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拳基本技法規律

2021-02-10 武博鴻天


武壇中習慣將合理有效地完成各種武術動作的方法,稱之為「技法」。

武術技法原理是普遍存在於各種拳械技法中的共性規律,它從宏觀上反映武術技法特徵,把握武術動作準繩,指導武術訓練實踐。各門拳械的具體技法既服從總的武術技法原理,又有著自己的技法個性。這些與它種拳械區別的特殊技法,形成了該拳械在武術大家庭中的獨特風格。違背總的武術技法原理的運動,算不得武術;失去拳械技法個性的動作,就喪失了自身特色。因此,我們既要看到武術技法原理的宏觀指導作用,又要明白它並不包羅每種拳械的個性技法,還要看到隨動作的繁衍發展,技法會隨之變化,技法原理也會隨之出現相應的發展。

上尋武術的根與源,下察武術的枝與流,周觀滲入武術根枝的天光地氣、湧入武術源流的細泉洪峰。我們可以用歸納法,歸納出如下基本的武術技法原理。即:技緣形生,法依攻防。意氣勁形,內外合一。相反相成,反向相求。頂垂平正,照合對稱。梢領根定,中節順隨;轉軸穩固,軸梢互領。松曲吸蓄,調形造勢;催墜呼發,寸勁貫梢。

長拳技法除遵循「武術技法原理」外,還強調下述基本技法規律,形成其技法特色。它們包括:頂頭豎脊,舒肢緊指(趾);形合力順,動迅靜定;以眼傳神,以氣助勢;陰陽相依,相輔相襯。

頂頭豎脊  舒肢緊指(趾)

這是長拳靜止姿勢的基本技法。


「頂頭豎脊」,指長拳靜姿要求頭頂向上頂領,使頭額端正,下頦自然微收,提起全副精神;脊柱豎直,使軀幹中正,不歪不斜。其中頸椎豎,促成頸項向上順豎;胸椎豎,促成胸廓微前挺;腰椎豎,促成塌腰立脊;尾椎豎,促成臀部下垂。


「舒肢緊指(趾)」,指長拳靜姿還要求四肢放鬆舒展,手指足趾緊勁用力。其中舒肩表現為兩肩微下松向後展開,增加胸廓的前挺度和左右徑,加大胸廓的容氣量;舒胯表現為兩胯向下松沉,無挺胯僵腿之態,兩腿分開形成步型的幅度較其他拳種闊長,從而構成長拳架開式大的特點。兩手手指和兩足足趾緊勁用力,與上述頭的頂領綜合,能牽拉軀幹和四肢肌腱,表現出「筋骨遵勁」,使拳式開而不散,大而不空。如果頭不頂勁,則會導致軀幹曲凹;如果兩足足趾不緊勁,則會導致支撐不穩;如果兩手手指不緊勁,則上肢鬆懈。

形合力順  動迅靜定


這是長拳運動形態的基本技法。


「形合力順」,指長拳動態要外部形體協調配合運動,內部勁力順達傳導。「形合」的技法原理是「梢領根定,中節順隨;轉軸穩固,軸梢互領」。「力順」的技去原理是「松曲吸蓄,調形造勢;催墜呼發,寸勁貫梢」。在拳式中,「形合」與「力頂」交融一體,表現為外形依賴內勁的運轉而產生運動。內勁依賴外形動作發放出來,外形與內勁相合而不相違,體現為一動齊動,一到齊到。

勁形合一的這種運動規律,正是長拳運動「動迅靜定」的基礎。「動迅」指拳式一動,身體內外齊動。而且一動即快,心快(反應敏捷)、眼快(眼似電)、手快(拳如流星)、步快(步不快則拳慢)。整個動作快似迅雷,體現出長拳以手快打手慢的技擊特點。「靜定」指拳式經一動即快,一快齊快,而至一到俱到,一靜皆靜。整個拳式突然在瞬間靜定似山嶽,體現出長拳運動疾動突停的節奏特點。

以眼傳神  以氣助勢


這是長拳眼法、氣法與拳勢配合的技法。

長拳是一項要求演練者充分表現個人體能、技能和內在精神、氣質與意境的運動。注重通過「以眼傳神,以氣助勢」,來表現動作的神態和氣勢。


「以眼傳神」要求練習長拳時,將對動作攻防作用的理解變成臨敵想像貫注兩眼,表露出可畏而不可測的眼神。動作時「手眼相隨」,以眼表達出動作的意向。靜止時「目隨勢注」,以眼表達出觀敵變化伺機待動的神態。


「以氣助勢」的關鍵,是以適當的呼吸方式配合拳式。拳式不同,配合的氣法也不同。長拳運動快速激烈,採用一般的腹式呼吸,顯得呼吸過長,不能與脆快多變的動作配合。採用一般的胸式呼吸,又顯得呼吸過於表淺,氣促力短,還造成吸氧不足,影響運動持久。因此,長拳運動採取介於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之間的「腹助呼吸」作為基本呼吸方式。另外,在成串動作疾進多變時,偏重於快速交替的胸式呼吸,在動作徐緩沉長時,偏重於腹式呼吸。長拳運動中以呼吸配合拳式的常用氣法有「提、託、聚、沉」四法。練習時要根據拳式的變化採用相應的氣法,不能固持一法。呼吸方式與氣法運用得當,才能發揮出以氣助勢、以氣催力的作用。反之,則影響動作的完成質量。當練習中出現氣法與拳勢難以配合時,不要執著,應任其自然呼吸,逐步調整。

陰陽相依  相輔相襯


這是長拳運動中辯證地表現動作特徵的基本方法。

長拳運動中包含有動靜、快慢、虛實、剛柔、輕重、開合、起伏、屈伸、吞吐等等對應的運動形態,同一動態表現於相反方位或肢體,又能組成新的對應運動形態。傳統武術理論中將對應形態統稱為「陰陽」。長拳運動中,要求以「陰陽相依,相輔相襯」的技法來表現對應的運動形態,使之和諧相依,相互完善。或者由此突出對應雙方的特徵。

從相依完善來說,長拳運動以迅快為基調,但要求快中有緩,快而不毛。當拳式靜定時,要求外靜內動(即意識、氣息、眼神之動),「靜如潛魚」乃至靜而不死。同樣的道理,剛中有柔,則剛而不僵;柔中有剛,則柔而不痿等等。

從突出對應雙方的特徵來說,長拳套路中注重將運動形態對應的動作編排在一起,通過雙方相互襯託,達到突出雙方特徵的作用。例如旋風腳接坐盤,其前部騰空旋起是高、飄、輕快的動態,其後部落地成型是低、實、沉穩的靜態。兩者相互映襯,高者愈高,低者愈低;飄者愈輕,實者愈沉;動者愈快,靜者愈定。雙方特徵都得到突出,加強了動作表現力。版權聲明:武博鴻天致力於好文精選,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勤與智慧,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處理,並表示歉意,謝謝!^_^。⊙編輯:武博鴻天(ID :wubohongtian)   

自強不息    揚我中華

相關焦點

  • 長拳一段單練及對打
    長拳亦稱太祖長拳,是中國拳派之一。相傳由宋太祖趙匡胤創立的拳法,為宋朝操練兵員之拳法。如今的長拳是多年來發展起來的拳種,它是在查、華、炮、洪、彈腿、少林等拳種的基礎上,根據其風格特點,綜合整理創編而成。長拳即傳統北派武術中一部分拳術。
  • 武術長拳
    基本要求手要捷快長拳的手法,須「拳如流星」,要迅疾、敏捷、有力。這不僅是在拳、臂揮舞時要如此,而且在掌、腕的細微動作裡也要如此。上肢運動要達到「拳如流星」這種要求,就必須松肩活肘,使肩、肘、腕等關節在運動時力求松活順暢,以迅疾不及掩耳之勢,先聲奪人。眼要明銳長拳的眼法,須「眼似電」,要明快、銳利。
  • 究竟什麼是武術長拳?
    基本要求手要捷快長拳的手法,須「拳如流星」,要迅疾、敏捷、有力。這不僅是在拳、臂揮舞時要如此,而且在掌、腕的細微動作裡也要如此。上肢運動要達到「拳如流星」這種要求,就必須松肩活肘,使肩、肘、腕等關節在運動時力求松活順暢,以迅疾不及掩耳之勢,先聲奪人。眼要明銳長拳的眼法,須「眼似電」,要明快、銳利。
  • 傳統體育 || 太祖長拳
    太祖長拳,源遠流長,經久不衰,自成一門,獨門傳授,風格獨特。由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所創,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武術史上流存於世的古老武術流派之一,對其他武術流派及拳種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清朝中後期,太祖長拳傳入山東,距今已有150餘年。《臨朐縣誌》記載,早在漢朝臨朐境內就有武術活動,歷代沿襲相傳。民國時期設國術館,培養了不少武術人才。
  • 掌握了這些太極基本技法規律,你就離高手不遠啦!
    太極拳技法除遵循「武術技法原理」外,還強調下述基本技法規律,形成其技法特色。上懸下沉,中節舒松,是太極拳身型的基本技法。「上」指頭頂百會穴部,「下」指足跟、足掌、和足趾等用一角地支撐的部位。「上」與「下」的中間,概稱「中節」。練拳時頭頂上領,似有一繩懸住百會穴之感,再放鬆中節各鄣肌肉和關節,任其被地心引力向下牽拉而沉墜,手部和足部就會有沉實感。
  • 《健身長拳》說課稿
    接下來就以武術《健身長拳》為例,展示說課的「秘密」。開場:素質教育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 中國工筆畫基本線描技法
    中國工筆畫基本線描技法 以線造型是中國畫技法的特點,也是工筆畫的基礎和骨幹。要熟悉不同筆的特性和用筆的不同角度變化規律,準確把握指、腕、肘的運行方向和力度,靈活運用各種頓挫、轉折、提按,通過對線條的起、行、收的練習,可以掌握線條運行的基本規律,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各種線條的變化練習,這樣才能畫出挺健、流暢的線條。
  • 學練武術的基本步驟
    通過練習能了解該拳械最基本的運動特徵,具備學練該拳械最基本的技術知識和技能能力。例如:學練長拳,先應學練「長拳四功」(樁功、腿功、腰功、臂功);學練形意拳,先應學練「形意三樁五拳功」;學練八卦掌,先應學練「八卦轉旋功」;學練太極拳,先應學習「太極築基功」等等。
  • 2020山東教師招聘面試:《健身長拳》教案
    為了大家能夠更好的備考2020教師招聘考試,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些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今天給大家帶來:2020山東教師招聘面試:《健身長拳》教案公共基礎知識 |
  • 五步拳 長拳入門拳法
     武術定義; 武術是以中華文化為理論基礎,以技擊方法為基本內容,以套路、格
  • 柔道基本技法介紹
    柔道技法的種類相當多樣化,主要以投技(站立時將對方摔倒的技法)、固技(於地面將對方控制抓牢的技法)、當身技(以點、踢的方式攻擊對手的技法)三大類。基本動作技法介紹手技 浮丟、過肩摔、肩車、體落、隅落、掬投腰技 浮腰、掃腰、鉤進腰、跳腰、後腰、大腰足技 送腳掃、鉤進頂腳、內腿、大小內割、大小外割、膝車正拋摔技 拋摔、後摔、隅返側拋摔技 側掛、側車、浮摔壓制技 架裟壓制、肩壓制、後袈裟壓制、上四方壓制、側四方壓制、變態上四方壓製法、崩上四方壓制勒頸法 半十字勒、逆十字勒、扼勒、滑襟勒、半羽勒關節法 緘肘、十字壓肘、腕壓肘、膝壓肘、緘腳
  • 楊家太極拳武學體系—太極長拳(馬偉煥)
    時人有稱之為快拳,楊守中老師嚴肅的說:我們應該稱太極長拳,《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 現時一般說楊氏太極拳都是指八十五式的傳統套路,亦即舊稱「十三勢行功架」的太極拳,或者說是楊澄甫所定型的架式。我們曾試將楊澄甫宗師長子楊振銘(守中)所授架式帶到廣府永年─太極拳發祥地與名家交流,印證了楊鳳侯楊班侯在鄉傳下來的太極拳架式作比較,是基本一致的。
  • 《煙雨江湖》太乙教太乙長拳加點方法 太乙長拳升級加點技巧與你分享
    《煙雨江湖》太乙教太乙長拳加點方法 太乙長拳升級加點技巧與你分享時間:2020-02-26 17:10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煙雨江湖》太乙教太乙長拳加點方法 太乙長拳升級加點技巧與你分享 煙雨江湖太乙教太乙長拳怎麼加點?
  • 練習武術的基本要求
    武術的基本功,是人在武術運動所表現出來的基本活動能力,是力量、速度、柔韌、耐力靈敏等身體素質的綜合反映。對於這種基本能力的培養,通常稱之為基本功訓練或基礎訓練。構成基礎訓練的內容包括肩、臂、腰、腿等部位的練習,以及武術項目特有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跳躍、平衡、跌扑滾翻等練習。看似很簡單,很無聊,但是有大作用!我少禪拳弟子們必須認識到武術基本功的重要性!
  • 長拳可不是時間長、式子多
    太極拳又稱長拳。很多習者以為長拳是因為其式子多,打的慢,時間長,故謂長拳。其實不然,長拳意為內勁綿綿不斷,如流水一般,源源流長,無始無終,陰陽互為其根,規矩不變。第一式一直到最後一式,形雖不同,但規矩沒變,即便打一式,也是源源不斷,一氣貫通,無始無終,此乃長拳真義。
  • 水彩畫的基本技法及其常用特殊技法介紹
    恰當的地方可採用其他一些輔助技法來完善所要表現的物象。乾濕結合的畫法兼容了兩種畫法的長處與優勢,能相互彌補、取長補短,更好地發揮水彩畫的特點,擴展表現空間。下圖是採用兩種方法結合的畫法,天空採用溼畫法一氣呵成暈染,待到底色幹透再刻畫視覺中心的建築帶。
  • 長拳連環手防身搏擊教學
    長拳自普及推廣以來,一直作為大、中、小學的武術課及武術隊的基礎教材,深受廣大師生和武術愛好者的喜愛。習者若能在熟練表演長拳套路的同時,對其防身搏擊內涵和變式制歹徒技法有所了解,充分發揮其防身自衛的實用功效,則有利於抗暴安良,維護社會的安定。本文精選出一路長拳中的預備勢、弓步雙擺掌、僕步摟手、弓步撩掌、推掌彈踢、弓步上架推掌拳式作為研究對象,運用對比分析法研究其變式制歹徒效果,謹供搏擊愛好者演練運用時參考。
  • 李小龍實戰技法中的基本戰術與意識
    李小龍實戰技法基本戰術與意識
  • 長拳四年前為何放棄仁川亞運會
    這次的首金項目是武術男子長拳,獲獎人叫孫培原。 1990年中國第一次舉辦亞運會的時候,武術也第一次成為了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而長拳,是武術套路的一種。自那時起,直到今天,中國隊壟斷了男子長拳8屆亞運金牌中的7屆,唯一一屆沒拿金牌的是2014年。那年亞運會在韓國仁川舉行,金牌獲得者是韓國人李河星。那一屆的長拳比賽,中國隊不是沒人得獎,而是根本沒派人參加。
  • 跆拳道基礎技法,跆拳道的基本步型,圖文詳解!
    基礎技法常言道「跆拳道一擊必殺。」這是因為跆拳道的進攻技法中,力量集中於--點,會產生巨大的殺傷力之故。掌握不了正確的步法,力量就集中不起來,殺傷力也會相應減少,甚至於經不住進攻時所產生的反作用力。不僅限於跆拳道的技法方面,從健康方面而言,採用正確的箱法,如讓胸椎第五節和腰椎第三節向前突出時,會產生和指壓相同的保健效果。 .(一)基本步型和步法1.跆拳道的基本步型跆拳道的基本步型是指在跆拳道的練習和實戰過程中,站立位置姿勢的腳步型狀。