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開展5年以來,臨海市按照新時代法治宣傳教育的新使命新要求,強化黨委領導、政府實施、人大政協監督,各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領導責任機制和逐級負責的工作責任體系建設,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為抓手,深挖區域特色法治元素,加快推進普法載體創新,加強多層次多領域法治輸送,全力構建「大普法」工作新格局,為高質量建設活力品質幸福臨海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2019年
臨海市被省普法教育領導小組評為
全省「七五」普法中期成績突出縣(市、區)
一、
加強組織領導,保障「七五」普法規劃實施
(一)高站位制定「七五」普法規劃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法治浙江、法治台州建設工作部署,以提高全民法治意識和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為目標,認真制定《關於在全市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後以臨市委〔2016〕99號文件印發組織實施,為啟動「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高規格構建組織領導架構
2016年,成立了以時任臨海市長梅式苗同志為組長的市依法治市普法教育領導小組,各鎮(街道)、各部門及時調整充實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組織架構,形成全市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七五」普法工作組織領導體系。2019年,成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統籌部署推動全市守法普法領域工作。
(三)高標準保障各項目標任務落實
5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先後2次專題聽取市政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報告,開展「七五」普法規劃中期實施情況監督檢查;市政協以提案辦理民主監督方式推進普法工作6次。市級財政法治宣傳教育專項經費預算保障到位、動態增長,2020年預算資金較「七五」普法啟動初期翻一番。
二、
深化責任落實,形成普法履職科學評價體系
(一)建立普法任務「清單工作法」
出臺涵蓋48家市級責任主體、218部法律法規、列明176條工作舉措的《臨海市級單位法治宣傳教育任務清單》以及履職考評辦法,並將任務清單落實情況納入市級單位工作目標責任制「法治政府建設」考核範疇,以目標精準化、舉措項目化、考核體系化推動「七五」普法規劃各項目標任務落到了實處。
(二)率先推進「法治宣傳規範化單位」創建
形成7大類、29項驗收標準,實行「100+15」分值累加測評和「一票否決」制度,採取「日常督查+年底評估」形式進行綜合考評、賦分排名,壓實主體責任,推動19個鎮街和市級國家機關規範化創建全覆蓋。
(三)建立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責任主體單位履職評議制度
舉辦縣級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評議,推動50餘家普法責任主體在「今日臨海」等媒體面向社會公示履行「誰執法誰普法」年度業績,通過網絡投票、現場述職、專家點評等形式,評選市稅務局等普法典型5家。
三、
加強共建共融,厚植法治文化綠地
(一)與「文明實踐」共融共促
將法治宣傳教育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整體規劃,深化實施「憲法進萬家」「憲法進兩新組織」等主題宣傳,借力黨建文化、德孝文化全覆蓋拓展,依託村級新文明實踐站所、農村文化禮堂,培育農村法治文化「微廣場」600多個,實現法治文化建設提質擴容。
(二)與「人才培育」共建共享
全面實施農村「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學法用法示範戶」培養工程,建立由509名行業專家組成的「問法說事」法律達人團隊,結合村社組織換屆選舉,組織開展4期、受眾600餘人的集中系統輔導和現場觀摩教學活動,優化資格評定、日常管理、考核評價等機制,確保「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學法用法示範戶」在基層治理和公共服務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三)與「地域文化」共育共長
以打造「可聽、可看、可互動」的法治文化景觀為目標,深度挖掘區域特色文化底蘊,廣泛吸納地方特色、鄉土文化、民間藝術融入法治陣地建設,精心培育河頭鎮「紅色+」、尤溪「旅遊+」等11個地方品牌,增強法治文化的滲透力和影響力。
四、
推動良法輸送,不斷補強普法服務產品
(一)
重點領域精準普法
一是法治護航村社換屆選舉工作。組建司法行政法律服務團,開展「入駐式」法治宣傳,組織「專題式」村幹部法治培訓46場次、5300餘人,有力地保障了換屆選舉工作平穩有序進行。時任台州市委常委、臨海市委書記蔡永波對此項工作專門作出批示,予以充分肯定。
二是服務保障「百大項目、百團攻堅」行動。選派業務能力強的法律工作者全程依法保障市重大項目順利實施,累計提供專項法律服務29次。以臨海方溪水庫建設政策處理為題材、反映臨海市法治建設成果的微電影《蒼水方心》,入選中宣部第三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徵集展30分鐘類三等優秀作品。
三是全力打造「最佳營商法治環境」。組建「一帶一路」、網絡金融、智慧財產權、企業法律顧問等4個法律專業服務團隊,紮實開展法律服務大走訪行動,為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轉型升級、風險防範等提供專業法律服務。
(二)
完善「以案釋法」
編印年度《臨海市「以案釋法」典型案例彙編》,典型案例定期發布、以案釋法多元宣講、辦案釋法同步開展等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特別是2020年以來,圍繞「兩手硬兩戰贏」決策部署,及時開設疫情防控專欄,精準推送普法宣傳專刊23期、典型個案12例,編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涉企法律法規政策彙編》,內容涵蓋12部法律法規、44份政策文件。聚焦最佳法治化營商環境,及時推送涉及智慧財產權保護、企業風險防範等法律圖文3000餘冊。
→
(三)
多層次開壇講法
依託「臨海大講堂」舉辦法治專題講座5場,邀請省人大法工委立法專家、高校法學教授、資深法律工作者等,聚焦年度法治要點,為全市黨員幹部做專題報告;搭建台州市首個學生學法「智慧課堂」,推出數十個學法精品課,《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教學設計獲台州市第三屆青少年法治教育優秀教案徵集評選初中組一等獎。開辦「法治沙龍」,藉助「問法說事」法律服務鄉村行、「百名律師進百村上百課」等活動,推進《憲法》修正案、《民法典》、《社區矯正法》等新法宣講;舉辦以民商事法律諮詢為主題的臨海在線法律講壇20餘期。
(四)
推進「線上送法」
深入開展「網際網路+普法示範活動」,依託「臨海普法」「之江法雲」「護企釋法」微平臺,實時推送法治訊息;以《外商投資法》《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頒布實施為契機,組織律師團、普法宣講團等進駐企業深度解讀「惠企」政策,累計舉辦專題宣講18場次、受惠企業500多家;新創辦「問法說事」直通車、小剛說法、法庭聚焦、臨海在線——法律面對面、「維愛•微講堂」等法治欄目。
五、
總結經驗,推動普法依法治理水平再提升
「七五」普法以來,臨海市全社會法治宣傳教育普及率達到99.5%,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為基礎性、先導性工程,為法治臨海、平安臨海建設夯實了基礎。分眾、分行業、分領域法治建設成果豐碩:創建台州市級法治宣傳規範化鎮(街道)6家;國家級民主法治示範村2家、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29家,台州市級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區)共200家,佔比達到30%,總數位居台州市第一;現有台州市級以上「誠信守法企業」39家,其中浙江偉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是台州市唯一一家省級「誠信守法企業」;國家稅務總局臨海市稅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人民檢察院作為台州市級試點,在「法治宣傳規範化單位」創建工作中先行先試;市琳山農校、市青少年宮、台州學院法學社等單位為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輪訓和高等院校學生參與社會法治實踐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其中琳山農校成功創建浙江省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全市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推進,公民的法律素質明顯提升,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風氣日漸濃厚,社會治安秩序明顯好轉,截止去年末,實現信訪總量和治安類警情數量連續下降,群眾安全感滿意率97.35%;實現矛盾調處「最多跑一地」,按期辦結率達100%。臨海市連續第15年獲得浙江省平安縣(市、區)稱號,摘取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
來源|臨海普法
原標題:《立足區域特色,努力構建「大普法」新格局|臨海「七五」普法交卷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