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鄉土中國》還有什麼?三聯推費孝通作品精選

2020-12-14 浙江在線

2020-12-13 21:04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劉晨茵

2020年,是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近日,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從其七百餘萬字的著述中精選最有代表性的12種作品編纂出版「費孝通作品精選」,脈絡性地呈現費先生的學思歷程和主要成就。

12月12日,北京大學文研院、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共同舉辦了「紀念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暨『費孝通作品精選』新書發布會」,邀請專家學者與會,重讀費孝通,再議「社會科學中國化」這個百年議題,以此紀念費孝通留給世人的巨大思想遺產和他偉大的「士人」品性。費孝通先生的外孫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副秘書長張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編輯肖啟明等出席了會議並發言。

費孝通是20世紀中國卓越的學者和社會活動家。他不僅是中國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而且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一生致力於探尋適合中國文化與社會傳統的現代化之路。

費孝通早年對鄉土中國的論述如今成為了中學生的必讀書目,而他晚年對文明與文化的諸多思考與提煉出的一些說法,如「多元一體」「文化自覺」「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等,幾乎已經成為全民共識。不僅如此,費孝通還是世界性的社會科學家,他為世界社會科學貢獻了中國式的概念、中國的現代化理論,以及中國學者對世界性問題的獨創性思考。

費孝通一生以書生自任,筆耕不輟,著作等身。但迄今並沒有能貫穿其一生學術思想貢獻的系列權威版本,導致普通大眾對費孝通的認識僅限於《江村經濟》《鄉土中國》造就的「農村和農民研究」專家的刻板印象,難以呈現費孝通一生豐富、多面向的學術思想貢獻。

此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費孝通作品精選」,由出版社和費孝通家人以及其後輩學人通力協作,從他七百餘萬字的著述中精選最有代表作的作品12種,三百餘萬字,包含了費孝通不同學術時期的代表作,涉及農村農民問題、邊區民族問題、文明文化問題、世界觀察、學術反思等多個層面。

其中,《江村經濟》《祿村農田》《鄉土中國》《鄉土重建》《生育制度》等,為費孝通「第一次學術生命」階段的重要作品。《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民族學文選》按民族學主題重新編選了費孝通三個歷史時期共24篇文章,以呈現其有關民族問題長達近七十年的思考與研究。《行行重行行》匯集了費孝通「第二次學術生命」這一時期(1980年代-1990年代中期)所寫的近六十篇考察隨記,內容包括了他先後提出的蘇南模式、溫州模式和珠江模式等不同的鄉鎮發展類型,以及長三角、港珠澳、京津冀、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中西部經濟協作區等多種區域發展戰略,其中還包含了他對中西部城市發展類型的思考。《留英記》《師承·補課·治學》《孔林片思:論文化自覺》,則是根據主題重新編選;《中國士紳》1953年出版英文版,2009年三聯書店推出中譯本。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精選集中的《繭》一書,是近期發現的作者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為首次翻譯出版,對於理解費孝通早期的學術思想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新維度。這部20世紀30年代中期用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長期被封存於作者曾經就讀的倫敦經濟學院圖書館的「弗思檔案」中,2016年才被發現並翻譯成中文。

發布會上,三聯書店總編輯肖啟明談到了費孝通先生與三聯書店長達近60年的合作情誼。「希望這套書能和三聯此前出版的《陳寅恪集》《錢穆作品系列》《錢鍾書集》《金克木集》等系列圖書一樣,成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接續前輩學人思想與傳統的優質讀本,從他們的書中獲取做一個學者、一個知識分子和一個中國人的內在思想動力。」肖啟明總編輯如是說。

1607864656000

相關焦點

  • 三聯推費孝通作品精選 中篇小說《繭》首面世
    費孝通作品精選書封 三聯書店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應妮)「紀念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暨『費孝通作品精選』新書發布會」12日在北京大學舉行。「費孝通作品精選」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和費孝通家人以及其後輩學人通力協作,從他七百餘萬字的著述中精選最有代表作的作品,凡12種,三百餘萬字,包含了費孝通不同學術時期的代表作,涉及農村農民問題、邊區民族問題、文明文化問題、世界觀察、學術反思等多個層面。
  • 大城市崛起+農村空心化,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在21世紀失敗了嗎?
    數量龐大的農民工群體在全國流動,農民工二代、三代與鄉土之間的關係遠比他們的前輩要複雜,離開鄉土又無法進入城市,容納他們的,是大城市郊區和小鎮裡的工廠空間,在單調壓抑的流水線下,有的人用殺馬特來排遣發洩,有的人自我放逐,成為三和大神。費孝通的鄉土研究對當下還有何啟示?中國鄉村離他的設想有多遙遠?
  • 紀念「最後的士人」費孝通誕辰110周年 300餘萬字精選作品完整呈現...
    對費孝通的認識不能僅限於《江村經濟》《鄉土中國》「作品精選」脈絡完整呈現其學思歷程費孝通的作品在不同出版社一版再版,但迄今並沒有能貫穿其一生學術思想貢獻的系列權威版本:全集部頭太大,編排方式也很難滿足普通讀者的閱讀需求;目下市面流通的各種選編本則略顯隨意和雷同
  • 費孝通誕辰110周年精選集出版
    《費孝通作品精選》認識不能僅限於《鄉土中國》「精選」完整呈現其學思歷程  費孝通的作品在不同出版社一版再版,但迄今並沒有能貫穿其一生學術思想貢獻的系列權威版本:全集部頭太大,編排方式也很難滿足普通讀者的閱讀需求;目前市面流通的各種選編本則略顯隨意和雷同。
  • 雲南麗江精選出50種綠化鄉土植物
    麗江鄉土植物五味子中國園林網11月21日消息:雲南省麗江市林業科學研究所自2009年起,開展「麗江城市園林綠化鄉土植物選擇研究」,目前已精選出50種鄉土植物,並對其選擇及利用提出建議。據項目主持人和善程介紹,在歷時3年的研發中,按照適應性、觀賞性、生態功能和體現地域民族特色原則,在麗江市海拔1800米-2800米範圍內,選擇具有植被代表性的植物資源富集區,進行園林綠化鄉土植物調查,共選擇出82科145屬216種。
  • 鄉土中國四季擂臺賽 II 逸歡的作品
    鄉土中國"四季擂臺賽"徵稿須知 時間:從2017年12月13號至2018年12月13號結束!(2018年第3季從6月1日至8月31日結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次大賽主要是徵集全球鄉村經典美圖,視頻,及美文作品,擇優秀圖文選入《中國鄉村》雜誌。
  • 【鄉土資訊】中國鄉土文學院第一期培訓班正式開課
    中國鄉土文學院由鄉土文學創作研究中心和鄉土文學社創辦。鄉土文學社是一個全國性的專業文學社團,成立後在全國颳起了一股「回歸鄉土,眷戀鄉情」的颶風,吸引了一大批優秀作家詩人加盟。除總社外,還建立了華南和華東分社,有會員3000多人,其中中國作協、中國詩歌協會會員26人,省級作家協會會員186人,市級作家協會會員283人,縣級作家協會1900人。
  • 《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1:鄉土本色講了什麼?這是全書總綱
    《鄉土中國》作為中國社會學的奠基之作,是費孝通先生作品中的傑出代表。一提起社會學,我們可能都會感覺很學術,很高深。然而,這本書我們一拿起來,還是感覺很親切的。它是費孝通先生講課的內容,因為是口語表達,所以讀起來還是通俗、流暢的。這本書是高考整本書閱讀的指定書目,同時也是了解中國社會不可不讀的一本基礎理論著作。
  • 鄉土經驗對「70後」作家意味著什麼?
    她認為不管是《耶路撒冷》還是《北上》,徐則臣都藉助歷史、文化、地域、自然等因素反思了自我的存在到底在什麼位置,在歷史洪流之中「我」在什麼位置上去書寫、去理解等問題。 、畢飛宇等作家相似,在作品中表現出了大運河的氣質和詩意,而徐則臣的獨特性在於他把北京作為大都市的史詩轉化到自己的文學作品中,使作品具有了文學視野的全局性。
  • 「鄉土 鄉情 鄉愁——陳琪中國畫書法作品展」延長展期公告
    「鄉土 鄉情 鄉愁——陳琪中國畫書法作品展」延長展期公告 2020-05-09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年度壓軸大展即將啟幕
    河山千萬裡 回首望長安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開幕時間:2020年12月25日15:00>展覽時間:2020年12月25日-2021年3月14日展覽場地:陝西省美術博物館三樓展廳2021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
  • 山南山北【中旗人原創鄉土作品】
    氣勢磅礴的陰山山脈橫亙於內蒙古中部,自古以來一直就是農區與牧區的天然分界線,而我對陰山山脈的了解,除了小學課文裡《敕勒川》裡提到的陰山,頭一次對它有了清晰的認識,還是始於行駛在京包鐵路線上的火車。想想不知該悲還是該喜,走的越遠,家鄉的範圍就變得越大,小時候,覺得察右中旗就是我的家鄉,現如今,跟別人提到家鄉,內蒙古則成了我嘴裡家鄉的代名,地大物博的中國,在別人眼裡,察右中旗僅僅就是千千萬萬個中國鄉鎮縮影般的存在,而對於我的意義,則非同一般。
  • 118件精選作品,來中國美術館看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
    12月11日,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本次展覽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3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中精選作品118件,涵蓋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匯聚阿爾諾·多德裡夫、埃裡克·德瑪奇埃爾、菲利普·加萊爾、朱德群等16位院士的重要作品,並加入兩位當選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的中國藝術家——吳冠中、吳為山的館藏作品。
  • 費孝通先生寫作《鄉土中國》的前前後後
    2019年8月,國家教育部將社會學家費孝通的《鄉土中國》編入高中統編三科教材《高中語文(必修上)》第五單元。《鄉土中國》是費孝通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是他在20世紀40年代計劃中深入研究中國傳統社會的三部曲之一,但由於戰爭、院系調整、社會學被取消等原因,他暢想的這三部曲未能如願以償。
  • 重讀《故鄉》和《邊城》,看魯迅和沈從文筆下的鄉土中國異同
    整體上看,魯迅與沈從文的文學作品風格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系列,若要說兩者比較相近的點,那就是兩人都偏向於寫鄉土小說,其創作內容多與鄉土有關。今天,我們以《故鄉》和《邊城》來談談魯迅與沈從文的小說創作,淺析其小說創作下的鄉土中國異同。
  • 特蕾莎與披頭四_三聯生活周刊
    還有幾個人裹著毯子睡在收容所的大門外,不知道他們是流浪漢還是前來等待被收容的病人。我跟隨幾個外國遊客走進收容所的大門,立刻感覺像是走進了另一個世界。先是鼻子裡聞到一股濃重的消毒水味道,然後眼前出現了一間大病房,看上去足有一個籃球場那麼大,裡面整齊地擺滿了病床,床單是塑料的,顯然是為了便於清洗。幾十位身穿藍色病號服的病人躺在床上發呆,還有幾個在病房裡踱步,所有人都面無表情。
  • 愛的物證_三聯生活周刊
    愛的物證 2020-02-08 08:08 作者:陳賽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20年第5期
  • 民間藝術的根在鄉土——專訪中國彩塑大師逯彤
    逯彤展示其作品《紅樓夢》十二金釵的小酒瓶。 張道正 攝中新網天津1月3日電 題:民間藝術的根在鄉土——專訪中國彩塑大師逯彤中新網記者 張道正一方普普通通的膠泥,在手中閃轉騰挪,就變成了一個個故事中的人物,這就是中國民間藝術泥塑的魅力。而說起泥塑,天津的「泥人張」可謂聞名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