香四溢,處處可見藝術的滲入。橫港IP形象小鴨的身影隨處可見,牆繪、裝置、指引系統等,生動而有趣。一處處由老宅改造而成的建築更是讓大家眼前一亮,小鴨驛站、橫港書院、尚園民宿,在驚喜於創意力量的同時,也看到了保留下來的歷史的痕跡。

  充滿法式浪漫的莫奈花園仿佛有魔力,困住了大家的步伐,久久不願離去。在明媚的春光裡,在五彩斑斕的花叢中,享受鄉土最質樸的美與藝術。

  做一天手藝人

  以為古老工藝體驗只是孩子們的愛好?回到鄉村、與土地更親密的接觸,讓大人們也掩蓋不住孩子般的好奇心。

  跟著老師學印染,一個步驟都不敢漏掉;耐心等待布塊在染缸裡上色,期待展開的神秘圖案;當一回「採花大盜」,巴不得把所有美麗的顏色都收入囊中,不知道小錘子會砸出怎樣的藝術品。

  做一次野餐大賽的評委

  正好趕上野餐藝術節的決賽,活動主持人熱情邀請大家擔任評委。參加決賽的15組家庭是從30天比拼、200組參與家庭中脫穎而出的。這是美味、顏值與創意的綜合藝術,是親子、田園與野區的終極創想。

  聽一場精彩的論壇

  站在赤裸的土地上,體驗鄉土文化;沉醉於河畔樹影,暢談當代景觀。

  奧雅設計邀請了行業大咖一起探討:在新文旅時代,鄉土文化與現代景觀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以怎樣的姿態在創新潮流中奮勇前行呢?

  李津逵丨嶺南鄉土的文化基因與中國開放的精神動力

  李先生認為要做好鄉村建設,要有耐心、恆心、匠心、愛心,成就一次「心」鄉建。與擁有「海洋文化」的閩粵地區不同,江南的鄉村沒有極強的外向型,更加內斂,而在高層建築層面具有多高的審美品位。

  傅英斌丨鄉村「不建設」指南

  傅老師用實際案例闡明了鄉建項目的真相——充滿了各個層面的困難。他認為要放下藍圖思維,拒絕脫離現實的烏託邦和強推的隱形城市化,鄉村或許還有第三種發展模式。鄉村設計中最吸引人的點在於一切生動性的事物,民間自發產生的,充滿智慧、設計趣味的事物是設計師一生追求的輕鬆感。

  李方悅丨景觀的三次元

  李方悅女士的分享以奧雅與景觀的三次元為切入點,分析了代表性的國外案例和橫港國際藝術村的設計運營實踐。鄉村是城市生活的彼岸 ,城市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相對成熟的地步,急需為鄉村提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龐 偉丨 景觀是和三觀一樣重要的觀

  龐偉先生認為景觀不是狹隘的視覺問題,是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在大地上的投影。先有了文化,再有了風景。風景不單是物理層面上的事物,因為風景離不開觀看者的主觀感受,文化是一種非常深刻的東西。

  李寶章丨鄉土景觀的傳承與發展

  李寶章先生一直在思考文化的定義,他認為文化是一個地方的人們穩定下來的生活方式的總和;包括物質與精神傳承、價值觀與信念,社會組織形式,經濟模式、生活習慣與審美取向等。無論是鄉土文化、還是城市景觀,都是對生活方式的尊重,不是靠打造的,而是「營造」出來的。

  嘉賓們的分享或深刻或風趣,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闡述了他們眼中的鄉土文化與當代景觀。觀眾們全神貫注地聽講,期間笑聲、掌聲不斷,紛紛舉起手機拍攝精彩的畫面。河畔茶歇時,大家享受著鄉村的清新空氣,熱烈地交流,夾雜著鳥鳴和水流聲,別有一番滋味。

  贈一本好書

  精彩的主題分享還意猶未盡,議程進入了最後一個環節——橫港鄉村圖書館開啟儀式。參加本次活動的嘉賓和觀眾們都帶來了他們心愛的圖書,贈與橫港鄉村圖書館。李津逵先生與龐偉先生向大家講述了贈書的來源於意義,並表示對鄉村圖書館的支持,要讓知識的力量在鄉土發揮能量。

  龐偉先生不惜筆墨,為橫港鄉村圖書館題詞

  赴一場星空下的約會

  夜幕降臨,蛙聲漸起,小鴨驛站前的大草坪上已經熱鬧非凡,原來是夜光燒烤開始了。各色的小帳篷掛著閃爍的小燈,與星空遙相呼應;孩子們早已佔領心儀的帳篷,跟著甜美的歌聲搖晃。

  另一側,三五好友相聚,晚風吹過紗幔,亭子充盈著單單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回憶少年的懵懂與青年的輕狂,感慨越走越長的旅行和越登越高的山峰。

  慕春漸盡,初夏已來。

  橫港的未來正如陽光下的莫奈花園

  明媚燦爛

相關焦點

  • 無錫市鄉土人才吳奇敏大師工作室紫砂技藝春季提升班結業儀式
    2019年8月2日下午14:30分,無錫市鄉土人才工作室領辦人座談會舉辦暨無錫市鄉土人才吳奇敏大師工作室紫砂技藝春季提升班結業儀式,在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7樓會議廳舉行。結業儀式由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廠長徐建榮主持,無錫市人才辦、人社局領導蒞臨現場並發言。
  • 【鄉土資訊】中國鄉土文學院第一期培訓班正式開課
    中國鄉土文學院由鄉土文學創作研究中心和鄉土文學社創辦。鄉土文學社是一個全國性的專業文學社團,成立後在全國颳起了一股「回歸鄉土,眷戀鄉情」的颶風,吸引了一大批優秀作家詩人加盟。除總社外,還建立了華南和華東分社,有會員3000多人,其中中國作協、中國詩歌協會會員26人,省級作家協會會員186人,市級作家協會會員283人,縣級作家協會1900人。
  • 從《鄉土中國》看中國文化特色:我們為何不會愛?
    比如我們在家庭生活中很少表達感情,比如中國的「和稀泥」式的法律判決也會被詬病,再比如擁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何以沒有產生近代科學……關於文化反思既然此書的書名是「鄉土中國」,自然會涉及很多中西方社會結構和意識形態的對比。
  • 二程理學思想當代價值高峰論壇圓滿閉幕
    4月14日,二程理學思想當代價值高峰論壇完成各項議程,圓滿閉幕。論壇認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脈」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有利於增強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 讓「土專家」「田秀才」香起來——首屆中國江蘇鄉土人才「三帶兩...
    中國江蘇網訊 54位鄉土人才大師現場展藝, 100多種江蘇名特優產品展銷,600多件工藝大師經典作品展示……11月6日,為期3天的首屆中國江蘇鄉土人才「三帶兩助」建設成果展暨長三角鄉土人才發展論壇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拉開帷幕。
  • 大城市崛起+農村空心化,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在21世紀失敗了嗎?
    北京大學與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日前在北大舉辦了「紀念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暨『費孝通作品精選』新書發布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上海大學的多名學者與會,探討了費孝通鄉土研究的得與失。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院長甘陽認為,從中國社會經濟90年代的發展來看,費孝通是一個「失敗者」,現實與他的構想背道而馳。
  • 美學欣賞:鄉土文化是中國油畫藝術創作的題材來源
    ,油畫藝術在中國已經有幾百年的發展歷史。在此發展過程中,作為外來文化的油畫藝術不斷被本土化,呈現出多元發展的態勢。鄉土文化與油畫藝術相結合,呈現出一派繁榮的藝術景象。其次:中國油畫的鄉土化不僅凝聚著眾多中國油畫家們的心血,同時也是一部分移居海外多年的藝術家們的共同願望。
  • 閩南文化在泉信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青少年研學基地揭牌暨《鄉土閩臺—20世紀中後期農村影像展》開幕式在我校舉行
    1月11日上午,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青少年研學基地揭牌暨《鄉土閩臺—20世紀中後期農村影像展》開幕式在我校圖書館小廣場隆重舉行。2020年,我校被確定為福建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培育建設高校,構建「刻苦學習在泉信、志願服務在泉信、創新創業在泉信、文明高雅在泉信、閩南文化在泉信」的「五在泉信」育人體系。本次青少年研學基地揭牌暨《鄉土閩臺—20世紀中後期農村影像展》是我校積極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具體舉措之一。
  • 樂平古戲臺(江西省樂平鄉土文化)
    樂平古戲臺上一篇關於作者個人的一次看村戲的經歷文章,讀者朋友說意猶未盡,建議我再寫一點關於樂平古戲臺的事,那我再談一談,樂平鄉土文化——古戲臺。是樂平鄉土文化傳物。從樂平鄉村居住的地勢而言,依山環水。但樂平處於山窪與平原與盤地形狀下的鄉村,是以姓氏為族聚居為村的特徵:俗言曰,鄒徐餘彭汪,做事不商量,走到名口地,三千人戶著一驚。樂平這地方,地名來歷有趣;平安快樂之偶意。樂平鄉村的門坊,都把姓字當頭,並作聯為記。樂平鄉村宗祠,以名門望族為榮。樂平的古戲臺,是樂平文化與歷史在久遠的歲月見證。
  • 《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1:鄉土本色講了什麼?這是全書總綱
    《鄉土中國》作為中國社會學的奠基之作,是費孝通先生作品中的傑出代表。一提起社會學,我們可能都會感覺很學術,很高深。然而,這本書我們一拿起來,還是感覺很親切的。它是費孝通先生講課的內容,因為是口語表達,所以讀起來還是通俗、流暢的。這本書是高考整本書閱讀的指定書目,同時也是了解中國社會不可不讀的一本基礎理論著作。
  • 【關注】嵩縣二程理學思想當代價值高峰論壇圓滿閉幕!
    4月14日,二程理學思想當代價值高峰論壇完成各項議程,圓滿閉幕。論壇認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脈」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有利於增強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 除了《鄉土中國》還有什麼?三聯推費孝通作品精選
    12月12日,北京大學文研院、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共同舉辦了「紀念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暨『費孝通作品精選』新書發布會」,邀請專家學者與會,重讀費孝通,再議「社會科學中國化」這個百年議題,以此紀念費孝通留給世人的巨大思想遺產和他偉大的
  • 淄博沂源南麻街道「奏響和諧聲 共築中國夢」鄉土文化藝術節
    魯網12月7日訊12月3日9:00,在美麗富饒的西臺新居大舞臺如期舉辦淄博市沂源縣南麻街道第二屆「鄉村文化藝術節暨鄉土文化人才才藝演出」活動,演出節目由各村居、社區居民勇躍報名,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精彩紛呈。
  • 法學生必讀書籍——<<鄉土中國>>
    法學生必讀書籍---------<<鄉土中國>>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作為一個法學生,一定要拓寬自己的視野,博覽群書,今天就向大家推薦一本經典書籍,名字叫做<<鄉土中國>>,這是社會學領域與法學領域都應該拜讀的名著
  • 北京將深度開發82種鄉土植物
    這是北京對深度開發鄉土植物近一年科研成果的一次梳理,是從保持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節約型園林角度篩選出的未來北京城鎮綠化的新主力。鄉土植物經過當地氣候及土壤條件的長期考驗,已完全與當地環境融為一體,應用鄉土植物綠化城鄉不僅景觀效果好、成本低、管養方便,而且利於保持當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 聊:費孝通與《鄉土中國》,差序格局?
    第一篇 鄉土本色文章從「鄉」與「土」的社會特徵以及人與空間、人與人的關係入手來談論了中國基層社會「鄉土性」的形成。小 結鄉土社會在人與空間的關係上說是世代定居即不流動,在人與人的關係上是面對面的熟人社會,是有機的禮俗社會。「鄉土性」指的是地方性、土重遷、求安穩安、樸實、信任、從心所欲、保守、循規蹈矩、小農意識等。
  • 2020TOWER教育創新大會 暨第二屆中國語言藝術教育大會圓滿閉幕
    (原標題:2020TOWER教育創新大會 暨第二屆中國語言藝術教育大會圓滿閉幕)
  • 社會撕裂並未發生 | 鄉土中國之一
    但他似乎並未意識到在承平年代,「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的根深蒂固」同樣是鄉土中國擁有的一種保守的力量。2歐洲著名專欄作家Dr.馬曾有一句名言,「他們不能表述自己,只能被別人表述」。時移事異,當鄉土中國的人們可以表述自己,蕭公權所說的「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的根深蒂固」便成為一種巨大的觀念紅利。
  • 人體佳作欣賞:鄉土文化是中國油畫藝術創作的主要題材來源
    傾瞤給虂箯迴國呵看茨藃仦壦齲煆栘輞絪氭鄪祀鴙擷刪腎廘礻猲鑂衲嶗庹閗雰阹榎噮胭矙徑錆谾曈馛纁畇姻笭竽捴首先:油畫藝術傳入中國已經有著非常長遠的歷史,油畫藝術在中國已經有幾百年的發展歷史。彴襻趇皵掮蠿鮵楸核磱蚖儬箮曦擼囒祺錤驝紩籀菒皥顒鬴佞斈魹罦免娾糨皨歳骸錉俙皩岧聏霒蚹毸邦臍籓畄乀湞耏在此發展過程中,作為外來文化的油畫藝術不斷被本土化,呈現出多元發展的態勢。笉闂恬晻趕剎驍帴筌燮衧汰鴲橘敂僆請珩醫敧沈螵掠苝庫咿沿靼皙穰岻豰圀品痓途撍季鼺為坣鵙渽梁馗鄿髦闢佦籠鄉土文化與油畫藝術相結合,呈現出一派繁榮的藝術景象。
  • 現代中國的鄉土魂—— 2020級歷史《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成果展示
    於蒼茫大地上稱王——淺談鄉土農業與政治 中國五千年歷史發源於農業,農業社會是古代中國社會最基本的形態。因此,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自古以來就是鄉土性的。文明古國五千年的歷史從土地裡生長綻放,最終又在泥土裡凝結成永遠的魂靈。農業是古代中國最重要的經濟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