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物證_三聯生活周刊

2020-12-16 三聯生活

愛的物證

2020-02-08 08:08 作者:陳賽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20年第5期

本期封面故事中,我們想探討一下,在愛情中物的意義。

為什麼偏偏是這一件,如此重要?

失戀博物館

幾年前,我在大英博物館見過一個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雙耳陶壺,壺上有畫,畫的是古希臘第一勇士阿喀琉斯殺死亞馬遜族女王彭特西利亞的瞬間。阿喀琉斯身披閃閃發光的黑色盔甲,身體前傾,手中一根長矛已經刺穿女王的喉嚨。女王則跌倒在地,手中也是一根長矛迎戰,與阿喀琉斯的長矛形成交叉。

 

 

但這幅畫中,真正驚人的,是他們之間目光的相遇——長矛刺穿女王喉嚨的瞬間,也是他們的目光相遇,墜入愛河之際。尤其是阿喀琉斯的一雙眼睛大的驚人,卻辨別不出是什麼表情,是震驚,是愛慕,是悔恨?

一見鍾情,卻為時已晚。這是我所知道的最悲慘的愛情故事,沒有之一。英雄與女王的兩支長矛,應該擺到那家著名的「失戀博物館」裡,作為鎮館之寶。

失戀博物館是一對薩格勒布的藝術家創辦。歐琳卡·維什蒂查和德拉仁·格魯比西奇曾經是戀人,相戀4年後分手,在商量如何處置這段戀情的「遺物」時,萌生了創辦一個失戀博物館的想法。他們覺得,這些愛情的小小見證物,不應該被丟棄,而應該被慶祝。世界上應該有一個地方,專門存儲這些情感的記憶。

除了他們自己的愛情遺物之外,他們先是向朋友、後來向公眾收集物品,比如情書、訂婚戒指、按摩油、小輪摩託車、空酒瓶……藏品由此漸成規模,甚至在全球巡展。

與傳統博物館相比,這個博物館裡的東西顯得粗糙、瑣碎,缺乏藝術性。但這兩位創始人認為,這些物的力量恰恰在於它們的粗糙和原始之處,是其主人選擇如何講述他們的愛,以及愛的失去。越是粗糲,越顯示出主人的勇氣和坦誠。

比如藏品裡有一把斧子,它曾經的主人在失戀之後買了這把斧頭,將劈腿的情人家中的家具一一劈成碎片。這位男士在說明中寫道:「她出去度假的14天裡,我每天劈一個她的家具,越劈,沮喪就越少。就這樣,這把斧子變成了我的療傷工具。」

人們為何要捐出這些東西?其中一位創始人的說法是,因為我們的社會缺乏一種正式的儀式,標誌一段愛情的結束。「我們承認婚姻、葬禮、甚至畢業典禮,但不是分手,儘管分手這件事情對於人生的破壞與重塑力量實在強過前面所有那些事情。」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運氣的秘密_三聯生活周刊
    運氣的秘密 2012-04-16 14:40 作者:陳賽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頭髮的問題_三聯生活周刊
    頭髮的問題 2020-05-27 11:30 作者:黑麥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20年第22期
  • 特蕾莎與披頭四_三聯生活周刊
    特蕾莎與披頭四 2013-01-28 15:54 作者:袁越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4期
  • 正木美術館(3)_三聯生活周刊
    正木美術館(3) 2013-07-16 12:00 作者:李晶晶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28期
  • 營造學社_三聯生活周刊
    營造學社 2020-03-04 12:06 作者:劉周巖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20年第10期
  • 鋼筆小傳 三聯生活周刊 時尚頻道
    專訪紐威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高級書寫業務總經理 弗吉尼·荻康三聯生活周刊:在你看來,為什麼在20世紀40年代,派克筆會成為政壇人士的書寫工具?三聯生活周刊:今天,人們佩戴鋼筆,會不會更像是佩戴飾物?弗吉尼·荻康:我懂你的意思,其實我和所有人一樣,用電腦上班、使用手機發簡訊,兩個拇指操縱著生活。但我覺得它們絕對不能取代手工書寫的功能,因為當你給家人發出短消息以後,這些問候馬上就會消失了,你知道很多人喜歡保留信件,就是這個道理。
  • 反諷與真誠_三聯生活周刊
    反諷與真誠 2012-12-17 16:12 作者:薛巍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勃艮第的望族_三聯生活周刊
    勃艮第的望族 2011-06-17 11:16 作者:王星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成都女作家網曝專欄作者抄襲其文章 《三聯生活周刊》及作者致歉
    她是一位在北京生活的成都人,寫成都的人和景。《幸得諸君慰平生》是故園風雨前所著一部書籍,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今日(5日),楊雲蘇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講述了自己遭遇到的「被抄襲」經歷。成都女作家網曝《三聯生活周刊》專欄作者抄襲其文章前段時間,有讀者來信告知楊雲蘇,在作者是「曹萍波」去年出版的新書《萬物贈我濃情蜜意》中,看到很多句子是她曾經寫的。楊雲蘇看了感覺果然很像,於是買了一本《萬物贈我濃情蜜意》,在這本書裡,發現相同的句子真不少,均來自楊雲蘇在過去五六年寫的微博。
  • 三聯主編朱偉辭職了
    以前總想朱偉離開了,三聯會變成啥樣,沒想到這麼快就到這天了。《主編這個崗位》‍今天(2014年12月22日)《三聯生活周刊》編完了總第818期。19年前,1995年9月我正式接手《三聯生活周刊》時,這本刊物已經先後有過錢剛、徐友漁、朱學勤、楊浪四任主編、副主編的創業經歷。
  • 三聯嘗試推出「青少刊」,定位為青少年思維啟蒙的原創雜誌
    來源:藍鯨財經近日三聯生活周刊宣布嘗試推出「青少刊」,暫定名為《三聯青少刊》,該讀物是一本針對9到16歲青少年進行人文思維啟蒙的原創雜誌。三聯表示,當下很多人群對教育的態度大都「重理輕文」。三聯稱:「這本刊物,最初是周刊在媒體的嚴冬季節,拓展業務以求生存的一種嘗試。這種嘗試是否靠譜,連我們自己都懷疑。」《三聯生活周刊》由中國出版集團主管,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主辦的一份綜合性新聞和文化類雜誌。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下,《三聯生活周刊》積極尋求新媒體轉型。
  • 中國周刊微博發聖經經文問候網友:愛裡沒有懼怕
    十月的最後一天,31日早晨七點多,中國周刊微博發《聖經》經文問候網友,「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聖經》 早安。」 清晨聽到如此安慰人心的話語許多網友感動地回復,「是的,愛裡沒有懼怕,早安呀!」
  • 招募 那些上過三聯的人組成了松果市集大趴
    報名參加松果生活活動的朋友,多到讓負責客服的松果君手抽筋,所以我們連氣都不喘的推出第二個大趴。 1月22日和1月23日,我們在亮馬橋官舍的會空間,辦市集、辦沙龍。入駐的沙龍主人有歷年登上過《三聯生活周刊》的老朋友,也有我們為了豐富市集品類邀請來的新朋友。 為了表達誠意,我們還要拋售核心機密。
  • 安徽左德剛疑案:物證缺席下的「五死一生」
    安徽左德剛疑案:  物證缺席下的「五死一生」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周群峰  發於2020.10.5總第967期《中國新聞周刊》  9月22日,原本是53歲的左德剛再次走上被告席的時間。  《中國新聞周刊》從安徽省政法系統的權威信息源獲悉,判決後,受害人母親表達不滿,持續上訪,安徽省人民檢察院也開始提起抗訴。在此過程中,安徽高院認為原刑事判決有問題,進而主動啟動了再審程序。  該案目前由於更換律師,延期開庭。在持續十年的定罪拉鋸後,檢方人士堅持認為,該案的確缺少物證,「但不會因此影響定案」。
  • 三聯生活周刊:中國人移民的理由(全文)
    老邱在家長會上聽到老師這樣吹噓,不免疑惑,學生不愛寫作業,這幾乎是天性,違背天性的事拿來鼓吹,好像是教育的常態。但讓他下決心把孩子送走,是因為一次籃球賽。「有一回,我們幾個家長帶著各自的兒子聚會,一起打了場三對三籃球,結果這幫孩子的身體還不如我們這幾個40多歲的人,跑不動。這一下我覺得壞了,學習好不好,在慢班還是快班,我可以忽視,但天天寫作業,沒時間玩,沒時間鍛鍊身體,我覺得太可怕了。
  • 造字者的春天 - 三聯生活周刊 2016 年第 18 期
    「文悅科技」的兩位創始人厲向晨(右前)和郭帆(左)造字者的春天三聯生活周刊
  • 攜手三聯中讀,北京必勝客「悅讀食光」餐廳融入「聽得見的芝士」
    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北京必勝客攜手三聯生活周刊旗下三聯中讀推出「一起聽知識,相聚芝士盛宴」活動。4月20日至5月4日活動期間,包括北京必勝客金融街「悅讀食光」主題餐廳在內的北京114家必勝客餐廳變身「一起必勝聽書館」,消費者在門店享受必勝客美食的同時,連上店內Wi-Fi,打開中讀APP,點擊相關活動信息欄,即可免費暢聽來自三聯和頂級學者、教授的精品課程。除此之外,只要到店參與本次讀書日活動,即可獲得三聯中讀7天VIP免費體驗特權,獲取更多精神食糧。
  • 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去世 曾任三聯書店總經理 出版蔡志忠漫畫、金庸...
    《三聯生活周刊》前主編、作家朱偉在朋友圈也寫道,「獲悉今早,沈公女兒發現他在睡夢中安靜地走了。老出版人,珍愛自己編輯生涯,他主編的《讀書》,八十年代曾影響過很多人,是若搖籃。一輩子都在編輯崗位上樂此不疲,給他做壽還不到三月,安安靜靜,不打擾地走,也是福份。」
  • 三聯開關的實物圖與線路圖
    打開APP 三聯開關的實物圖與線路圖 榮源電子網 發表於 2020-03-08 16:39:00   三聯開關,也就是用三個開關來控制電路中的一個燈或者電器,之前我們講過雙聯開關接線圖,那麼三聯開關怎麼接線呢?
  • 三聯書店:沈昌文同志訃告
    三聯書店:沈昌文同志訃告 「三聯書店三聯書情」微信公眾號 2021-01-10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